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君子之道-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他乘着马车回到家中又是一天以后,倒不是他不乐意骑马,一来是冬天太冷,二来也是被家里头女人知道他骑马赶路的话,又要唠唠叨叨许久。君家早就知道小少爷要回来,早早有人在门口等着,看见那边的人影没口子的往里头报信去了,在君家这些下人估计最喜欢这活儿,随便喊一句就能得到赏。

君长宁跳下马车,齐家已经是大小伙子,加上这些年学武的缘故身材更是魁梧,脸上却还是带着憨憨的笑容,看见君长宁的动作忍不住说道:“少爷怎么不等我放下凳子,要是不小心摔倒了怎么办?”

君长宁暗道自己身手好歹也是不错的,怎么可能跳下马车就摔倒了,只是不等他说话,里头传出一清脆的声音,带着几分抱怨说道:“十郎回来啦,怎么还不进门,奶奶娘亲正在里头等着呢。“

即使见面的少,但君长宁还是能听得出来是君幼宣的声音,笑着走进门,果然看见两个大丫鬟陪着一位清丽小佳人站在门口,可不就是君家九小姐,当下笑道:“九姐姐怎么出来啦,外头冷得很。”

君幼宣跟小时候差别很大,大概是张氏这些年的疼宠缘故,气质倒是跟君玉宣有几分相似,这会儿捂着嘴笑道:“还说呢,知道十郎要回来的消息,老太太太太连带着老爷都问了许多次啦,我在里头待不住,索性出来看看。”

君长宁跟这位小姐姐的感情一直不错,因为是同胞双生的缘故,他们之间比一般的姐弟更加亲近一些。又因为君长宁下意识对女性的绅士态度,这位九小姐最喜欢打趣他。君长宁笑着上前几步,跟她一起往里头走,一边说道:“姐姐在里头等着就是,要是冻着姐姐,娘亲还不得生我的气。”

正说着里头的人却听到了外头的声响,也是,一路上不断有丫鬟在那儿喊小少爷呢。君老太太最为激动,连声喊道:“是不是我的十郎回来啦,快些进来让奶奶瞧瞧。”

君十郎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走进门就瞧见老太太连带着张氏等几人喊着泪珠朝着自己看来,君长宁连忙上前一步拜倒在地,恭恭敬敬的扣了个头,才说道:“奶奶,爹爹,娘亲,我回来了。”

君老爷也是想儿子,但比身边两个女人却要好上许多,点了点头说道:“好啦,起来吧,家里头何必讲究这般多,快去给你奶奶看看,她可是念叨着许多天了。”

不用他说,君长宁已经被君老太太搂在怀中心肝宝贝的叫着了。这是他每次回家都要经历一次的,倒是熟门熟路,一会儿就把老太太哄得开心起来。

君幼宣乖乖的站在张氏身边,看着那边被老太太搂在怀中的人露出一分复杂,其实在她很小的时候,对于这个弟弟是有些嫉妒的,毕竟家里头谁都只看得到十郎,自己就像是不该存在似的。只是后来君玉宣的一番话让她明白过来,就是因为十郎的存在,自己才能过的舒舒坦坦的,而这个世界上能这般爱护姐妹的,大概也就是自家十郎了。

“奶奶,十郎这才回来,连口水都没有喝上呢,您要是再搂着他,十郎可是要哭了。”君幼宣插话并不算讨好,但她明白只要是关于十郎的事情,老太太肯定是乐意听的,果然听了这话,老太太连声让人端上燕窝粥来,只为给小孙子垫垫肚子。

君长宁扔给九小姐一个感激的眼神,这才脱离了君老太太的怀抱,要知道他好歹是个小少年了,还一直被抱着还是有些不习惯的。

君幼宣微微一笑,亲自过去给他端来燕窝粥喝,一家人顿时其乐融融,就是八小姐这会儿也不敢冒刺让大伙儿不开心。

张氏瞧着一双儿女心中欣喜不已,只是眼光在十郎并幼宣身上扫过,忍不住流露出一分复杂,她生养了四个儿女,君玉宣长得只有一分像自己,倒是跟老太太一个模子里头印出来的,故而当初也最得老太太的宠爱。君怡宣更像是君老爷一些,倒是这个幼女最像是自己。

如果单独看的话,幼宣自然也是个清丽小佳人,但偏偏长宁像了已经过世的君老太爷,小时候只觉得粉粉嫩嫩,年岁大了张开了一些,倒是更加清俊无双了,倒是将一群姐姐妹妹都比了下去。

想到外头见过长宁模样的人对幼宣的猜测,张氏又是一阵头疼。怕就怕那些人真以为幼宣跟长宁是龙凤胎就该长得一模一样,都以为幼宣也是个出色的大美人,到时候小女儿在亲事上难免遇到一些麻烦。再有一个,自家儿子长得太出色,以后挑媳妇的时候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29、科考

