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者无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者无敌-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们不但搜集到了大量的实物证据,还找到了两位南京城的外籍人士。这两位国际友人一直都在南京城内,手中有大量的日军罪行的证据,同时他们也以他们的特殊身份保护了我们很多南京同胞幸免于难。其中一位是美国的女传教士,也是金陵女子大学的教育系主任,中文名叫华群,美国名字叫魏特琳;另一位是一个德国人,是德国西门子公司派到中国的南京分公司经理,叫约翰·拉贝。”
“拉贝先生?”孟翔吃了一惊。
“是的。”林天宇道,“南京的难民都尊称他叫拉贝先生。这位拉贝先生虽是德国人并且还是德国纳粹党人,但却非常具有狭义精神。他依靠他的特殊身份在南京城内保护了大批的难民,他在他自己的住宅里就收留了600多个南京难民,并且还担任一片中立安全区的主席,前前后后又超过十万的南京居民在那里避过难。而那位魏特琳女士也一样,她利用她的美国人身份和负责的学校保护了上万名南京的妇孺女子。”
“他们是我们中国人真正的朋友啊!”孟翔感叹道,“对了,你们见到拉贝先生和魏特琳女士了吗?”
“见到了。”林天宇道,“鬼子占领了华东大片地区,在一个多月前刚刚扶植了大汉奸梁鸿志在南京成立了所谓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因此南京的风声送了不少。我们收买了几个伪军军官,秘密地见到了拉贝先生和魏特琳女士。两人都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日军暴行的证据,不但有他们亲笔写的日记,还有很多他们冒死偷拍下来的照片和录像带。再加上我们通过其他人和其他渠道弄到的证据,这些物证数量很大。”
“好!非常好!”孟翔神色沉重地点点头,“所有证据的原件都稳妥保存,所有的录像带和照片都进行翻拍和冲洗,越多越好。”
“是!”
“对了,拉贝先生和魏特琳女士呢?”
“我们也邀请他们两人离开南京,随我们前往安全的国统区,但魏特琳女士婉言谢绝了,她不忍心离开学校,她担心她离开后,学校里的难民会遭到日军的残害;拉贝先生的处境其实比较进退维谷。一方面他也不放心离开南京,一方面他的行为在暗地里遭到德国纳粹政府和西门子公司的责难,毕竟纳粹德国现在何日本已经是盟友关系,德国政府已经多次给他下达了回国通知书。拉贝先生现在不知道何去何从。”
“那就赶紧把拉贝先生和他的家眷朋友都接到这里来。既然鬼子已经在南京成立了傀儡政府,大规模的屠杀行为自然不会再发生了,拉贝先生继续呆在南京也会自身难保,他要是回到德国,肯定会遭到非难。既然他是中国人的恩人,我们就必须要以德报德。你立刻安排人手去办这件事。”
“明白!”林天宇肃立,然后面露难色,“副座,当初您拨款给我们的首批经费如今已经都花得差不多了,所以。。。”
“知道了!”孟翔点点头,“你们工作得很出色,我马上批个条子,拨十万大洋给你们。”
“是!”林天宇面露喜色。
处理完这件事后,孟翔略微送了一口气。借着昏黄的煤油灯,他开始给那些来信进行认真的回信。一开始他还洋洋洒洒说了很多励志的话,但后来越写越累,便只写了几句感谢和勉励话语便完事了。尽管已经这样偷工减料了,但写到凌晨两三点时,仍然才处理了一半多。就在孟翔困得不行,打个哈欠准备睡觉的时候,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是一位年轻的军官。孟翔认得他,是张中将的副官朱增源少校。
“朱副官,有什么事情吗?”孟翔问道。
“孟副参座,军座有请!”朱少校显得很焦急,“军座让您快点跟我过去。”
“有劳了!”孟翔急忙戴上军帽。
同样点着煤油灯的军团部内,气氛有些压抑。现场像白天时那样,只有张中将本人和张参谋长,两人的脸色都满是阴郁之色。当看到孟翔过来时,张中将和张参谋长互相对视一眼,都叹息一声,同时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孟翔。朱副官带着孟翔进来后,转身退了出去。
“军座、参座,发生什么事情了?”孟翔有点惴惴不安。
