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的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观音的孩子-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唯一知道惊蛰出走原因的清明老人在九十九岁那年过世了。从那以后,天水坞和世上就再也没人知道惊蛰的那些秘密了。
一个母亲的故事——木匠的妻子兰妮
出嫁之前,兰妮一直是天水坞村公认的长得最俊的姑娘。村里人都不明白,她那两个长相普通得甚至有些寒碜的父母怎么就能生出一个五官小巧端庄、身条匀称、皮肤怎么也晒不黑的女儿来。兰妮很小就总听人说,她本有个城里姑娘的命,却错投胎在了乡下人家。她也因此知道,将来她比村里所有的姑娘都更有本钱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而天水坞人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未来的事实。兰妮的父母在女儿刚满十七岁时,就开始正式托媒人为她物色对象了。几年下来,附近村子里那些家境好的小伙子他们几乎都见过了,兰妮却谁也没相中。后来,他们又把寻找的目标放到周边更远的村子去,而就在这挑挑捡捡的过程中,兰妮已经二十好几了。

  听着、看着发生在兰妮身上有关相亲的故事,村里的未婚姑娘们和已婚的媳妇们心里都酸溜溜地不得劲,不明白为什么观音娘娘对她格外恩宠,把一个姑娘和女人最想要的东西都大方地让她一个人享有了。

  兰妮二十六岁那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最后同意结婚的对象竟然是本村的木匠长河。当时这成了村里的一大新闻。因为大家都知道,历来在本村找对象的都是那些本人条件不好,没有选择的人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而兰妮家是从一开始就不考虑本村人的。木匠长河是独子,从小父亲去世后,一直和寡母生活。后来他从他那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叔叔那儿学会了木工手艺,他们爷俩便一年到头总在外面干包工活儿。由于长河回村的时间不多,兰妮更是从来都没把他当做相亲的候选人考虑过。

  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夏收的傍晚。那天空气湿闷,云很低,好像随时都会下雨。为了防备麦子被雨淋,村长带着所有村民抢割了一天麦子,兰妮也在其中。那天收工比平时晚,大家都急慌着往家走。当他们路过另一块麦地时,那里刚收工的村民也加入了他们稀稀拉拉的队列。就在这时,兰妮看见木匠长河也随别人并入了他们的人群。每年夏天,长河都会赶回村来帮助麦收,并住上几天。看着走在自己前面几步远的木匠,兰妮第一次发现他与身边的其它男村民显得有所不同。他看上去比别人单薄些,走路时步子也迈得小心些,动作也比别人略慢一拍。他边走边仔细地掸掉割麦时弄到身上鞋上的泥土、麦杆和麦芒,不一会儿就落在了一队人的后头。后来,他干脆站到一边,脱下衣服和鞋子,抖落干净后重新穿上才继续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向前走去。

  就是这些不被人留意的细处,不知为什么让兰妮心里涌起了一阵奇怪的感动。她不知道与那瞬间的感动相联系的是什么感情,但却知道那是她从来没有从所有求婚者那里体验过的。看着走在前面不远处那个木匠的背影,兰妮边走边猜想着木匠常年在外面做木工活儿时见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到家时,她发现自己割了一天麦子的劳累似乎因为有了对木匠长河的思忖而减轻了不少。

  那天晚上,她梦见自己和木匠一起坐在黑鱼河边,听他讲生活在镇上和县城里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他告诉她那边的人穿什么,吃什么,玩什么,怎样说话,还有和天水坞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木匠说话时,兰妮能感觉到他无意中流露出的一种村里其它男人都没有的吸引力。醒来后,她没有马上起来,却躺在那里第一次开始想象男人和女人可能有的共同世界,并在脑中一一过了一遍那些流传在未婚姑娘中关于男人和女人之间典型的幸福瞬间。


()好看的txt电子书
  兰妮的父母对女儿的选择很感意外,因为不嫁本村人是她自己早就立下的规矩。不过,考虑到兰妮的年龄已大到实在不能再等的地步,加上长河有手艺,能挣现钱,在村里属于生活殷实的人家,加上他本人看上去也老实,见过世面,女儿嫁过去应该是不会太吃亏的。考虑再三之后,他们同意了让媒人去木匠家提亲。

  长河和兰妮同岁。他一直对这个在天水坞最让人羡慕的姑娘有着好感,但是因为知道她选对象的目标在外村,从来没敢对她有过什么想法。所以当媒人来提亲时,他先是不太相信,接着感到受宠若惊。不过他的婚事是一定要征得他的寡母同意才行的。长河虽然孝顺,却对自己的婚事一直找各种借口拖延着。他守寡多年的母亲对这事一直发愁,听说兰妮家托媒人来给儿子提亲,她也感到十分意外。她对兰妮的脸蛋根本没兴趣,相反,她认为兰妮的年龄太大,错过了生孩子的最好时候,而她想抱孙子已经是很久的事了。不过老寡妇想来想去,尽管心里老大不情愿,最后还是勉强点了头,因为她担心自己在有生之年再也抱不上孙子了。

