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解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解释-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的件工生产运作,绝对同意熟能生巧这个观点。凡是订单量越大的,分工专业(每工人所做的不同部分)有分得比较多的倾向(其实这也算是改变了生产方法),而专于一种新产品的某部分,开始时不习惯,但几天后生产的速度会因为手熟而增加。

三、这是我补充的。总产量越大,平均产量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s)越低。例如,以每天算,长租的合约的交易费用不仅可以摊分开来而下降,而租金本身会因为有交易费用的存在而减少。聘请员工也类似:短暂性质的工作不容易聘得效率好的员工,就是聘得到其所须付的工资也会比较高。

四、这也是我补充的。以生产的订单算,生产有准备成本与试产成本,而量大摊分,平均成本会下降。本章第五节会以出版行业示范。

以上四点,解释总产量上升(生产率不变)产品平均成本下降,是与传统的成本曲线分析截然不同的。传统假设生产方法不变(有变则要画另一曲线),漠视了熟能生巧,不管交易费用的存在,也不管准备成本与试产成本。

建议二。总产量不变,生产率增加(加速生产,但总产量不变),平均成本必定上升。说「必定」显然有点问题,因为我们不难发现在某些情况下,生产率上升,在初段平均成本可能下降。这个小节艾智仁今天是同意修改的。这小节不重要,重要的是总产量不变,增加生产率到了某一点平均成本是必定会上升的。

英谚云:Haste makes waste(赶急造成浪费)。艾智仁的观点是:赶急不会造成浪费,但会增加成本(Haste makes a higher cost)。这观点很好,很好。有钱万事通。工可以赶,可以赶得很快,但产品的平均成本会升,甚至急升。这个生产率升(总产量不变)而平均成本升的建议,也有四个原因。

一、艾智仁的分析含意的,是加速生产率,生产要素不容易一起调整,或不容易保持同一的比率,所以边际产量下降定律就会发挥其效能,使边际与平均成本上升。我们日常生活可见,短暂的生产率急升,生产的企业或商店是不会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例如在农历新年的前几天,理发店顾客急升,酒家客似云来,但这些店子只增加临时员工,其它的生产要素大致保持不变。

二、艾师没有说,但我们可以把他的增加总产量会容许选用成本较低的生产方法倒转过来:增加生产率赶工,可能会迫使生产者采用成本较高的方法。

三、又要再提我的交易费用了。艾智仁认为若要赶工(提升生产率),聘请职工(或增加其它生产要素)时其价(或工资)会上升。没有错,但这是交易费用上升而引起的。市场有信息费用,有议定合约的费用等。因为这些(交易)费用的存在,作了「错误」或成本较高的选择,在赶工的情况下是比不赶时远为容易发生的。

四、要赶工,上文所说的准备成本与试产成本可能要重复。这一点我也会在本章的第五节示范。

以增加生产率(总产量不变)来解释产品平均成本上升(近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手忙脚乱」),与传统的长线成本上升的解释相去甚远。严格地说,传统是什么解释也没有的。

老师赫舒拉发同意艾师上述的两个建议,但把艾师的「节目计划」更改一下,画成了一条碗形的平均成本曲线。赫师认为一般的、大多数的企业生产,没有预期的终止日期。如果生产是无限期的,那么生产率上升,总产量会同步上升。总产量上升(产率不变),平均成本会下降;产率上升(总产量不变),平均成本会上升。以纵轴代表平均成本,横轴代表生产率。因为生产是无限期的,横轴的产率上升时其含意的总产量也一起上升。开始时加量的平均成本下降效应会比加率的平均成本上升效应强,所以平均成本下降。继续增加生产率(量也齐升),到了某一点加率的效应会比加量的效应强,所以平均成本就上升了。这样,平均成本曲线是碗形的。横轴的生产率是有时间的(例如每天产多少),不是「一剎那」。

不分长、短线,不约束生产方法,不固定生产要素之价,不界定要素的效率单位,引进熟能生巧,面对交易费用,加进准备成本与试产成本,让量与率齐升──产品的平均成本曲线很容易是碗形的。边际成本曲线自下而上,穿过碗底,而多个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曲线向右横加起来,就是市场的供应曲线了。要把市场需求曲线放进同一图表,其横轴要用同样的有时间内涵的需求率。

(《经济解释》之三十九)

