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瞬间攻心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fbi瞬间攻心术-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警长理查德森点点头,说:“罗伯特先生确实死了,我们希望你能够提供一些线索。”

科尔沉思片刻说:“罗伯特与他的两个兄弟关系非常紧张。哥哥因家财和他闹得很僵,听说要上诉到法院判决,弟弟好像和他的太太关系暧昧,他十分恼火,早就扬言要报复他的弟弟,依我看,这两个兄弟都有杀人的动机。”

警长理查德森认真地听他叙述,随后把他从头到脚打量一番说:“科尔先生,怎么不谈谈你自己的情况呢?你不是一直妒忌罗伯特先生有钱有权吗?”

科尔一听,迅速皱起了眉头,生气地说:“请你不要胡言,我不否认,但你也不能认定我是凶手呀!”

“别想得太天真了,最值得怀疑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你!”警长理查德森说。

科尔极力掩饰,但仍掩盖不住自己内心的惊慌,眉头紧皱,怒斥着警长理查德森。但是,理查德森却从他的一系列的表情以及深锁的眉头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果然,经过认真首查后在科尔家里搜出了凶器。

杰克说,警长理查德森之所以认定科尔是杀害罗伯特先生的凶手,是因为警长理查德森非常善于观察对方的非言语信息。理查德森在和科尔对话中,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后,已经认定了科尔在说谎。因为罗伯特先生一家有3个兄弟,警长理查德森到科尔家时,根本没有告诉科尔死者是谁,而科尔却一口说出死者是罗伯特先生。这就说明科尔事先必定知道。警长理查德森抓住这个破绽,继续对话,说到要害时,科尔眉头紧皱,通过这样一个微小的非言语信息,警长理查德森就更加认定了科尔是凶手,只有心理活动发生了波动,人们的眉头才会紧皱。

杰克总结出来的第二个眉毛动态是耸眉。他说,耸眉是指眉毛先扬起,停留片刻,然后再下降,通常还伴随着嘴角迅速往下一撇,而脸上其他部位却没有明显的动作。耸眉有时表示的是一种不愉快的惊奇,有时则表示无可奈何。此外,人们在强调他所说的话时,也会不断地耸眉。

第三是轻抬眉毛。轻抬眉毛是在彼此之间距离稍远处向人打招呼的姿势。杰克认为这个动作是为了把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脸上,让人家明白自己正在向对方问好。同时也表示你对出现在面前的这个人持有首肯的态度。而且这个动作很可能与惊讶和害怕的情绪有关,就好像你在说“见到您真是让我又惊又怕”,也可以理解为“我非常敬畏您,并且对您很有好感”。杰克提醒大家,如果你喜欢对方,就向对方轻抬眉毛;如果你想让对方喜欢你,还是向对方轻抬眉毛。

第四点是挑眉。挑眉是个瞬间的表情,可能发生在一瞬间,一闪即逝。杰克解释说,如果双方对视是眉毛微微挑动,传达出来的非言语信息是双方对第三者在撒谎。关于这一点,杰克想到了一个经典的案例,他说这个案例就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

20世纪30年代,有两个匪徒抢遍美国中西部各州银行。他们就是名噪一时的迪林杰和皮尔。为了树立FBI战无不胜的公众形象,必须尽早把迪林杰和皮尔捉拿归案。于是,¨。电子书 ZEi8。COm电子书 。电子书 。电子书¨迪林杰和皮尔被列为“一号公敌”,FBI向全国发出了通缉令。

FBI胡佛局长派考利警官和帕维斯警官带着一支特别缉捕队去加强芝加哥办事处。胡佛局长命令二位警官:“盯住迪林杰和皮尔。哪儿有线索就到哪儿去。逮捕与他们哪怕只有很浅关系的每一个人。如果能够的话,就活捉他们。”

某日,一个名叫赛奇的女人打通了帕维斯警官的电话。

她是印第安纳州一家妓院的鸨母,当时政府正准备以“伤风败俗”的罪名把她驱逐回其祖国罗马尼亚。如果政府答应停止进行这一法律程序,作为回报,她愿意交出妓院的一个常客——她的朋友迪林杰。帕维斯和考利欣喜万分,急忙答应一定会尽力帮她的忙,并很快组织了一个精干的小分队。22日晚上,他们接到了赛奇的电话,迪林杰将要和赛奇一起去芝加哥市奥格拉夫剧院看电影。他们约定在附近设下埋伏,届时,赛奇将穿一套红色衣服作为标记。帕维斯反复叮嘱手下人:“先生们,你们知道迪林杰的特征。如果我们发现他而让他逃脱了,对于我们FBI来说将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电影散场了,观众涌出电影院大门,帕维斯仔细地搜寻着每一张脸。

