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脱退者中,也有少辅房、能登房、名越尼这些人的名字。日莲大圣人在讲到他们脱退的原因时说:〃这些具有怯懦、不辨事理、欲心太重、多疑等弱点的人,就如往涂好的漆上泼水,自然流走。〃〃怯懦〃、〃不辨事理〃、〃欲心太重〃、〃多疑〃——当然从外部而来的权力压迫是它的导火线,而更应指出的是,这是由于他们缺少探求信仰的真正勇气,由于他们并没有从本质上了解佛法,由于受名利的支配,由于愚昧,从而走上了脱退的道路。这种人不去和盘腿自己内心的〃怯懦心〃搏斗,而是任凭〃怯懦心〃的摆布,沿着颠落的轨迹滑下去。而结果,作为人世之常,无非是变成可悲的失败者,谁也不会信任他们。
另一方面,在出现了背叛、出卖者的营垒,虽然一时陷于困难的境地,但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那种沿着信念走下去的〃心〃,却会经过锻炼变得更加坚强。
这样看来,可以说,背叛者最后招致的悲惨结局,是在人生分歧点上为潜伏在人的生命中的〃怯懦心〃所支配的必然结果。
正确的情报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马拉顿与桶狭间战役
一般人常说:〃人生如同马拉松竞赛。〃的确,开头虽跑在最前边,有时又会被后边的人超过。有时,在起跑线上虽然跌倒,但逐步追上,终于获得最后的胜利。人生也是如此,在长期的比赛中,会发生种种悲喜剧。马拉松之获得高度的赞扬,其秘密之一正在于此。
作为马拉松的起源而著名的是〃马拉顿战役〃。
公元前四九○年,爆发了第一次波斯战争。波斯的大军从雅典的东北方约四十公里的马拉顿登陆。当时,在雅典内部,很有出现波斯内应的危险,因为有些人认为与强大的波斯帝国结盟比较有利。雅典根据将军弥尔蒂厄迪斯的建议,迎战了登陆军。经过激烈的战斗,雅典胜利了。厄乌科列斯(一说称费迪庇迪斯)作为传令兵,带着这个胜利捷报,拼命地奔跑,最后他向群众呼喊了一句〃祝贺吧,我军胜利了〃,便气绝身亡。
他之所以这样拼命奔跑,急于报信,是有原因的。当时在雅典,抗战派和投降派争得难解难分,正处于一触即发的危机之中。假如没有他死命奔跑传来的〃我军胜利〃的捷报,很可能出现无法收拾的混乱。从这种意义上说,他送来的捷报具有万金难买的价值。
比任何一点都重要的是,一定要懂得时机,在每一瞬间怎样去抢先。一旦落在时机后边,那么不管怎样力量雄厚也会输掉的。更何况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是速度的时代。
获取正确的情报、联络与报告绝对守秘,这可以说是取得胜利的根本铁则。
〃桶狭间战役〃——这是织田信长打败今川义元①、改变历史进程的著名战役。今川方面的军队二万五千,而织田信长的军队不过三、四千。这次对今川的战役,似乎是大胆的和孤注一掷的,但实际上人们都知道,它是在信长充分计算之后进行的军事行动。
①今川义元(1519…1560),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将。在东海地方称雄,与织田信长争霸,〃桶狭间〃一役与织田信长交战,兵败而死。
今川义元的大军,怀着击溃织田军易如反掌的信念,在进入尾张平原之前,在桶狭村一处叫做〃田乐狭谷〃的、为丘陵所围绕的小盆地中休息,这对织田信长来说,真是求之不得的绝好机会。
据信长看来,进入平原的战斗是绝无打赢的希望的。除了在丘陵当中攻打义元,此外一切均毫无胜利之可能。只有在宽窄只能容纳三千人的〃田乐狭谷〃中作战,实力才各占一半。不,形势对于攻击方面更为有利。信长就在这关键的瞬间,把他的全部力量都投入到这上面去了。
〃今川义元的大营,正在桶狭间休息!〃——梁田政纲向信长传来了准确的情报,信长立即挥军直入。
信长取胜的原因,当然会有人从种种角度加以评论,但正确的情报,不失时机地迅速传递过来,是他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原因。这点从信长本人称赞政纲的功勋为第一来看,也足资证明。
无论任何时代,〃情报就是力量〃。而且正确的情报,并不只限于来自专家或中枢部的人们。织田信长在攻打岐阜的稻叶山城的时候,引导从间道进军的,是樵夫之子堀田茂助,反过来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一个牧童向普鲁士军指明了正确的行军道路。
