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人学-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神的意志是绝对的、普遍的、自上而下的。像司马迁那样,人反过来去质问〃天道〃是决不允许的。只有到了宣告〃神已死亡〃的十九世纪末之后,在欧洲的历史上才出现司马迁式的质问。

因此,在欧洲遇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总要通过神这个三棱镜去观察。这个三棱镜对他们也许是个普遍真理,但结果是披着神的面纱的对外侵略及排外的殖民地思想便得以横行。

概括为〃透过个别看整体〃的中国传统与上述思想完全相反,所以中国文明里产生出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中国不是用一个固定的三棱镜去观察事物,而是把目光对着现实。从实际中探索出普遍的规律性来。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晚年预感到:中国将成为今后的世界历史的核心。他的主要根据是:〃中国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把握了世界精神。〃汤因比博士对基督教一向严厉批判。我想他一定是在中国历史积累起来的精神遗产中,发现了与欧洲的、侵略色彩浓厚的普遍主义完全不同的某种世界精神的萌芽。

正视现实本身,据此进一步改造现实,这是一种理想。我从鲁迅的锐利目光中感觉到的,正是这种注视民族灵魂的视线。他排除一切三棱镜,全神注视现实。他在评论人的时候,揭去一切粉饰外装,表现出人的本来面目。他以人压迫人却不知耻的〃吃人〃现象作为主题,创作了《狂人日记》(竹内好译,岩波文库版)。在这书的末尾,他痛苦地呐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吧……。〃这喊声深深地刺痛了读者的心。

在描写最下层贫苦农民的《阿Q正传》(同前书)中,他写道:〃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吧。〃这段简洁的描写,鲜明地刻画出那种生存于愚钝之中,像杂草一样挺拔的民众的原始形象。这使我又想起维克多·雨果的洞察力。他曾在巴黎的小流氓心中发现了〃由存在于巴黎空气中的观念所产生出的一种非腐败性〃。

恐怕不能说鲁迅的文学运动取得了功效,但是我相信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主题,在新中国已得到继承。以前我会见作家巴金时,他提到:〃我写文章是为了同敌人战斗。〃这使我十分钦佩。巴金又说:〃我的敌人是谁呢?是一切旧的传统观念,是阻碍社会进步与人类发展的一切不合理的制度,是粉碎了爱情的一切坏东西。〃我从巴金先生的风貌中看到了与鲁迅相同的、和民众一起战斗的〃战士〃形象。进一步看,战后中国一直倡导〃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我是对此极为关注的许多人之一。因为从这一口号中,我预感到开辟历史的全新的民众形象即将出现。

有位曾在中国科学史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物,名叫约瑟夫·尼达姆。在他的大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思索社版)一书序言(胁本繁译)中写道:〃今天我们正处在新的普遍主义的黎明期,它将把各人种中一切劳动的人们,结成一个普遍的合作的共同体。〃

这个〃新的普遍主义〃的主要角色,必将是全新的民众和庶民的群像。我认为只有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现实步伐才蕴藏着开拓上述未来的无限的能量。

 扎根于庶民之中

 ——前汉宣帝时代的善政

中国前汉时代有个被赞为〃中兴之治〃的君主,他就是宣帝。宣帝的祖父曾被诬谋反,以至株连全家。那时他才诞生几个月,虽幸免于被杀之难,却被降为〃庶民〃。后来皇帝不期驾崩,后继无人,便找到他这个武帝的曾孙,继承了帝位。由于宣帝生长于民间,深知百姓状况,又掌握了生活智慧,所以他的政治曾放射出异彩。他最憎恨形式主义与虚套。

讨厌那些知识阶层的儒者们标榜传统、玩弄脱离百姓生活的理论。

宣帝的太子生长在宫中,不懂人间饥苦。他凭主观意志请求宣帝纳用儒者。宣帝听后,勃然变色,斥退太子。《十八史略》(林秀一著,明治书院版)中有如下记载:〃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乎。〃

在这里,他严厉申斥了那些堕入形式,不尊重现实,只是一味要求遵循古法的儒者们。

日本作家陈舜臣氏在《小说十八史略》(每日新闻社版)

中描写了儒者们倡导在皇帝进膳时施行古礼,宣帝对此严加批判,斥之为形式主义的情况。宣帝嘲笑宫中这种大讲排场,煞有介事的进膳仪式,他说:〃这么做还吃得下饭吗?〃他深知百姓过着饥寒交迫、汗滴禾土的苦日子,所以感到〃终日研究应行几遍礼、屈膝多少度,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吉拜与凶拜有何差别等等,简直愚蠢到极点。〃

陈舜臣又写道:

〃宣帝认为给与那些教习礼仪的官员高薪厚禄是浪费国库资财。〃还描写了宣帝每当听到他们脱离实际的空话,心中便觉焦躁,〃必然想起从前漂荡在自己周围的百姓的汗水气味。〃对于曾在民众的烦恼与痛苦中生活过来,熟知百姓现状的宣帝来说,那些儒者们的废话是最可气的。

宣帝一向施善政,积极设法救济那些饥寒交迫的平民,世人常说的设置〃常平仓〃一事,就是其中之一。《十八史略》(同前)中还记着:〃拜刺史、守、相之时必将亲自见问。〃就是说每当任命接近百姓的地方官时,宣帝都要亲自接见,并提出各种问题。这是因为他深知这些将到民众中去的地方上核心人物,如果不是廉洁的人,百姓便无法安宁。

领导人如果是娇纵任性的特权阶级,或不了解〃平民的风格〃,〃平民的心理〃,便不可能和民众走在一起。一个十分接近百姓,平易近人的领导人会产生多么大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宣帝一直被称为汉朝历代皇帝中的明君,他的各项政策都深得民心。因为他能运用在平民生活中得到的经验,同时又具备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顽强精神。可以说他的苦难经历使他把民众永远当成思考问题的尺度,又使他把复杂的现实变成可驾驭的血肉之躯。

 畜生横行的地球

 ——桐生悠悠的信念

长野县曾有一位坚持自己信念,敢于大胆发表言论的人。

他就是原《信浓每日新闻》主编,著名的桐生悠悠。他是在后人谈论〃战争与记者〃一题时常常提到的人。

他是这样描述信州风土的:

〃原来(——引用者)信州为言论自由之地。信州人因富于理智而闻名。既为聪颖民众聚集之地,信州成为言论自由之乡则便不足为奇了。因此信州就是我们自由言论者——评论界的理想地区。〃(《桐生悠悠自传》,太田雅夫编,传统和现代社版)

的确,信州(今长野县)的人民大多聪慧而独立性很强。

他们刚直大胆、具有毅力,似乎带有一些英国人的性格。由于生活在这种〃言论之乡〃,所以桐生才写出了这段正义的文字斗争史。

这是昭和八年(一九三三)的事。从八月九日开始,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连续举行三天防空大演习。八月十一日,正值演习高潮之中,桐生主编写出题为〃嗤笑关东防空大演习〃的社论。

社论大体梗概是:〃应当在敌机到达日本上空以前去击退它。如果忘记这点,即使进行演习来预防空袭,也无济于事。〃

这无疑是极为正确的观点。

但是这篇社论惹恼了日军军部的掌权者,桐生最后被迫辞职。就连这样客观反映是非的一点点自由都要受到镇压。骄横的强权实在可怕之极。

辞职之后他搬到名古屋,经营出版私人杂志《他山之石》。在这里,也由于他对强权政治的无情批判,屡次遭到禁止发行的处分。但是他至死未放下批判日本军部之笔。他曾说过:

〃我并非只是要表达一下心中想说的话,也不是要尽情畅所欲言以求一快。我所说的,都是不能不说的话;是作为一个国民,在此非常时期,为了国家的命运,出于一个爱国者的立场,同时也是人类的立场,必须说出的话。随心所欲说出心中的话,会感到痛快,然而说出必须要说的话,却不是痛快,而是痛苦。〃〃正因为如此,最终我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同前书)

就这样,那时他受到迫害,被视为国贼。今天,他已成为〃富有反抗精神的办报人〃的典范,永远名标青史。

他曾把当时的世界形容成〃畜生横行的地球〃。可以说,今天的世界也依然如此吧。他在这句话中表现出的敏锐思想,以及他不惜与强权战斗的勇气,至今还激励着人们。他用行动回答了所有新闻报道事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为谁而写〃,〃如何而写〃。

新闻报道是为什么人存在的?永远是为民众而存在。是为什么人而写?是为平民之友而写。新闻报道事业一旦忘记这些行动的根本,必然走向堕落。

如果新闻报道事业畏惧权利机构,不去纠正它的缺点,而去拼命投机迎合,结果必然助长权利机构横行,更加肆无忌惮。反过来不能不更加畏惧他们。这种恶性循环,将给日本带来危机。我为此深觉担忧。

总之,桐生悠悠这个新闻报道事业正路上的先驱者的足迹,也向当今世界提出了尖锐的问题。

 残酷的宗教审判

 ——开普勒之母与〃捕捉妖女事件〃

每当想到迫害,就想起一个与布鲁诺、伽里略一样,同罪恶的宗教权威斗争的人。他就是约翰内斯·开普勒。

开普勒是德国天文学家,是关于太阳系行星的运动〃开普勒定律〃的发现者。他被称为近代天文学的创始人之一。甚至有人说,如果不是出现〃开普勒定律〃,大概也不会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出现。