  从订婚起,长河就开始亲手给自己的新家做家具,不大的院子里堆满了木料和还未做好的柜厨、梳妆台、箱子和桌椅,样式都是当时城里最时兴的。那一阵,每天都有村民站在他家院门口看热闹。

  在等待结婚的日子里,兰妮在地里干活儿时总哼着曲儿,脸上的那份满足让她看上去更加容光焕发,好像是画儿里的人一般。这让在她身边一起干活儿的姑娘媳妇们心里别扭得常常吃不下饭,气不过为什么世上的好事全让她一个人占尽了。   

  兰妮和长河终于结婚了。最让人羡慕的不是那场象样的婚礼,而是他们新房里的那些家具,都是村里独一无二的,是被村里人议论最多的一件事。

  二十七岁的兰妮成了当时天水坞结婚年龄最大的新娘子。结婚后,兰妮的婆婆就开始盼着听到儿媳妇怀孕的消息,为此她每天都给家里供奉的送子观音上香,上供品。可是一年过去了,家里依旧是三个人。两年过去后,兰妮仍然没有动静。兰妮的娘家人首先坐不住了,他们在村里逢人便解释,说那是因为长河总在外面做活儿,回来时间不多的缘故。但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他们说话时口气里的那份心虚和不安。兰妮的婆婆则默不做声,但是脸色已经不那么好看了。

  到了第三年,所有的人都看得出来,仍旧没有怀孕的兰妮已经和过去有所不同了。她结婚前后令人羡慕的满足感已经开始从脸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回避众人的眼光和沉默。后来,不知从谁那儿开始,村里的女人之间就悄悄地传出了一个消息,说兰妮根本不能生育,因为她是个“石女”。其实,那是兰妮的母亲在一次和亲戚聊天时,不经意说出了女儿到结婚前都还没有来过月事的事,后来这事就被这个亲戚说了出去,然后就在村里传播起来。

  大家长期疑惑的事终于有了合理的答案。从那时起,兰妮在所有村民的心里就被定义为与其它女人不同的女人了,而且是相当关键地不同。她作为女人和儿媳的地位陡然间一落千丈,而且简直是深不见底了。

  兰妮开始在村里躲着人走路,尤其是那些怀孕或抱孩子的女人,可是这些女人却偏偏喜欢挺着肚子或拍着怀里的孩子在她面前晃悠。她们抑制不住地要这样做,有意无意地报复着自己当年对她占尽了人间好事的妒忌。她们虽并无真正的恶意,却足以让兰妮的日子度日如年了。

  一次,兰妮在地里干活儿时和一个正怀着第七个孩子的女人发生了口角。只见那女人夸张地挺着肚子,牢牢地站定在兰妮面前,然后不屑地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曾经让全村女人日子都不好过的木匠媳妇,说:“怎么样,你也想对我厉害?看看你自己,连只会下蛋的母鸡还不如!”这话让兰妮先是感到脖子好象突然被人卡住了,接着全身似乎在瞬间被急速冷冻了。那一刻,她真的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石头做成的女人。她想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歇斯底里地骂那个因生孩子太多,四十岁不到已衰老得像个丑巫婆一样的女人。但是她拼命地忍了,结果导致全身不停地哆嗦。

  兰妮的婆婆终于打破了自己一直保持的沉默,开始对别人抱怨说,她早就有预感,自己的儿子娶错了媳妇。这个曾是村里富农的寡妇还说,如果是在旧社会,她的儿子就能重新讨个会生孩子的老婆了。她盼孙子心切,又显然没了指望,就经常摸挲着早就准备好的小被褥发呆。这个女人由于失尽了面子,心情郁闷,又不敢向儿子发脾气,结果在儿子结婚后第五年就病世了。临终前,她一直盯着家中的送子观音,就是不肯闭上眼。

  母亲死后,木匠长河变得更加寡言少语,回家的次数也更少了。他只对兰妮说是外面的活太忙,回不来。兰妮感觉丈夫一直认为婆婆的死与自己的不能生育有关系,她也知道他和婆婆从小相依为命的那种特殊关系。看着镜子里面容一年不如一年光鲜的脸庞,兰妮也开始在观音像前伫立、发呆了。

  她先是小声问:“大慈大悲的观音娘娘,是不是我前世做错了什么,你让我在现世受罚?”后来,她开始直接祈求观音的帮助。“请让我和别的女人一样一回吧,我愿意用一张最丑脸去换一个儿子。”观音娘娘每次都用慈悲的眼睛看着面前这个无助的女人,而这个女人也似乎每次都能从那眼光里得到些许安慰。