从这种意义上说,民众是否站在自己这边,是作战的生命线。同时,只有在最前线的现实当中,了解真实的、活生生的情报,才是一个杰出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关于疏忽大意
——伊藤一刀斋的〃剑道极致〃
山本有三①的随笔中曾经写过一段很令人感动的〃心的集注所在〃的小故事。公认为一刀流开山之祖的伊藤一刀斋和他的弟子小野二郎右卫门(使一刀流臻于大成,将其流传于后世的人)师徒两人在全国进行〃巡游练武〃的时候,一天二郎右卫门向其师傅询问〃剑道的极致〃。当时,一刀斋是这样回答的:(《山本有三集》第十卷,新潮社版)
〃没有什么称得上是极致的东西,只不过,最紧要的,是不粗心大意。〃
①山本有三(1887…1974),现代有名的小说家、剧作家。
这话听起来似乎很平凡,但我觉得这是最能释明真理的、一句了不起的名言。
据说一刀斋几乎没有教他的弟子练武,但是走路时也好,坐下来也好,一旦二郎右卫门有所粗心大意,他就立刻毫不容情地责打二郎。这可以说是,他进行的是严格的训练,不是从理论上让其弟子懂得什么是每一瞬间的疏忽大意,而是在实践上使其弟子从实际感受中去深刻体会。
少年时期,我读过的书中,有一篇文章是专讲〃油断大敌〃的气①的。文章中讲了〃油断〃这个词的由来。古时印度的一个王让他的家臣手中捧着一个盛满了油的钵往前走,并命令说:〃如果溅出一滴油就断尔的命〃,在捧钵的家臣身后紧跟着一名拔刀监视的人,因此这个家臣即使一瞬之间精神也不敢放松。
①〃油断大敌〃——意谓稍一疏忽,就会招致失败,所以〃疏忽〃是最可怕的敌人。〃油断〃即疏忽的意思。〃油断大敌〃的出典,据说出自佛经《涅槃经》。
在从事某种工作时,瞬间的疏忽大意、微小的失误,都会有很大影响。而且在历史上,由于中心人物的疏忽,导致整个事业失败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的。
人的心是极其微妙的。正因为它微妙、极易动摇,所以对于〃心〃的锻炼是不可缺少的。我的恩师户田先生就曾严厉地告诫我们说:〃人生,由于一点小事会酿成大事,万不可疏忽大意。〃逆境时还好说,特别越是顺利的时候,越是一帆风顺的时候,就越要自戒,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经常是〃失败时积下胜利之因,胜利时积下失败之因〃。考察一下许多事故的原因,大多可以防患于未然,在绝大多数的情况,都可以说是〃人灾〃。如果追问一下它的根源,那么许多情况下,最后都应归因于精神的懈弛、只往好处里设想、判断或认识的肤浅、由习惯产生的疏忽大意、惰性、怠慢等等人本身的〃心〃的问题。所以告诫人们不可疏忽,不应只停留在〃不可丝毫放松注意〃这一层次上,更重要的是,从平时起不断锻炼自己的内心世界,养成对待小事也绝不轻率从事的心理准备。
真正的勇者,对细小的事都一一加以注意,达到好像是胆小的程度。这可以称得上是〃胆小的勇者〃。经常有这样的人,他可能明明觉察出全体都缺少认真的态度,或整体的气氛出现松弛,却不加以制止,袖手不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危险的征兆。正是在这种时候,领导者的使气氛为之一变的决心是最重要的。我经常这样想:一旦遇上紧急关头,最重要的是领导者必须具备能够毅然打退乘虚而入的敌人或阻力,必须具备如同绷得紧紧的表面张力一般的紧张感和冲上前去的气魄。
山本有三在上述随笔中还写下如下的话:
〃所谓疏忽,不是说'心'中空无所有,而是说'心'为其他事物所夺。人一般总是一旦手中有把刀,心就只注重在刀上,做学问,心就只放在学问上,受到夸奖,就会为受人称赞而得意忘形,这就是'疏忽大意'〃。
人由于弱点而遭致失败的例子并不太多,更多的情况,毋宁是在自鸣得意的领域内自掘坟墓的。山本有三的这段话,真是把人生的深层的内心世界说透了。
人才的〃城堡〃
——天台大师的《摩诃止观》的教诲
我出于所从事的事业的需要,经常外出旅行。在繁忙的日程当中,总要挪出一些时间和青年或大学生们一起去访问当地著名的城堡、古迹,以增长见识。
日本有许多有名的城,大阪城、江户城、名古屋城、姬路城、熊本城、冈山城、和歌山城,等等。当时的著名武将们集中了所有的智慧和谋略,修筑了战略用的城堡。如今有的只剩下城址,有的已经修复。总之,这些城堡,留下了日本文化和历史的印痕。而且即使经历了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些城堡所在的地方,大多仍是中枢之地。有形的城堡也许总有一天会倒塌,但是它的历史的重量却会长存的吧。
