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枭雄- 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广在即位后便千方百计挑拨杨元庆和杨家的关系,成功利用了杨氏家族重嫡轻庶的顽疾,使杨元庆脱离了杨家,自立为府。

    现在杨元庆已经成年,且位高爵位,为了彻底断绝杨元庆再重回杨家的可能,杨广就需要将杨元庆扶持为与杨玄感并驾齐驱的重臣,不仅官职品阶不相上下,而且财富地位也不亚于杨家,这样就算杨元庆想和杨家和解,杨家也容不下他了。

    杨广早已经想好了对杨元庆的赏赐,便笑道:“上次你赴西域之战,为大隋开疆辟土,朕就决定给予你重赏,只是因为宇文述大将军还未归来,朕想一并赏赐,宇文述击败吐谷浑,朕已将他官复原职,给予重赏,这次轮到你了,朕要再赏你一座庄园,你选择吧!在关中,还是在你的祖地郢州?”

    杨元庆心中一动,连忙躬身道:“臣这次江南之行,对江南的富庶和繁华印象深刻,臣向往南朝文化,愿意在江南再安一个家。”

    杨广微微笑道:“朕也很向往南朝文化,既然你想要江南之富,朕就把张家在江南最大的田庄赏给你,就是那座栖凤山庄,你应该很清楚吧!”

    杨元庆大喜,他当然知道,张家那座栖凤山庄位于丹阳郡江宁县南,占地足有三百余顷,包括两座风景秀丽的青山,两条小河贯穿山庄,仅良田就有一百五十余顷,足以养活南华宫那两千多孤儿了。

    他躬身施礼,“多谢陛下赏赐,臣感激不尽。”

    “不用多谢,朕给你的赏赐也只有宇文述的三成,李渊无功都能受赏,更何况你为朕立下两次大功,朕再加封你为青紫光禄大夫、赏银十万两,彩锦五万段。”

    杨广竟再次封他为青紫光禄大夫,使杨元庆心中不由苦笑起来,他明白杨广的用意,他父亲杨玄感才是正议大夫,而他却超过了杨玄感,这明显是在恶心杨府。

    杨广脸微微一沉,“怎么,你嫌朕封赏太少吗?”

    “臣不敢,臣因为封赏太高,有点受宠若惊。”

    杨广眯眼笑了起来,“朕记得正月初一就是你的二十岁生日,你已到弱冠之年,朕就再赐你一个字吧!”

    杨元庆无奈,取‘字’一般是父亲的事情,杨广居然也代劳了,如果自己再不领悟他的深意,就别想在官场上混了。

    “臣多谢陛下!”

    杨广沉吟一下道:“取字一般须和名相符,但朕这次想从君臣关系上来取,你是朕的虎将,但取‘虎将’似乎有点浅俗了,就把‘将’改为‘卿’,朕就赐你字为‘虎卿’。

    杨广提笔在纸上写下‘虎卿’二字,递给了杨元庆。

    ‘虎卿’

    杨元庆默默念了两遍,这个‘虎’字其实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忠虎,一种是毒虎,杨广显然只想到了前者,

    “谢陛下赐字!”

    .......

    带着杨广的厚赏,杨元庆匆匆赶回自己的府宅,他不放心家中两女,今天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会不会不欢而散,尽管杨元庆知道可能性不大,但他还是有点担心,一路疾奔回府。

    杨元庆府门前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按隋制规定,三品以上,皆可列戟,虽然杨元庆早有从一品的爵位,但想列戟,还须职务上配合,这次封为左骁卫大将军,便正式具备了列戟的资格,他的府门前列了十支长戟,这就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杨元庆老远便看见一辆马车在府门前停下,奔到府门前,只见裴家长孙裴晋从马车上下来。

    “长卿兄!”

    长卿是裴晋的字,杨元庆刚得了字,他此时对‘字’特别感兴趣,一般他都是叫裴晋为裴长兄,此时改称他为长卿。

    裴晋现在只是六品郎中,他昨天已经得到内部消息,新年后,他将升一级为门下省的从五品给事郎,有权批驳各部奏折,权力极大,这使得裴晋心情极为愉快,祖父也告诉了他,做两年给事郎,再想办法让他去地方为刺史,做上三五年刺史,回京后,他便能升为侍郎,有家世、有资历、有后台,十年之内他便升为尚书。

    昨天和今天裴晋都处于一种极度兴奋中,以至于杨元庆喊他两声,他都没有听见,直到叫他第三声,裴晋才反应来,回头施礼笑道:“我正要去找你呢!”

    杨元庆翻身下马,拍了拍身上的雪花,指指大门,“进府再说吧!”

    “不用了,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祖父听说你回来了,让你今晚和敏秋去裴府吃饭。”

    这裴矩消息好快,但杨元庆却不想这般积极,出尘第一天回来,便去裴府吃饭,这不是给她下马威吗?

