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上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上海-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有几次遇到袁方老师,向他鞠躬,他连头也不抬,眼睛看也不看我一眼。”丽绢说着心中越显不平。“但是不要紧,我看余老师非常器重我们家兴阿哥。”丽绢转而觉得还有可以宽心的余地。

余老师对李家兴的考察真是非常用心,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既看他读书的用功程度,还看他的聪明、才智,还看他对老师给予的额外差事的负责态度。如:教堂里的唱诗班、做“抱蜡”孩童、教堂里望弥撒等,不仅愉快接受而且做起来都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他听陈慧对家兴等三人的介绍,说都是优秀学生,特别是李家兴读书是个好学生,做班级班长是老师的好帮手,团结、帮助班级里同学是好榜样!事实确实就是这样,现在这同来的三人不仅读书勤奋、刻苦,考试成绩好,而且紧密团结,互帮互学,与全班同学的团结也搞得不错。这次选举班级班长,从李家兴的得票数来看,完全可以说明他确实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同时也证明我余老师的眼力是正确的。

随着时间的推延,这家兴三个人学习用功、考试成绩非常优秀、品行端正。家兴这个班长也很称职,对班主任袁方老师的教学工作配合得非常默契。从而使袁方老师渐渐地改变了对这三个学生、特别是李家兴的看法和态度。当然他对王有德的喜欢程度并没有改变,因为四年级时他就是王有德、谷锦绣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同王有德、谷锦绣已经有了比较深厚的师生感情。

余老师却更加喜欢李家兴,时常会把家兴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里进行个别谈话。要家兴始终如一的用功读书,还要从小就注意自己的意志锻炼,并且要学会做人,要刻苦勤奋、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要爱国家、对人要宽容、有爱心。人长大后不管走到哪里,做什么事情,是什么社会,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必须自幼养成,严格要求自己,要家兴牢记心头,丝毫不能放松!

再说这家兴、君兰、丽绢,在学校读书用功方面应该说是没有问题,在这所贵族学校中基本是站住了脚。但他们的家庭,由于日本人已经冲进了租界,市面萧条、百姓失业,商品短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君兰家的经济情况还马马虎虎,而家兴、丽绢,家里的经济是每况愈下,两人随时都有失学的可能,三人完全有分开、分手的可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三人正在商量下一步的应对措施。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措施呢?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一回 棚户区宣传解放

话说这家兴在坚持处理好与几个妹妹关系的同时,除了白天做工,晚上坚持到夜校读书外,还安排出空余时间,与君兰一起到丽绢组织的工人文化补习班里,担任了业余兼职老师。

那天吃好晚饭,家兴、君兰就依约一同来到一所小学,在底楼的一个教室里找到了丽绢。

这时,不少工人已陆续进入教室在座位上坐好。丽绢和两个哥哥打过招呼,手里捧着一本点名簿站上讲台,大声说:“工人师傅们,不,现在大家是来读书,应该叫同学们。对,同学们,我们工人文化补习班今天起正式开学。我先点一下名。叫到姓名的请立起回答‘到’。然后坐下。我现在点名开始------”丽绢说完就点起了名。

丽绢点完名后,就把学习文化的目的、好处讲了一通,算是学习动员,她说:“我们这个补习班开两门课,一门是国语,一门是算术。这两门课对每位师傅都很实用。学习国语后,平时记个事情,写封家信,写张假条,便条,就都可以自己动手,不用求人;学习算术,好用的地方就更多了。每天家里买小菜,记个豆腐帐,这个月做了多少工,家里日常钞票的收支,人情往来等等。弄个本子,随手记上一笔,叫‘勤笔免思’。通俗一点讲,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对勤俭持家也很有好处。还是老百姓常说的那句话,叫‘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日脚要算了过。学习文化的好处确实很多,我不可能都想到、讲到。大家可能比我想的还要多,我就不多讲了。我现在把我们的上课老师,给同学们介绍认得一下。”说着,她把站在身边的家兴往前拉了一把,说:“这位是李家兴老师,给我们上国语课。大家认得一下。”

“我叫李家兴,同学们晚上好!”家兴上前跨了一步说。

“还有一位算术课的老师,叫沈君兰,今天也来了,就是这位。”丽绢也把君兰介绍给了大家。

君兰自己往前走了两步,说:“我叫沈君兰,同学们晚上好!”

