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识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度知识大全-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显然大多已把广义相对论当作正确的理论接受了。而事实上,如今的媒体和大多数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也都把1919年的日食观测当作证实了爱因斯坦理论的观测。'11'

第二个层面是广义相对论提出者爱因斯坦本人眼里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问题。

爱因斯坦是如何看待他的理论作出的预言和观测验证的呢?早在1914年,爱因斯坦还没有算出正确的光线偏折值,就已经以十分的自信在给贝索(Besso)的信中说:“无论日食观测成功与否,我已毫不怀疑整个理论体系的正确性(correctness)。”(Pais;p。303)

还有一个故事也广泛流传,说的是当光线弯曲预言被英国人的日食观测证实的消息传来时,爱因斯坦正在上课,一位学生问他,假如他的预言被证明是错的,他会怎么办?爱因斯坦回答说:“那么我会为亲爱的上帝觉得难过,毕竟我的理论是正确的。”(Pais;p。30)

关于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和观测验证,爱因斯坦有他自己的观点。1930年爱因斯坦写道:“我认为广义相对论主要意义不在于预言了一些微弱的观测效应,而是在于它的理论基础和构造的简单性。”(Pais;p。273)在爱因斯坦看来,是广义相对论内在的简单性保证了它的“正确”性。1919年的证实确实给爱因斯坦带来了荣誉,但那是科学理论之外的事情;1919年的证实或许还让更多的人“相信”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但这种证实很大程度上只是起到了“说服”的作用。

从科学史上来看,精密的数理科学的进步模式确实有着这样的规律和特点:它们往往是运用了当时已有的最高深的数学知识而构建起来的一些精致的理论模型,它们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由它们内在的简单性和统一性所保证。虽然它们必然会给出可供检验的预言,譬如哥白尼日心说预言了恒星周年视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光线弯曲,霍金的黑洞理论预言了霍金辐射,但不必等到这些预言被证实,那些理论就应该并已经被当做科学理论。

第三个层面是科学家和相关研究人员眼里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问题。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是由于他提出的光量子理论。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阿雷纽斯在颁奖致辞中总结爱因斯坦的主要物理学工作时提到“爱因斯坦第三方面的研究是关于普朗克在1900年所创立的量子理论的研究,他特别是为此项研究才获得诺贝尔奖。”阿雷纽斯在致辞中当然也提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工作,但他把相对论说成是“从根本上说是与认识论有关的”,“著名的哲学家柏格森(Bergson)在巴黎批评了这个理论”,并且“天体物理学界也对此理论持怀疑态度,因为相关结论目前正在受到严格的检验。”'12'显然在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眼里,两年前英国人的所谓验证似乎没有发生过。

所谓天体物理学界的怀疑,可以从下面的例子可见一斑。1920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天文学史或者说宇宙学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沙普利(HarlowShapley)和柯蒂斯(HeberCurtis)提供场所,为他们各自关于宇宙结构的观点展开了辩论。'13'这次会议在科学史上被称作“大辩论”。“大辩论”的组织者阿伯特(C。G。Abbot)拒绝把相对论当作为一个可能的会议议题,他说:“我向上帝祈祷,科学的进步会把相对论送到第四维空间之外的某个地方,它就永远不会从彼处回来折磨我们了。”'14'

虽然说,可以把这位阿伯特看作是反对广义相对论的极端例子。但科学史的史实是,在专业领域内,广义相对论走过了比狭义相对论更为曲折的道路。在广义相对论提出后的较长一段时期里,物理学家对广义相对论不感兴趣。正如斯蒂芬·温伯格曾指出的那样,当时在最基本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全部现代物理学,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两大支柱:一是狭义相对论,二是量子力学。也就是说,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不同,它对于当时主要的研究课题如物质理论和辐射理论并不是必须的。

除了对广义相对论不感兴趣的一部分科学家之外,另外一部分对之感兴趣的,则在对广义相对论进行更严格更精密的检验。就光线弯曲预言来说,从1919年到1973年,进行了12次光学观测检验(表1);另外从1970年到1991年又还进行了12次射电观测检验(表2)。

在爱因斯坦看来,似乎无须这些检验,早在1914年他的理论已然由内在的简单性保证其正确了;在一般大众看来,1919年的检验就已经足够证明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那么1919年以后几十年里对光线弯曲的检验还有什么意义呢?