    杨元庆笑了笑道:“改明天吧!今晚我要去乐平公主府,已经说好了。”

    “这个.....可是裴府已经安排好了。”

    杨元庆心中微微有些不悦,难道请客吃饭还有强迫吗?他又淡淡一笑,“请转告岳祖父,我很抱歉,今晚圣上要请我吃饭。”

    裴晋脸色略略一变,便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我回去给祖父说。”

    裴晋登上马车,向他拱拱手,马车起动,渐渐远去,杨元庆望着裴晋马车走远,他心中有些不爽,他知道裴矩并不是真的强迫他,只是急于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亲密,可就算是联姻,他也不想和裴家靠得太近了。

    ......

    裴敏秋给出尘母女收拾了一间独院,位于后宅主院旁边,院子有两进,七八间屋,中间还有一个小天井,另外还有一扇小门直通杨元庆的内书房,院子外面种了几株桃树和李树,此时院子内外已被茫茫的白雪覆盖。

    裴敏秋是极为聪明的女子,她知道首先是要让出尘母女安心留下来,如果因为她而使出尘母女负气而走,她无法向杨元庆交代。

    裴敏秋可谓用心良苦,虽然让出尘住侧院是天经地义,但这多多少少会使出尘心中不舒服,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所以她就特地命人开了一扇小门,直通向杨元庆内书房,这样可以让出尘感到自己在杨元庆心中的重要,同时又能维护家中的长次之序。

    至于居家用品,那更不在话下,敏秋命人准备了最好的东西,连出尘的床都是和她一模一样的黄花梨厢床,另外还有四个丫鬟和一个专门照看孩子的奶娘。

    此时在出尘内院的厢房内,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冰儿已吃饱睡足,变得活泼调皮,一会儿去拨弄裴敏秋头上亮闪闪的发饰,一会儿又在床头一只暗格里翻出一串檀木佛珠,挂在脖子上玩弄起来。

    她成了整个房间里的中心,所有人包括几个丫鬟都在注视她,众人不时被她的调皮可爱惹得一阵阵欢笑,正是一个孩子的出现,使得原本冷冷清清的府邸里充满了生机。

    “敏秋,这床头怎么会有一串佛珠?”出尘见女儿竟然找出一串佛珠,不由有些奇怪地问道。

    裴敏秋笑道:“那是我特地放进去的,这是京城的风俗,定床后,要在床头放一件佛器,以驱邪避秽,我的床头里是一只木鱼,我就在你床头放一串念珠,若你不喜欢,我就换成别的。”

    “这倒没关系,我们南方的风俗,是过年时才在床头放置佛器,不过今天已是二十四了,床头放佛器正好应景。”

    提到过年,裴敏秋蓦地想起一事,连忙笑道:“你倒提醒我了,这次元日正好是元庆的弱冠生日,须祭祖取字,我很发愁,这去哪里祭祖?谁来取字?”

    裴敏秋话音刚落,屋外便传来杨元庆的笑声,“这个不用担心,都已经解决了。”

    吓了裴敏秋一跳,她连忙起身出屋,只见外屋门口,杨元庆正在抖身上的散雪,站在旁边两名丫鬟连忙解释,“是老爷不让我们通报。”

    杨元庆呵呵笑道:“想给大家一个惊喜呢!小家伙呢?”

    裴敏秋抿嘴一笑,“在屋里调皮呢!”

    她心中略略有些失落,毕竟分手快两个月,一见面丈夫关心的不是她,而是孩子,心中虽然失落,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她掀开皮帘笑道:“冰儿,看看谁来了?”

    杨元庆兴冲冲走进屋,连出尘的招呼也没打,便捏了捏女儿的小脸,笑嘻嘻道:“小家伙,想爹爹了吗?”

    出尘发现杨元庆的一只手背在后面,似乎藏着什么东西,她看了一眼裴敏秋,裴敏秋也摇摇头,她也不知到丈夫手中藏了什么东西,手被披风遮住了。

    “爹爹送你一个好玩的东西!”

    杨元庆伸出手来,裴敏秋和出尘同时吓了一跳,连声喊道:“快扔掉!快扔掉!”

    .......

    !#

    。

第四十一章 杨家之请

    。    第四十一章杨家之请

    杨元庆手上竟是一团晶莹剔透的雪球,冰冰凉凉,冒着丝丝冷气,冰儿眼睛一亮,迅速爬了过来,伸手便抓,稚嫩的小声音娇嚷道:“给冰儿!”

    但出尘的手更快,一伸手便将雪团从杨元庆手中夺走,扔到一边,埋怨杨元庆道:“这么冰冷的东西不能给她玩!”

    冰儿见母亲把雪团扔了,小嘴咧了咧,顿时嚎啕大哭起来,杨元庆连忙将女儿抱在怀中,连声哄她,“爹爹再给冰儿捏一个。”

    裴敏秋无奈地叹口气,对杨元庆道:“元庆,她毕竟才一岁,还小,不要给她玩这些冰雪,一旦病了可不得了。”

    “这有什么关系,我一两岁时不是照玩不误?”

