《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月二十二,大军的先头部队回到了咸阳。
  苏天成和洪承畴不会耽误时间,他们必须要赶到京城去,带着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继承人,到京城去给皇上禀报,苏天成已经写出来了密折,送到京城去了。
  有了这次的胜利,苏天成有着充足的信心,一定能够说服皇上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五百二十八章 眼光要长远'

  苏天成给朱由检上课,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因为符合了朱由检的心思,每次都能够说服朱由检,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说服,他的规划慢慢开始实现,在目前的条件之下,他必须要依靠朱由检,否则很难有所成就。
  养心殿。
  朱由检正在认真听着苏天成的话语,温体仁、孙承宗等内阁大臣,都在这里,孙承宗的年纪大了,特许坐下,其余人都站着。
  苏天成足足说了小半个时辰,他所思考的计划,全部都说出来了,包括对草原的控制,以及变相的控制草原,让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攻打其他的部落,劫掠财富,大明朝通过互市的办法,得到这些财富。
  江宁营深入到河套地区,一举击败了蒙古最大的两个部落,在朝廷里面,引发了很大的震动,那些蠢蠢欲动的大臣,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都暂时闭嘴了,在江宁营取得了重大胜利的时候,继续来攻击苏天成,那是自找无趣,说不定还会被降罪,皇上的性格也有所不同了,对于大臣没有那么仁慈了。
  苏天成和洪承畴带着锡伯营部落以及达乌尔族部落的继承人,来到京城的时候,孙承宗亲自到城门迎接,草原部落送人质到京城来,这是好多年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了,出现这样的事情,应该还是在百年之前了。
  这也预示着,大明慢慢开始缓过气了,今后,不仅仅是草原部落,其他地方,也要按照以前的老规矩,朝拜大明。臣服大明。
  苏天成禀报的过程中,朱由检满面红光,谁都是有虚荣心的,草原上最为强悍的两个部落,被江宁营大败了,送来了部落继承人。作为人质,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至于苏天成提出来的其他要求,内阁研究之后,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做出来决定。
  互市的事情,没有引发多大的争议,大凡涉及到银子的事情了,都是很容易通过的,至少不会遭遇到很多的反对意见。当家这么多年了,温体仁早就知道银子的重要了,若是能够在宁夏卫、榆林卫驻地开展互市,得到大量的银子、战马,当然是好事情,没有反对的理由,这种互市,本来就不平等。大明占了很大的便宜。
  对于如何管理互市的事情,出现了一些小的争论。户部和兵部都要求派出大臣,到边关去,主持互市的事情,这样的互市,一旦开始了,就等于是滚滚的银子流水般的进来了。能够控制互市,有着巨大的利益,谁不想沾指头啊。
  还是朱由检拍板了,互市还是由陕西的巡抚衙门直接负责,当然。户部和兵部都要派出大臣,参与到互市的工作中间,所获得的银两,直接上缴府库。
  苏天成松了一口气,只要互市的主动权在自己的手里,一切都好说,自己还是要控制大头的,朝廷也需要得到一些银子,否则这样的事情,很难长久的,按照这样的安排做了,朝廷里面的大臣,就无法提出来意见了。
  说到宁夏卫、榆林卫的事情,终于引发了巨大的争论。
  苏天成的意见,很是明确,大量裁撤宁夏卫、榆林卫的军士,保留精锐,扼守几个主要的关口,就可以了,既然开始互市了,草原部落,对边关不会有太大的威胁了,裁撤了大量的军士,可以空余出来耕地,可以节约军饷,可以迁徙一些百姓,或者是安置被蒙古部落劫掠去的大明朝农民,在这些地方耕种,宁夏卫和榆林卫改名为宁夏府、榆林府,按照地方上的规矩,进行管理。
  如果这次的裁撤成功了,下一步就开始对陕西的卫所进行大规模的合并裁撤,重点是加强府州县巡检司的力量,裁撤的军士,一部分安排到巡检司,一些分给耕地,安心种地,至于说陕西的安全护卫,重点是江宁营负责。
  若是这种办法成立了,江宁营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驻扎在西安府、汉中府、延安府、榆林府、宁夏府,控制好各个关口,如此最多两年时间,陕西各地就可以彻底平静下来。