“我们一个礼拜上两次课,礼拜天国语,礼拜四算术。晚上七点上课,每天晚上两节课,每节课四十五分钟,两节课之间休息十分钟。你们班的班长先由我指定,是罗秀英、罗师傅。以后大家对她工作满意,就一直由她做下去。如果不满意,一、两个月之后,大家可以另外民主选举。班长有三项任务:一是课前点名,我们这个班级一共有二十八个学生;二是上课开始,喊‘起、礼、坐’,同学们向上课老师行鞠躬礼,散课时喊‘起、礼、散’;三是收发学生的作业本。大家听明白了?”丽绢简单、明了地作了学习动员。

“明白了!”学生们齐声回答。

“好,罗秀英班长,你开始执行你班长的任务吧。”丽绢说完就问君兰:“你是否在这里先听听李老师上课?要是有事你可以先走。”

“我在这里听听李老师上课。”君兰说。

“李家兴老师,我们这个班级一共二十八名学生全部到齐,现在请你开始上课。”丽绢说完就离开了这里,做她自己的事情去了。

这些工人师傅对丽绢今天的组织、动员很满意,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讲话不多,印象深刻。两位老师,实际是哥哥,同样对她非常钦佩,真是不能用老眼光来看新问题。现在的丽绢,真是今非昔比,要刮目相看。她有这等组织能力,两位哥哥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过的。现在她做事井井有条,说话头头是道,真是像那么回事。她已不再是过去那个淘气、顽皮、任性、好哭的小姑娘了,而成了一个成熟、干练,能文,能武的组织者。据说现在还是纱厂里什么协会的文化宣传干事。她的这些本事从何而来?本人的聪明和努力当然是一个方面,但陈慧的直接培养和调教,可能是更加重要的因素。

这些暂且不表,还是说说家兴、君兰怎么走上这个神圣讲台!

工人文化补习班的教室,借在纱厂附近一所小学的教室里。教室的设备很简陋,但工人们还是十分认真,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文化的机会。说是七点上课,但都提前一、二十分钟来到教室,端端正正坐好,准备听课。

这些学生的年龄从十五、六岁,到五、六十岁,真是男女老少都有。她们和他们是多么渴望重进学堂,再做学生,多识几个字,扩大知识面,使自己在今后做什么事都能方便一些。工人师傅对丽绢组织这个文化补习班都十分感谢;对这两位虽然素不相识,但从今天起教他们识字、认数的年轻人,也都打从心底里对老师肃然起敬!

对家兴来说,今天能站到这个“讲台”,给工人们上课,当一名老师,不禁全身热血沸腾。尽管这个“讲台”是一张小小的条桌,不像样子,但是家兴此刻感到,这同样是人间最神圣的地方,是教人学问的“讲台”。他越这样想,他的心口更是乒乒乒地跳个不停。他既非常兴奋,又有几分紧张。这毕竟是第一次做老师,教人识字,为人师表。他感到老师两字分量有千斤重,责任重大。一定要上好每堂课,决不能马虎了事!此刻虽然还未给大家上课,但是他心里已经感到十分荣耀。他感到他的人生从此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他的人生意义得到了升华,他的人格也似乎得到了一个新的提升!

再看看眼前这些补习班的学生——纱厂里的工人师傅,虽然年龄不一,穿着各异,朴素平淡,但是大部份人还是流露着喜悦的神情。有的人衣服上补丁重叠;有的人劳累一天显得已很疲惫;有些人从脸上可以看出平日里营养不良。没有点名前,大家坐在那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点完名后就安静了下来,准备聆听老师上课。这对家兴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安慰,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和鞭策。

“同学们,我再次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李,木子李,名字叫家兴,家庭的家,高兴的兴。从今天起------我担任你们------补习------班国语课------的老师------”

平日里讲话,语言表达能力,自认为比较强的李家兴,今天不知怎么搞的,讲起话来总是结结巴巴,不那么流畅。但是他很快克制住了他那比较紧张的心情,情绪慢慢地稳定了下来。

“同学们,请翻开课本第一页,今天上第一课------”

家兴的平生第一次上课,虽然一开头有点紧张,口吃,但是情绪稳定之后,倒是蛮像一位有教学经验、又比较成熟的年轻老师。其实他是博采了给他上过课的那些老师的精华,特别是陈慧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他按预先准备好的上课教案,上来给大家朗读了一遍课文,并领诵了一遍。然后讲解课文的中心大意,段落大意,接下来讲解几个句子、成语,并提出几个生字,带大家一起朗读几遍。最后指定几名学生要他们简要回答本课文的中心大意和几个成语的涵义。结束时再带领大家一起朗读了一遍课文。这两节课,一百分钟,课堂里是书声琅琅!