    杨元庆有些不满,又对出尘道:“你两岁时还光着脚在雪地里跑,也没见你生病,我又不是带她出去玩,在屋里玩个雪团也不行,我可不希望我的女儿变得这般娇气。”

    杨元庆有点生气地把冰儿放在床上,又出去捏了个小雪团进来,递给了女儿,“爹爹给你玩!”

    裴敏秋和出尘对望一眼,皆苦笑着摇了摇头,两人都了解杨元庆的脾气,一旦牛劲上来,谁也拿他无可奈何。

    冰儿接过雪团,立刻破涕为笑,玩了起来,她嘻嘻一笑,小手一扔,雪团正好砸在杨元庆的鼻子上,一下子碎裂开了,她欢喜得直拍掌,咯咯直笑,屋子里的人见杨元庆鼻尖上堆着雪点,模样儿狼狈,都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

    杨元庆哭笑不得,擦去鼻尖上的雪,将女儿抱起来,在她脖子上用硬硬的胡茬子戳了两下,“你这个小调皮,竟敢戏弄爹爹,让你知道爹爹的厉害!”

    冰儿怕痒,脖子缩成一团,快乐得尖叫起来。

    这时,管家婆出现在门口,见老爷正和女儿玩耍,她欲言又止,裴敏秋目光一瞥,走出来问道:“什么事?”

    “夫人,是杨府来人了,还有拜帖。”

    裴敏秋接过拜帖,不由吓了一跳,上面写着‘义阳太守杨玄奖’,这是元庆的二叔来了,她看了一眼杨元庆,低声叫他道:“元庆!”

    杨元庆放下女儿,走出来问:“什么事?”

    “你二叔来了,在客堂等候。”裴敏秋将拜帖递给他。

    杨元庆接过拜帖,杨家来人在他意料之中,他点点头,“我去见见他!”

    “夫君,要我陪你去吗?”

    “不用!”

    杨元庆指了指屋里,意思是让她陪出尘母女,他正要走出去,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伸手将敏秋拉到院中。

    敏秋见丈夫要附耳对她说什么,不由笑道:“夫君,什么事?”

    杨元庆靠近她耳朵,却笑着在她脸上轻轻一吻,转身便快步去了。

    “你简直...胡闹!”

    敏秋娇嗔地斥他一句,却掩饰不住眼中的喜悦,丈夫并没有因为出尘的到来而冷落她,刚才因为杨元庆忽视她而心中生出的一丝失落,又随着杨元庆这一吻而消失无踪了。

    裴敏秋走回屋子,出尘正将冰儿抱在怀中,问道:“元庆有客人吗?”

    “是他二叔,杨家人。”

    裴敏秋叹了口气,“没见过这么冷淡的家族亲情,父亲、正母、兄长、叔父都在,可就像形同陌路一样,到现在我都没进过杨府一步,更没有见过杨家人。”

    出尘却冷笑一声道:“这一点都不奇怪,杨家人重嫡轻庶,容不下元庆,还有他那个所谓正母,心肠歹毒,从小就恨不得把元庆饿死才好,元庆为什么才十岁就要从军,说到底还是被杨府逼的,我是看透这个家族了,一个个庸庸碌碌,嫉贤妒能,不知进取,整天生活在祖上留下的光环中,现在元庆当大官了,他们便跑来想拉他回去,可当初他们赶人时怎么就那样斩钉截铁?这样的家族,只会令人不齿!”

    裴敏秋愕然,从出尘的语气中,她听出出尘对杨家的一丝深深的怨恨,沉默片刻,她小心翼翼问道:“你还恨杨家吗?”

    出尘摇了摇头道:“小时候恨过,恨他们杀死我父亲,把我和母亲卖为奴隶,甚至要逼我母亲嫁给一个龌蹉的男人,现在我对他们已经恨不起了,不值得我恨,毕竟有失必有得,我在那里认识了元庆,还学了一身武艺。”

    “出尘,元庆说你武艺很高,是吗?”敏秋好奇地问道。

    “都是小巧之武,和他比起来,上不得台面。”

    说到这里,出尘心中也涌起一丝调皮之意,她从头发上拔下一支金钗,轻轻一弹,金钗如闪电般射出,正射中门帘上的绳索,‘哗啦!’一声,整扇门帘都坠落在地上,把敏秋和两个丫鬟都着实吓了一大跳。

    出尘忽然意识到,自己不该在敏秋面前卖弄武艺,连忙歉然道:“敏秋,很抱歉了!”

    裴敏秋却嫣然一笑,“等元庆出京,我要和你住在一起,至少我心里就不害怕了。”

    .......

    客堂内,桌上的茶已经凉了,茶碗一点也没有碰过,杨玄奖正背着手来回踱步,他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不知今天此行能否完成大哥交给他的任务。

    杨玄奖在今年年初调任义阳太守,这次是回京过年,同时也准备明年年初的述职,这是杨广在去年发布的旨意,天下各郡主官新年过后皆要回京述职。

    杨玄奖是杨家中唯一和杨元庆关系不错的两个人之一,还有一个是杨巍,昨天杨家特地召开了家族会议,一致同意废除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