“困龙,又被你说中了。”张中将的语气很沉重,“五个小时前,我在战区长官部悄悄地给武汉军令部次长熊斌将军打了个私人电话。熊将军是西北军出身,当初冯长官五原誓师时,他担任联军总司令参赞,我是西北军第十五混成旅旅长,所以我和熊将军有着不浅的交情。我打电话问他,假如第一战区没有在豫东抵挡住日军攻势,最高统帅部有没有什么应敌计划。他当时的声音就有些不对劲,还问我从哪里听来的风声。我说‘哲民兄,我只想多救些咱们的老百姓,你要是知道什么,就透露点给我吧’。他犹豫了几分钟后,说出了军委会的计划。”张中将长长地嗟叹一声,“困龙啊,还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啊!原来中央确实已经制定好了‘以水带兵’的计划!只是这个计划平时讳忌莫深,基本上束之高阁,所以我们这些在外面的人都从来没有听到风声。熊将军告诉我,其实抗战开始的时候,就有苏联顾问提出过这个设想,武汉行营参谋长晏勋甫、C。C系的陈果夫、军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姚琮、军委会政治部的陈部长。。。等多个国府军政高层都曾前后提出这个‘以水带兵’的计划,个方案的主要分歧就是在哪里掘开黄河大堤。中央既然有此作战方案,那么豫东战局一旦糜烂,黄河大堤肯定会被。。。”张中将叹息着,言语间显得疲惫而失望,“我还问熊将军,这个方案或能阻敌,但必会殃民。国府中央到时候怎么向国内外交代?熊将军苦笑着,说国府已经想好了对策,到时候把责任都推到日本人的头上,就说日本人的飞机炸毁了黄河大堤。这样一来,国内外都会谴责日本,国府就能更加获得国内百姓的支持和国外列强的援助。呵呵,这可真是一举三得啊。。。”张中将几乎是悲凉地叹息着。
“为保国而殃民,这究竟值不值?”张参谋长也显得很茫然。
孟翔也沉默着。国难当头,国家和人民究竟哪个更重要?主权和人权究竟哪个更重要?这真是一个深刻而沉重的问题。
“困龙。”张中将从一时的茫惑中迅速回过神来。
“军座!”孟翔急忙提起神。
“我张自忠参军以来,从来不会消极避战、保存实力,哪里有强敌,哪里有恶战,我便要冲到哪里!为国为民而死,本为军人之天职!”张中将目光如炬道,“这一次,你立了大功。要不是你精确地推测出了豫东局势接下来的发展,说不定这场大浩劫真要降临在河南大地上了。我决定接受你的提议,第二十七军团全部开赴豫东战场,为河南人民尽到我们的一份力。既然我们是抗日的部队,在徐州抗日还是在河南抗日,不是一样么?即便死了,也都是死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徐州会战结束后,我接下来的安排原本都听从于军委会和战区司令部的调遣,但现在我既然知道了这个现实,如果不去豫东,我良心难安。”
“军座。。。”孟翔忍不住一阵感动。
“你做得很好。”张中将赞许地用眼神鼓励了孟翔,“我明天就向战区长官部和军委会主动请缨。克侠、困龙,我们赶紧整顿部队,准备前往豫东参战。”
“是!”孟翔和张参谋长一起凛然受命。

第七十三节 转战豫东(3)

五月十日,第二十七军团申请调往第一战区进行休整并预备参加豫东战事的请求得到了战区司令部和武汉军政部的批准。对于战区司令部来说,徐州大突围是早晚的事情,让第二十七军团先走一步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对于武汉军政部来说,即便要在徐州和日军展开决战,第二十七军团这样已经彻底被打残的部队也确实不能再继续参战了,反正眼下有二十多万的精兵正在源源不断调往徐州。既然第二十七军团留在第五战区已经不会再起太大作用,那么调往第一战区锦上添花也是很合理的安排。毕竟第一战区第一兵团的那位薛中将一直嚷嚷着手上部队太少,把第二十七军团调去加入第一兵团也算是满足了薛中将的要求。这位人称“老虎仔”的薛中将打起仗来对部队的要求也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另一方面,把第二十七军团这支比较能打的部队调到第一战区,也得到了蒋委员长的同意。眼下台儿庄大战后,第五战区一口气全歼了日军一个甲等师团,开创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场重大胜利。委员长虽然高兴,但也隐隐不安,因为一手指挥了这场大捷的李上将眼下可谓是风光无限、名扬四海。这是个很鲜明的对比;中央军当初集结精锐主力在上海、南京等地和日军血战,最后都惨败而告终;而李上将指挥的地方杂牌军却能创造如此大胜,自然而然,这就显得中央军的将军都是无能的饭桶,而地方军领袖李上将则是真正的中国名将。一时间,李上将的威名不但在国内是家喻户晓,甚至在国外也拥有了很大的影响力。身为全国最高领袖和中央军最高统帅的委员长在心里自然有些不是滋味,他也担心李上将和桂系从此会功高震主并势力大增。因此,委员长非常迫切中央军也能打一个大胜仗,煞一煞李上将和地方军的风头。第一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中将是委员长的心腹爱将,并且也善于打恶仗。眼下豫东地区的日军蠢蠢欲动,这正好是个机会。要是薛中将不负众望地在豫东创造第二个台儿庄大捷,那中央的脸上必然大大增光添彩。基于这么长远的考虑,委员长自然乐意给薛中将再增加一支部队,更加能确保胜利。
