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十堂哲学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诸葛亮的十堂哲学课-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杂志还给钱楠多,诸葛亮说道:“真有趣。”

“我比故事中的富兰克强多了,而且,我已赢得了100两黄金也买不到的东西。”

诸葛亮听了莫名其妙。

“难道你没想到我老婆有什么感想吗?她逼我卖掉彩票后全变了!现在每逢她提高嗓门儿,我就对她数:‘14、14、14!’这样,她便立刻想起因为她我们失去的财富。她能说什么?她无话可说!”

他将瓶中的酒全部倒进诸葛亮的杯里:“所以,我已赢得了大多数男人买不到的东西。我赢得了安静、婚姻幸福和听话的妻子。”

他坐在椅子上略微转身。“钱婆婆!”他的声音并不严厉,却有平和的指挥力量。门帘开处,她走了进来。和以前不同,她看起来不知怎的小了些,并且变得更快乐、更温柔,更有女人气质。

“给我们再拿点酒来。”他平易地说。

她面带笑容地走向酒桶:“马上就拿来,亲爱的。”

回答家里,诸葛亮马上给儿子讲述了自己在小酒店的见闻,他特别告诫儿子:“婚姻幸福与否和金钱的多少没有任何关系。人要学会知足,不要对金钱的得失耿耿于怀。”

第九课 知足常乐不贪多不要给自己太多的限制

有一天,诸葛方走到诸葛亮面前,问了一个问题:“爸爸,为什么东西总是很容易便弄乱了

呢?”

诸葛亮便问道:“阿方,你这个‘乱’字是什么意思?”

诸葛方说道:“你知道吗,那是指没有摆整齐。看看我的书桌,东西都没在一定的位置

,这不叫作‘乱’叫什么?昨天晚上我花了不少时间才把它重新摆整齐,可是就没法保持很

久,所以我说东西很容易便弄乱了。”

诸葛亮听完就告诉儿子说:“什么叫做整齐,你摆给我看看。”

于是,诸葛方便开始动手整理,把书桌上的东西都归定位,然后说道:“请看,现在它不是

整齐了吗?可是它没法保持多久。”

诸葛亮又再问他:“如果我把你的水彩盒往这里移动一二寸,你觉得怎么样呢?”

诸葛方回答说:“不好,这么做书桌又弄乱了,你最好让桌面维护‘规规矩矩’的,不

要出现那些‘脱线’情形。”

随之诸葛亮又问道:“如果我把铅笔从这儿移到那儿呢?”

“你又把桌面弄乱了。”诸葛方回答道。

“如果我把这本书打开呢?”诸葛亮继续问道。

“那也叫做乱。”诸葛方再答道。

诸葛亮这时微笑着对诸葛方说道:“孩子,不是东西很容易弄乱,而是你心里对于乱的

定义太多了,但对于整齐的定义却只有一个。大部分的人定下了许多会使心情不好的项目,

但对于会使心情好的项目却定得不多,无怪乎他们会被痛苦给缠得动弹不得,那就好像罩上

了一张神经大网,越是想挣脱却越挣不脱,越是想逃避痛苦却越逃避不了。”

第九课 知足常乐不贪多学会放弃

诸葛方非常羡慕父亲取得的成就,他也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向父亲诸葛亮求教。

诸葛亮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诸葛方喜欢的石头,诸葛亮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诸葛方就吃不消了。“爸爸,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爸爸。

“是呀,那该怎么办呢?”诸葛亮微微一笑。

“该放下。”

“那为何不放下呢?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诸葛亮笑了笑说,“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极致高峰。”

诸葛方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就和爸爸下山了。

从此,他再也不沉迷于游戏了,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第九课 知足常乐不贪多不要追求完美

诸葛方一向不喜欢宝石——直到有一天他给女友买了一串有瑕疵的项链。

一天,他去首饰店,看中了一块玉。付钱的时候,小贩又重复了一次:

“我卖你这玛瑙,再便宜不过了。”

诸葛方笑笑,没说话,他以为她不信,又加上一句:

“真的——不过这么便宜也有个缘故,你猜为什么?”

“我知道,它有斑点。”诸葛方本来不想提的,被他一逼,只好说了,免得他一直嗦。

“哎呀原来你看出来了,玉石这种东西有斑点就差了,这串项链如果没有瑕疵,哇,那价钱就不得了啦!”