开普勒原来师从丹麦天文学家戴克·布拉埃。开普勒不只依靠先立假说,然后找出证据的研究方法,而且还通过对布拉埃积累达十七年之久的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才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那时不像现在这样,有电子计算机帮忙,在得出结论之前要经过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计算过程。他就是这样不辞劳苦,埋头于反复计算的、充满热情与执着的人。

可见,如果他不成为布拉埃的学生,没有遇到那些观测数据,便不会出现开普勒定律。因此,他的发现可以说是师徒共同劳动的结果。

开普勒活跃的时代是十七世纪前半叶,正是近代科学的建设时期,也是〃捕捉妖女〃①的宗教运动狂热到顶点的时期。不幸的是开普勒的母亲也被指控为〃妖女〃。他的兄弟和亲戚由于害怕世人指责竟抛弃了这位母亲。传说她犯有各种罪行,从记录看似乎也存在某些问题。但开普勒完全不顾这些传说,坚决出来斗争,营救母亲。最后终于获得胜利。在审判〃妖女〃的历史上,被指控为妖女之后,尚能得救的人是极少的。

①捕捉妖女——审判妖女是中世纪欧洲各国基督教内部的一种迫害习俗。传说妖女与恶魔性交后得到魔力,宣传异端邪说,加害于人。罗马教会视其为异端者,经审判处以死刑。

在阿萨·凯斯特拉所著的《约翰内斯·开普勒》,(小尾信弥、木村博译,河出书房新社版)一书中介绍说:对开普勒母亲审判时,竟举出四十九项罪状。其中包括有她听到圣书的语言没有流泪之类的例子。当时这叫〃哭泣考验〃,是审判妖女活动中最有力的证据之一。足见这种审判确实是一种疯狂的行为。

为了救出身带枷锁的七十三岁高龄的老母,开普勒勇敢地站出来,他断言那些迫害母亲的人,才是受了〃恶魔〃的指使。在战斗中他没有朋友,那是一种〃孤独〃的斗争。为了给母亲辩护,他写下长达一百二十八页的辩论文稿。

他的母亲已把死置之度外,坚决拒绝承认〃是妖女〃。儿子伟大,母亲也同样伟大。这样,经过一年监禁,母亲终于获释。一场艰苦的奋战过去了。但半年之后,她便告别了人世。

开普勒此时含着悲愤向世界发表具有历史意义的〃行星的第三定律〃。与此同时,他也完成了小说《梦》。这是描写他和母亲一起到月球旅行的科幻故事。小说根据太阳为中心的地动学说写成。他以此书有力地反击了那些居心叵测的人们(《开普勒之梦》,约翰内斯,开普勒著,渡边正雄、畑本惠美子译,讲谈社学术文库版)

我在访问秘鲁首都利马时,曾参观过那象征基督教残酷历史的古宗教审判所。现已成为博物馆,保存着当年黑暗历史的遗迹。

在欧洲各地都有宗教裁判所,但像这样完整保留下来的不多。法庭天花板上的雕刻和监狱等依旧保留原来的样子。生动地再现了那造成大批牺牲者的悲惨历史景象。

一九七九年在利马发行的《宗教审判》(塞巴乔斯著)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这个博物馆再现了那充满真正苦闷的二百五十年的历史,表明那是无法言表的受难的日日夜夜。在这里,那些被诬告的无辜受害者,被扔在与毛骨悚然的小路相连接着的洞穴之中,堆积起来,活活埋掉。被囚禁的人们受到残酷拷打之后,他们诅咒着人世的一切,被迫在这里渡过漫长的最后生涯。〃

这个宗教审判所于一五七○年诞生,最初按照西班牙国王命令,在利马中央教会开办,一五八四年正式改设在现在的波利巴鲁广场上。

在此之前,西班牙人皮诺洛一五三一年入侵秘鲁北部,逐步征服一个个地方。在此前后,那些具有审判官资格的西班牙宗教审判所使节,早已在秘鲁登陆。所以在此审判所正式成立以前,已经进行了多次宗教审判。

利马宗教审判所的完全废止是在一八二○年。它坑害民众达二百五十年之久。当人们听到废止的消息时,一齐拥向那里,砸毁设备,推倒房屋。足见它在民众心中积结了多么强烈的怨恨与愤怒。

宗教性的镇压行为,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处屡见不鲜。不过通常所说的〃宗教审判〃似乎多指基督教而言。这是对那些违背所谓的天主教正统教义的异端者以及其它宗派,强迫实行改宗的制度。从中世纪中叶到近世,在欧洲、拉丁美洲都广泛开展过这种审判。这是一段真正的残暴拷问和严酷刑罚的历史。看来审判的最初目的在于维持天主教的纯洁单一,强迫改宗。但实际上重点放在对异端者的取缔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