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认识马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认识马云-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现在的经济世界,大企业是鲸鱼,大企业靠吃虾米为生。小虾米又以吃大鲸鱼的剩餐为生,互相依赖。而互联网的世界则是个性化独立的世界,小企业通过互联网组成独立的世界,产品更加丰富多彩,这才是互联网真正的革命性所在。”

从此,一段新的人生之旅就此铺开,最精彩的演出拉开了大幕。

气贯长虹:阿里巴巴势不可当

第四章

气贯长虹:阿里巴巴势不可当

曾子有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此话表现出有志者浓厚的积极入世精神。

著名国学大师李敖则说:“英雄是被逼出来的。”当走投无路的时候,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什么都无所顾忌了,英雄就这样产生了。

马云就是这样的英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隐姓埋名的生活不是马云心仪的。他玩的是种心跳。他相信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喜欢李敖中意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于是,阿里巴巴登场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阿里巴巴的筹备

“磨刀不误砍柴工”:阿里巴巴的筹备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没有好的筹备,哪会有完美的执行过程;准备得越充分,执行才会越主动。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在《蒙牛内幕》中,孙先红与张治国将盘古开天辟地之说标榜为对所有创业者树碑立传,“所不同的是,盘古一觉醒来,身边便万事俱备,而真正的创业者没有现成的斧子可以供他大展宏图”。

因此,我们无法比较蒙牛牛根生的创业历程较之马云谁更如履薄冰,但我们可以肯定阿里巴巴的建立注定也是筚路蓝缕。

两次“小发现”造就阿里巴巴

所有成功的企业家,无不是伟大的学习者。他们善于倾听,善于从一切看似不可能中创造惊人的成就。马云就是如此。他抓住了两次机会,脱胎换骨、浴火重生般地重新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创业前期的失败让马云承受着难以言说的压力,但从海博翻译社到中国黄页,再到中国外经贸部,经历了大风大浪、坎坎坷坷的马云,在现实面前没有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相反,马云显得越发沉稳和坚强。

1999年1月15日,马云和他的团队悄然南归。从北京回到杭州,马云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无业游民”。不过,“黄河尚有澄清日,岂无人有得运时”。一向自恃颇高的马云显然不会对他的身份抱有丝毫的遗憾,因为此时的马云和他的团队正在酝酿一个更大的梦想。

马云的第一次发现,其实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那还是马云一行人离开北京前集体游览长城时的一个偶然发现。

马云在长城上看见了许多涂鸦者留下的痕迹,诸如“某某某到此一游”之类。在文物古迹上刻画本是一种陋习,但那时的马云却想:“大概这是中国人特别爱随手写点什么的‘历史传统’吧。”日后马云概括这个发现为,“长城上的这些涂鸦其实就是BBS的早期雏形”。

马云的第二次发现,源于1999年2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由于马云在中国外经贸部做网站已经使他在互联网界小有名气,所以他有幸受到了大会的邀请。

之所以说有幸,是因为尽管大会美其名曰亚洲大会,但受邀的与会人员中,真正的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人却只有寥寥数人。走进会场,放眼望去,尽是金发碧眼高鼻子的欧美人。奇書网据说当时参加大会的欧美人竟占到了80%。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来了多少老外来判断这场会议规格有多高,但是至少可以证明一点:那时的亚洲电子商务几乎还没有开始起步,不然也不会不惜重金请一批不了解亚洲情形的老外在台上高谈阔论。

老外们所谈的自然是欧美式的电子商务,他们讲eBay,讲亚马逊,而在台下认真聆听的马云不禁暗暗地思考。

当轮到自己发言的时候,马云没有片刻犹豫,他用流利的英语说道:“亚洲电子商务步入了一个误区。亚洲是亚洲,美国是美国,现在的电子商务全是美国模式,亚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

这已不知是马云第几次语不惊人死不休了,但从10岁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马云的很多“狂言”,其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经常会一个人想很久,我绝不是一个冲动的人。”

