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中国权力游戏白皮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秋战国--中国权力游戏白皮书-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纣进谏,已是无谓之举了。”
  他本来有意潜入民间探查事件的来源,但,这份热情显然已完全消失。依据他的猜测,这件事情应该和周有关才对。
  随它去吧……如果我是周人,大概也会做同样的事吧?
  孤竹国在辽西,这个国家的君主期望自己死后由幼子叔齐继位。君主死后,叔齐坚持谦让,不肯继位。他对长兄伯夷说: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第一部分(8)
“长子继承父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大哥,还是由你来即位吧!”
  “不,由你继位是父王遗志,我怎么可以不遵奉呢?”
  伯夷也以这一点为理由,坚辞不受。
  两人互推多日未有结果,后来,伯夷干脆出走。听到此事的叔齐立刻跟在后面,同样逃离故国。
  叔齐追上伯夷后,两人同道前往东方。
  “我们到哪里去呢?”
  “到天子所在地如何?”
  “纣王已不是人心所归的对象啊!”
  “那我们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呢?”
  “据说,西伯甚得人心。”
  “对。听说这个人很照顾老百姓,尤其是老人。我们就到周国如何?”
  “好啊!”
  两人通过商都,前往西方。但此二人有所不知,西伯——也就是文王——这时候已经不在人世了。
  文王去世后,由武王继位。弟弟周公任辅佐之职,掌管国务的是太公望。周国在这个崭新阵容之下,企图###殷商取得天下。
  文王晚年,将国都由岐山山麓迁至丰邑,其地在长安西北方。
  伯夷和叔齐来到丰邑附近才知道文王已死。
  “怎么办呢?”
  “来都来了,我们就投靠西伯的儿子吧!”


  “不晓得他是怎样一位人物?”
  “我们没有听到不好的风声啊!”
  “好,那就找他去吧!”
  周都丰邑正处于一片蓬勃气象之中。文王去世后笼罩一段时期的愁意已经散去,这个地方此刻呈现的是一股欢腾之气。
  ——暴虐纣王非予讨灭不可!
  ——依天意,行革命!
  ——周的时代来到了!
  伯夷和叔齐进入充满朝气的周都时,刚好看到一列军队行进而来。
  “那是什么?”伯夷问路人。
  “你不知道吗?那是准备到东方###暴君纣的军队啊!”
  “头一辆车上竖有一块木牌,那是什么?”
  “那是已故文王的牌位。军队供奉这枚神牌,准备渡过黄河,在盟津会合诸侯联军后,继续往东进军!”
  两兄弟对望一眼。
  “这是不对的……”
  这句话同时从两人口里冲出。话未毕,两人已拔腿往前奔跑。
  在队伍前头的是武王。
  伯夷和叔齐由左右两方冲上前去,拉住武王马辔。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战争),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史记》列传以如是之语记载这对兄弟对武王进谏的情形。
  ——于服丧期间动干戈,绝不是孝道;以臣属身份弒杀主子,绝不是仁道……
  武王部属立刻拿下两人,并且准备处斩。
  “不能动刀!这两位是仁者,不可无礼!”
  这时出声喝止的是军师太公望。
  太公望——姓吕,名尚,乃东海人。
  年迈而贫穷的他,一天于渭水边垂钓之际,为路过的文王瞥见。
  文王是前来狩猎的。当时的人习惯于出外狩猎之前占卜。文王这天的卦象指示:今日猎获之物非虎狼之类动物,而是辅佐霸王之人物。
  “原来卦文指的是这个人!”
  看到垂钓老人时,文王立刻有所领悟。
  文王祖父古公亶父曾经预言:“圣人将来到周,周因此人而盛。”他一直翘首等待这位圣人的出现。由于是“太公(祖父)翘首盼望的人物”,吕尚因而被称为“太公望”。
  后世的人更以“太公望”指“垂钓者”之意。

