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他的顾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义8000里路的80天左右行军和休息中进行的。犯严重错误的同志承认错误,由反对毛泽东转到拥护毛泽东,这是180度的转变,应该承认是难能可贵的。遵义会议上有人建议由毛泽东担任总书记,但毛泽东坚决推辞了。毛泽东建议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3同志组成3人小组代表党中央领导军事行动,这样就避免了在紧张的军事行动中召开政治局会议,而又体现了集体领导和党内团结(中央书记未改选,军委主席、总政委、总政治部主任都未动,这是有利于团结的)。

听了遵义会议的传达,郭化若自然更高兴,不但是中国革命结束了错误路线的统治,而他的错案也有大白的希望了。他高兴地东跑西奔找老乡筹粮,忙了一天,晚上痛痛快快洗了澡,美美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令他惊奇的是脚后跟的溃疡痊愈了。创口好了,再也不痛了。他不由得大喊起来:“我的脚病好了。”干部团的同志开始很奇怪,知道后也都为他高兴。他在脚后跟溃烂的情况下行走了8000里,吃了多少苦啊!郭化若脸上挂满了泪花。他擦了擦就去找毛泽东,毛泽东说:“你的忍耐和毅力感动了上帝,所以病一夜就走了。”

遵义会议后,我军在毛泽东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急夺泸定桥,在15倍于我的敌人堵、追、截、围中,摆脱了出来,把敌人甩在6天行程之外,越过了长江天堑,这是军事史上的奇迹,是军事指挥艺术无比高超的表现。

干部团一般走在大部队后面,参加一些后卫掩护战斗,只土城战斗打得激烈一些,伤亡了几十人。当时强行军时间多,但大家精神愉快,仗也打得很利索。

一渡赤水走得最远,走到扎西,走了约13天,放弃在泸州、宜宾之间渡江的原定计划,集结扎西待机,设法调动敌人。

二渡赤水,是发现在贵州东北面的敌军兵力空虚,我军即二渡赤水,急攻娄山关,消灭王家烈贵州武装8个团。王家烈由此丢了贵州省长,这给地方实力派很大震动,他们开始害怕红军了。

接着直奔遵义,击溃敌吴奇伟两个师。当敌人以为我将在黔东北建立根据地时,我军迅速向西北上,三渡赤水。这次打起火把夜行军,但过了赤水只走两天,即在鱼岔、铁厂(在古蔺县城东)停止。敌军一见我又向西北移动,误以为我们又将在宜宾附近渡江,即调全部机动部队平行追击。这时恰好蒋介石到了贵阳(好在他在前线,反应快)。

毛泽东判断敌军已被我调动(云南龙云部早已调离昆明,乌江守军吴奇伟纵队已离乌江北上)。我军立即紧急地隐蔽地四渡赤水。这时敌军打着火把大举向西北急追,我们主力则悄悄地向东南急进,在贵阳省城东不远处过了乌江,并派出小部队向遵义佯攻。过乌江时和以后,还沿途布置了几次佯动。一是在清水河架桥佯作向湘西二、六军团方向行动,二是派小部队向贵阳城佯攻(此时蒋介石在贵阳城内,焦急万分,无兵可调,只好让龙云部队守卫)。

然后,沿贵阳至昆明大道以南的山区向西急驰前进。这回是急坏了云南地头蛇龙云,他怕红军占领昆明(昆明和越南的铁路相通,当时法国是由共产党参加的人民阵线掌权,敌人怕我打通同河内的联系,取得法共的外援),更怕蒋系部队进占了他的老家。龙云急调回他的部队,昼夜兼程赶回昆明守城。我先头部队也派了少数部队在城外10多里地方佯攻一阵,而主力则分3路向北急进。左右两路到达金沙江边时由于渡船过少或流急而不能过江,只在中路以干部团第三营为前卫星夜急进到了皎平渡,得了六条较大的渡船(每船约可容一排人),并修好一条破船。于是左右两路之一、三军团,除三军团之13团从洪门渡过江外,均调到皎平渡来,总部和一、三军团主力都只有这一渡口。当即多方大力动员当地船夫帮助,七条船日夜不停地摆渡,渡了六昼夜,才将全军渡完。第九军团另走一路,他们倒是得到较多船只,从容渡过了江。这样,等红军全部渡完时,敌追兵才赶到江边。我军战略机动的巧妙,把敌人甩在六天行程以外,这在军事史上也是空前的。红五军团文工团在渡过金沙江后,演出了一个短剧叫《一只破草鞋》,讽刺敌人日夜奔走,追到江边,毫无所获,只捡得一只破草鞋。事后郭化若同毛泽东谈到这段历史,毛泽东说:“我们的原则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天下没有只承认打不承认走的军事家,不过不如我们走得这样厉害罢了。”