  有时,在地里干完一天的活儿回来,兰妮看着空荡荡的家,连饭也不想做。如果哪天她在外面受了气,更是会跪在地上不想起来,任委屈和绝望的眼泪痛快地淌。冬天,砖铺的地面很凉,她可以感觉到寒气不断从脚下往腿上和身上爬窜;她却希望那地再凉些,似乎这种自虐的痛苦可以减轻她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的内疚。

  有一段时间,兰妮反复梦见自己生了一个很胖又很漂亮的儿子,那个小人什么话都说不好,却只会把“妈”喊得很响。她高兴得喘不上气来,抱着那个小人在村里跑,见着谁都非让人看一眼不可。醒来后,她总发现手里抱的是自己的棉被。有时候,她又觉得那个小人是在故意和她作对,只在梦里挑逗她,却不让她在现实中得到他。

  后来,她的梦又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不知为什么,每当那个小人又出现时,她都奇怪地感到他不是自己的孩子。她看见自己总是站在一旁,冷眼看着那个被婆婆和丈夫欢天喜地地抢着抱在怀里的男孩儿。而她除了喂奶,几乎没有机会去抱他,而那个小人似乎也更依恋他的奶奶和父亲。

  这个梦让她每次醒来都很迷惑,后来变成了她越怕就越会出现的一个噩梦。

  木匠长河偶尔回来一次,一般是为了麦收或处理一些事情。他回来后就一个人睡在他母亲的东厢房里,不再和兰妮一起睡在当新房用的西厢房了。这更让兰妮感到,自己不被任何人碰触的身体已经真的变成了一快冰冷的肉质石头。她终于悲哀地承认,自己因为不能生育,已不再被任何人欣赏和需要了。

  年复一年,已经三十多岁的兰妮每天一个人出工,收工,吃饭,睡觉,内心深不见底的孤独只能说给观音娘娘听。当她一个人在黑鱼河边洗衣时,常会低下头,对着河水里自己美丽尚存的倒影发怔。她觉得自己就像河面上漂走的一截水草,虽然美丽依旧,却断了根,也就失去了全部价值。有时,她也会强烈地怀疑,实际上是自己的美貌,从一开始就设计了一场骗局,让她付出了先被捧上天,再被摔进地狱的可怕代价。每次想到这里,她就会愤怒不已,用手拼命地撩动河水,并快意地看着里面那张被水搅碎的脸,那张她自己都感到厌恶的脸。她已经找不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了。过去的优越感、张狂和无穷的梦想都象脚下的河水一样流走了。除了活着这个简单的事实,生活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了。她明白自己今生已与幸福无缘,不必再幻想什么,也不必再欺骗自己了。她必须学会习惯这种活法,即使仅仅是为了活着。

  兰妮三十五岁那年,也就是她结婚的第八年,那场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很快就从城市传到了农村,从龙湾公社传到了天水坞。天水坞人的生活重心立刻就发生了一个大转移。他们经常被召集到村委会去开群众大会,听广播中传达的各级指示,每个村民都被要求积极参加到这场“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革命运动中去。

  不久,村民们亲眼看见死去多年的本村地主李大元的儿子李重,那个离家多年的文化人被城里的红卫兵押送回来了。那几个红卫兵在村委会召开了群众批斗大会,向村民们宣布,文化大革命就是一场彻底打倒一切旧的风俗习惯和旧思想,建立崭新的无产阶级革命新次序和新思想的革命运动。听了这些学生说出来的深奥道理,兰妮和村民们都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震动,一种世界马上就要被掀翻的感觉,其中除了忐忑还掺杂着只有过年过节时才能体验到的兴奋和期待。

  在大大小小的村民批斗会之后,李重这个据说在城里的大学教过书的文化人,竟然被村委会强迫每天和村民们一起去地里干起农活儿来。看着他跟着村民往地里推粪车时吃力和痛苦的模样,兰妮感到这个让她度日如年的世界真的忽然翻转过来了。

  木匠长河再也不能到外面去做木匠活儿了,因为那已经被公社定性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行为。现在他除了给村里各个生产队做点木匠活儿之外,也不得不每天和大家一起下地干活去了。

  无意之间,兰妮发现自己的日子开始变得好过了。她不懂政治,文化革命的目的和必要性似乎也与她无关,但是这场让人措手不及、令人既兴奋又心惊肉跳的运动的到来,竟很快淹没了多年来折磨她的自责、苦闷和彻骨的孤独,使她时刻紧绷的神经开始松弛起来。大家都发现,这个沉默寡言的木匠媳妇忽然变了一个人。她积极参加村里的一切政治活动,并成为村里的第一批造反派和红卫兵。

  对这个急于寻求新生机会的女人来说,造谁的反并不重要,重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