10点半左右,迪林杰浑然不觉地走出了剧院大门,身边跟着穿红衣服的赛奇和另外一个叫波利的女人。特工温斯泰德紧随其后。

波利注意到事态不妙,并迅速提醒了迪林杰。迪林杰一把推开身边的两个女人,转身从怀里掏枪。为时已晚!他已经被多名特工用枪顶在了脑袋上,只好扔下枪,束手就擒。

没过几天,FBI另一只小分队在加利福尼亚抓住了迪杰林的同伙皮尔。

他们二人在FBI特工的审讯下,对自己抢银行的罪行供认不讳。但特工们问他们二人是否有同伙时,都一口否认没有。这很让特工们头疼,如果他们不承认对方就是自己的同伙,这个案子就不可能结案。

在众人无计可施时,局长命人把迪杰林和皮尔一同带进审讯室。而后命特工问一些无关本案的问题,让二人分别回答。二人一听都是一些芝麻小的问题,渐渐地就放松了警惕。特工突然说:“亲爱的迪杰林先生,坐在你对面的皮尔先生就是你的同伙,对吗?”迪杰林默不作声地注视着皮尔,挑起了自己的眉毛,并微微地颤动了几下,皮尔同时也发出了同样的动作信号。然后,迪杰林微笑着对特工说:“亲爱的警官,我不认识他!”此时,把特工气得面部铁青。可是站在窗外的胡佛局长却注意到了迪杰林的全部动作和表情,通过眉毛的一个小动作,胡佛局长得到了答案。告诉手下迪杰林在说谎,把眉毛的事情告诉他,突破他的心理防线。果真,迪杰林认为利用眉毛传递信息的小伎俩被特工识破了,也就彻底交代了自己和皮尔是同伙。

杰克总结出来的最后一个眉毛动态是扬眉。他认为我们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如果对方双眉一起上扬,表示对方非常欣喜或极度惊讶;单眉上扬,则表示对方对我们所说的话不理解;如果两条眉毛一条上扬,一条保持不变,则表示对方极度地怀疑我们所说的话。

根据这几点,杰克提醒我们,在与人交谈时,如果对方扬起眉毛,你一定不要认为这只是偶然现象,必须认真考虑其中的原因。因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不可能出现一条眉毛上扬,一条保持不变的表情。

比如,你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他说“哦,是这样的啊。”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扬起一条眉毛的话,这说明他并没有完全相信你。因为他只有在怀疑你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表情。在你和对方交谈的过程中,如果他频繁地扬起眉毛,则表示他对你所说的话很疑惑,也在说明你正在逐渐失去他的信任。

最后,杰克提醒我们,这些非语言技巧,都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沟通与交流中,或用来强调重点,或用来表达对自我陈述的满意和自信,抑或用来揣摩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我们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时候,就会变得畅通得多。

“眉目”能传情,从一个人的眉毛不仅可以看出他的性格,而且可以通过眉毛的动态了解他的心理动态。

第六节 FBI会让鼻子说话

人体的非语言信息有很多种,它们都能够帮助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获得第一手信息。在实际情况中,人们对于脸色、眼睛等部位传递出来的信息关注得比较多一些,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别人的鼻子和它所传递的非言语信息,因为人们一直以来对比鼻子的定义只是人类用来进行呼吸的一个身体器官。FBI的专家卡梅伦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尽管鼻子是人体五官中最缺乏运动的部位之一,但它也有自己的语言。在你与别人交谈的时候,一样可以从中读到对方给你传递的非语言信息。比如,在谈话中如果对方的鼻子稍微胀大时,多半是在表示对方对你有所得意或者不满。当一个人已经做好准备要进行某种动作时,鼻翼就会微微膨胀,事实上这是一种补氧的形式。鼻翼处其实存在很多神经末梢,所以当我们闻到刺鼻的气味时会将鼻子皱起来,而在说到某件厌恶的事物时也会做出此类动作。

FBI的专家们为了进一步弄清鼻子所反映出来的非言语信息,他们结合心理学上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和观察,最终从鼻子的一些细微变化中找到了一些相应的心理状态的变化。

首先,人们在旅途中,鼻子的变化最为复杂。它们通过无数次的观察,他们认为当一个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乘车去旅行的时候,他鼻子所表现出来的动作最为复杂。原因是人们在车上与陌生人交谈时,说话的声音会压得很低,很多声音都是通过鼻音发出来的,在人们看来,与陌生人交往要警惕,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FBI的非言语信息专家们从这些人的鼻子变化就可以判断出他们的内心变化,认为这些人都是一些思想保守、不敢敞开心扉的人。