诸葛方买了项链,默默地走开了。

回到家里,他对爸爸讲了事情的经过。

听了他的介绍,看着他买的项链,诸葛亮说:“对于这串有斑点的玛瑙,我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它的斑痕如此清清楚楚。然而,凭什么要说有斑点的东西不好?水晶里不是有一种叫“发晶”的种类吗?虎有纹、豹有斑,有谁嫌弃过它的皮毛不够纯色?

“就算退一步说,把这斑纹算瑕疵,世间能把瑕疵如此坦然相呈的人也不多吧?凡是可以坦然相见的缺点都不该算缺点的。

“所有的无瑕是一样的——因为全是百分之百的纯洁透明,但瑕疵斑点却面目各自不同,有的斑痕是藓苔数点,有的是砂岸逶迤,有的是孤云独去,更有的是铁索横江,玩味起来,反而令人忻然心喜。

“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一样。完美是难以冀求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我们要善待自己的缺点,更要善待别人的缺点。”

第九课 知足常乐不贪多斩断缚心的绳索

有一天,诸葛方回到家里。他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聪明的爸爸诸葛亮。来到爸爸的房间,他一边喝着矿泉水,一边和爸爸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诸葛亮随口答道。

诸葛方听到爸爸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

诸葛亮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

“不,爸爸,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诸葛方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您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您出口就答对了。”

诸葛亮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拉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诸葛方眼界大开。

诸葛亮又说:“一只风筝,再怎么飞,也飞不上万里高空,是因为被绳牵住;一匹壮硕的马,再怎么烈,也被马鞍套上任由鞭抽,是因为被绳牵住。因为一根绳子,风筝失去了天空;因为一根绳子,水牛失去了草地;因为一根绳子,大象失去了自由;因为一根绳子,骏马失去了驰骋。

“我们的人生,不也常常被某些无形的绳子牵住吗?名利是绳,贪欲是绳,嫉妒和褊狭都是绳。摆脱了这些,才能享受真正幸福的生活。”

第九课 知足常乐不贪多决定好背包里该装些什么

夏天到了,诸葛亮决定和儿子诸葛方去甘肃旅游。当时,正逢该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诸葛方的行囊中,塞满了食具、切割工具、衣物、指南针、观星仪、中草药等。他认为这样就为旅行做好了万全之备。

诸葛亮检视完儿子的背包之后,突然问了一句:“这些东西让你感到快乐吗?”

诸葛方愣住了,这是他从未想过的问题。他开始问自己,结果发现,有些东西的确让他很快乐;但是,有些东西实在不值得背着它们,因为要走那么远的路。

于是,诸葛方决定取出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放在家里。出发后,因为背包变轻了,他感到自己不再有束缚,旅行变得更愉快。

诸葛亮乘机告诉儿子:“生命里填塞的东西愈少,就越能发挥潜能。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人生各个阶段中定期‘解开包袱’,随时寻找减轻负担的方法。

“生命的进行就如同参加一次旅行。在人生路上,每个人不都是在不断地累积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你的名誉、地位、财富、亲情、人际、健康、知识等等;另外,当然也包括了烦恼、忧闷、挫折、沮丧、压力等等。这些东西,有的早该丢弃而未丢弃,有的则是早该储存而未储存。你可以列出清单,决定背包里该装些什么才能帮你到达目的地。但是,记住,在每一次停泊时都要清理自己的口袋:什么该丢,什么该留,把更多的位置空出来,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自在。”

第九课 知足常乐不贪多珍惜遇到的每一件东西

在履旅行的途中,诸葛亮给儿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到处旅行流浪,辛苦地寻找着成为富翁的方法。几年过去了,他不但没有变成富翁,反而成为衣衫破烂的流浪汉。

最后,他想起了寺庙里的观世音菩萨。他知道菩萨无所不能,救苦救难,就跑到庙里,向观世音菩萨祈愿,请求菩萨教他成为富翁的方法。

观世音菩萨被他的虔诚感动了,就教他说:“要成为富翁很简单,你从这寺庙出去以后,要珍惜你遇到的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并且为你遇见的人着想,布施给他。这样,你很快就会成为富翁了。”