但是这一次,就是马云也几乎对自己的发言感到了震惊,但是这种震惊的背后依然是胸有成竹。因为马云思考的结论是:“小企业通过互联网组成独立的世界,这才是互联网真正的革命性所在。”

“要做数不清的中小企业的解救者”

“要做数不清的中小企业的解救者”

什么是属于亚洲的独特模式?当时在会场谈了一个小时的马云并没有说。马云是一个聪明人,在会场上他提出了问题,却又保留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这是马云马上要着手去做的事情,或者说马云马上就要开始他的新事业了。此时的马云决定创办一种中国没有美国也找不到的模式。

“互联网是一个高科技行业,人们肯定更相信一个海归的MBA,而不愿意看到一个杭州师范学院出来的老师在那里折腾。”曾有投资人这样说过。

但是马云却认为,在自己并不缺乏海外文化滋养的基础上,自己远比“海归”们要幸运。

“大家都在中国做生意,他们还要耗费大量时间去学习中国国情,而我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和所有的互联网精英不一样,马云从小没有生活在精英人群当中,他既不像丁磊那样有着国内名校的出身,也没有杨致远的海外留学经历,一直处于草根阶层的他活在普通人当中。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他的决定和目前所有的电子商务不同—他不做那15%大企业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用马云的话说:“只抓虾米。”很简单,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它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

“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在互联网上大企业与小企业发布多少PAGE是一个价钱。”马云说,“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

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从最底层的市场一路走来,他深知中小企业的困境—被压榨,被控制。“例如市场上一支钢笔的订购价是15美元,而沃尔玛开价8美元,但这是1000万美元的订单,供应商不得不做,然而如果第二年沃尔玛取消订单,这个供应商就完了。而通过互联网,这个小供应商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客户。”

《国际歌》以激昂的旋律和鼓动人心的歌词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起来,解放自己”,马云也“要做数不清的中小企业的解救者”。

此刻的马云又一次展现了他幼时解救世界的大侠情结。当然,马云更现实的考虑是“亚洲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是全球最大的出口供应基地,中小型供应商密集,众多的小出口商由于渠道不畅被大贸易公司控制,而只要这些小公司上了阿里巴巴的网,就可以被带到美洲、欧洲”。

阿里巴巴创业宣言

阿里巴巴创业宣言

1999年2月,杭州市湖畔花园,一个没有任何标志、没有半点张扬、普通得不会有人注意的小区住宅里,马云的阿里巴巴之行“羞答答”地提上了议程。

马云选择杭州的理由非常简单:“由于远离北京、深圳这些IT中心,人力资源相对便宜。”创业初期,一位香港IT高手Tonny想加盟阿里巴巴,马云说:“每月500元。”Tonny说:“这点钱我连给加拿大的女朋友打电话都不够。”

而对于阿里巴巴,其实更加准确地说,马云要做的事就是提供这样的世界平台,将全球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

“中小企业好比沙滩上的一颗颗石子,通过互联网可以把这些石子全黏起来,用混凝土黏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可以和大石头抗衡。而互联网经济的特色正是以小博大、以快打慢。”

以快打慢的思路其实来自马云小时候的打架心得,自小就瘦弱的身体之所以没有妨碍他在与大块头单挑时获胜,正是靠着这一条原则—以小博大、以快打慢。

循着这个思路,时不我待的马云从新加坡刚下飞机到杭州,就立刻召集了团队所有的人,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他们的又一次创业历程。

马云在湖畔花园的家中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并按照惯例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了全程录像,他坚信这将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在这个资料片里,光线昏暗的画面中,18位创业成员或坐或站,神情肃穆地围着慷慨激昂的马云,马云则站在一张桌子后,快速而疯狂地发表他那激情洋溢的演讲。

马云激动地对创业成员说:“黑暗之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会慌了。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

在这个“起事”会议上,“启动资金必须是pocketmoney(闲钱),不许向家人朋友借钱,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但是,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

