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游记-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钦赐紫金钵盂送他,方传了有字真经。此经有三十五部。各部中检了几卷传 
来,共计五千零四十八卷。此数盖合一藏也。”太宗更喜,教:“光禄寺设 
宴开东阁酬谢。”忽见他三徒立在阶下,容貌异常,便问:“高徒果外国人 
耶?”长老俯伏道:“大徒弟姓孙,法名悟空,臣又呼他为孙行者。他出身 
原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因五百年前大闹天宫,被佛祖困压 
在西番两界山石匣之内,蒙观音菩萨劝善,情愿皈依,是臣到彼救出,甚亏 
此徒保护。二徒弟姓猪,法名悟能,臣又呼他为猪八戒。他出身原是福陵山 
云栈洞人氏。因在乌斯藏高老庄上作怪,即蒙菩萨劝善,亏行者收之。一路 
上挑担有力,涉水有功。三徒弟姓沙,法名悟净,臣又呼他为沙和尚。他出 
身原是流沙河作怪者,也蒙菩萨劝善,秉教沙门。那匹马不是主公所赐 
者。”大宗道:“毛片相同,如何不是?”三藏道:“臣到蛇盘山鹰愁涧涉 
水,原马被此马吞之,亏行者请菩萨问此马来历,原是西海龙王之子,因有 
罪,也蒙菩萨救解,教他与臣作脚力。当时变作原马,毛片相同。幸亏他登 
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大宗闻言,称 
赞不已。又问:“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 
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 
日岭。遇林不小,遇水宽洪。还经儿座国王,俱有照验印信。”叫:“徒 
弟,将通关文牒取上来,对主公缴纳。”当时递上。太宗看了,乃贞观一十 
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大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六年矣。”牒 
文上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 
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灭法国印;又有凤仙郡印,玉华州印,金平府 
印。太宗览毕,收了。 
     早有当驾官请宴,即下殿携手而行。又问:“高徒能礼貌乎?”三藏 
道:“小徒俱是山村旷野之妖身,未谙中华圣朝之礼数。万望主公赦罪。” 
太宗笑道:“不罪他,不罪他。都同请东阁赴宴去也。”三藏又谢了恩,招 
呼他三众,都到阁内观看。果是中华大国,比寻常不同。你看那: 
          门悬彩绣,地衬红毡。异香馥郁,奇品新鲜。琥珀杯,琉璃盏, 
     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烂煮蔓菁,糖浇香芋。蘑菇 
     甜美,海菜清奇。几次添来姜辣笋,数番办上蜜调葵。面筋椿树叶, 
     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干薇。花椒煮莱菔,芥末拌瓜丝。几盘 
     素品还犹可,数种奇稀果夺魁。核桃柿饼,龙眼荔枝。宣州茧栗山东 
     枣,江南银杏兔头梨。棒松莲肉葡萄大,榧子瓜仁菱米齐。橄榄林 
     檎,苹婆沙果。慈菇嫩藕,脆李杨梅。无般不备,无件不齐。还有些 
     蒸酥蜜食兼嘉馔,更有那美酒香茶与异奇。说不尽百味珍馐真上品, 
     果然是中华大国异西夷。 
师徒四众与文武多官,俱侍列左右。太宗皇帝仍正坐当中。歌舞吹弹,整齐 
严肃,遂尽乐一日。正是: 
         君王嘉会赛唐虞,取得真经福有馀。 
         千古流传千古盛,佛光普照帝王居。 
     当日天晚,谢恩宴散。太宗回宫,多官回宅。唐僧等归于洪福寺,只见 
寺僧磕头迎接。方进山门,众僧报道:“师父,这树头儿今早俱忽然向东。 

…………………………………………………………… Page 322……………………………………………………………

  我们记得师父之言,遂出城来接。果然到了!”长老喜之不胜,遂入方丈。 
  此时八戒也不嚷茶饭,也不弄喧头。行者、沙僧,个个稳重。只因道果完 
  成,自然安静。当晚睡了。次早,太宗升朝,对群臣言曰:“朕思御弟之 
  功,至深至大,无以为酬。一夜无寐,口占几句俚谈,权表谢意。但未曾写 
  出。”叫:“中书官来,朕念与你,你一一写之。”其文云: 
              “盖闻二仪有象,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 
        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天地包乎 
        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象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 
        也。故知象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佛道崇 
        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 
        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亘古; 
        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 
        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① 
        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 ,照东域而流慈。古者,分 
        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见常隐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 
                                                                  ② 
        晦影归真,迁移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 ;丽象开图,空端四 
                ③ 
        八之相 。于是微言广被,拯禽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 
        佛有经,能分大小之乘;更有法,传讹邪正之术。我僧玄奘法师者, 
                                                    ①                                ② 
        法门之领袖也。幼怀慎敏,早悟三空 之功;长契神清,先包四忍之 
        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 
        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使千古而传芳。凝心内境,悲正法 
        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振理,广彼前闻;截伪 
        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法游西域。乘危远迈,策杖孤征。 
        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 
        步;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欲达。周游西宇,十 
        有四年。穷历异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苑鹫峰,瞻 
        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三乘 
        六律之道,驰骤于心由;一藏百箧之文,波涛于海口。爰自所历之国 
        无涯,求取之经有数。总得大乘要文,凡三十五部,计五千四十八 
        卷,译布中华,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陲。圣教缺而 
                                            ③                                ④ 
        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郎金水之昏波, 
        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自作。譬之桂 
        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绿波,飞尘不能染其叶。非莲性自洁 
        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 
        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矧乎人伦有识,宁不缘庆而成 

