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乌托邦-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②

    “这时红衣主教很温和地告诫托钵僧平静下来,但是他回答说:”‘不,大人,我说话出于一片善良的热切之心,我应该这样。 由于圣洁的人是有热切之心的,因此圣书说:“我因为

    ①见《新约全书路加福音》,第21章,第19节。 ——中译者②见《旧约全书诗篇》,第4篇,第4节。 此处莫尔的译文是忠实的,161年英国钦定译本此句欠确:1970年《新英语圣经》此句译得对。 ——中译者

…… 46

    23乌 托 邦

    你的庙殿而心里热切,如同火烧。“

    ①全教堂发出共鸣的歌声:“当以利沙②向教堂走去,嘲笑他的人感受到这个秃头者的热切之心。”那个开下流玩笑的家伙也许同样有所感受吧。‘“’或许,‘红衣主教说,’你的表现出于正当的心情。 可是据我看,你若是不和一个笨蛋斗智,不和一个傻瓜进行傻的争辩,你虽未必显得更有道行,至少显得更加聪明。‘”’不,大人,‘他回答说,’我不会显得更加聪明。 最聪明的所罗门说:“要照傻瓜的傻话回答傻瓜”

    ③——我现在就是这样作。我向他指出他如不小心就会掉进去的那个深坑。因为,如果许多人嘲笑唯一秃头的以利沙,感受到秃头者的热切之心,那末,一个人取笑那么多托钵僧,其中秃头的不在少数,这个人应该怎样更加有如此的感受呢!此外,还有教皇的谕旨,可根据谕旨把嘲笑我们的人开除教籍。‘“红衣主教看到这件事罢休不了,用头示意那清客走开,机智地转到另一个话题。 不一会儿,他从饭桌起身,去听取诉状,把我们打发走了。”亲爱的莫尔,我的罗唆故事使你听起来够累的了。若不是你很想听,并且不肯放过谈话中任何一个部分,我真不好意思把时间拉长。 我必须叙述这个谈话,虽然叙述得还是简

    ①见《旧约全书诗篇》,第69篇,第9节。 ——中译者②以利沙(Elisha,公元前850?—795?)——古代犹太预言家。 以利沙对嘲笑他秃头的儿童进行恶狠报复事,见《旧约全书列王纪下》,第2章,第23、24节。 ——中译者③见《旧约全书箴言》,第26章,第5节。 ——中译者

…… 47

    《乌托邦》第一部33

    要一些,以便揭露那些人的态度,他们不以先从我口里说出的话为然,可是一看到红衣主教对这样的话不加非难,他们就立即也表示赞同。 他们如此逢迎红衣主教,甚至那个清客的空想,红衣主教只是当做玩笑,不曾驳斥,他们也表示赞许,几乎认起真来。 由此你可以断定,这些奉承者对我以及我的意见会多么地轻视。“

    “不待说,亲爱的拉斐尔,”我评论说,“你使我很高兴,因为你所说的既有道理,又有风趣。而且,我听你叙说时,觉得此身是在故乡英国,又觉得由于愉快地追忆起红衣主教,仿佛回到我的童年了,我小时正是在红衣主教的宫廷受到培养的。 你既然很怀念红衣主教,你真难相信我是多么因此更加对你有好感了,尽管我已经对你具有很大的好感。 然而,即使是目前,我不能改变心意,而必须认为如果你能说服自己不回避帝王宫廷,从而陈述你的谋划,你可以为社会造最大的福。 这是你的责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任何善良的人的责任。 你爱读的作家柏拉图有这样的意见,只有哲学家做国王或是国王从事研究哲学,国家最后才能康乐。 假如哲学家甚至不屑于向国王献计进言,康乐将是一件多么遥远的事!”

    “哲学家并非如此不通情达理,”

    他回答说,“以至不愿意这样做——事实上,许多哲学家借著书立说这样做了——只要统治者肯采纳嘉谋嘉默。 但是无疑,柏拉图有过正确的预见:如果国王本人不从事研究哲学,国王就决不会赞同真正

…… 48

    43乌 托 邦

    哲学家的意见,因为国王是自小就受错误观念的熏染了。 柏拉图从自己和代俄尼喜阿①交往的经验中,得到以上的真理。假如我对某一国王作出有益的条陈,彻底清除他灵魂上的毒素,难道你料想不到我会不是马上被撵走就是受到奚落吗?