马云和他的伙伴把各自口袋里的钱掏出来,筹了50万元本钱。同时,马云“约法三章”—大家不要想靠资历任高职,“你们只能做个连长、排长,团级以上干部得另请高明”。每每回忆起当初的这段经历,马云的脸上总是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丝张扬的笑意:“那天,我就像一个疯子般地讲话。我当时说,把你们的钱放到桌子上来。最后,我们一共凑了6万美元,那就是我们的第一笔资金。”现在看来,想必这就是从金庸写的《天龙八部》中“珍珑棋局”所学来的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吧!当时,马云让团队中的人和自己全部没有了退路,那么在他们面前也就只剩下了一条路:不成功便成仁。

7年过去了,互联网行业经历了寒冬,阿里巴巴也遭遇了从海外迁回杭州的挫折,18位创业元老依然坚守在阿里巴巴的各个岗位上,让马云意外的是,自己小看了这些“土鳖”,几年下来他们大多已经成为阿里巴巴的核心骨干。

当时还有一个小细节或者说是小花絮:在开会的过程中,马云家里的墙壁突然渗水了,他对大家说,我出去找点材料。过了一会儿,他抱了一大卷旧报纸回来,然后大家一起把它们贴在墙上,就这样开始了公司创业的第一天。据说,后来为了保持统一,马云把报纸作为大部分房间的装饰。

一向口才极佳的马云当然也不会放弃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发表他颇具激情的演讲:

“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

“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

“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

“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马云开始铁下心来做电子商务。

“手起刀落”间,阿里巴巴横空出世

“手起刀落”间,阿里巴巴横空出世

人生一半靠行动,一半靠思考。于是,“能者,隐其锋芒而不露”。

机械制造中的锐度,就是“尖儿”,用锉子磨去一点,锐度就低了。

新闻中也有锐度一说,说的是一条新闻放在头条有些突兀,得用另外一条新闻缓冲一下,这叫降低新闻的锐度。

做人也有锐度,不过更为通俗的说法便是“锋芒”,锋芒要暗藏,甚至深藏,不轻易示人。能者隐其锋芒而不露,这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没有人会相信向来“张牙舞爪”的马云会安静得像一只温顺的兔子,但认识马云的人都明白,“马云不是一个安静得下来、甘愿沉默的人”,他张扬,高调。

聪明的人会审时度势,马云毋庸置疑是聪明的。鲜为人知的是,马云也确实低调、沉默过,那还是阿里巴巴刚筹备建立之时。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手起刀落之间,一朝分娩的阿里巴巴横空出世。

为阿里巴巴起名

为阿里巴巴起名

为了实现马云提出的三个目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团队成员似乎从所有的公共场合中销声匿迹了。当时由于资金有限,他们没有去租写字楼,而是在马云家办公,最多的一次房间里坐了35个人。

马云不断鼓动员工,“发令枪一响,你不可能有时间去看对手是怎么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又告诫员工“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他们每天16~18个小时野兽一般在马云家里疯狂工作。他们日夜不停地设计网页,讨论创意和构思,困了就席地而卧。邻居们常觉得奇怪,这群人早晨六七点离开马云家,下午三四点又来了。

付出就有收获。1999年3月,杭州春意盎然,春光无限,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正式推出。

古语云:“名正言顺”、“师出有名”。写书和新闻的人也都知道“题好文一半”。

为何起名为“阿里巴巴”,马云当时的想法颇有远见。

虽然只有50万元的创业资本,马云还是认为未来的公司应该具有俯瞰世界的眼光和气魄,所以名字也应该是响亮的、国际化的。据说,为了这个名字,马云苦苦思索了很久,直至一次在美国吃饭的时候,他突发奇想,找来了餐厅的服务员,问他是否知道阿里巴巴这个名字。服务员回答说他知道,并且还跟马云说阿里巴巴打开宝藏的咒语是“芝麻开门”。之后马云又在各地反复地询问他人,经过测试,马云发现这个故事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并且不论语种,发音也近乎一致。就这样,一锤定音,马云将阿里巴巴确定为公司的名字。

正当马云为自己想出了这样一个美妙的名字而兴高采烈地去注册域名时,却被告知“阿里巴巴”已经名花有主了。据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