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皇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皇书-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明白,大靖的朝堂,怕是从今日起,要不得安宁了。

帝家军的覆灭牵连着整个帝家倾颓的真相,即便是君临天下的嘉宁帝,也无法不给朝堂、百姓、帝家……还有那冤死的八万将士一个交代!

朝官世族,勋贵诸侯,真正凝聚江山的便是这些力量,如今十之□尽在这金銮殿上。用好了,便是手中利剑,一旦为别人所有,便是伤己的利刃。这些人若同心协力要求个真相和明白,于嘉宁帝而言,是场灾难,譬如现在。

所以,嘉宁帝开口了:“钟海所言,众卿都听见了?”

众臣齐声称是。

“朕……也听见了。”嘉宁帝从御座上站起,神情肃然,望着满殿大臣,声音沉重,“帝家军亦是朕的子民,朕会谕令青南城守军,掘开青南山下大坑,问审忠义侯,找出当年八万将士惨死青南山的真相。钟海在此事查清前,禁于大理寺,不得离京。”

“帝家军有无叛国朕尚不知,但若这八万将士如钟海所言,亡于我大靖军队之手,朕必会严惩当年做下如此残暴之行的人,给众卿和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

大殿之上,朝臣皆大礼参拜,无论嘉宁帝此言是否发自肺腑,但天子一诺,便是九鼎之言。

“退朝!”

赵福尖锐的声音响起,皇钟之声传进大殿。待众臣起身之时,御座上已没了人影。

即便天子退了朝,但殿内仍是一片默然,连一丝丝儿的声音也没发出来,众臣除了对望还是对望。这几乎是个罕见的景象,但这般情形下,倒也符合氛围。

只有在不经意望见殿上仍沉默立着的太子爷时,众人这才骤然想起一件早忘了的大事。今日陛下好像似乎大概……是要为太子殿下和帝家女赐婚的吧!

此事一被想起,朝臣就不淡定了。都不知道是该可怜太子好,还是该恭喜他好。盼了十来年的媳妇儿,就差临门一脚了,还是扑腾个空。可偏偏帝家军的事若属实,帝家或许能洗清谋逆的罪名,帝梓元的身份会立刻提升数个阶层。

但这绝不是嘉宁帝愿意见到的,到时陛下还想要这个儿媳妇……除非他是想给自己找不痛快!

太子的婚事,真真应了‘命运多舛’这几个字儿。

此时,只有大理寺卿尚还记得大殿上跪着的钟海,他走到钟海身旁,将他扶起。

“钟将军,陛下下了御旨,还请你跟本官同回大理寺。”黄浦的声音很是郑重,对钟海无半点轻待之意。

钟海点头,起身,跟在黄浦身后,高大魁梧的身躯如进殿时一般□笔直。他从始至终,都未朝任安乐的方向望过一眼。

这事再惊世骇俗意想不到,等在这也得不出结局,众臣巴巴望了半晌,沉默而有秩序的出了大殿。

任安乐和韩烨几乎是同时走出,他们在石阶上立了半晌,一个朝宫门处走,一个朝内宫里去,面容平静,擦肩而过,无半点言语。

韩烨行过回廊,然后陡然顿住脚步,他一点一点回转身,看着石阶下远远消失的绛紫身影,眼底翻腾的情绪犹若惊涛骇浪,到最后只剩下沉沉的死寂。

不用娶帝承恩,他不是应该高兴?梓元尽全力阻止这场赐婚,他不是应该欣慰?

可是,帝梓元,我从未如此时一般觉得,纵使我穷尽一生,也无法站在你身旁。

所有的努力、坚持、愧疚、弥补,甚至是和你经历的一切……在这八万条人命面前,都太轻,太可笑,太不值一提。

我曾想过你我之间最糟糕的不过是昨夜之景,如今才知——是你仁慈了。

到今日才提醒我,韩家欠下的,究竟是什么。

第八十一章

这一场惊涛骇浪的早朝之后,金銮殿里外静默无声。

“安宁,安宁。”沉稳的唤声在金銮殿的屏障后响起,施诤言立在安宁身旁,眼底隐有担忧。

安宁转身,踉跄了两步,没有站稳,施诤言急忙扶住她,“安宁,你怎么了?”

安宁恍恍惚惚摇头,沉默的朝外走去,出了大殿,寒风刮到脸上,才清醒几分。她停在殿后的石阶下,闭上了眼。

她担心皇兄的婚事,拖着诤言悄悄来听早朝,却没想……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自她八岁那年知道真相起,从未如现在一般茫然无措过。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能为受尽冤屈而死的八万将士和帝家满门做什么?

她是大靖的公主啊!

带着暖意的触感传入心底,安宁怔怔垂眼,施诤言握着她冰凉的手,沉声问:“安宁,你心里到底放了什么事?”

安宁摇头,突然反手紧紧握住他,眼底带着迫切的希冀,“诤言,我们回西北。我把西北守好,不让一个北秦人闯进关,我一辈子都呆在边疆……”安宁的声音越来越低,“我不做大靖的公主,只做一个守将,是不是就能和钟海一样赎罪?是不是就能替咱们韩家赎罪了……”

施诤言愣愣望着她,眼底浮现凝重之色。十年前帝家的事,安宁是不是知道什么?