    “好,假使我供职法王②宫廷,参加他的枢密会议。 在他亲自主持的一个秘密会上,一群最精明的谋臣绞尽脑汁,究竟用什么妙策可以占住米兰不放,夺回失去的那不勒斯,然后击败威尼斯,征服全意大利;更进而统治法兰德斯,布拉邦特,终而全勃艮第③——还有别的国家,其领土是法王早就有意并吞的。”在这个会上,一个谋臣建议和威尼斯人达成协定,只要法王认为便利,协定便持续下去,有事和威尼斯人商议,并让他们享受一部分掠夺物,等到事情如愿以偿,不妨索回原物。 另一个谋臣提出召募德意志雇佣兵,还有谋臣想贿买瑞士人,更有谋臣要国王用黄金作为可以接受的礼物,消解皇

    ①柏拉图——见本书第10页注,在其所著的《理想国》中,他主张由哲学家管理国家。 他曾作过西西里岛的统治者代俄尼喜阿(称小代俄尼喜阿Dionysius

    the

    Younger,公元前四世纪)的哲学老师。 ——中译者②法王——此指路易十二(LouisⅫ,1498—1515年在位)

    ,通过其外家势力希图霸占今意大利的米兰(Milan)

    ,觊觎那不勒斯(Naples)以及威尼斯(Venice)

    ,以上各城当时都是几个小公国。 ——中译者③勃艮第(Burgundy)

    ——在今法国东南部,自九世纪起为独立公爵领地,1477年曾为法国兼并。 布拉邦特(Brabant)在中世纪为公爵领地,1430并入勃艮第,后与勃艮第大部分北部领地同并入奥地利的哈普斯堡(Hapsburg)王室。 ——中译者

…… 49

    《乌托邦》第一部53

    帝陛下①的怒气。 又有谋臣献计须和阿拉贡国王②言归于好,作为和平的保证,应把属于别人的纳瓦尔国③割让于他。也还有谋臣建议让卡斯提尔国王④上钩,使他指望和法国联姻,并用固定的年金收买他宫廷上某些贵族,使倒向法国。“同时,有一个最令人苦恼的问题:怎样对付英国?

    大家公认,必须进行和平谈判;对于一个脆弱的联盟,充其量只能用坚固的契约去加强,必须称英国人为朋友,暗防他们是敌人。 因此,要使苏格兰人有所准备,英国人一有动静,就让苏格兰人抓住机会对他们下手。 此外,必须暗中支持某个流亡在外的贵族——既有条约,就不好公开支持——赞助他对于英国王位的要求,借此箝制一个不堪信任的国王。“在这样的会上,嗨,大家如此卖力,许多杰出的人才竞相提出属于战争性质的建议,像我这个无足轻重的人,如果我起立建议改变方针,将会怎样呢?假定我表示不要去干涉意大利。 假定我用辩论证明,我们应该呆在本国,因为法国本身已经大得不是一个人所能治理得宜的,所以法王不应梦

    ①皇帝——指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1508—1519年在位)。——中译者②阿拉贡(Aragon)国王——据这个王位称斐迪南二世(FerdinandⅡ,1479—1516年在位)

    ,通称斐迪南五世(FerdinandⅤ)

    ,为英王亨利八世最初妻子凯瑟琳(Catherine)的父亲。 ——中译者③纳瓦尔国(Navare)——以前欧洲的王国,界于西班牙及法国之间,十六世纪两者相互争夺它。 ——中译者④卡斯提尔国王——即查理五世,见本书第8页注。 此处似指当时查理与路易十二最幼女议婚事。 ——中译者

…… 50

    63乌 托 邦

    想扩大自己管辖的领土。 假定,然后,我对他们陈述乌托邦岛东南南方大陆上的阿科里亚人①所作的决定。“曾经有个时候,阿科里亚人为他们的国王争夺另一个王国而从事战争,这个国王根据和那国的旧的联姻关系,自认是它的合法继承人。在阿科里亚人将其夺取后,他们发见,由于要保住它而来的麻烦不亚于花气力取得它。 在这些新掠夺来的臣民中,经常发生着内部叛乱和外来侵略的萌芽。 阿科里亚人认识到,对于这些臣民,他们不得不经常作战加以保护或加以制裁,因而保持一支常备不懈的军队。 同时,阿科里亚人遭到洗劫,他们的金钱流出国外,他们为别人的区区荣誉而流血,但和平却不比过去更加牢固,因为战争使国内的道德风尚趋于败坏,酷嗜盗窃成为第二天性,战场上的杀戮使人们敢于铤而走险去犯罪,法律受到蔑视——这都是因为这个国王要为管理两个王国分心,结果其中任何一国不能治理得宜。”后来,阿科里亚人发现要结束这一切灾难绝无别法,就一起商议,非常恭顺地请求国王对那两王国只保留一个,任凭他自愿选择。 他不能两个王国兼顾,因为他无从分身统治那么众多的人,正如同谁也不赞同雇用哪怕是一名骡夫,如果须和另一个主人合雇。 这位贤明的国王不得不满足于自己的王国,而把新获得的王国让给一个朋友,后来不久这个朋友被赶走了。

    ①阿科里亚人(Achoriens)

    ——用希腊语成分杜撰,意谓无何有之乡的人,其构成类似“乌托邦”的意义。 ——中译者

…… 51

    《乌托邦》第一部73

    “再者,假定我表明,由于法国国王而那么许多国家陷于扰攘不安的这一切穷兵黩武,在消耗了他的财库和歼灭了他的人民之后,终必至于不幸一无所获,所以,他不如去治理这个祖传的王国,竭力使其繁荣昌盛,爱臣民并为臣民所爱,和他们一同生活,政事宽而不严,不觊觎别的王国,因为他所统辖的土地对他已经绰有余裕了。亲爱的莫尔,我这番话,你想听的人将会怎样去接受呢?”

