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上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上海-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路,采取措施。可不少企业的领导现在埋怨多于想办法。在认识上对改革开放,产生了不少迷惑和不解。特别是一些面临关、停、并、转的企业职工,思想问题更加多。”

“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到过不少单位,做了些调查研究,给我一个结论:经济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先行。”家兴又说道。

“是这样,现在我们大一点的企业里,一般都设有教育部门,有职工技术学校;在政治系统里有党校,还有政治学校。企业里的政治学校,我们通常叫做政校,是对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我们整个工业口子,三千多个企事业单位里,具有一定规模的政校有一千多个,承担着对二百多万干部、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林处长这就说到了政校上来了。

“李局,我们这个研究部,就是直接专门组织和指导这一千多所政校,对二百多万职工党的‘基本路线’、‘基本国情’,和‘普法’的教育工作。”老姜说了研究部的工作职能。

“那我们研究部的性质呢?”家兴问道。

“我们这个研究部是社团性质,研究部上面还有理事会,参加研究部的政校指定一个同志,是理事会的当然理事。再由全体理事中选举常务理事,正、副理事长,组成理事会常务委员会。理事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就是我们这个研究部。我们研究部是挂在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名下,而其日常领导、工作、人员配备等又直接受市工业口子党组织领导。”小陈秘书把研究部性质说了个明白。

“研究部的领导体系、做些什么事,我基本都明确了。”家兴立刻领悟了他来此该做什么事了。

“这研究部原来有一位领导,因工作需要调走了。现在正是需要加强领导力量的时间,工业口子领导讨论后,决定把李局给调了来。”

后来办公室的小陈、老姜、宋会计,也向家兴讲了研究部的一些日常工作等。

“李局,这样行不行,你先熟悉一下情况,等过一段时间拿个工作意见,报工业口子领导和研究部理事会,可以吗?”最后,林处长对家兴提出了个要求。

家兴想了片刻,说:“可以,给我一个月时间,我和老姜、小陈一起跑些单位了解些情况,然后拿个工作计划上报。”

家兴从研究部回到家,吃完中饭正欲休息,想静下心来筹划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可丽绢和爱国、建芳来了。

“你们现在怎么来了,吃过中饭了?”锦绣先问道。

“算吃过也可算没有吃过。”爱国模棱两可地回答。

“说没有吃不就得了,你们先坐下谈谈,我去厨房弄些简单的饭菜给你们充充饥。”锦绣连忙说着到厨房去了。

“爸爸,你从局长位置上退下来了,怎么又去一个什么研究部去担任主任?”爱国说道。

“我说我的大哥,退就彻底退下来算了,还去担任研究部主任干什么,还是我们马上就进行全面合作好了。”

“丽绢,说说你的计划和打算。”家兴说。

“我想,现在就把我在法国的大部分资金抽回中国,到上海来搞投资办企业。”丽绢看来有些等不及了。

“让我再想一想,你把资金抽回国搞投资办企业,这是定了的,我一定帮助你。但是选择什么时机?怎么做法?还需要慎重考虑和全盘计划。”

“这又是为什么?”丽绢问道。

“丽绢,你不能急,这是在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你这是私人的钱,况且不是几十、几百万人民币,而是上亿、几个亿。这投入容易,万一出了问题想退出去就难了。当然投资做生意总会有风险,但总要把风险减到最低限度。所以在投入之前必须慎之又慎!”家兴以非常负责的态度说。

“大哥,一切听你的。”丽绢说。

“爸爸说得有道理,丽绢妈妈,爱国,听爸爸的没有错。爸爸现在既是在位的工业局的领导,又有丰富的搞企业实体的经验。”建芳插话说。

“我的打算是这样,丽绢继续把在法国的贸易公司生意做下去,爱国、建芳把现在上海的合资服装厂办好。你俩也多积累一些在上海办合资企业的经验。我最多还有两年就正式退休了。现在我实际是退到了第二线,到研究部去挑重担。虽然实权没有了,但我在这研究部工作,接触的面可能更广了,信息也就更多了。从现在起我可以到爱国的厂里多跑跑,作些指导,但是实际的事情我不插手,我也不拿你们厂里一分钱。共产党的干部保持晚节非常重要,一旦正式退休,我便可放开手脚帮助你们了,当然还是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法规。”

“爸爸,现在上海的投资环境到底怎样?”爱国又问。

“总的来说还可以,但最好还是再等一段时间。外来投资,广州,深圳比起上海要早得多,不过相信这东南风很快会吹到上海来的。我现在到研究部去的任务,实际就是通过政治教育,使干部、职工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好、更快地适应改革开放的这个大趋势!”