青年听了,心想方法真简单,高兴得不得了,就告辞菩萨,手舞足蹈地走出庙门,一不小心竟踢到石头绊倒在地上。当他爬起来的时候,发现手里粘了一枝稻草,正想随手把稻草去掉,猛然想起了观世音菩萨的话,便小心翼翼地拿着稻草向前走。

路上迎面飞来一只蜜蜂,他想起菩萨的话,就把蜜蜂绑在稻草上,继续往前走。

突然,他听见了小孩子号啕大哭的声音,走上前去,看见一位衣着华丽的妇人抱着正大哭大闹的小孩子,怎么哄骗也不能使他止哭。当小孩看见青年手上绑着蜜蜂的稻草,立即好奇地停止了哭泣。那人想起菩萨的话,就把稻草送给孩子,孩子高兴得笑起来。妇人非常感激,送给他3个橘子。

他拿着橘子继续上路,走了不久,看见一个布商蹲在地上喘气。他想起菩萨的话,走上前去问道:“你为什么蹲在这里,有什么我可以帮忙吗?”布商说:“我口渴呀!渴得连一步都走不动了。”

“那么,这些橘子送给你解渴吧!”他把3个橘子全部送给布商。布商吃了橘子,精神立刻振作起来。为了答谢他,布商送给他一匹上好的绸缎。

青年拿着绸缎往前走,看到一匹马病倒在地上,骑马的人正在那里一筹莫展。他就征求马主人的同意,用那匹上好绸缎换那匹病马,马主人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他跑到小河去提一桶水来给那匹马喝,细心地照顾它,没想到才一会儿,马就好起来了。原来马是因为口渴才倒在路上。

青年骑着马继续前进,在经过一家大宅院前面时,突然跑出来一个老人拦住他,向他请求:“你这匹马,可不可以借给我呢?”

他想起观世音菩萨的话,就从马上跳下来,说:“好,就借给你吧!”

那老人说:“我是这大屋子的主人,现在我有紧急的事要出远门。这样好了,等我回来还马时再重重地答谢你;如果我没有回来,这宅院和土地就送给你好了。你暂时住在这里,等我回来吧!”wωw奇書网说完,就匆匆忙忙骑马走了。

青年在那座大庄院住了下来,等老人回来。没想到老人一去不回,他就成为庄院的主人,过着富裕的生活。这时他悟到:“呀!我找了许多年成为富翁的方法,原来这样简单!”

讲完了故事,诸葛亮问儿子:“从这个故事,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呢?”

诸葛方笑了笑,把一块巧克力送进了嘴里。

诸葛亮皱了皱眉:“你呀,就是不爱动脑。我要告诉你的是‘知足者长乐’的道理。真正通向富足的道路,不是财货的堆积,也不是名利的追求,而是珍惜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处处为人着想,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享受生活的馈赠。”

第九课 知足常乐不贪多享受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这一天,诸葛亮和儿子旅游观光来到了号称陇右第一名山的兴隆山。这里,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

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达70多处,景点24处,是佛、道胜地。

兴隆山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望着浩渺的白云,诸葛方觉得非常舒服和宁静。

他若有所思地说:“要是心里总这么宁静就好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显然,我们不能在这里定居下来。”

诸葛亮说:“外界的魅力风景自然能够使人享受宁静。但是,为了使自己能经常保持一种宁静泰然的心境,一点精神上的寄托也是很需要的。”

看着儿子似懂非懂的样子,诸葛亮解释道,精神上的寄托,完全是属于你私人灵魂深处的东西。它不一定有很大的意义,不一定有什么积极的目的,它只是你精神上的一片私人的园地,是你灵魂的一个小小的避风港,是你躲避世俗牵绊的堡垒,是你可以在那里找到自己,和自己心灵恳谈的一个秘密的花园。

会处理生活的人,一定懂得怎样给自己安排一片不受干扰的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在这里,你可以想你所要想的,做你所要做的,躲开一切你所要躲开的,逃避一切你所要逃避的。这片小天地就是你寄托灵魂或你真正的自己的地方。

给自己的灵魂找一个寄托,那并不是消极的逃避,那正是一种积极的养精蓄锐。正如有位名人说的“我休息是为了工作。”我们也是一样,让灵魂去休息一下,养一养它在尘间奔波所受的伤,然后好再去奔波。

人生真是一连串不停的奔波!

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一个人,能够成天只做他自己喜欢的事,过他自己所愿意过的生活。

每个人都必须被动的做些他并不想做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