    “当然,不会乐意接受,”我说。“那么,再说下去罢,”他继续说。“设想这样一个情景:某一国王正倾听一批廷臣大发议论,筹划如何为他聚敛财富。一个廷臣献计,国王支付时可将货币升值,当他收进时,可将其贬值至法定率以下——这就可以双收其利,既用少量的钱还大量的债,又可以从应收进的小笔欠款捞一笔钱。 另一个廷臣献计虚张声势作战,以此为借口筹集款项,然后在国王认为合适时庄严地讲和,蒙蔽纯朴的老百姓,都是因为仁慈的国王出于好心肠,不忍涂炭生灵呀!

    “还有廷臣向国王提起某些陈旧断烂的法典,因长期不用而废除的法典,谁也记不起颁布过,谁也就不遵守。 国王应对不遵守这些法典的人科以罚金,这是最大的生财之道,又最名正言顺,因为是以执法为幌子!又有廷臣献策,国王规定许多禁例,侵犯国民生计更是禁例,违者严厉处分。 然后,他又从因禁例而利益受损的人收取金钱,特许对他们开禁。这样,他既博得老百姓的欢心,又有双重进项:既向贪图横财以致陷于法网的人勒索罚金,又向另一些人出卖专利——的确,卖价越高,国王越贤明,因为国王极不愿给私人以侵害

…… 52

    83乌 托 邦

    公益的专利,如要给与,必须私人付出重价!

    “还有廷臣劝说国王将法官约束起来,听从他的节制,这样,法官判决每一案件,都将有利于国王。 而且,他须召法官到王宫,要他们当他的面辩论有关他的事务。 国王所作所为尽管显然不正当,法官对此,或是存心反驳别人,或是羞于雷同其他意见,或是一意邀宠,总可以在法律条文中找到漏洞,加以曲解。 当各个法官意见参差不一,本来很清楚的一个问题却引起争议,真理成为可疑,国王正好借此亲自解释法律条文,使符合他本人的利益。 别人或是恬不知耻,或是心里害怕,无不随声附和。(随着,这个决议竟毫无顾忌地被说成是法庭作的!)然后,站在国王一边作判决,总不怕找不到借口。为了能对国王有利,只要或是说国王是公正的,或是死扣法律条文的字眼,或是歪曲书面文字的意义,或是举出无可争议的国王特权,最后这一条对于有责任心的法官是高出一切法律之上的!

    “所有的廷臣都赞成革拉苏①的名言:一个必须维持一支军队的国王,不管他的钱怎样多,总是不够的。 而且,即使国王想做错,也不至于做错,因为凡是老百姓所有的都是国王所有的,连老百姓本身都是属于国王的,只是由于国王开恩而不曾取去的那一些才是每个人自己的财产。 每个人自己的财产越少越好,这是对国王极其有利的。 因为国王的保障在于老百姓不能从有钱有自由而变为犯上无礼。 老百姓一旦

    ①革拉苏(Crasus,公元前约115—53)——古罗马显宦及富人。 ——中译者

…… 53

    《乌托邦》第一部93

    又有钱又有自由,就不肯接受苛刻而不公道的政令。相反,贫困可以磨折他们的志气,使他们忍受,使受压迫者失去高贵的反抗精神。“在这个时候,假使我又起身争辩,说这些进言有损于国王的光荣和安全,因为不但国王的光荣,而且他的安全,系于老百姓的富裕,而不是系于他自己的富裕。假使我还指出,老百姓选出国王,不是为国王,而是为他们自己,直率地说,要求国王辛勤从政,他们可以安居乐业,不遭受欺侮和冤屈。正由于此,国王应该更多关心的是老百姓的而不是他个人的幸福,犹如牧羊人作为一个牧羊人,其职责是喂饱羊,不是喂饱自己。”事实的确如此,这些谋臣的错误在于认为,百姓穷就导致国家太平。 然而在叫化子中间不是争吵最多吗?还有比不满意生活现状的人更急于造反的吗?还有比一无所有的人更不顾一切极力去捣乱、想混水摸鱼的吗?如果某一国王被老百姓轻视憎恨,为了镇压他们,不得不从事虐待、掠夺、查抄、把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