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上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上海-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初三,这三个人按计划又来到霞飞路。先在霞飞路上的商店里转了一大圈。中午时分,在八仙桥吃了些点心,就转到了恩派亚电影院西面的一条小马路转弯,向南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外国坟山,(现在的淮海公园南面的太仓路一带)。这还是他们刚进恒大小学读书时来过的地方,但当年只是路过,没有好好的白相。今天可有的是时间,要痛痛快快的白相一下。

“君兰、丽绢,你们两人给我听着,这条马路上玩什么的都有,是很有看头的。但是你俩看看,现在这里是人山人海,要接受白相大世界的教训。我们三个人要一起行动,不能走散。”家兴非常严肃地说着。

“听你的。”君兰说。

“对,听你的,我保证不自由行动。”丽绢也说。

于是,这三个人开始白相外国坟山。

他们先自东向西走,最东头的一摊是猴子出把戏。三个孩子从人群的空隙钻到了最前面。看到两个大人,一个孩子,光了膀子,敲着锣,喊着、说着,在耍弄两只猴子。那猴子倒也听话,叫立就立,叫走就走,叫翻跟斗就翻跟斗。看了一会,家兴拉着两人要转到下一个摊位,可丽绢不肯挪步,两位哥哥只好顺着她。丽绢看着、看着就走到了一只正在表演动作的猴子跟前,伸出手想去和猴子握手。可那猴子却呲牙裂嘴吱吱地嚎叫着要来抓人,吓得她叫了起来,逃回到了家兴身边,家兴一把把她抱在怀里保护了起来,说:“不要怕,没事的,走吧,还是去看下一个场子。”

接着,这三个人就转到了第二个摊头。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小热昏买梨膏糖。这个小热昏正在说唱《济公传》。他头戴一顶破草帽,身穿一件破袈裟,手摇一把破扇子,一副似笑非笑的怪模样,不说话就会使人发笑。他唱了没几句,就开始兜售起他的梨膏糖。说他的梨膏糖是什么什么的料作做的,说他这梨膏糖的功效又多么的神奇。说着、说着他就“的立笃落”地敲着手里的竹板唱了起来:“老伯伯吃了我的梨膏糖呀,保你活到九十九呀;老婆婆吃了我的梨膏糖呀,眼不花来耳不聋呀;小媳妇吃了我的梨膏糖呀,夫妻幸福又恩爱呀;小朋友吃了我的梨膏糖呀,保你聪明又伶俐呀;大姑娘吃了我的梨膏糖呀,马上就嫁个如意郎呀-----”他这一唱还真有效果,看客不但不走,而且都笑着掏起腰包摸出钞票,来买这既甜蜜可口,又可使人健康、交好运气、神奇的梨膏糖。家兴也凑热闹买了几块分给君兰、丽绢吃。

接下去他们又欢欢喜喜地来到第三个摊位,是山东人卖拳头。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带着一个小姑娘,在那里打拳、弄刀舞枪。功夫还挺不错,圈子里叫好声一阵又一阵。那男子拳脚一停,双手抱拳。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今天大家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不要走,你要走,我就要骂娘!”那个小姑娘跟着就拿面铜锣,向看客们要钱。不少人慷慨解囊,摸出铜板丢入铜罗。丽绢也给了那姑娘两个铜板。

下面一个摊是皮影戏,上海人叫做“牵线木头人戏”。看的人也不少,家兴他们只看了片刻就又转到了下面一摊。

再下面是小神仙衔牌算命。一个年纪五十上下的人,头戴一顶黑色西瓜皮帽,脸上架着一付黑眼镜。面前的一张破桌子上放着一块木板,下面用几根细竹干斜撑着。桌面上除了笔、墨、纸、砚,还有一合纸牌,一只鸟笼。家兴等三个人在这里刚停下,那算命的对家兴开了口,说:“这位小先生,来、来、来,我给你算上一命。你天庭饱满,地角方圆,是福人福相,今后必成大器------”家兴没有接口,拉着丽绢、君兰掉头就要走。这丽绢却回头对小神仙说:“这还用你来算,家兴哥哥的命我老早就算好了,今后肯定会成大大的器。可你给我算算,我是什么命?”

这算命先生一看生意来了,就笑嘻嘻地说:“这位千金也是富贵之相,报个八字,想算什么,问啥事,尽管说来。算得准铜板十个,算得不准,分文不取。”

“想问问什么时间会找到我姆妈?”

这算命的人立刻摊开纸牌,接着打开鸟笼,把小鸟从笼子里放了出来,嘴里不知说些什么,那小鸟用嘴衔起一张纸牌,算命的人取来打开一看,就说:“你母女失散已经多年,可你命中注定必定会母女相会,但是现在还没到时间。”

“那什么时间可以见面?”

