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速人生-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树一点都不笨,在这之前就已经感觉出什么。只是她绝对没有想到,梦旎旎曾经三番两次的用药物将孙旭阳迷翻。任何人从表面上看,都不会觉得梦旎旎是胡作非为的女孩子。

梦旎旎发完整整两箱的东西,接着走向B组,随意的交谈起来。

孙旭阳没有在意,一边吃热腾腾的盒饭,一边向阿树请教几个机械方面的问题。等阿树将这几个问题简单的解释一遍,孙旭阳再看梦旎旎那边,发现梦旎旎和小朱有说有笑,十分亲密。

梦旎旎没有察觉到孙旭阳望着这里,随手拿起身边的毛巾,给小朱擦汗。

孙旭阳心口像是被蜜蜂蜇了一下,猛地疼痛,又立刻掩饰过去。

“主办方那边还有一个开幕式的彩排,我不打扰你们工作了。”梦旎旎看看时间差不多,站起来,用甜甜的声音对着大家说道。

队员们,不管年轻年老,纷纷向她挥手告别,看来车队里所有人都很宠她。

车队的工作,紧张而忙碌,合作氛围却很融洽,以往都是“单打独斗”的孙旭阳,很喜欢这种感觉。

“孙队长,最快明天或者今天晚上,你们车手就可以进行练车。我们会把这三辆车重新组装起来,然后进入A1正式用车的调校阶段。”技师组的组长走过来,对着孙旭阳说道。

车手三人组的“队长”,这种叫法,无疑是带着一点点的调侃。

“这样就好。雨胎和干胎,你们怎么准备的?”孙旭阳问他。

“按照比赛规定,我们都会拿到几套轮胎,具体的使用策略,需要你这个队长来做决定。哦,还有,比赛车手的人选,你必须尽快确定,这关系到我们技师组维修力量的分配。指导员不在,这些都由你来决定。”

“车手,我现在还不知道,看看他们后面两天的表现吧。”

立场 (15)

“你也会考虑自己的吧?”技师组的组长接着问。

阿树紧张的看着孙旭阳,她实际上不希望孙旭阳参赛。从孙旭阳连续的两次噩梦,她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觉得孙旭阳的心理状态不稳定。

“重点考虑斯蒂夫,哦,就是许俊逸。小朱负责B组的,你给他多调配两名技师吧。”孙旭阳想了想,说道。

孙旭阳说这句话的口吻,是队长,不是车手。

第四百六十九章膜拜最强?挑战最强?

毫无疑问,整支车队里,阿树在赛车调校方面的实力是最强的。

经验丰富的技师组组长知道队员的能力,将三辆法拉利性能车的的拼装还原项目交给小朱带队,而阿树监督负责赛车的调校和测试。

根据车队信息员采集的信息,后天的官方练习赛的天气降水概率是百分之六十,雨量接近今天的情况。

这样的湿滑路面,预估的过弯速度,是否应该平均减少20km/h?得知后天的比赛日的天气会是降雨为主,孙旭阳终于坐不住,拿起雨伞,去赛道上走走。

赛道上,还有不少披着雨衣的车手,在详细的考察赛道。想必,他们也已经知道,接下来的比赛会是在雨中进行。

虽然比赛还未开始,但是紧张的情绪,却已经在逐渐蔓延。

孙旭阳看到屠飞影和米丽亚坐在能够避雨的看台上,正在利用中午时间进餐。

米丽亚手里拿着一罐可乐,坐在屠飞影身边,看上去十分热情。屠飞影狼吞虎咽的啃着牛肉汉堡包,不时的从米丽亚的手里抓过几根薯条塞到嘴里。

飞影家世还算不错,但是和赛车界的千金小姐米丽亚比起来,不过也就是一个来自中国的“穷小子”。而他们目前的样子,显然是朋友成分多于恋人成分,又或者说,屠飞影愣头愣脑,还不想沦为米丽亚的“小男友”。

穿着嫩黄色雨衣,卷卷的金发悬挂在脸颊边的米丽亚,就像是一个雕凿出来的洋娃娃。她笑的很甜,偶尔会从屠飞影那边抢一点东西吃。屠飞影板起脸,米丽亚却不怕他,握着小拳头,对着屠飞影的脑袋敲打。

两人打打闹闹,说着意大利语,似乎并不是屠飞影在孙旭阳面前表现出来的拒她千里之外。

飞影十四岁,米丽亚十五岁,在中国也就是初中的年纪。当其他的赛车少年都还在混卡丁车赛事的时候,飞影却成功完成三级跳,已经能够参加世界级的A1大奖赛,从这点来说,米丽亚钟情于他,也并非毫无道理。

比起已经十六七岁的“天才少年”斯蒂夫,飞影后来居上,必然是将来世界顶尖赛车界的一颗新星。

立场 (16)

