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逻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逻辑-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善,绝对的善,永恒地在世界上完成其自身,其结果是,善或至善用不着等待我们去实现它,它就已经自在并自为地在世界上实现其自身了。我们总是生活在这种错觉中,但这错觉同时也是一种推进力量,而我们对这世界的兴趣即建筑在这种力量上面。理念在它发展的过程里,自己造成这种错觉,并建立一个对立者以反对之,但理念的行动却在于扬弃这种错觉。只有由于这种错误,真理才会出现。而且在这一事实里面复包含有真理与错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和解。扬弃了的错误或异在,本身即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因为真理作为真理,只是由于它自身造成它自己的结果。

    C。理念(Die

    Ide)

    213C理念是自在自为的真理,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

    理。。。。。。。。。。。。。。。

…… 450

    第三篇 概念论914

    念的理想的内容不是别的,只是概念和概念的诸规定;理念的实际的内容只是概念自己的表述,象概念在外部的定在的形式里所表现的那样。而且概念还包括这种外部形态于它的理想性中,使它受自己的支配,从而保持它自身于其中。

    〔说明〕“绝对就是理念”

    这一界说,本身即是绝对的。

    前。。。。

    此的一切界说,都要归结到这一界说。理念就是真理;因K                 。。

    为真理即是客观性与概念相符合。——这并不是指外界事物符合我的观念。因为我的观念只不过是,我这个人所具有的。。。。

    不错的观念罢了。理念所处理的对象并不是个人,也不是主。。

    观观念,也不是外界事物。但是一切现实的事物,只要它们。。

    是真的,也就是理念。

    而且一切现实事物之所以具有真理性,都只是通过理念并依据理念的力量。个体的存在只是理念的某一方面,因此它还需要别的现实性,而这些现实性,同样也好象特别地有它们的独立存在似的。只有在现实事物的总合中和在它们的相互联系中概念才会实现。那孤立的个体事物是不符合它自己的概念的;它的特定存在的这种局限性构成它的有限性并且导向它的毁灭。

    ①。。。

    理念本身不可了解为任何某物的理念,同样,概念也不。。。。

    可单纯理解为特定的概念。绝对是普遍的和唯一的理念,这。。。

    理念由于判断的活动特殊化其自身成为一些特定理念的系。。

    统,但是这些特定理念之所以成为系统,也只是在于它们能。

    返回到那唯一的理念,返回到它们的真理。从这种判断的过

    ①从397页起直至本段末,列宁作了摘录,(中间有删节)

    ,并有长段评K语。见《列宁全集》第38卷第209—210页。——译者

…… 451

    024第一部 逻辑学

    程去看理念,理念最初是唯一的、普遍的实体,但却是实体。。。。

    的发展了的真正的现实性,因而成为主体,所以也就是精神。。。

    由于理念不以实存为其出发点,又不以实存为其支撑点,。。。。

    因此便常常被当作单纯是一种形式的逻辑的东西。人们一方面把实际存在着的事物以及许多尚未达到理念的范畴,均给予所谓实在或真正现实性的徽号;另一方面又以为理念仅仅。。。

    是抽象的。其实这两种意见都是错误的,必须放弃的。就理。。。。。。

    念作为能消溶或吞并一切不真之物而言,它诚然是抽象的。

    但。。

    理念自身本质上却是具体的,因为它是自己决定自己,从而。。。

    自己实现自己的自由的概念。

    如果概念,作为理念的原则,仅被当作是抽象的统一,而不是象它本来应该那样,被认作是经过否定的过程而回归其自身的主观性,那么,理念也会只。。。。。。。。。。

    是抽象的形式。

    附释:人们最初把真理了解为:我知道某物是如何存K                                           。。。

    在的。不过这只是与意识相联系的真理,或者只是形式的真。

    理,只是“不错”罢了。按照较深的意义来说,真理就在于客观性和概念的同一。譬如,当我们说到一个真的国家或一。。

    件真的艺术品,都是指这种较深意义的真理而言。这些对象是真的,如果它们是它们所应是的那样,即它们的实在性符。。

    合于它们的概念。照这样看来,所谓不真的东西也就是在另外情况下叫做坏的东西。坏人就是不真的人,就是其行为与他的概念或他的使命不相符合的人。然而完全没有概念和实在性的同一的东西,就不可能有任何存在。甚至坏的和不真的东西之所以存在也还是因为它们的某些方面多少符合于它。。