()好看的txt电子书
  周进军至盟津,与八百诸侯举行会议之际,武王向太公望问道:
  “我们的目的在于推翻殷纣,建立周之天下。这件事情成功几率有多大,希望你毫不保留地说出来。”
  “十分之八。”太公望回答。
  “立刻退兵!”
  武王当场下了命令。
  十分之八的成功几率不可谓不大,然而,却也有两成失败的可能性。倘若纣不改变其暴虐作风,两三年后,成功几率很有可能成为百分之百。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再等待一段时期。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第一部分(9)
“为什么呢?现在不正是绝佳机会吗?”
  诸侯以不满口气诘问时,武王回答:
  “你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天命’吗?时机尚未成熟啊!”
  在武王背后的周公,顿时露出会心微笑。“哥哥的想法和我愈来愈一致。这和纣王被妲己牵着走一样嘛!”
  周公有了这样的感触。
  两年岁月过去。
  纣之暴政愈演愈烈,妲己之虐待狂倾向已把纣王的灵魂蚕食殆尽。每当妲己想出惨无人道的设计时,纣王都会目光炯炯龇牙咧嘴地笑出声来。
  纣之叔父比干前来做最后进谏时,妲己说:“人们说,他是个圣人,不是吗?”
  “据说是的。”纣冷笑以答。
  “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真有这回事吗?”
  妲己的一双眼睛露出野兽般令人望而生畏的目光。而纣的目光也逐渐变得和妲己一样,于是他懒洋洋地说道:
  “我们来检查一下如何?……他的内脏是不是真有七窍?他是不是真正的圣人?”
  “要剁要割,悉听尊便!”比干绝望地说。
  比干遂被杀死,并遭解剖。
  另一位叔父箕子,由于害怕,所以佯装发疯。纣则将之逮捕入狱。
  听到比干被杀及箕子入狱的消息时,周公和武王面面相觑。结果,两人同时点头。
  出兵!
  四万五千兵马于是向东出发。
  接到周国出兵信息,殷商派出七十万大军,迎战于牧野。七十万殷兵中,大部分是战争俘虏。过惯酒池肉林生活的殷商人再也不是战场勇士,战争俘虏更谈不上具备战斗精神。周军攻打过来时,这批人立刻投降倒戈。
  商军大败。
  纣王从牧野逃回国都后,登上豪华的鹿台,穿金戴银后放火烧宫殿,再跃入火焰中身亡。
  武王进入商都朝歌后,先以三支箭射击纣之尸体,再以名剑轻吕补刺一剑,最后用黄|色大钺砍下其首,将首级挂示于大白旗杆上。


  “但愿妲己已自尽身亡……”周公如此盼想。可是,妲己却还活在宫殿里。
  ###军于出征之际,檄文中明白写着“商王纣为妇人之言所惑,自绝于天”之语。文中的“妇人”当然是指妲己而言。既然檄文中有声讨此女之语,所以,此刻公开饶恕她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何才能救她一命呢?”
  周公着实为了营救这个由自己训练并用做武器的女人一命,而想尽了所有可能的方法。
  妲己被军士拖到周公面前。
  跪在地上的妲己,斜坐着仰首对周公道:
  “我做得还可以吧?我不是圆满达成任务了吗?”
  周公愕然。
  他的确对这个女人施过训练,但,绝对未派任何任务给她!不必指派任务,她也会成为毁灭殷商的武器——周公打的是这样的如意算盘,就他的立场而言,是不便对她指示什么的。
  没想到妲己竟知悉周公对她的期望是什么!
  “斩!”
  周公嘶哑着声音下令。
  “我的天!”
  长长的哀叫声传到周公耳里。妲己的头已被黑色大钺砍了下来。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头颅溅血落下后,那哀叫声久久萦徊不去。
  周公闭起眼睛,心中念道:“你这个声音,赶快消失吧!”
  殷商在汤王推翻夏王朝后,延续达十七代三十三王之久,其间有多次兄弟继位的情形。依据由魏襄王之墓出土的《竹书纪年》,殷商前后达四百九十六年。汉代刘歆之《三统历》,则记为六百二十九年,《十八史略》也以此为准。总之,殷之灭亡是距今约三千年前的事。
  然伯夷和叔齐绝不认同以臣下身份弒杀主君而建立的王朝。
  ——不食周粟。
  二人持此态度,在首阳山以蕨维系生命,最后饥饿而死。
  仁者因饥饿而死于非命。另一方面却有盗跖之类杀人不眨眼的大盗,生活富裕而尽享天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第一部分(10)
司马迁在《史记》中叙述伯夷、叔齐事迹后,提出了一个大疑问:
  余甚惑。天道是耶?非耶?
  这句话写在《史记》列传开卷第一页上,同时也是贯穿整部《史记》的主题。
  这正是那名因遇上龙涎化成的蜥蜴而受孕的童女所丟弃的女婴。被带往褒国的这名女婴,长大后,出落成|人人都会瞠目以对的美女。她的名字叫做“褒姒”。
  世上有不少“不可开之门”或“不可开之房间”。由于这样的地方不吉,所以绝对不可开启。开启的结果,必有大凶大祸。
  古代中国宫廷曾经有过“不可开之椟”。“椟”指的是木箱。这个木箱里放的是什么?原来是“龙涎”。
  据传,夏王朝衰微时,曾经有两条神龙来到王宫院里,说:
  “我们是褒的祖先!”