这边张氏为了一双儿女的样貌操心;想到了几年后的嫁娶问题;那边君老爷倒是没有考虑这些;毕竟在他看来,君家即使不是有权有势的人家,至少也是有钱;跟官僚的关系也非常不错;他家的女儿即使是样样不出众也该是好嫁人的;更别说九姑娘人品样貌比得上大家小姐,至于十郎就更别提了;谁家能有这样的女婿还不偷着乐。

从这一点看来,男人跟女人的思想还是有极大差距的。不过君老爷也有自己烦恼的事情,君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吃足了苦头;为了撑起这个家付出了多少辛酸;也导致即使后来他能顶事的时候,老太太的身体已经毁了一半,即使这些年来精养着也比不得一般人。

十郎没出生的时候,君老太太没少跟着张氏到处找办法,甚至还撑着身体走大悲寺的佛前阶,也就是十郎出生之后,老太太总算能安安心心的休养,等小孙子去了书院,又开始担忧起来。

君老太太说起来也才六十,但这些年的身体越来越不如以前的,这是年轻时候累病的。君老爷跟老太太从小相依为命,感情自然是非常好的,眼看着自己的母亲一天天衰老下去,他却无能为力。

而让君老爷觉得心痛的是,年前的时候老太太大病了一场,刚开始不过是偶然风寒,病重的时候甚至一度人事不知,如果不是老太太硬撑着不准他们将十郎叫回来,十郎早该在家伺病才是。也就是那一场大病,老太太的身体彻底的亏损了,就是大夫也只说细细养着,不过是这两年的功夫了。

这些事情君十郎并不知道,老太太将孙子看得比眼珠子还要重要,哪里舍得因为自己的事情耽误了孙子的学习,虽然平时她是最常喊着让孙子回来的那位,但若是谁真的耽误了十郎,第一个饶不了的就是她。

这次回来的时候,君长宁陪着老太太说笑了一会儿就退了出来,因为时间短倒也没有察觉不对,只想着老太太年纪大了精神头没有以前好了,张氏不想跟他说这些让孩子担心,但君老爷却有自己的计较,出了院子就带着儿子去了书房。

君长宁是个会看脸色的,也发现自家老爹的不对劲,忍不住皱眉问道:“爹,怎么了,是不是家里头出了什么事情?”

君老爷摇了摇头,看着面冠如玉的儿子,心中也是长叹了口气。他父亲离世太早,君老爷对父亲的印象永远只有那个微笑着离家的影子,老太太总是说十郎像极了老太爷,也不知老太爷是不是如此的……

君老爷忍不住微微闪神,那时候君家没了当家人,他年岁还小,如果不是老太太拼着命咬牙撑下来,又丢出面子求来了金家的助力,他们孤儿寡母恐怕也是受不住这样大的家业。君老爷叹了口气,开口问道:“十郎,你对科举怎么看?”

君长宁心中微微有些惊讶,下意识的说道:“早晚都是要考的,只是父亲,之前你不是说过我年岁太小,即使考中了也不过是得一个好听的名声,反倒是不能得到实惠,等过几年圣上说不准已经把我忘了,还不如再等几年,至少能出门办事的时候再去考试。”

这也是两年前他八岁的时候,程越无就自认没什么可以教给这个孩子的,君长宁有悟性,又不是真正的孩子那般贪玩没耐性,自然学的更快一些。他知道自己的不足,这些年除了学武就是埋头苦读,到底又有远超现在几千年的眼光,写策论的时候就是程越无也挑不出错来,唯一的错处大概就是偶尔露出的观点太过新颖。

当初程越无就想过让这孩子去试一试,但君老爷跟君长宁略略一考虑,还是觉得这时候考试没啥好处,除了得到一个好听的名声没啥实际作用,君家也没有迫切的需要他拿到一个才名,所以两年前的时候就没有参加科考。

君老爷自然也是知道这个道理,如果不是老太太的身体越发不行,他也不会重提这件事:“那时是那时,现在是现在。你奶奶不许我们告诉你,年前的时候她生了一场重病,现在虽然好了,但依大夫的意思,恐怕……”

君长宁心中一惊,脸上露出几分担忧来,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要说最为疼爱他的人,估计就是君老太太,一想到老太太恐怕即将离世,他心里头哪会好受。君老爷叹了口气说道:“如果是精心养着,应该还能有几年,怕就怕她再生病。你也知道老太太最疼你,知道你将来要考科举不知道多开心,一心想要等着你考一个功名回来。”

君长宁开始明白过来,君老爷的意思是老太太一辈子也就这一个心愿,想着小孙子能考得功名,如果他有把握的话来年就去考一下,到时候老太太就算是去了也能安了心。想到老太太对自己的疼爱,君长宁哪有什么不愿意的,当下说道:“儿子自觉有几分把握,总能拿一个功名回来。”