笔者以为,通过观测来证实某一理论,对于该理论被科学共同体接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理论提出者譬如爱因斯坦来说,他自信理论的正确性有内在的保证。而对于更多的其他人,他们并没有能力在深刻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来判断该理论的正确性,所以只能采取“预言-证实”这样一种在其他场合也能行之有效的模式来判断理论的正确性。假如那位阿伯特能活到1991年,只要他使用科学共同体通行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对待问题,那么他也必定承认广义相对论在万分之一的精度范围内是正确的。

=

光驱的拆卸与清洗如何进行?

一、光驱的拆卸

1。前面板的拆卸

首先切断计算机电源,然后拆开机箱把光驱从5。25英寸驱动器槽中取出,拔去相应的IDE数据线以及音频线。找一根牙签,或是细铁丝之类的东西,伸入到光驱的应急弹出孔中,把光驱仓门打开,便于下一步的拆卸。

还有一种方法:在计算机电源接通的情况下,让光驱弹开之后再切断计算机电源,不过从机箱里拆卸光驱时就比较麻烦了。光驱的仓门打开之后,在光驱的左右两侧,会发现光驱的前面板是用两个塑料小卡子,卡在了光驱的外壳上。用手按下那个卡子,再用力抠开前面板,这样光驱面板的拆卸就完成了。

2。外壳的拆卸

在光驱的外壳四周,左右两边各有两颗螺丝,底部共有四颗螺丝。用螺丝刀一一将其拆除,然后将上下两部分壳体分离。这样就打开了光驱的外壳,光驱的内部结构就基本呈现出来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有些光驱外壳上的螺丝型号比较特殊,且“+”字槽比较浅,一般的装机螺丝刀是不行的。在拆卸时,还得注意用力均匀,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螺丝滑丝,这种情形可就不好办了。拆去外壳的上半部分后,就会看见一块覆盖在光头组件上的铁板,中间有一圆形物体,它是固定光盘盘片用的,光驱主轴电机开始旋转时就会向上移动,和夹板紧紧地合在一起,固定光盘然后高速旋转。

3。电路板的拆卸

在光驱的底部,是一块绿色的PCB印刷电路板。上面有光驱的缓存、解码芯片、BIOS等元件。另外还有一根数据线从PCB电路板上引出,线的另一端接在光驱激光头以及仓门控制电路附近,拆卸时一定要注意。电路板一般也是用螺丝固定在光驱底部的铁外壳上。拆掉螺丝后,电路板就分离出来了,不过还有几根白色的数据线连在光头组件之类的设备上。小心地把数据排线拔掉,注意不要折断数据排线(因为光驱内部的数据排线是那种IDE硬盘线)。现在PCB电路板已彻底地与光头组件分离。清洗PCB电路板我们可以用刷子轻轻刷去PCB电路板上的灰尘。

4。电机及光头的拆卸

光驱的激光头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激光透镜,一部分是激光头。不过目前有些光驱直接将光头与透镜做到了一起,这样拆卸起来更容易。光驱的电机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驱动激光头移动,对光盘进行读操作的主轴电机;一种是驱动光驱仓门进出的伺服电机。有些光驱二者是分离的,有些光驱二者是统一的。电机的拆卸比较方便,卸掉电源线路以及固定螺丝即可卸下。

二、光驱的清洗及调节激光头功率

1。齿轮传动设备的清洗

老式一点的光驱,如24×以下速度的光驱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采用皮带传动。由于热胀冷缩,皮带传动比较容易出现故障。光驱仓门进出打滑、卡住等现象,多是由于皮带过于老化。遇到这种情况更换新的皮带即可。而齿轮驱动的光驱则比较容易维护,齿轮出现断齿或磨损严重,也只要换个新的就行了;如果使用的时间较长,可以给齿轮上点润滑油,这样能减少齿轮的磨损,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光驱的使用寿命。注意,给齿轮和传动轴加润滑油时,不要沾到光头组件上(最好使用固体润滑油,不使用液体润滑油)。