家兴把丽绢这头安抚定当。就开始同研究部的两个同志着手搞调查研究。先后到了纺织、机电,轻工、冶金、医药、化工、仪表等几个大局所属、有上万职工企业的十几所政校。广泛听取了企业领导、政校校长和政治老师的意见、要求。还召开了职工座谈会,听取职工对改革开发的看法,想法,以及怎样搞好职工政治轮训的建议。

家兴到基层转了一圈,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后,把四位政校校长,吴春生,周权衡、马金坤、丁正一起请到了研究部办公室,并把林处长也请来,共同来商讨下一步的工作。

先是家兴开了个头,说:“我们研究部根据上级的意见,目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了个工作方案,请大家一起来研究、修改。定稿后上报研究部理事会常务委员会和工业口子党组织。”家兴说完,接着老姜把工作方案(草案)分发给在座者,又挑选其中的重点连读了两遍,然后请大家就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最后作了些修改就定了稿。

研究部的工作方案经过批准后,家兴就开始着重抓三件事:举办讲座、编写职工政治读本、办好报纸。并针对办理这三件事,在人员上作了比较明确的分工:举办讲座由研究部办公室组织实施;编写职工政治读本由家兴牵头,吴春生、马金坤,丁正等几位政校校长执笔编写;办好报纸由家兴和周权衡负责。人员分工后,各项工作就分别展开了。

这一年,上海的经济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像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研究联合会,上海市形势政策教育研究会等单位,都在如火如荼地举办各种大型、公开、收费的政治形势讲座。这些讲座大都是探索、研究改革开放形势下,出现的一些理论难点和思想认识问题。这些讲座都是邀请市政府、大学、研究部门的一些领导,教授,资深专家、学者进行的专题讲授。家兴每个星期一至二次,去聆听这样的讲座。通过听这些讲座,他对如何搞好政校的工作信心更足了。

为了帮助企业的领导,包括宣传干部、政校的校长、政治教师提高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现在研究部也准备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举办大型系列讲座。家兴围绕政校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统称为“双基”的教育内容,组织了系列讲座。

讲座计划共分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实现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翻一番的经济目标等共八讲。工业口子有一千一百所大小政校,每个政校参加听讲一个人,就是一千多人,这讲座就必须是在可以容纳千人以上的大礼堂里举行。

计划确定好后,家兴要办公室的宋会计算了一笔经济帐:“老宋会计,你给算笔帐,办这次讲座要化多少钱?我们研究部的帐上现在还有多少钱?我们研究部日常经费又是怎样收支的?”

老宋就算了一下帐:光是这举办讲座的发通知、请老师、租礼堂等,每次就要化千把元,八次就要八千元,不要说还要印报纸、出书了。研究部是会员制,原来有三百多家政校参加,每家每年交会费八十元,全年二万多元。从去年起,会员单位只剩下一百二十来家。可研究部的正常支出:水电费,订阅的日常报刊费,发通知的邮费,研究部办的一张‘信息交流’的稿费、印刷费,还有这里工作人员的生活补贴、午餐费等等,一个月就要将近两千元。研究部办了三年多,帐上原来的一些节余,今年都已用得差不多了。现在帐上只剩下五千来元,不要说办讲座,就连正常的支出,也维持不到年底。

宋会计把这帐一算,家兴听了心里已经凉了大半截。当天下午家兴找到林处长,可这位林处长却说,处里是一分钱也没有,他还想问研究部要一些经费呢。最后说来说去,林处长说:“李局,这样吧,我叫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先借五千元给你应应急。至于办讲座,编读本,出报纸当然都要钱,没有钱是什么也做不成的。可这钱从哪里去弄,办法你自己去想,我只给你一句话,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家兴一听老林的这句话就乐了,说:“有你林处的这句话就足够了,我怎么弄钱你就别过问了。但我向你保证一点,这研究部里的钱,除我该拿的其余的一分钱,都不会落进我李家兴的口袋!”