  苏天成提出来这个意见的时候,不仅仅是温体仁、孙承宗等人目瞪口呆,就是朱由检,也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很快,温体仁和兵部都凯说反对了,特别是边军的设置,以及边镇的设置,那是必须的,草原部落,虽然现在安宁了,但谁也不知道今后的情况如何,若是边关发生了战事,兵力不足,可能会出大事的,再说了,边军制度,是朝廷的基本制度,若是陕西裁撤了边军,山西、北直隶一带怎么办,难道也跟着学吗。
  至于说陕西境内的卫所,也不能够轻易的裁撤。
  温体仁甚至说出来了,江宁营在陕西境内的时间,不一定很长,陕西的流寇,还没有彻底剿灭,如今不过是流窜到四川去了,什么时候回到陕西,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时候,更需要加强卫所的力量,陕西、山西以及北直隶,必须要加强卫所的力量,若是裁撤了,岂不是南辕北辙了。
  朱由检也没有表态,这个问题,显然不是小问题。
  苏天成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形,他早就有准备了。
  “皇上,臣的意思,眼光要放长远,皇上励精图治,殚精竭虑,就是想着大明朝能够兴旺起来,四方都来朝拜,臣所做的一切,所思虑的一切,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臣不剿灭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甚至想着利用他们,让他们攻击和掠夺蒙古的其他部落,就是想着让他们为我大明朝集聚财富,我大明朝这些年来,遭遇了诸多的灾祸,内有流寇作乱,外有后金骚扰,国库更是捉襟见肘,赈济灾民、剿灭流寇、抗击鞑子,这都是需要银子的,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有银子,一切的事情都是办不好的。”
  “臣恳请整合陕西境内的卫所,包括宁夏卫和榆林卫,目的是一样,臣以为,朝廷至今都是缺乏银子的,绝非是富裕了,军饷成为了最大的开支,不说其他的,仅仅是抗击鞑子和剿灭流寇,已经是天文开支了,还要维持各地卫所军士,根本就是力不从心了,从这个方面来说,臣以为,卫所制度需要大幅度的改革。”
  “我大明朝的屯军制度,为军队的发展,做出来了巨大的贡献,臣是承认这一点的,可如今是什么情况,臣需要实话实说,各地的卫所,重点依靠军屯维持,军户耕种一亩耕地,上缴的粮食,占到了总产量的7成左右了,也就是说,一亩产粮食一石,需要上缴七斗,这样的负担,远远超过农民了,试想一下,这样的负担,谁能够承受,更不用说遭遇了灾害,臣看过不少的卫所,我大明朝的军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就是实际情况。”
  “这么多年以来,我大明朝哗变的军士,还少了吗,这里面是什么原因,无非是军饷不能够及时到位,军户的负担太重了,臣不客气的说,我大明朝很多的卫所,名存实亡,根本没有多少的军士了,如此的维持下去,还有多少的意义。”
  “臣一直都想着改革,江宁营一直没有实行军户制度,一律都采用招募制度,臣以为效果很好,当然,臣不敢保证这样的招募没有问题,也可能会出现其他的问题,但比军户制度要强很多。”
  “臣以为,原来的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了,就要做出来改变,臣举个例子,居住的房子,若是出现危险了,采取的办法有两种,一是修修补补,勉强维持,但不能够保证,房屋是不是会垮塌,另外一种办法,就是推倒重来,建一所新的房子,采取修修补补的办法,可能影响很好,觉得总还是有房子住,但没有解决存在的危险,推倒重建,可能会遭受一段时间的煎熬,但杜绝了危险。”
  “臣斗胆,猜测皇上的想法,是想着我大明朝繁荣昌盛,子民丰衣足食,军队骁勇善战,甚至是马踏天下,若是想着做到这些,臣觉得,以前很多的规矩,需要改一改了。”
  朱由检站起来了,苏天成说的话,是他内心的想法,登基之初,他想着改变,想着推倒重来,可缺乏那样的勇气,也不敢开始,大明朝太虚弱了,积弱积贫,就是修修补补,都难以维持了,想想自己卖掉宫里的人参,那种凄苦的心情,难以言表。
  如今,苏天成提出来了,准备在陕西实施改革,这是好事情,特别是大明朝有了江宁营这样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打的流寇抱头鼠窜,打的鞑子老实了,不敢轻易入关了,打到了河套地区,征服了草原上两支最彪悍的部落,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所以说,在陕西实施改革,看看效果如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朕以为,苏爱卿说的很有道理,裁撤卫所的事情,可以提出来商议,但仅仅是在陕西一地推行,兵部尚书杨嗣昌和陕西巡抚苏天成,负责提出来方案,内阁审议之后,立刻报给朕,朕想着,是要做出来一些改变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五百二十九章 反过来的教育'