二○、毛泽东可不是石达开

过了金沙江,前面还有条大渡河。这中间是少数民族区域,有三派奴隶主控制这个区域,都有反动武装。从前石达开就因在此地区稍作逗留,以致被清兵袭击,全军覆没。蒋介石大肆鼓吹,说红军将蹈石达开覆辙。

长征队伍行至少数民族区域边界时,停止前进,就地待命。干部团在一个山坡上休息。六月初了,天气开始热起来,大家都穿着衬衣,郭化若坐在一个土墩上,摘下帽子扇着风。陈赓走过来说:“总教官,是不是安排点活动呢?”当时红校有边行军边教学的任务。郭化若思考片刻说:“请大家讨论一下红军会不会蹈石达开的覆辙,为什么?行不行?”陈赓表示同意,大家立即开展了讨论,发言很踊跃,你一句我一句,议论的结果是红军绝不会像石达开那样,原因是有党中央的正确的领导,有毛泽东的正确指挥,定能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毛泽东不是石达开,红军也不是封建时代的农民起义军。

由于我军派刘伯承与三派中较好的一派首领谈判,以送枪和现洋买路,借路通过,不住宿该地,保证不惊扰为条件,达成协议,饮血酒为盟,部队乃急速通过。通过后留下2个步兵连,由总部卫生部政委率领在北端界上展开工作,第二晚即得到电讯,由于一些同志不警惕,遭到袭击,被残杀无遗。

我军过了少数民族地区,赶到大渡河边之安顺场,只有两条小渡船(能容四五人),当时河水流速太大,惊涛骇浪盖船而过,显然无法渡过全军。毛泽东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都到河边观察。郭化若向毛泽东汇报了讨论情况,毛泽东冷静地说:“我们不是石达开,但我们要走的路许多是石达开没有走过的,前面困难还很多。”中央决定红军一军团一个师和干部团仍在此赶渡外,其余全部沿河向泸定桥急进。

两岸部队昼夜不停,夹河跑步,险夺了泸定桥(一昼夜走二百四十里),全军顺利地过了大渡河。

过了大渡河,翻越天全、芦山,往北就过夹金山,这是长征途中第一座大雪山,郭化若曾写过一首诗:

海拔六千米,途中亘一山;

冰天又雪地,行人叹路难。

夜来狂风奔怒吼,雹飞如弹又如斗;

风雹扑人人欲倒,坚持勇进更抖擞。

上山前指战员都喝了姜汤,但由于身上只穿单衣,到了山脚下就感到寒气袭人,越往上走冷得越厉害。到了山顶,冻得浑身发抖,加上空气稀薄,迈步十分艰难。

郭化若当时还带一个营掩护卫生部行动,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像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等,称为“五老”,也随卫生部行动,郭化若还有照顾“五老”的任务。但“五老”精神抖擞,也使郭化若很感动。

下了雪山,在一个山坡上休息,没有开水,只好吃雪,郭化若拿出一包糖精,每人分几粒,把雪拧成团,撒上糖精,大家称“冰淇淋”,吃得津津有味。

毛泽东、刘伯承等一行人过来了,毛泽东和“五老”一一打招呼,并说:“前面快到四方面军的地盘了。”

徐特立给了毛泽东一块“冰淇淋”说:“蒋介石要你当石达开的梦也破灭了。”

二一、毛泽东交给郭化若一封信

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我军力量大增,本来是大有作为的时候。

可是张国焘倚仗自己领导的军队人数多,看不起中央。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和陕川边时只有二三万人,到了通南巴,依靠通南巴和川东党组织的艰苦工作和贫雇农的积极参军,才有新的发展,四方面军人数最多时达到8万。张国焘贪天之功,以此威胁和反对中央,想当党中央总书记或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坚决不给,后来由周恩来让出红军总政治委员给张,张才勉强接受。张国焘最怕和胡宗南打仗,主张退到西康、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去建立根据地,妄图在贫瘠边远地区建立独立王国。这有点像《风尘三侠》小说中所描写的虬髯公的思想,争不到中原皇帝,就宁愿到沿海小岛上去当土皇帝。

6月26日,党中央在两河口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继续北上,创造川陕甘革命根据地,迎接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并做出了攻打松潘的战役计划。松潘守敌为胡宗南部(约一个师),孤立无援,攻城虽不免有伤亡,但打下松潘,一、四方面军都可不经草地向北直上川甘边,可大大减少人员伤病。但张国焘怕胡宗南,而红一方面军自愿承担攻城任务,并决定统一归红四方面军徐向前指挥。命令已下达了,第二天张国焘不执行中央决定,他一个人坚决反对,不肯打。结果失去了战机,只好改绕毛儿盖地区大草地边上通过。