“丽绢,你不要相信这瞎子瞎说,我姆妈就喜欢算命,可就是十算九不准。”君兰说着也要拉丽绢走,可她还要想问下去。

那瞎子也不让走,说怎么可以算了命不给钱就走。家兴一看,为不扫妹妹的兴趣,他就给了那瞎子五个铜板。给五个铜板是小事,可丽绢心想还是家兴哥哥好,了解妹妹的心思,无形中对家兴又添了三分爱意!

然后,这三个人笑着又到了下一个摊子。这个摊位是在地上摆棋盘的,一个中年男子做东,一个老头和他对弈。四面围了好些人在观战。

三个人没有停下就走到了下一个摊位。那是卖皮箱的,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手里拿着一只黄颜色的皮箱,嘴里说着:“真皮的,完全真皮的,不骗人,绝对不骗人。价钱便宜。识货朋友请来看看。”他手里还拿一枚铜板在箱子上不断地刮着。

再下面是翻扑克牌。三张牌:一只A、一只K、一只J,要看的人猜。看的人不少,但没有人下注。旁边还有几个不三不四的人,可能是同党,望风的。家兴他们也只是瞧了一眼,没有停下来。

三个人又走过好几个摊摊,有一个摊位看的人特别多,里三层、外三层。

“这里是做什么的,我们钻进去看看。”丽绢说着就往里面挤,两位哥哥也只好跟着挤了进去。挤到最前面一看,是在唱申曲《陆雅臣卖娘子》。说的是一个赌徒,输到最后连自己的娘子也要卖掉,想换钱来做赌本。这出戏是劝人不要迷恋赌博,戏唱完时间也不早了,两个唱戏的要了一次钱也散场了。家兴他们看看天色已晚,也就回了家。

过完年,君兰就开学读书了,去上初中一年级;丽绢仍去当她的童工;家兴要设计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过了正月,有一天家兴对母亲说:“姆妈,我想好了,我跟姐夫学门电工手艺。”

“这个想法倒也可以。”母亲又想了一下说道:“家兴,但你姐夫是外国人地产公司的一个长工,又不是自己开店做老板。教你电工手艺好是好,吃饭呢?学徒一学就是三年。养你一、二个月,三、四个月还可以,一养三年,你又不能为他赚钱,这行吗?”

“姆妈,你别担心。我已同姐夫商量好了,一般人学徒要学三年、帮三年;可我们来个革新,只学六个月。姐夫讲了,我已读到高小,识字不少。他手把手地教,毫不保留地教;我就虚心滴血、认真地学。他把技术、诀窍,全部教给我,让我快快出道。我一旦可以独立操作,姐夫就把我介绍给他开店的师兄弟,让我去当一名小师傅。开头工资少一点不要紧,做一、二年,就变一个真正的小师傅了。”家兴向母亲描绘了自己已经思考了很久的人生的第一步。

家兴的母亲听完儿子讲的话,觉得还真行的通,是个好主意。便说道:“家兴,你去把兰珍、坤生叫来,我再同他俩好好商量一下。”

第二天早上,家兴就赶到姐姐家中。把昨天同妈妈讲的话,同姐姐也讲了一遍。姐姐欣然同意,说:“好吧,你在这里吃好中饭回去。告诉妈妈,我和坤生吃好晚饭回家。”姐姐讲完又问家兴:“你和姐夫也商量过了?”

“是的,上礼拜我就同姐夫讲好了。他也同意了。”家兴笑着对姐姐说。

“你这个小鬼,人小点子还不少。我还没听你姐夫说起过这事。”

实际上家兴还在俱乐部干活时,有一次休息,来到姐夫家中,正好碰到姐夫拎了一个工具袋,去一家房客家中修电风扇。家兴吵着要一起去看看,姐夫也就同意了。姐夫替这家人修好电风扇,换好保险丝,推上闸刀时,看到了闪烁着红蓝颜色光辉的“电火花。”他初次见到这“电火花”,就被这美丽、奇特的景象紧紧地给吸引住了。就是这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对电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几天,家兴在上海滩上到处走走、看看,更是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他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过着各不相同的生活。他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这个社会里,要想有所作为,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自己的日子也能过得也比较开心,就要有学问,要有真本领,要有一技之长。不能做人上人,至少也可以做一个“人中人”。

这次,过了阴历正月十五,家兴也是跟姐夫到一个客户家修理电器时,向姐夫提出了收他做学徒的要求。姐夫开始挺犹豫的,说:“自己人带不出好艺徒,学手艺是逼出来、打出来的。”

但家兴说:“我识字,又有强烈学艺的愿望和决心。只要你肯教,我就肯学,肯定会成为你的高足。我上次看到了电火花,把我对生活已快熄灭的心灵上的‘火花’,又给点燃了。妈妈她一心一意要把我培养成才的愿望,你帮我实现它,好不好。”

姐夫看看家兴,笑了笑,说:“学个电工能有多大出息,怎能培养成人才。”

“姐夫,其实我学电工的想法有好久了。我读书时就读到‘富莱克林’在偶然的机会发明了电;‘爱迪生’又发明了电灯泡。这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陡然增添了无比巨大的、无穷无尽的动力!”