其次,人们鼻子的动态多样化。在有异味刺激时,鼻孔会有明显的伸缩动作,严重时,整个鼻子会微微地颤抖,接下来往往就会出现打喷嚏的现象。FBI的专家们认为,这些“动作”都是在发射信息。

FBI的非言语信息专家们的培训讲义上有一段关于鼻子动作的案例:一位男士看到一位漂亮的小姐,为了表现出他的与众不同的吸烟方法,他向空中吐烟圈,然后烟圈飘向那位漂亮的小姐。¨;w;é;n; ;r;é;n; ;s;h;ū; ;w;ū;¨;小姐没说什么,只是鼻子紧巴起来了。男士问道:“小姐,你讨厌烟味吗?”那位漂亮的小姐没有应答,还是继续紧巴着鼻子。

培训讲义上的这一段描写,FBI的非言语信息专家们给出的分析是:漂亮的小姐紧巴着鼻子已经表达出了她的讨厌情绪,遗憾的是,那位男士竟然没有看出来,反而去问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这样做自然要碰钉子。

FBI的非言语信息专家们建议:如果在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对方的鼻子紧巴起来了,就要尽快终止和陌生人的谈话,因为这个人对你的谈话已经表现出了不耐烦的情绪,如果还继续纠缠对方的话,对方的鼻子的动作会更加频繁,同时也会影响双方谈话的质量。因此,如果在社交中遇到比较厌恶的人与自己交谈时,为了尽快结束谈话,不妨通过鼻子的动作向对方传递一些信号,再加一些脚部的动作,效果会更好。

在人的五官中,鼻子和耳朵是最缺乏活动性的部位。然而人的鼻子也是会动的,虽然动作不明显,但我们不妨从读心术的角度,仔细观察鼻子的动静,试着读出对方的心理。

第七节 FBI告诉你坐姿与性格和心理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的坐姿都各具特色,但是,哪怕是一个随意的坐姿都可以透露人们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状态。FBI的非言语信息专家保罗认为,坐姿本身就是一种身体语言,它是人们在交际场合中一种无意识的心理表现,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以及他对交谈对象所持的心理态度。

在FBI训练基地,警员们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训练。训导主任突然来到基地,并告诉他们第二天局长要来视察基地并会上台训话。此外,训导主任还对警员们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那就是局长台上训话时,坐在下面的警员们坐着的姿势一定是双脚着地并分得很开,脸上要带着笑容。

显然,警员对这一要求充满了疑惑。于是,训导主任给出了他答案:因为这种姿势所传出来的非言语信息是大家开放热情、待人真诚,而且对事物常常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值得依赖和信任。这种姿势的人还具有一定的宽容和忍耐力,能够对他人的谈话保持自始至终的精神集中,是很好的听众。如果你觉得这种坐姿不舒服,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姿势—坐着的时候两腿交叉,这一姿势代表这种人相当沉着和冷静,他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在突发事件面前往往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这两种坐姿都会使大家在局长的心中留下好的印象,同时也是对局长的尊重。

训导主任进一步对这一话题进行说明:如果谁的坐姿是双腿紧紧并拢,那么他马上就会被局长开除出FBI的队伍。因为这种姿势可以反映出这个人性格中胆怯、害羞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往往很差,需要长时间的调节,这样的人大多自信心不是特别强,自信心不强的人绝对不配做FBI的警员。还有一种人也不配做FBI的警员,就是坐着时双腿不断相互碰撞或是抖动的人,这种人比较暴躁、易怒,不够沉着和冷静,缺乏耐性。

可见,坐姿在我们与人交流或者交往中有多么重要,它不仅让我们一眼就能够看穿对方的性格和心理活动,更能从这些细节中改善我们自身的不足。

FBI专家保罗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验,在坐姿的非语言信息的研究上有了一些新的发现。他认为相同的坐姿,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所表示的含义都是不同的。比如,在座位上坐下以后,立即跷起二郎腿的人,若是女性,说明她很希望交往的对象能够给予她更多的关注;若是男性,多表示他的内心有很强的对抗意识,绝对不会心甘情愿地输给对方,同时也反映出他较为自信和随便的性格特征。

坐姿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姿态,并能敏捷地探测出其合理活动,了解其性格特征,明智地采取各种应变措施;另一方面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坐姿,要知道,在任何场合,那种七歪八斜或高跷二郎腿的坐姿都是失礼的行为。

讲究正确的坐姿,一方面是为了给人以端庄、平整的印象,使人产生好感。另一方面,好的坐姿,可以给交谈带来方便。可见,坐姿有时会决定谈话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心理战术加以注意。为了使交谈产生比较好的效果,FBI专家保罗提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