这是一片大沼泽地,“半天云雨半天晴,处处软泥处处坑;失足坑深不知底,无人无法助攀登。”不但这边天云雨雷电,那边晴天化日,而且顷刻之间这边天和那边天会互换过来。地上到处有陷坑,只有请人带路,沿一条小路可以前进。茫茫无际草地,我军只走了一个角,用了5天半,沿途看见用树的枝叶搭的棚子内,遗下许多病伤员;郭化若还看见一匹马陷进泥坑,一动不动,永远不会再起来了。

松潘战役计划放弃后,红军总部于8月3日拟定迅速北上,进攻夏河流域,消灭蒋敌主力于洮河的战役计划。

规定红军分左右两路行动。

左路军由红四方面军3个军和红一方面军的五、九两个军团组成,朱德为总司令,张国焘为总政委,刘伯承任参谋长,经阿坝北进;右路军由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和红四方面军2个主力军组成,徐向前为总指挥,陈昌浩为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经班佑北上。

党中央和干部团随右路军行动。右路军进入巴西、阿西一带,等了10多天,到8月底了,左路军仍未赶上来,其实左路军走不多远,张国焘就借口前面有河不能徒涉,中央电复派工兵前往架桥,他仍拒绝北上,并擅自命令左路军全部南下,他还秘密电令右路军政委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

情况万分紧急,毛泽东当机立断,半夜从巴西出发,脱离险境,党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红一、三军团及军委纵队、红大、干部团北上,沿包座河上游向东北方向行进。干部团驻扎在一座大喇嘛寺内,当天上午紧急集合出发,在路边休息待命。等到下午见周恩来满脸怒容走过来,对宋任穷说:“走,出发。”干部团立即跟着出发了。郭化若猜想可能中央又出了什么问题。部队通过了卡岗寺敌人的封锁线,翻过了两座山,连夜行军80里,到了一个小村庄宿营。第二天继续北进,当爬上一个山坡时,有几个骑兵通讯员,边跑边喊:“陈昌浩政委命令,部队停止前 进!”开始没人理他,接着红大教育长李特(四方面军参谋长)高喊:“停止前进!”部队出现混乱,有的说:“陈昌浩算什么,这是周副主席命令走的。”这时李德和李特吵起来了,李德扭住李特要见毛泽东。

就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在半山坡出现了,他一手叉腰,一手在空中挥舞,高声喊道:“愿意跟党中央北上的跟着走,愿回去跟张国焘的可以回去。你们将来还会回来的。”原干部团的指战员高呼:“我们跟着毛主席前进!”原四方面军学员有的停下来了,其他同志继续前进。李德松开了手,李特气势汹汹地走到毛泽东跟前,用质问口气说:“没有总司令的命令,你们为什么还要走?”毛泽东回答说:“这是中央政治局决定的。”李特又对正在行进的部队大肆煽动说:“北上是右倾逃跑,你们应该停止前进,不要上当。”原干部团的同志都骂他“放臭屁!”

郭化若走在队伍最后面,毛泽东招呼他过去,从袋子里拿出一封信来说:“化若同志,你在这里等一下(因为前面有岔道),红四方面军的工兵营的营长来了,就交给他。”郭化若知道这是张国焘在搞分裂,革命又遇到了风险,在一、四方面军分道扬镳的时候,毛泽东将这封信交给他转交,这是对他的信任,并没把他当“托派”。他说坚决完成任务。原四方面军一些同志顺原路南下,大家脸上表情很简单,默默不语走着。约莫个把钟头过去,见一些扛着大斧、铁锹的队伍走过来,郭化若一打听果然是工兵营,很快找到营长,把信拿出来,工兵营长听说是毛主席叫转交的,立正用双手捧过去。后来郭化若才知道,这是党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9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举行扩大会,讨论了北上的战略方针,揭露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之后,党中央、中央军委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继续北上,机智英勇地夺取了腊子口,在哈达铺进行了整编,然后攻占榜罗镇,翻越六盘山,胜利地到达了陕北,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我军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二、毛泽东重视办抗日学校

郭化若回忆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国正处在由国内革命战争转向伟大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时期。

1936年以后,为了适应这一转变,延安出现了一个大办抗日学校的新局面。

为什么会出现大办抗日学校的新局面呢?

一是因为红军经过东征和西征,开辟了陕甘宁边区纵横800公里的新区,创造了比较稳固的抗日前进基地,革命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预计到全国抗战局面开展后,需要大量的干部;

二是我们党和红军的干部队伍有了很大变化,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培养的大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