当天上午,早已经准备就绪的第二十七军团在接到命令后立刻就出发了。全军团的一万三千余官兵浩浩荡荡地从临沂开拔向徐州,转道苏北和皖北,挺向豫东。临沂战役后,经过短暂的补充,59军的兵力勉强恢复到了九千来人,365旅兵力则恢复到了四千余人。虽然总兵力连一个满员军团的一半人数都不到,但部队的装备都是不错的。59军一半英式捷克式装备一半日械装备,365旅基本清一色日械装备和少数德械装备,无论是步兵火力和轻型火炮,都和日军一个乙等师团相差无几了。唯一的缺陷就是新兵占的比例太大,全军团三分之一的士兵都是刚刚参军的青壮年,使得部队的整体战斗力下滑了不少。
虽然战争让女人走开,但第二十七军团里还有不少女兵,人数三四百。这些女兵有的是跟着学员兵部队一起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有的是从沦陷区里逃出来的流亡学生。补充到第二十七军团里的这些学生兵有八九百人,男学生大多去做了基层军官或指挥部的副官文书等职务,女学生则组建为了文艺队,负责发挥专长给士兵们加油打气,这还是孟翔的主意。全军团的女兵们光是365旅就占了一大半,原因很简单:365旅战绩太辉煌,特别是血战兰陵镇并击毙日寇中将师团长、更加是抗战以来前所未有;第二个原因就是365旅的军官们都普遍很年轻,旅长张宣武才三十出头,副旅长孟翔二十三,参谋长李兴武只有二十八,其他的团长营长基本都在二三十岁之间,并且基本清一色的光棍;再看看59军,张中将已经四十七,李副军团长已经四十四,张参谋长三十八,其他的师长旅长们也都四十上下了,别说结婚了,甚至家里的孩子都有一大堆了。如此鲜明的对比,自然使得365旅对这些女学生们的吸引力大大超过了59军。女人嘛,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对青少年英雄的崇拜程度都会超过中老年英雄。
由于日军的南北两路大军对徐州的包围圈还远远没有形成,因此第二十七军团的撤离过程基本是无惊无险。当部队经过皖北地区的时候,由于59军和365旅在全国已经妇孺皆知,因此沿途的皖北青壮年纷纷踊跃报名参加这支抗日英雄部队。皖北素来民风彪悍,俗话说“水做的江南,铁打的淮北”,特别是萧县,这个地方的“匪患”更是号称淮北之最。民国初年曾有一位县长到萧县上任,却发现全县十多家势力独霸一方,而自己所代表的官方势力居然连前五名都进不了,就连县城收上来的国税都不得不“官匪三七分成”,政府分三成,当地各方地头蛇共分七成。第二十七军团在路过萧县时,对当地这些亦正亦邪的“匪军”基本是招纳为主、强攻为辅。实际上,这些被迫落草为寇的土匪们在骨子的本质还是朴质的老百姓,保家卫国的道理他们还是很懂的。因此第二十七军团经过淮北后,硬生生增加了四千多兵力,全军团扩军至一万七千余人。这里面的一半新兵主动参军的热血青壮年,另一半则是被“招安”了的当地土匪。既然是出身于民风彪悍的地区,并且还干过打家劫舍、对抗官军的事情,这些新兵的战斗力自然要比普通的壮丁好多了。
365旅里最高兴的就是新建的803团的团长刘峰岭了。他的803团在从临沂出发前基本就是个空壳,只有张中将当初调来的临沂保安团的三百来人,孟翔把这个保安团编入803团,原先的保安团长张里元被任命为803团中校副团长。眼下803团则结结实实增加到了一千三四百士兵,虽然基本都是土匪兵,但好歹也算是一个团了,而365旅的整体兵力也增长到了五千五百多人。孟翔当初预先囤积的那三千支步枪和三千顶钢盔也都分发了这些新入伍的士兵,使部队的装备分配率还是保持这满员。
5月18日,部队进入豫东的永城,正式开入河南省和第一战区。
这天上午,从第五战区司令部发来的消息再次证实了孟翔的“战略天才”。原本雄心勃勃想要在徐州和日军展开全面决战的蒋委员长终于被眼前的凶险局势给惊醒了,并批准了第五战区请求放弃徐州和徐州国军部队全线转进的战略计划。从五月下旬开始,云集徐州的六十万国军开始有条不紊地全面撤退。除此之外,第一战区也向第二十七军团这支刚刚加入本战区的部队发来了豫东战局的最新情报:日军第十四师团已于5月12日从濮县、杨集一带渡过黄河南进,并于5月14日侵占了曹县;眼下,第十四师团正朝内黄、仪封、民权等地大举推进,陇海铁路已被日军切断。第一战区正组织部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