只是,我这次已经打算让斯蒂夫上场,不知飞影会不会太失望。我当前的状态,或许还比不上他们两个小家伙……不过,一切一切,还要等官方的三次练习赛结束再说。

孙旭阳蹲下来,一边用手掌感受赛道的湿滑程度,一边心想。

他从赛道回到维修站,技师组已经将三辆赛车拼装完成,在阿树的带领下进入模拟调校阶段。

“转向力度,调整到3。5……刹车强度在6。8到6。9之间……”阿树轮流巡视三个小组,观察着专业仪器上的气压等等指标,一边推算一边说道。

她看到孙旭阳回来,立刻扔给他一条干毛巾。

“这三辆车,到晚上就可以用了?”孙旭阳擦掉身上的雨水,问阿树。

“如果夜晚赛道开放,应该是没问题。这三辆车是测试车,主要用来记录你们三个人的行驶情况。A1的比赛车,是不能加装任何规定之外的仪器的。”

“我刚才去看了一下赛车,最危险的果然还是Spitkehre发夹弯的切入点。那个冲刺在比赛里很难看清弯口,尤其是下雨,路面打滑更难控制。”孙旭阳说道。

阿树表情凝重的点头,“霍根海姆赛道的特点就是对刹车水平提出很高的考验。虽然弯道不多,但是几乎每个弯道都是加速直道接急弯,技术难度不高,重要的是胆量。你对于组合弯的丰富经验,在这种简单的赛道上,其实很难发挥优势。”

“所以我打算让斯蒂夫代表中国队完成星期天的短程赛和正赛。他对赛车的控制很自信,眼光也很敏锐,比起我更适应这样的直线型赛道。飞影呢,毕竟比赛经验不够丰富,我怕他会忙中出错。”

“嗯。这样的安排是很合理的。不过先不要把你的打算告诉斯蒂夫,我怕他会骄傲,而且也会影响到飞影的积极性。”

“话说回来,最终到底谁上场,还要看后天和大后天的练习赛。如果练习赛的结果,我比他们表现的都好,我还是会亲自上场。”孙旭阳给自己留有余地,接着又说道。

阿树无奈的摇摇头。她知道孙旭阳一边想安排斯蒂夫上场,一边又心里痒痒的想自己上场。

“对了,你还记得上次在塞纳纪念碑遇到的那个老头吗?”阿树忽然又问。

“哦,有印象,那个怪老头。他不是给你一条关于赛车调校的复杂公式吗?”

“那个公式非常复杂,但是也正因为它复杂,它的精确度非常高,高到以当前的赛车调校水准,根本没办法做到它理论计算的精度。”

孙旭阳笑笑,“那岂不是没有用,干脆给你一个简化公式就好了。”

立场 (17)

“并不是这样的。”阿树眼神里透着执着,“实际上,这段时间,我除了工作,每天晚上就是研究这条公式。我一步一步分析赛车调校的几个重要成分,终于把它分解成几个零散的小公式。你猜猜我发现什么?”

“发现什么?”

“每一条小公式,都是一个巨大的发明!没有一条公式是曾经出现在任何已经发表的资料或者文献里的!每一条关于赛车指标的公式,都是他原创的!他给我的那张纸片大小的公式,越研究,就越深奥。不夸张的说,这一个大公式,里面包含的内容,比得上一本机械宝典。”

“没有那么神奇吧?里面有几个,不是由一些基础公式组合出来的吗?”

“我当时也是这样以为的,但是后来回到斯图加特,仔细研究,才发现不一样。它跟世界现存的那些工程学教科书上的公式,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简单说,就是他把公认最正确的机械公式,全部加以修正!”

“哦……”孙旭阳似懂非懂。

“这个人在数学方面的造诣很深,对赛车工程学的理解,已经能够贯彻到细节的细节。他在物理的实践研究达到的高度,绝对能够媲美对于物理学的理论研究方向的爱因斯坦。”看到孙旭阳满脸的迷茫,阿树叹口气,“就知道不该和你说这些。”

“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就说,这个人很厉害,是吧?”

“嗯,当初只是觉得有点神奇,但是对这个公式理解越深,就越发现,他是一个和爱因斯坦一样聪明的人。”

“其实你也很聪明,当时他给你这个公式,只是希望你能够运用。他绝对想不到,你能够把这个公式分解出来,获得十倍百倍的信息。”孙旭阳立刻说道。

“我想应该是这样。他料不到我会用整整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来拼命的分析这个公式。”

孙旭阳想了想,“他那么厉害,又那么默默无闻,那就只有两个原因。”

“哦?”阿树睁着明亮的双眼,看着孙旭阳。

“第一,他天生不愿出名。第二,他是个危险人物。”孙旭阳说道。

阿树点点头。

“阿树技师,排气压力调整到7。8差不多吧?”一个技师走过来,问阿树。

“孙旭阳的那辆,也就是A组的赛车,调到7。8,B组和C组的两辆,分别是7。6和7。4。他们油门深度不同,所以这个也是不同的。”阿树回答道。

接着,阿树继续看着孙旭阳,“好像,他说他在美国是吧?”