      面圣非常成功,从一定的意义上来,陕西成为了大明朝的特区,诸多的改革措施,都将在陕西省实施,这是难以想象的,要知道,陕西的贫穷与动荡,是非常出名的,能够维持陕西的稳定,就非常不错了,朝中大臣都知道,陕西面临两个方面的难题,其一是流寇的sāo扰劫掠,其二是边关的稳定,没有谁会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苏天成和江宁营居然能够稳定住陕西,赶跑了流寇,降服了关外的蒙古最为凶悍的部落。
  可这次的面圣,还是有一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如何对待士绅富户的问题。
  按照苏天成的考虑,士绅富户与老百姓一样,同样需要缴纳赋税,而且还要比老百姓多缴纳赋税,有钱了就需要多做出来一些贡献,但这个问题,朱由检含糊过了,没有提出来讨论,包括温体仁等人,也没有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很显然,皇上不想讨论这个问题,牵涉的面太大了,恐怕引起大规模的反弹。
  苏天成再次回到家里。
  京城里面的诸多议论,令朱审馨等人非常担心,几乎到了食不甘味的程度,若是苏天成出现了什么麻烦,这个家根本就无法维持,再了,朱审馨的哥哥晋王朱审烜也在陕西做官,这要倒霉,肯定是一起的,苏天成回家之后,打消了众人的疑虑,欢笑重新来到家里。
  苏天成很是感慨,做官就是这样。时时刻刻提心吊胆,朱由检急功近利。总是想着一夜之间,就建成罗马,尽管是遭遇了诸多的打击,可一旦出现机会了,还是显露出来急躁的情绪,好的方面,朱由检开始变得强势了,少了过的优柔寡断、哭哭啼啼。不好的方面,yù速则不达,大明朝要产生根本xìng的变化,必须从制度上面着,朱由检明白这一点,就是不敢有所动作。
  目前的实际情况,确实不能够有大的动作。流寇逃到四川凝聚力量了,后金鞑子的实力依旧雄厚,大明朝的老百姓,还在为了吃饱肚子苦苦挣扎,朝廷里面的党争,官吏的高高在上、不关心老百姓。甚至与官吏的贪墨,这些问题,若是不能够得到基本的解决,谈不上大发展的事情。
  苏天成还得到了一些消息,李自成到了四川之后。发展的很不错,四川山大人稀。那里的官府,对老百姓很苛刻,李自成到了四川之后,低调发展,赢得了不少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鹿善继虽然调集大军进行围剿,可收效甚微,没有取得大的胜利,就算是川中的巾帼英豪秦良玉,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夫君,孙大人来了。”
  “哦,快,你我一同到大门处迎接。”
  朱审馨笑着点头,孙承宗如今是内阁次辅,前不久皇上调整了内阁的职责,孙承宗分管兵部、刑部和礼部,开始真正履行内阁大臣的职责了,而且朝廷里面传出来了风声,刘宗周和黄道周两人,很有可能直接进入内阁,这样的情况下,孙承宗的力量就大大的增强了。
  孙承宗的头发胡子全部都白了,但身体很好,jīng神不错。
  见到了朱审馨,孙承宗还是按照规矩,给朱审馨抱拳行礼,朱审馨毕竟是县主,是皇室宗亲,这样的场面倒是有趣,苏天成给孙承宗行礼,孙承宗给朱审馨行礼。
  寒暄几句话之后,朱审馨离开了。
  苏天成和孙承宗直接来到了书房。
  “坤元,你在皇上面前到那么多,老夫都替你担心啊,要是稍微不注意,被御史和给事中抓住了把柄,又要不遗余力的弹劾了,你处理的很是不错,打败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带来了两个部落的人质,立下这样的功劳,那些想着攻击你的大臣,也只有暂时闭嘴了,这些rì子,老夫一直都很担心啊。”
  “大人,晚辈确实没有时间,派了柳敬亭来拜访诸位大人。”
  “嗯,柳敬亭还是不错的,只不过不能够见到皇上,陕西的情况,刘大人、黄大人和老夫都是知道的,还有兵部左侍郎徐尔一,也是完全支持你的,皇上压下了弹劾的奏折,本来是准备年后,选择适当的时机,派人到陕西调查的。”
  孙承宗的话语里面,明显带着担忧的情绪。
  这很正常,苏天成不可能永远的征伐的胜利,有些时候,事情来了,皇上突然做出来某些决定了,甚至是不利的决定,苏天成不一定能够应付。
  苏天成忽然想到了,自己必须要想办法,想要达成宏伟的目标,自己就必须要牢牢的控制住皇上的思想,这样的想法,表面上看起来,是有些疯狂的,其实不然,历史上就有着很明显的例子,那就是普鲁士的首相卑斯麦。
  卑斯麦成为普鲁士国会的议员的时候,孤立无援,没有任何的朋友与同盟,那个时候,国王菲烈特威廉四世孱弱、个xìng软弱、犹豫不决,卑斯麦就力挺国王,帮助国王出谋划策,慢慢的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