2。激光头组件的清洗

一般光驱出现不读盘,或者读盘不好的现象多半是由激光头灰尘过而多引起的。清洗激光头是整个清洗光驱过程中最麻烦的地方。光头透镜一般就在主轴电机旁边,是一个淡蓝色绿豆大小的东西。这个蓝色激光头透镜固定在弹性物体上,注意擦拭时不能用力过大否则会使光头偏移。有条件的朋友擦拭光头透镜前,可以用放大镜看看光头透镜上的灰尘有多少。少的话,用一根脱脂棉签轻拭几下即可。如果较多的话,可以先用棉签擦拭一遍,再用溶液清洗。关于擦洗光驱的溶液最好使用纯度比较高的无水乙醇,有些人认为乙醇会溶解光头透镜上的涂层。其实光头透镜上的涂层是由氟化镁构成,氟化镁薄膜起的作用是减少折射,增加透明度。而无水乙醇根本不会溶解氟化镁,所以用乙醇清洗激光头透镜会溶解有机涂层的说法,未免有点夸张。关于棉签再谈一点,医用的大棉签上面有太多的纤维,绝对不行。超市中卖的那种比较细小的可以用。如果实在找不到这样的棉签,并且激光头透镜的灰尘又不多,那么大家也可以找一根新香烟,拔下过滤嘴,从中间撕开,去掉外边那圈纸露出过滤丝,对折好,然后就可以用过滤嘴上的过滤丝来擦拭光头透镜了。

3。调节激光头功率

在激光透镜的旁边或下侧,一般会有绿豆大小的电位调节器。它靠加大或减小电阻来改变电流的强弱,从而调节激光头的发射功率。它的外形有点像螺丝帽,因此可以用小起子或是修理钟表的那种小螺丝刀来进行调节。顺时针或逆时针调节,以5度为基准进行调整。每调整一次就加电检验一下光驱的读盘效果,直到满意为止。但切记不可调节过度,功率过大将会导致激光头烧毁。

=

光速是怎么被测量出来的

光速的测定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推动了光学实验,也打破了光速无限的传统观念;在物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里程中,它不仅为粒子说和波动说的争论提供了判定的依据,而且最终推动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理论的发展。

在光速的问题上物理学界曾经产生过争执,开普勒和笛卡尔都认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是在瞬时进行的。但伽利略认为光速虽然传播得很快,但却是可以测定的。1607年,伽利略进行了最早的测量光速的实验。

伽利略的方法是,让两个人分别站在相距一英里的两座山上,每个人拿一个灯,第一个人先举起灯,当第二个人看到第一个人的灯时立即举起自己的灯,从第一个人举起灯到他看到第二个人的灯的时间间隔就是光传播两英里的时间。但由于光速传播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这种方法根本行不通。但伽利略的实验揭开了人类历史上对光速进行研究的序幕。

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麦第一次提出了有效的光速测量方法。他在观测木星的卫星的隐食周期时发现:在一年的不同时期,它们的周期有所不同;在地球处于太阳和木星之间时的周期与太阳处于地球和木星之间时的周期相差十四五天。他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光具有速度造成的,而且他还推断出光跨越地球轨道所需要的时间是22分钟。1676年9月,罗麦预言预计11月9日上午5点25分45秒发生的木卫食将推迟10分钟。巴黎天文台的科学家们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观测并最终证实了罗麦的预言。

罗麦的理论没有马上被法国科学院接受,但得到了著名科学家惠更斯的赞同。惠更斯根据他提出的数据和地球的半径第一次计算出了光的传播速度:214000千米/秒。虽然这个数值与目前测得的最精确的数据相差甚远,但他启发了惠更斯对波动说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这个结果的错误不在于方法的错误,只是源于罗麦对光跨越地球的时间的错误推测,现代用罗麦的方法经过各种校正后得出的结果是298000千米/秒,很接近于现代实验室所测定的精确数值。

1725年,英国天文学家布莱德雷发现了恒星的“光行差”现象,以意外的方式证实了罗麦的理论。刚开始时,他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直到1728年,他在坐船时受到风向与船航向的相对关系的启发,认识到光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公转共同引起了“光行差”的现象。他用地球公转的速度与光速的比例估算出了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8分13秒。这个数值较罗麦法测定的要精确一些。菜德雷测定值证明了罗麦有关光速有限性的说法。

光速的测定,成了十七世纪以来所展开的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受当时实验环境的局限,科学家们只能以天文方法测定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还不能解决光受传播介质影响的问题,所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始终悬而未决。

十八世纪,科学界是沉闷的,光学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继布莱德雷之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酝酿,到了十九世纪中期,才出现了新的科学家和新的方法来测量光速。

1849年,法国人菲索第一次在地面上设计实验装置来测定光速。他的方法原理与伽利略的相类似。他将一个点光源放在透镜的焦点处,在透镜与光源之间放一个齿轮,在透镜的另一测较远处依次放置另一个透镜和一个平面镜,平面镜位于第二个透镜的焦点处。点光源发出的光经过齿轮和透镜后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