姐夫坤生听罢,又看了看家兴说:“你这个读书人,到底是读书人,想的问题不一般。”

“姐夫,前些日子,我在你家中翻到了一本书,姐姐说是你父亲生前写的,叫《土木工程学》。我翻来看了看,对我启发很大。他一定是一位工程师,工程师是很伟大的。我妈妈一心想培养我成才,是想我能发财致富。我的想法有点不大一样,我也想成才,但我是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工程师。”家兴向姐夫说了自己的人生奋斗的目标。

“想成为什么工程师?”姐夫绕有兴趣地问道。

“想成为电器工程师。”家兴的眼睛里放射出希望的神情。

“好,有志向,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来相助你。你想我应该怎么帮法?”姐夫真诚地问道。

“我想你帮我入门,先从学电工手艺开始。我的计划是一边学手艺,一边看书,钻研电气学问。我已经到图书馆转了几圈,借了几本电气工程学原理的书。今后等我积了点钱,再进夜校深造。”家兴比较详细地说了自己的打算。

“家兴,你比我想得远,真是个好孩子。我支持你,我收你这个徒弟,收定了。你再跟你姆妈、姐姐说好,她俩同意,我这里完全没有问题。”姐夫表达了收家兴为艺徒的决定。

晚饭后,兰珍回到妈妈家,坤生也一同来,带了些吃的东西。母亲在客堂里正在和家兴一起吃晚饭。见女儿、女婿回来心中也挺高兴。

“坐下,晚饭吃了没有?”妈妈问道。

“吃了,这几包点心,红枣、桂圆,带给你补补身体。”兰珍说着把带来的礼品往桌子上放好。

妈妈笑着收了女儿、女婿的礼物,说:“坤生,想同你商量一件事,就是家兴想跟你学手艺、做徒弟的事情。”

“姆妈,这还用商量,我和兰珍已说定了,我决定收家兴为徒,六个月满师。让他早早出道,再介绍他到我开店的几个师兄弟那里去打另工,做小师傅。做一工一斗米的工资。”坤生说了自己的决定。

“六个月学得出来吗?”妈妈还是不大相信。

“姆妈,学生意真的那样难,要三年?不是的,电工的关键是排线路。在外面学,老师傅不肯轻易把诀窍告诉你。我学徒时,老师傅不肯教我关键的技术。我只能自己偷偷看,看在眼中,记在心里。还要跟老师傅说好话,经常买香烟、老酒送给老师傅,他们才肯教我一星半点技术。”坤生说了他学生意时的情况。

“那你现在怎么办?”兰珍问道。

“我吗,我会把我的技术,毫无保留地通通教给家兴。再说家兴人又聪明,又识字,他的手又很灵巧,我看六个月出徒没有多大问题。”姐夫是很有把握的说。

“姆妈,家兴还想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哩。”兰珍补充说道。

“不过眼前困难还不少,你们多增加一个人吃饭能行吗?再说兰珍已经有喜,生了孩子你们的负担更重了。”妈妈又说。

“姆妈,你放心,家兴就交给我们两人了。我再去拿点绣花生活做做。”兰珍补充说。

“我也多找一点外快生活来做。”坤生也跟着说。

妈妈听完女儿、女婿的话后,把家兴拉到了身边,再次十分严肃地对儿子说道:“家兴,这次是你自己选择的路,想好了,就要下决心走下去。要知道,自你阿爸故世,我是再也没有能力供你上学读书,培养你成为人才。现在只有靠你自己努力。你一定要想想好,人生这条路怎样走下去,而且一定要走好,走稳。决不能凭一时的心血来潮。至于你今后能不能成为工程师,那就要看你自己的志气和决心啦!”

“姆妈、姐夫、姐姐,你们放一百个心。我人生的‘火花’已经点燃,我会让她在我胸中一直燃烧下去。我决心朝着我的人生目标,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不达目标,决不罢休!”家兴在妈妈和姐姐、姐夫面前表达了对人生的坚定决心!

这李家兴的志向是很好的,决心也是不小的。但要达到目的,确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知他接下去是怎样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愿望的,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回 当工程师必须有学问

话说这“三结义”的三人。过完年,君兰就开学读书了,去上初中二年级。丽绢仍去纱厂当她那个童工。家兴也开始实施他自己设计的下一步的人生计划。

过了将近半年后的一天中午,吃完中饭后,家兴正在客堂里独自一人休息。在看了一会儿手中的电器学书本和复习了一段数学题后,不禁又停下来回忆起自己的人生。

他想想自己终于迈出了人生有决定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