君老爷听了这话点了点头,其实真要考试的话也得等到秋天,以长宁的本事,要过了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基本没什么问题,到时候至少也是个秀才,拿到名额就能去参加乡试,如果中了就是举人,不中的话他年纪小,也不算什么。

对老太太来说,秀才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君老爷又说道:“先去试试看乡试,能中了自然最好。也算是了了老太太的心愿,到时候你再学几年,正好可以直接去会试。”

君老爷还有一个没说出口的就是,老太太如果在这几年去了,十郎势必是要守孝,到时候难免耽误了科举,多少人因为忠孝两字耽误了一生。

君十郎点了点头,只是隔日再见老太太的时候难免细细打量,这时候才发现老人已经满头华发,就算是搂着自己的时候也难免那份疲惫,也是,如果老太太有精神的话,怎么会只让自己陪着说了一会儿话就说要歇一会儿。

君十郎暗暗责怪自己疏忽了家人,再看去的时候,才发现不管是君老爷还是张氏,脸上都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而几个姐姐的变化更是巨大,他心中一点点记下来,想着自己可不能做那种只看到结果却忽略了过程的人。

等再回来书院的时候,君十郎更是努力起来,让季弘看得十分担心,这一日忍不住拉住练字的人问道:“这是怎么了,以前不是你自己常说劳逸结合,这会儿怎么就拼了命的读书,要是坏了身体可不值得。”

君十郎揉了揉眉心,他对古代的科举并不熟悉,心里头总是没底,只想着读的越多自然是更有好处一些,这会儿看着桌面上有些凌乱的字儿倒是觉得自己着相了,他也不是转牛角尖的人,笑着放下了笔,淡淡说道:“今年秋天我要去参加科考,有些不放心。”

季弘挑了挑眉,又问道:“你之前不是说过要晚一些才去吗?”

君长宁将原因简单的说了一遍,那边季弘便沉默下来,毕竟这涉及到了孝心,倒是让他没有办法劝阻了,倒是君长宁开口问道:“别说我了,倒是你怎么不去试试看,以你的才学肯定比我更有把握。”

季弘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随即苦笑一声说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参加科举。”以他的身份,要真是去参加科举的话那还不是直接扇了醇亲王一个耳光,今上也不可能重用于他,比起一般人他的路其实更窄一些。

君长宁并没有问原因,这些年下来他隐隐猜到一些季弘的身份,心中有些担心,毕竟以季弘的志向绝不是准备山野一辈子的人,若是没了科举这条路,以后他的日子自然要更加艰辛一些。

说起这件事,季弘倒是想到了上个月收到的那封信,不由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可不相信醇亲王是因为想念自己这个儿子才让他回去,如果没猜错的话,大概是燕祚终于在宫中闯了祸,被今上直接扫地出门,其他的儿子又不成器,他才会想到自己。

季弘眼神不断变化着,君长宁叹了口气,伸手握住他的手掌,笑着说道:“就像我,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总是要科举的,以后也会尽量让自己成功一些,如果能光耀门楣那就最好了,一切尽力而为就是。季大哥,不管你要做什么事情,我也总是支持你的,但在走这条路的时候,千万别为难了自己,如果你自己都走的不开心的话,那一直走下去也没有意义。”

季弘听了这话眼神微微一暖,笑着揉弄一番君长宁的头发,看见小孩鼓起了脸颊才笑着捏了捏,似乎很满意手感似的说道:“知道了,小小年纪这般爱装大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我大哥呢,小孩就要有小孩的样子。”

君长宁挑了挑眉,却只是摇头怪模怪样的说道:“哎,要不是某些人不争气,也不用小孩子去开解啦。”

季弘挑了挑眉,没在说话直接把该打屁股的小孩抱了起来,两人顿时笑闹成了一团。

☆、30、离别

屋子里头的笑声慢慢荡漾开去;平白给这个冷清的院子添了几分人气;外头站着的两人也忍不住露出一分笑容;程越无摸了摸自己好不容易蓄起来的胡须;笑着说道:“十郎这孩子难得有这般孩子气的时候,在我面前可是可着劲装大人。”

站在他身边的却是许久未出现的季光思;只是这时候的季光思脸上多了几分苍老,比起五年前衰老许多;那一头华发更是给他平添了几分年纪。想来也是;他历经两朝内阁;原本年纪已经不小,这几年朝中动荡不已,他不得不为了季家谋划,自然更加耗费精力。只是他一向注重身体;私下又是习武之人,看起来倒还是精神。

听了程越无的话,季光思也露出几分笑容,青山书院的事情他自然也是知道的,没想到最出色的两个学生都是程越无手下的,季弘就不说了,如果不是大才的话,也不至于让那醇亲王侧妃这般忌惮。而君长宁不过是商人之子,却是聪颖异常,十岁的稚龄就是他自己也要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