我曾经有一次和户田先生一起去访问过仙台的青叶城城址。当时先生站在城址上所说的话,至今我记忆犹新。他说:
〃不管修建多么牢固的城堡,几百年后就会像这样变成废墟。
筑起永不倾颓的人才的'城堡'才是重要的啊。〃的确,人才是一切的关键,一切发展都取决于此。
因此,户田先生集中全部力量培养人才。我也深信除此之外别无他途,竭尽心力为培养青年而奋斗着。
那种以为只要人多,人才就会自然培育出来的想法,未免过于天真。如果不是倾注心血,通过实践来激发青年,是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的。我想,为了筑起〃人才的堡垒〃,那么领导者仔细去识别每一个人,培育每个人的这种头脑清醒的行动,是必不可少的。
天台大师在阐释《法华经》奥旨的《摩诃止观》中有一节说:〃如城主刚烈,则守者强;如城主怯懦,则守者恐,心是身之主。〃说到〃城〃,一个组织是一座城,一个工作岗位也是一座城,自己的家庭也是一座城。而自己本人则更应当是牢牢修筑起来的一座重要的城了。作为〃城主〃的领导者,如果是个勇者,那么守卫它的人也自然坚强,如领导者懦怯,那么守卫它的人也必然胆小。这向我们说明,在〃人才的城堡〃这一问题上,领导者的念头决定一切的道理。
而且,正像〃心是身之主〃所说的那样,以我身、我的生命作为城的时候,领导者的〃一个心思〃、〃一个念头〃,就是城主。为了确立自己,在自己的深处确立不会倒塌的牢固的〃芯〃,是至关紧要的,这里边也蕴含着信仰的力量。城之强弱不在于外表上的豪华绚烂。它集中表现在构造这个城的人才的结合和人的质量上,而且说到底,它最终取决于领导者的一念是否坚毅,取决于领导者生命内部的强韧程度。
维系组织的〃信〃与〃诚〃
——苏格拉底的〃对话〃
现代被称为组织的时代——人不可能离开组织而存在。
那么使得组织能够成立的,又是什么呢?
创价学会的第一代会长牧口常三郎说过:〃信是组织的核心力量,诚是组织的推动力量。〃话虽简短,却是意味深长的。
这就是说,对组织说来,形成其核心要素的是〃信〃,也就是广义的信任。而推进组织的力量则是〃诚〃,是真诚的心。
它绝不计较利害得失、名声和毁誉褒贬。为社会,为人,真心实意地服务。——这对组织说来,是至为紧要的。
而且他还说:〃小船装载大石则必沉。因此,那种肤浅的、低水平的、缺少领导者的宗教,不能使苦恼的人获得幸福。〃
就宗教来说,教义的高低深浅固然是它的根本,但同时也说明领导者的为人如何,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当然不只限于宗教。即使是一般的领导者,如果他是个私心颇重、一味考虑自己的飞黄腾达,缺乏坚强的信念、为人浅薄可鄙的话,那么也不会使人们信服。这里当然不会产生〃信〃与〃诚〃。
那么,究竟是什么才能够作为〃信〃与〃诚〃的媒介呢?
最主要的是心心相通的对话。
现在,对一个组织说来,也强烈地要求在组织之中能做到一定的自我实现。据说,如今是在社会最尖端的企业中也会进行这样要求的时代。一切团体或组织,都努力使自己的组织能充满活力,能不断跃进。为此,尊重每个成员的个性,鼓励每个成员发挥出他的主体的能力。
从而,组织的方向也在发生变化。在梅泽正先生的著作《从组织文化的视角来看》一书中指出当前的许多变化:例如,将统制从〃依靠指示、命令〃朝向〃依靠传播媒介〃的方面变化。而且将权限从〃根据上级的赋予〃朝向〃根据受集团的支持〃方面变化。领导方式也从〃根据权限〃朝向〃根据情报〃方面变化。同时将意向的决定,也从〃集权化的个人决定〃朝向〃根据总的意见定下来的、符合情况的决定〃方面变化。
领导者是否弄清这种时代潮流,恐怕是最重要的。同时,正确地掌握情报,倾听一切人的意见,也就更加成为重要的了。
我由于所处的地位,经常接到各方面的来信,通过这些来信,我把每一位来信人的想法和意见铭记在心,认真地思考各位会员〃希望什么〃〃我怎样做才好〃,每天都在分析,摸索。而且我对〃对话〃也倾注全力。
牧口先生曾经说过:〃关于人生的问题,如果不进行对话,那么不可能说服对方。如果只是讲演,听的人只能感觉与己无关。就以日莲大圣人的《立正安国论》来说,不也是使用问答的形式吗?〃
我想,这的确是说穿了人性本质的名言。日莲大圣人除了《立正安国论》之外,还以问答形式写许多《御抄》。说明他充分了解唯独对话才是深深进入对方生命的最好途径。
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都深明此理并付诸实践。
对此,现代的学者、名人,如果每当讲演,自己竟讲些难懂的内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