…… 452

    第三篇 概念论124

    们的概念①。

    那彻底的坏东西或与概念相矛盾的东西,因此即是自己走向毁灭的东西。惟有概念才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保持其存在的原则,或者用宗教上的语言来说,事物之所以是事物仅由于内在于事物的神圣的思想、因而亦即创造的思想有以使然。

    一说到理念,我们用不着想象一些遥远的和超越人世的东西。理念毋宁是彻底地现在的,甚至即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意识里,无论他的意识是如何混乱衰退。我们设想这世界是上帝所创造的伟大的整体,而且由于世界是这样被创造的,所以上帝即在这世界内显示其自身给我们。同样,我们认为这世界是由神意所主宰,这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即世界内那些彼此分离的外在的事物,将永恒地从统一中发展出来并返回到统一,遵循着统一。——自来哲学的工作即在于对理念予以思维的掌握。凡是配得上哲学这一名称的学说,总是K以绝对统一的意识为基础,这种统一的意识只有在理智看来才是分离开的。

    ②——要求为“理念就是真理”这一命题寻求证明,并不须等待到现在才提出来的;前此全部思维的一切发挥和发展,都包含着对这一命题的证明。理念就是这全部过程的进展的成果。这并不是说理念似乎只是一个通过自身以外的他物而发展出来的中介性的东西。反之,理念乃是它

    ①列宁摘录了从号起的这段话(中间有删节)

    ,参看《列宁全集》第38卷K第211页。——译者②②列宁摘录了从起的这句话,参看《列宁全集》第38卷第21K页。——译者

…… 453

    24第一部 逻辑学

    自己发展的成果,因为如此,它既是直接的,又是经过中介的。前面所考察过的存在和本质以及概念和客观性这些阶K段,它们的这种差别,并不是固定的,也不是以自身为基础的东西,而是证明其自身为辩证的,并且它们的真理只在于它们是理念的各个环节。

    ②

    214C理念可以理解为理性(即哲学上真正意义的理性)

    ,也K                          。。。。

    可以理解为主体——客体;观念与实在,有限与无限,灵魂。。。。。。。。。。。。。。

    与肉体的统一;可以理解为具有现实性于其自身的可能性;或。。。。。。。。。。。。。。。

    其本性只能设想为存在着的东西等等。因为理念包含有知性。。。。。。。。。。

    的一切关系在内,但是包含这些关系于它们的无限回复和自。。

    身同一之中。

    〔说明〕知性很不费力就可以指出一切关于理念所说的话都是自相矛盾的。但这种指斥是可以予以同样的回击的,甚。。

    或可以说,在理念里已经实际上予以回击了。而这种回击的工作就是理性的工作,当然不象知性的工作那样容易。知性当然可以举出种种理由来证明理念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譬如说:主观的仅仅是主观的,老是有一个客观的东西和它相对立,存在与概念完全是两回事,因而不能从概念中推出存在来。

    同样有限的仅仅是有限的,正好是无限的东西的对立面,因而两者不是同一的。对于其他一切规定也都是这样。但是逻辑学所推出的毋宁正是上述说法的反面,即:凡仅仅是主观的主观性,仅仅是有限的有限性,仅仅是无限的无限性以及类似的东西,都没有真理性,都自相矛盾,都会过渡到自

…… 454

    第三篇 概念论324

    己的反面。因此在这种过渡过程中和在两极端之被扬弃成为假相或环节的统一性中,理念便启示其自身作为它们的真理。

    用知性的方式去了解理念,就会陷于双重的误会。

    第一、。。

    它不是把理念的两极端(叫做两极端也好,无论怎样说,只。。。。

    要了解它们是在统一中就行)