“是啊,我记得他说他来德国是来看一个老朋友的。”

立场 (18)

“我打算去美国找他。如果能够找到他,从他那里学三天的内容,会比我在博世三年学的还多。机械学进入精密时代,发展却越来越止步不前。比起医学、天文学等等学科,机械的玩意,好像是越来越古代的东西。研究过他的公式,我开始怀疑我们目前使用的体系是否正确……”

说到这里,阿树再次叹气,“唉,你一定听不懂我在说什么。就是博世公司那些世界著名的工程师,也都当我是在异想天开。我不该和你讨论这些,但是又不知道应该和谁说这些疑惑。”

又有几个技师跑来向阿树请教调校方面的问题,阿树向他们一一解答,然后重新望着孙旭阳。

“你想听我的意见,是吗?”孙旭阳问她。

“嗯。”

“留在博世公司。等你成为这个领域最顶尖的人物,你总有一天会见到他的。如果他可以找到当前的机械学的弱点,你也一定可以。”

阿树想了想,点点头,“我明白了。”

一切都追求最完美最极致的阿树,拿着那个神秘公式,差不多彷徨了两个星期。如今,打动她的,不是孙旭阳的建议,而是孙旭阳对她的期望和信任。

第四百七十章一山容三虎

三辆赛车调试完毕,在实际测试中,其中一辆不知在装配过程里发生过什么错误,出现故障而无法快速修复。

于是,孙旭阳把两辆赛车让给看上去已经迫不及待的斯蒂夫和屠飞影。

“后天就进入比赛日程,你完全不练车,行不行?”阿树手持仪器,看着斯蒂夫和屠飞影的两辆赛车疾驰而去,问身边的孙旭阳。

“没关系,星期六的排位赛的上午,还有一场官方练习赛,而且是最靠近正式比赛的最后一场练习赛,对于感受比赛气氛来说很有利。”孙旭阳望着在第一个弯道就展开互相竞争的斯蒂夫和屠飞影的赛车,说道。

“实际上第三场是最不利的,因为考虑到给正式比赛节约轮胎,第三场练习赛用的都是前两场练习赛用过的已经磨损的差不多的轮胎。”阿树说道。

孙旭阳笑笑,不说什么。实际上,他又何尝不清楚这个道理。只是他比那两个小家伙年长许多,必要的谦让,还是应该做出来的。

看到孙旭阳笑而不语,阿树拿他没办法,“你这个队长,还真是大度。只怕他们两个小家伙,还以为你让他们打头阵,未必会领情。”

噔!噔!

阿树手里的仪器,跳出两个数字——180、200。

通过安装在赛车上的远程信号发射器和速度测量仪,阿树先后接收到屠飞影和斯蒂夫进入第一个弯道的速度。

立场 (19)

斯蒂夫这小子,果然还是不服气,用200km/h的速度过弯。孙旭阳心想。

“屠飞影的入弯速度比他低20km/h,但是消耗的时间跟他差不多。”阿树说道。

斯蒂夫和屠飞影两人,水平旗鼓相当,又各有天赋,在赛道上战起来,互不相让,颇是精彩。

孙旭阳想起当日在银石赛道,斯蒂夫在雨中输给屠飞影才让飞影获得机会加入车队,终于明白为何今天的斯蒂夫显得“杀气十足”。

那天晚上的比赛,他没有亲眼看到,而如今看到他们的两辆赛车的蒙蒙的细雨中死咬着较量,顿时能够猜想那天的比赛的激烈程度。若非这样,驾驶水平娴熟的斯蒂夫也不会冲出赛道,让屠飞影赢得胜利。

赛道边,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是赛场的工作人员,有的是中国队的技师,有的是其他车队正在调试赛车的车手和工程师。

黄昏悄然降临,屠飞影和斯蒂夫的两辆赛车,同时进站。

分别服务于他们的B组和C组技师,立刻行动起来。尽管是合作的团队,竞争也无处不在。

斯蒂夫的赛车率先离站,而屠飞影的赛车,仅仅只慢0。5秒。

两人在赛道上又展开激烈的角逐,这情形,不亚于一场决定是第一名还是第二名的F1比赛的最后几圈。

“如果他们两个都成功晋升F1,这样的场面,迟早会在F1比赛里出现的。”阿树盯着手里的仪表,忽然说道。

技师组的翻牌员举着数字板,提示车手还有最后两圈。

一起看文学网首发,拥有最新最全内容,敬请支持。

这将近20圈的试车里,斯蒂夫和屠飞影一直没有出现失误,这倒是让孙旭阳有点意外。如果这样的状态维持到A1大奖赛的正式比赛,夺得第三第四的名次是绝对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斯蒂夫和屠飞影仿佛都想证明自己更强,比起刚才,更加迅猛。

两个从私人恩怨的比拼,渐渐转变为驾驶风格的比拼,犹如背负着麦克拉伦和法拉利的历史恩怨,越战越勇。

从法拉利培训中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