第四节:上头成本与租值摊分

我说过了,传统的生产分析重于农业。然而,到了十九世纪末期,马歇尔开始重视工业。当时的一般看法,是增加生产时,农业的平均成本偏于上升,工业的偏于下降

──economies of scale是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工业生产加上了「上头成本」(overhead costs),马歇尔称之为supplementary costs。跟在这题材上耕耘的有克拉克(J。 M。 Clark; 1923)、高斯(R。 H。 Coase; 1938)等人。这些名家的分析都不完善,是要修改、补充一下的。今天,一般的经济学者认为上头成本不重要,所以书本上很少提及。这是不对的。

字典把overhead costs译作「经常性支出」,不对,无以名之,直译为「上头成本」算了。上头成本这个概念重要,可惜在传统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有时与非「上头」的「直接成本」(direct costs或prime costs)起了混淆,二者的划分不清楚。

要理解上头成本的性质,我们不妨回到上一节的艾智仁对生产成本的分析。很明显,艾师的分析是以工业为主,但完全没有上头成本。不可能有,因为艾师是以一个预期的生产「节目计划」来论成本。还没有下任何生产投资的注,预期的成本必定是「直接」的。直接成本是指那些不生产就不需要支付的费用。

上头成本是要在作了生产投资,开了文件,才可以存在的。这些成本是指开始经营后,有些费用不生产也要支付。例如你买了厂房(利息要算),或租了场地(不能退约,租金要付),购置了工具(有利息),或聘请了经理(有合约的约束,工资要发),这些通常是有没有生意,有没有生产也要支付的。只要你继续经营,不生产也要支付的费用,是上头成本。下文我将会解释,这类费用不一定是成本,上头成本要从「租值」或「准租值」(quasi rent)的角度看。

上头成本与直接成本之间通常有一片灰色地带。以一间酒家而论,租金、经理等费用是「上头」,食料、煤气等是「直接」,但侍应、厨师等工资,可以在某程度上以生意的多少来调整,是在灰色地带的。但这是吹毛求疵的问题,不重要。

重要的是上述的上头成本,不一定是成本。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不管你投资生产用了多少钱,一旦下了注,付出了的成为历史,而历史成本不是成本。购进了的资产,成本是转卖出去的所值,或将整盘生意出售之所得。这样的成本可能比你下注的较高,或可能较低,甚或近于零。其二也类似,那就是在组合生产要素时,你可能签了好些合约,作了承诺,不能反悔。不能更改的支出,因为没有选择而变为不是成本。履行合约的后果可能赚大钱,也可能亏大本,但签了不能反悔的约,其成本是把该合约转让之价。

传统上,上头成本还有另一个定义。那是指一家生产企业若出产几种或多种产品时,某些成本(上头成本)不能在不同的产品上摊分。例如你租了场地,有六种产品,每种产品的租金是多少呢?没有经济原则把总租金除以六,也没有经济原则按各产品之价摊分。如果场地的租约是按产品之价的一个分成率为租金,那则作别论。然而,签了固定租金的约,没有生产时租金也要付,摊分就更不可能了。

传统上,经济学者认为,不摊分上头成本不打紧,因为我们知道生产时的直接边际成本,就可以解释行为了。对某些行为来说,这观点是对的,但不能摊分上头成本,会带来另一些问题。

以不能摊分的成本来界定上头成本,有三个困难。其一是非上头的直接成本,在同一生产程序中可能出产两样或更多的产品。这样,每样产品的平均成本是不可能算出来的(边际成本可以)。不能摊分的成本不限于上头成本。其二是若只生产一样产品,不用摊分,上头「成本」还会存在──不生产还要支付的费用还会存在。

最大的问题是第三点。任何商人作任何投资之前,必然考虑到产品出售之价可以盖过其「成本」。作了投资,开了档,除了那些不生产可以不付的「直接」费用外,已成历史的投资再不是成本,上头成本就只能从资产转让的角度来衡量。这些转让之价可高可低,而其升降若不影响企业继续经营,上头成本是一个租值。

问题是,若一家企业的所有产品都只算「直接」成本,那么历史投资就血本无归,企业本身的市值会下降至零。上头成本的租值也要加上直接成本来算出产品之价。然而,如果上头成本不能按不同的产品摊分,产品之价又怎可以算出来呢?