①  腾汉庭而皎梦——传说汉明帝刘庄梦见金人顶有日万光,佛教因而传入中国。 
② 不镜三千之光——佛教说法:佛的金容,光明可照三千世界。 
③ 四八之相——佛教说法:佛的化相有三十二种。四八,是三十二的乘数; 
① 三空——佛教术语:我空、法空、我法俱空叫三空。一说,三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也叫三空。 
② 四忍——佛教术语:忍,安心忍耐,指对遭遇逆境不生不满之心,安心信守佛理而不动心。有二忍、 

三忍、四忍、五忍……等种种说法。 
③ 火宅——佛教的譬喻:认为生、老、病、死如火之燃烧不息,所以说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 
④ 金水——佛教的譬喻:金刚界把智慧譬喻成水,所以叫做金水。 

…………………………………………………………… Page 323……………………………………………………………

       庆?方冀真经传布,并日月而无穷;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也 
       欤!” 
  写毕,即召圣僧。此时长老已在朝门外候谢。闻宣急入,行俯伏之礼。太宗 
  传请上殿,将文字递与长老。览遍,复下谢恩,奏道:“主公文辞高古,理 
  趣渊微。但不知是何名目。”太宗道:“朕夜口占,答谢御弟之意,名曰 
              ① 
   ‘圣教序’。不知好否。”长老叩头,称谢不已。太宗又曰: 
             “朕才愧珪璋,言惭金石。至于内典,尤所未闻。口占叙文,诚 
       为鄙拙。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珠林。循躬省虑,腼面恧心。甚不 
       足称,虚劳致谢。”② 

       当时多官齐贺,顶礼圣教御文,遍传内外。太宗道:“御弟将真经演诵 
  一番,何如?”长老道:“主公,若演真经,须寻佛地。宝殿非可诵之 
  处。”太宗甚喜。即问当驾官:“长安城寺,有那座寺院洁净?”班中闪上 
  大学士萧瑀奏道:“城中有一雁塔寺,洁净。”大宗即令多官:“把真经各 
  虔捧几卷,同朕到雁塔寺,请御弟谈经去来。”多官遂各各捧着,随太宗驾 
  幸寺中,搭起高台,铺设齐整。长老仍命:“八戒、沙僧,牵龙马,理行 
  囊;行者在我左右。”又向太宗道:“主公欲将真经传流天下,须当誊录副 
  本,方可布散。原本还当珍藏,不可轻亵。”太宗又笑道:“御弟之言,甚 
  当!甚当!”随召翰林院及中书科各官誊写真经。又建一寺,在城之东,名 
  曰誊黄寺。 
       长老捧几卷登台,方欲讽诵,忽闻得香风缭绕,半空中有八大金刚现身 
  高叫道:“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去也。”这底下行者三人,连白 
  马,平地而起。长老亦将经卷丢下,也从台上起于九霄,相随腾空而去。慌 
  得那太宗与多官望空下拜。这正是: 
            圣僧努力取经编,西宇周流十四年。 
            苦历程途遭患难,多经山水受迍邅。 
            功完八九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 
            大觉妙文回上国,至今东土永留传。 
  太宗与多官拜毕,即选高僧,就于雁塔寺里,修建水陆大会,看诵 《大藏真 
  经》,超脱幽冥孽鬼,普施善庆。将誊录过经文,传布天下不题。 
       却说八大金刚,驾香风,引着长老四众,连马五口,复转灵山。连去连 
  来,适在八日之内。此时灵山诸神,都在佛前听讲。八金刚引他师徒进去, 
  对如来道:“弟子前奉金旨,驾送圣僧等,已到唐国,将经交纳,今特缴 
  旨。”遂叫唐僧等近前受职。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 
  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 
  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 
  檀功德佛。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 
  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 
  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 
  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 

① 《圣教序》——传为唐太宗所撰。内容记述玄奘法师西域求经的过程。今所传刻的碑文,有诸遂良及集 

王羲之的书法两种。 
② 虚劳致谢——此下世德堂本有“此太宗御制之文,缀于《心经》之首”一行小字。 

…………………………………………………………… Page 324……………………………………………………………

  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 
  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八戒口中嚷道:“他们都成佛, 
  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如来道:“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 
  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 
  何不好!——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 
  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 
  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又叫那白马:“汝本是西洋大海 
  广晋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 
  每日家亏你驮负圣憎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 
  果,为八部天龙马。” 
       长老四众,俱各叩头谢恩。马亦谢恩讫。仍命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 
  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 
  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 
                                  ① 
  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 上。诸佛赞扬如来的大法。孙行者却又对唐 
  僧道:“师父,此时我己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 
   《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 
  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 
  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 
  去摸一摸,果然无之。此时旃檀佛、斗战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俱正果 
  了本位。天龙乌亦自归真。有诗为证。诗曰: 
            —体真如转落尘,合和四相复修身。 
            五行论色空还寂,百怪虚名总莫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