家兴是第一次上课,应该算是成功了,一炮打响了。下课后得到了工人学生的认可、好评。

好多人围上来热情地向家兴问这问那,问长问短。

“李老师你在哪个学校教书?”

“你是大学生吗?”

“你的课上的真好,我们一听就懂,还容易记得牢。”

“小李老师,你几岁啦?有女朋友吗?------”

通过上课,家兴一下子同这些工人学生们的距离拉近了,彼此之间像是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他感到在这个讲台上,初步把脚跟站住了。这个讲课是尽义务的,一分钱的报酬也没有,还要自己贴车钱、点心钱,但是家兴已下了决心,要坚持上下去。而且还要研究,怎样可以把课上得更好,为这些工人兄弟姐妹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尽到一份责任,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君兰听完家兴上的这两节国语课,也觉得大哥上的课,不亚于他在学校里听到的、所有老师们上过的课。他真为家兴暗暗地高兴、祝贺!也为他自己讲课能否出这样的效果感到担心。

其实,家兴的课上得很好,君兰的课上得也不错。课后,丽绢收集了工人学生们的反映,也很高兴。她不断地向陈慧汇报,陈慧听了也挺满意。陈慧现在既在夜校里做兼课老师,又在丽绢做工的厂里的财务部门做会计,她还有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担任上海西区工厂的一个什么协会的联络员,通过办工人文化补习班等,向工人宣传形势,发动工人罢工,组织工人纠察队保护工厂。实际上陈慧从解放区回到上海已有一年多了,开始对她的三个学生没有交底,后来通过考察,认为这几个孩子,现在加上锦绣,这两男两女,不但政治上可以信得过,而且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可以委以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任务。

时间长了些,她越发感到这四个人都已不是小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了。人长大了当然不仅感情、亲情逐步加深,还会有爱情,恋情开始纠缠,缠绵。

陈慧本来不想插手这些儿女私情,但是后来了解了一下,还有什么重庆的妹妹,家兴的表妹,不是两个妹妹,而是四个妹妹,真是够多、够乱的了!她感到里面还真是挺复杂的,一时之间还真理不出个头绪来。陈慧后来好好想了想,这些虽然都是私人琐事,但如果不处理好也会影响工作和任务的圆满完成。于是她下定决心,深下去了解情况,做了不少思想工作。她先是做了丽绢的工作。

有一次在空闲时,就问丽绢说:“丽绢,你今年几岁了?”

“十九了。问我几岁做什么?”丽绢有些不解地问道。

“我不能只管工作,不关心你的终身大事。”老师关心起学生的个人爱情问题了。

“这你知道,我爱的人不爱我,我不想爱的人拼命追我不放。你说我应该怎么办?”丽绢说了压在心头很长时间的话语。

“你说的是家兴、君兰。”老师说了个正中。

“是的,现在又来了个锦绣,我不会就此罢休。”丽绢表述了自己的决心。

“我知道,爱情是自私的,是容纳不了第三者,好像人的眼睛里不能吹进沙子一样。但我们是新青年,对爱情的处理也要有新思想。要敢于面对现实,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只凭感情行事。”老师要学生对爱情应该有新的思维。

“这个实际是什么,明明是我在先,她在后,凭什么一定要我让她?丽绢还是据理力争。

“爱情不是先和后的问题,而是爱与不爱的问题,是男女双方相互之间的问题,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厢情愿是没有用的。”老师继续开导学生。

“那怎么办?我就这样让步了,我不甘心!”丽绢还是不想失去自己爱的人。

“丽绢,按照我目前所知道的情况,家兴和锦绣的爱情关系已是不可逆转。在你后面还有两个妹妹对家兴发生了兴趣,其中一个还救过家兴的命,但是家兴都无动于衷,都没使家兴动心、动摇,都被拒之千里。所以,依我看来,你还是放弃算了。这绝对是明智之举!你还年轻,前程无限。天下好的男子多的是,现在先集中精力把工作做好。”陈慧要丽绢采取明智之举。

“陈慧老师,我知道您也是为我好,但是要我改变主意,恐怕也很困难。您放心,我不会为了爱情而影响工作,我会处理好爱情和革命工作的关系。不过我曾经发过誓言,今生非家兴不嫁。我现在正继续在寻找我的母亲,如果能找到,她肯认我这个女儿,我就出国,离开这两位哥哥。婚嫁之事,以后再说。但是我们的结义真情,永远不会泯灭”丽绢表白了最后的打算。

后来重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