  “褒”乃夏王朝之一族,受分封而成小国,位置在今日陕西省西南部的褒城县。
  夏王于是下令占卜应对方法。
  是否该将它们杀死呢?卜出的卦是:凶。
  是否该将它们赶走呢?卜出的卦也是:凶。
  是否该将它们留下呢?卜出的卦又是:凶。
  几次卜出的卦都是“凶”。不得已之下,再以“可否留下被称为龙之精气的唾液,以供收藏”这个问题,占卜了一次。结果,卦象是:吉。夏王于是写下敕书向龙提示,两条龙便在口吐精气后,扬长而去。夏王令人将龙涎收入箱中,并且加以密封。
  夏朝灭亡后,这只箱子传至商,在商朝约五百年期间,从未被人打开过。商朝灭亡后,这只箱子再传至周王室。
  商乃神权国家,人们非常迷信,由于害怕受祟,所以对这只箱子抱持战战兢兢的态度。其后的周朝,以礼乐制度治国,人们较不迷信,因此,对这只箱子的保管也不甚严密。结果,在武王之后第十代的厉王时期,有人不经意地将它打开了。
  经过千年密封的龙涎顿时流到宫内各处,奇怪的是,这浆液怎么拭也拭不掉。
  “叫所有的女人脱光衣服,大声喊叫!”
  厉王立刻下了这道命令。
  虽然周人较不迷信,但也并非全然不相信符咒之类的事情。
  当时的人似乎认为驱逐妖魔,最好的方法是示以女人的裸体。
  甚至在十九世纪中期鸦片战争时,英军炮击准确,人们认为这是妖术所致,为了破除妖术,遂大量征用附近民家妇女便器,并以其口对准英军——史册上有这样的记载。这和周代用裸女作战是一样的想法吧?
  一丝不挂的大群宫女大声喧嚷的结果是,龙涎立即化成一只黑色蜥蜴,逃入后宫。正在后宫做事的一名七岁童女刚巧碰上这只蜥蜴。它后来跑到哪里,无人知道。
  这名童女十五岁时,肚子开始变大。身为黄花姑娘而怀孕——她当然伤透脑筋了。
  生下的婴儿只有丟弃一途……她做此决定后,就躲到乡下去了。
  檿弧箕服,
  实亡周国。
  这是厉王之后的宣王时代,坊间流行的一首歌,宣王对此耿耿于怀。
  正在这个时候,有人向宣王报告,有一对夫妇在叫卖山桑之弓和箕木箭筒。
  “把那两个人杀掉!”
  宣王立刻下令。
  这对卖弓夫妇在千钧一发之际逃脱,却在途中听到婴儿哭叫声。原来路旁有一名弃婴。
  “哦!多可爱的孩子!”
  这名婴儿被卖弓人的妻子抱起后,立刻停止了哭泣。
  “逃命都来不及了,哪有工夫照顾这个婴儿呢?……说起逃,还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被追捕!”
  卖弓人催着妻子上路。
  婴儿被放回路旁时,立即又放声大哭起来。
  “既然是弃婴,就抱走吧!我们不也愁着没有孩子吗?”妻子说。

()免费TXT小说下载
  “带着婴儿多碍手碍脚啊!”
  “可是,做好事会有好报啊!”
  “也对。我们这样被追捕,说不定是因为我们做过什么坏事……好,就抱走吧!”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第一部分(11)
这对卖弓夫妇于是抱着这名婴儿,投奔住在褒国的亲戚。
  原来,这正是那名因遇上龙涎化成的蜥蜴而受孕的童女所丢弃的女婴。被带往褒国的这名女婴,长大后,出落成|人人都会瞠目以对的美女。
  当时,褒国一位诸侯的父亲由于犯错受到监禁。这位诸侯为使父亲获得释放,想到以全国第一美女献给周王作为赎罪的方法。
  结果,卖弓夫妇的养女雀屏中选是可以想见的。养女的名字叫做“褒姒”。
  这种事情在当时并不稀罕。商朝灭亡的祸根妲己,原本也是有苏氏为补偿过失而献上的女人。这次的褒姒,同样加速了周朝的灭亡。
  当时的天子是周幽王。
  依据《史记》记载,幽王纳褒姒而宠之,是即位后三年的事。
  这么一来,在年代上产生了矛盾。
  神话传说的作者,对年代的观念似乎相当模糊。
  龙涎从箱底流出,是厉王末年的事情。
  厉王三十七年时发生大乱,受到国人袭击的厉王,曾经亡命逃至现在的山西省。
  之后的周呈现无君主状态,由两位大臣治理国政达十四年之久。
  由于是大臣共同融和执政,所以这十四年称为“共和”时代。后世称无国君之政体为“共和制”,以此为起源。
  据说,周晚年之所以发生大乱,原因在于国君好利。不过,国君好利似乎是身不由己的事情。
  周王乃中原文化圈的宗主。
  当时,这个文化圈日益扩大。随着国土扩张、人口增加,国家经费自然跟着膨胀。政府为开拓财源,必须制定各种经济政策,亦即增税和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