“这我绝对相信,好了,你大胆地去办吧!”

家兴办好研究部的决心既定,是决不会回头的。他除了和研究部的几个人出点子、想办法,还向一些政校的校长讨教。

他回家后也说了这些情况,锦绣和女儿海燕也帮着出谋划策。

再说李海燕1993年底去日本读书、打工,一转眼就是三年,现在已经回国,还是在做着服装生意。海燕在区属服装公司当过团委书记,对怎么解决活动经费是办法多多。她给父亲讲了自己的想法:“爸爸,总的一句话叫‘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就是你们林处长讲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们这个研究部目前要做的三件事,应该讲是新增加的内容,完全有理由可以另外收费。当然事情要做得好,对基层有帮助、有吸引力,合理收费基层大都肯掏钱的。只要收费有正规的收据,反正企业都可以报销。”

家兴听了各方面的意见,自己就先搞了套方案,接着马上召开研究部理事会常务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这个常务委员会的三十几个成员,是由各局分管政校的负责人组成的。在会上家兴把方案一说,大家说早该这样做了,都举双手赞成。这方案就非常顺利地通过了。

“既然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那这事就有劳大家密切配合。我们研究部把这次系列讲座的1100张听讲证,按各局政校的数目分摊到各局,并请各局负责统一发动、收费、发听讲证。收费的正规收据由我们研究部给你们,请你们代开一下。这件事请大家务必在一个星期内完成,看看有没有困难。”家兴说完,大家表示一定按时完成任务。

接着,家兴开始全力以赴地操办系列讲座。在操办讲座的同时,家兴还按照分工,组织力量,抓紧时间编写《职工政治读本》,并把研究部每月一期的“政校信息交流”,报请上级同意,改名为《政校交流报》,内部刊物,每月一期,版面由两版扩为四版。

这系列讲座是八讲,每张听讲证收费12元。《职工政治读本》也是收费的,每本成本0。12元,售价是0。15元,第一次印刷十万本。报纸也由原来赠送给各会员单位,改为所有政校都要订阅,每份订价全年8元,一发动就订了1200份。这样,研究部想办的三件大事的经费就完全解决了。据初步估算了一下,还可以有些节余。

改革开放的系列讲座,在汉口路上海市政府大礼堂里如期开讲。这系列讲座每星期一讲,每讲半天,前后进行两个月,这讲座是场场爆满。

系列讲座“八讲”讲完后,研究部就召开了来听讲座的部分厂长、书记、政校校长和政治老师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反馈意见。

大家都说,这个讲座很有听头,对进一步搞好职工政治轮训很有帮助,认为这系列讲座是成功的。特别是讲课的专家、教授和政府委办局的领导,既讲理论,又联系工业口子的干部、职工的工作实际和思想上的一些热点、难点,有的放矢地阐述问题,听后收获不小。

如有位市里的委办领导来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时,就这样说: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肯定优于资本主义,但是为什么解放这么多年,我们的发展速度跟不上资本主义?毛病出在哪里?我们过去总认为,搞社会主义只能是搞计划经济,如果搞市场经济那就是资本主义。其实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所以计划经济不只是社会主义独有的专利。社会主义可以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国家、宏观、社会、企业,搞经济活动应该有计划,而且国家、政府应该严格执行计划,并且要严格进行管理、监督;但是在实际经济活动过程中,资金、资源配置、产品生产、流通,绝大部分是应该通过市场运作并实现。而我们过去把社会主义同计划经济划上了等号,资本主义同市场经济划了等号。这样一来,自己把手脚给捆了起来,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缺乏了市场调节这个因素、手段、杠杆,经济活动就缺乏活力。造成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浪费比较大,企业的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明显脱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需求不相适应。企业产品缺乏竞争机制,缺乏动力,造成产品几十年一贯制。

还有一位担任讲课的专家,在讲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时就说:社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人民应该有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应该民富国强。但是解放后情况并非如此。究其原因除原来有的经济体制上一些问题,还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中国有句口头语叫‘谈虎色变’,而我们是谈‘富’色变,心里想富,但又怕富。

我们过去叫“穷革命”、“穷则思变”、“穷光荣”。解放前这样说无可非议。可解放后我们还是认为“穷光荣”把这‘富’字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