    ,正当地了解为具体的统一,而。。。。。。。

    是把它们了解为统一以外的抽象的东西。即使它们的关系得。。。。。。。

    到明白的表述,知性也仍然会误解这种关系。譬如,知性甚至忽视了判断中的联系词的性质,这联系词表明个体即是主。。。

    体,又同样不是个体,而是共体。但是,第二、知性总以为。。

    它的反思——即认那自身同一的理念包含着对它自己的否定。。。。

    或包含着矛盾——仅是一外在的反思,而不包含在理念自身。。。

    之内。但事实上这种反思也并非知性特有的智慧,而是理念自身就是辩证法,在这种辩证过程里,理念永远在那里区别并分离开同一与差别、主体与客体、有限与无限、灵魂与肉体,只有这样,理念才是永恒的创造,永恒的生命和永恒的精神。

    ①但当理念过渡其自身或转化其自身为抽象的理智时,。。。。。

    它同样也是永恒的理性。理念是辩证法,这辩证法重新理解。。

    到这些理智的东西、差异的东西,它自己的有限的本性,并理解到它的种种产物的独立性只是虚假的假相,而且使得这些理智的、差异的东西回归到统一。这种双重的运动既不是时间性的,也不是在任何方式下分离了的和区别开的,——否则它又会只是抽象的理智作用,而不是辩证发展,——所

    ①列宁从本节起连续摘录了三大段,并加了评语。参看《列宁全集》第K38卷第212—214页。——译者

…… 455

    424第一部 逻辑学

    以理念即是在他物中对自身的永恒直观;亦即曾经实现其自。。。。。

    身于它的客观性内的概念,亦即具有内在的目的性和本质的。。。。。。。

    主观性的客体。

    对于理念的各种方式的理解,如认理念为观念与现实,有。。。。。。。

    限与无限,同一与差别等等的统一,都多少不免是形式的。

    因。。。。。。。。。。

    为它们仅表示特定的概念的某一阶段。惟有概念本身才是自。。。。。

    由的,才是真正的共体。因此在理念里,概念的规定性同样。。。。。

    只是概念本身,——一种客观性,在其中作为共体的概念借。。

    以继续维持其自身,只有在客观性中概念才具有它自己的全部规定性。

    理念是一无限的判断①。。。。。,这判断中的每一方面均各自为一独立的全体。正由于这样,所以每一方面既达到其自己的充分发展,也同时过渡到对方。除了概念本身和客观性。。。。。

    外,没有任何别的特定的概念在这两方面都能达到完成的全体。

    215C理念本质上是一个过程,因为只是就理念的同一性是K                                         。。

    概念的绝对的和自由的同一性来说,只是就理念是绝对的否定性来说,因此也只是就理念是辩证的来说,〔它才是个过

    ①判断(Urteil)

    在这里有特殊的含义和用法,在德文字根分析起来,Ur有“原始”的意思,teilen有区分或分割为部分的意思。黑格尔用Urteil一字经常包含有对原始根本的东西加以区分、判别、分化的意思。这里所谓“理念是一无限的判断”以及下面219所谓“概念的判断”都要这样去了解,才能看出黑格尔C所谓“理念”

    、“概念”都有由原始的一进行区分、分化而又进展到统一,全体的辩证法意义。——译者

…… 456

    第三篇 概念论524

    程〕。

    ①理念的运动过程是这样的:即概念作为普遍性,而这普遍性也是个体性特殊化其自己为客观性,并和普遍性相对立,而这种以概念为其实体的外在性通过其自身内在的辩证法返回到主观性。。。。

    〔说明〕因为理念(a)是一过程,所以通常用来表述绝K                                         。。

    对的一些说法:谓绝对为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为思维与存在。。

    的统一等等都是错误的。

    因为这种统一仅表示一种抽象的、静。。。

    止的、固定的同一性。因为理念(主观性,从另一方面。。b)是。。。

    看来,上面那个说法也同样是错误的。因为刚才所提及的统一,仅表达真正的统一的自在性、实体性。

    按照这种看法,无。。。。。。

    限与有限,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好象只是中和了似的。

    ②。。

    但是在理念的否定的统一里,无限统摄了有限,思维统摄了。。。

    存在,主观性统摄了客观性。

    ③理念的统一是思维、主观性和无限性,因此本质上须与作为实体的理念相区别,正如这统。。。

    摄着对方的思维、主观性、无限性必须与那由判断着、规定。。

    着自身的过程中被降低成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