经济学者把整个问题看错了!先有一个上头成本,有原则地将之摊分在不同的产品上当然不可能。但上头成本是一项租值或准租值,只要企业不关闭,生产或不生产都存在。我们于是要把整个问题倒转来看:不是先有租值然后将之摊分,而是把每样产品所能赚取到的、高于直接成本的那部分加起来而成租值。企业的市值,是预期的川流租值的现值,减除那些在合约上不生产也要承担的负债现值。这就是企业的资产剩值(equity)了。

上头成本是租值。不是先有上头成本而后摊分,而是倒转过来,从每样产品可以赚取到的直接成本以上的盈余加起来而求得的。作了投资,开了文件,每样产品之价是指定了产量后,经营者可收尽收,但要受到市场竞争的局限约束,而这约束决定直接成本以上的盈余。你去订货,议价时工厂的老板若对你说要把厂房的(历史)成本的一部分加进价内,是说谎话。他是可收则收,越高越好,多多益善,但他就是不敢明显地超越同行之价。

有好几个变化,使每张订单的租值厘定方法不同。下一节我会以出版行业作实际示范,这里只大略罗列一些供读者参考。

(一)未投资生产前没有上头成本,所有成本都是直接的。厂房、场地、工具、经理之类的初步大投资,若只有一种产品,摊分于预期的产量,会有平均成本下降的效果。投资与否的决策,是按预期产量的平均成本与预期的市价相比。要是有几样产品,不同产品的市价可作为未生产前摊分投资的指引。

投资生产后,投资成了历史,非成本也。上头成本会出现,但那是前文所说的不同产品的直接成本以上的盈余加起来的租值。这上头盈余是在竞争下按订单算的,以产量而定,不会有使平均成本下降的效果。如果投资生产前的预期与事后的一致,指定了量其平均成本会前、后相同,虽然事前与事后的平均成本曲线有别。

(二)如果一个生产行业没有季节性,需求稳定,而大家投资生产的预期准确无误,物尽其用,那么在市场均衡的情况下,历史成本会与租值相若。

(三)如果生产有季节性的波动,时而生产用尽所能(满负荷,full capacity),时而生产力闲置,那么产品的价格的厘定,大致上有两种。其一是生产企业与顾客有长期合约的安排,或是常客(熟客)与企业有不言而喻的长期关系。这样,产品价格一般来说不会因季节的波动而波动。生产企业有闲置时多赚一点钱,满负荷时少赚一点。这是因为价格的波动对买、卖双方的经营计划都有不良影响。但一个不是常客(生客)的光顾,产品的价格就会按季节的波动而波动了。

(四)如果在同一行业之内,某些企业满负荷,而另一些有闲置,那么一位顾客因为讯息不足而跑到满负荷的企业订货议价,或一家企业不能应付过大的订单,又或要赶工,其价会是有闲置之价多加一点交易费用。这是因为「接单」的满负荷企业会把自己不能应付的订货发出去给有闲置的同行生产。这个「发出去」的现象是普遍的习惯,但经济学者是忽略了的。

这第四点有三个重要的含意。其一是企业的大小无从量度。自己的设备小,但把接到的订货发出去造,就可变为大了。其二,为了利便行内发来发去,同行者喜欢集中在一起(当然,集中还有其它原因)。例如今天珠江三角洲一带,首饰工业集中在番禺,而塑料工业则集中在东莞。一位工厂老板对我说:「从生产的角度看,我的工厂是他人的,他人的工厂都是我的。」人尽可夫也。其三,上头成本的租值厘定,不应该从单一企业看。闲置的生产力,不管是哪家的,对整个行业都有影响。

在上头成本的问题上,我与前辈的思维不同,是因为我认为传统的分析加不起来。另一方面,前辈所用的上头成本概念,与他们知道的成本概念有矛盾。历史成本或没有选择的费用,都不是成本。因此,上头成本要从租值的角度看。租值的厘定不是从上而下,而是从下而上。

这一节颇为复杂。让我概括地作一个总结吧。

企业开始经营后,直接成本是指那些不生产就不需要支付的费用。但若产品的价格厘定是以直接成本为凭,历史投资会血本无归。历史成本不是成本,作了投资,历史归历史,前途归前途,生产企业会不顾历史,只争取最高的、直接成本以上的盈余。有竞争的约束,但所有同行的生产者都这样做,受到同样的约束,产品的市价就厘定了。厘定了的市价,界定直接成本以上的盈余,这些盈余加起来就是上头成本,但因为这些盈余上上落落,企业还存在,我们要把总盈余作为租值看。租值的摊分不是先有租值而后摊分,而是以产品的市价决定产品在直接成本之上的盈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