寒风散去安宁的呜咽,在冬日里格外哀戚。

赵福跟在嘉宁帝身后,沉默的朝上书房走。许是金銮殿上的事已经传开,一路上,远远瞧见嘉宁帝一行,皆都悄悄绕开,不敢靠近。

嘉宁帝一把推开上书房房门,里面正在清扫的宫娥和小太监骇得一跳,瞥见天子的脸色,急忙跪倒在地,大气都不敢喘。嘉宁帝大踏几步行到墙边案桌旁笔直的立着——那里摆着帝盛天当年离京时解下的碧玺剑。

赵福摆摆手,让一旁伺候的宫娥和小太监退下去,刚欲劝慰嘉宁帝几句……

突然,嘉宁帝一掌劈在御桌上,轰然声响,御桌裂了开来。等赵福回过神,嘉宁帝附近的瓷器茶杯都被扫落在地,摔得粉碎。

他看着嘉宁帝因愤怒而颤抖的身躯,噗通一下跪在地上,“陛下,万不可动怒,您千万要保重龙体啊!”

碎掉的瓷片还在地上滴溜溜的转,上书房里寒气四溢,冷得让人想打哆嗦。

半晌后,嘉宁帝终于动了动,他一脚踹开地上的木屑,拾起地上的碧玺剑。

碧玺剑乃帝氏一族传下的兵器,当年争夺天下时曾一度拥有号令帝家军之力。太祖驾崩之日,帝盛天尘封碧玺剑,束之高阁,此后十六载,碧玺剑从未出鞘。

嘉宁帝手腕微动,铿锵一声,长剑破鞘而出,光华万千,竟和当年毫无区别。

他沉默的端凝着手中长剑,只觉格外刺眼。这把碧玺剑就和帝家一模一样,哪怕用尽心力埋了十几年,都藏不住原本的模样!

他猛地一挥,长剑夹着汹涌之势朝地面而去,剑戟铿锵声自地上传来。

碧玺剑笔直的□了青瓷石板中,立得坚韧强劲,剑身上鸣出清越之声。

滴滴滴……死寂的上书房内这声音格外清晰,赵福小心望了地面一眼,瞅见散落的几滴鲜血,心底一怵,朝上望去,登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嘉宁帝死死握紧双掌,虎口处撕裂开来,鲜血滴落在地。

“陛下!”赵福惊呼,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奴才这就去传太医。”

“闭嘴,给朕站住!”嘉宁帝怒喝,赵福收住脚,胆颤心惊地立在一旁。

“帝盛天,好一个帝盛天。早知如此,朕当年便不该心软,留她一命!”嘉宁帝平静得诡异的声音响起,森寒冷冽。

“陛下,这是帝家主所为?”赵福一不留神问出了口,自知失言,神情忐忑。

嘉宁帝哼了一声,“你以为钟海正好在今日翻出帝家旧事,只是巧合不成,他都在青南山忍了十年,又何至于这一两日!”

“陛下的意思是……”

“怕是帝盛天来向我皇家寻仇来了!”

八万帝家军冤死青南山,仇怨太深。他早该想到,如果帝盛天还活着,即便他厚待帝梓元,遵循太祖定下的婚事,也未必能让帝盛天罢手。

这一日,终究还是来了。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上书房外,小太监颤颤巍巍的禀告声响起。

嘉宁帝扫了满地狼藉的地面一眼,朝赵福挥手:“让他在外面候着。”

赵福推开房门,唤了小太监进去收拾,对着韩烨苦着脸告罪,“殿下,陛下心里头正窝着火呢,您等会进去得好好劝劝,免得伤了龙体。”

韩烨沉着眼,未点头也未摇头,只道:“公公放心,孤有分寸。”

“哎,殿下,您说怎么就这么不如意呢,眼见着您和帝小姐的婚事都定下了,却出了这么个幺蛾子。老奴都心疼您和帝小姐啊……”

赵福说这话的时候,不露痕迹的打量了韩烨一眼,见他表情连一丝变化也没有,心下稍安。太子盼了这场婚事十几年,应该没有掺和在里面。也是,帝家主当年再怎么喜爱太子,如今这情分恐怕也淡了。

两人相顾无言站了一会,上书房的门再次被打开,小太监跑出来,低声道:“太子殿下,陛下传您进去。”

韩烨颔首,抬步进了上书房。

上书房内,地面的木屑碎片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连瓷器都给重新换了一套。嘉宁帝坐在御椅上,把玩着碧玺剑。一个小太监跪在他身旁,正小心翼翼的替他在手掌处缠上纱布。

“父皇。”韩烨本就旧伤未愈,这几日折腾下来脸色更是苍白,出口的声音暗哑干涩,一双眼倒是黑沉沉的。

嘉宁帝垂着眼,神情冷冷淡淡,微有嘲讽,“太子,你为了这桩婚事和朕斗了十年气,现在可满意了?”见韩烨不答,他抬首朝嫡子看去,“帝盛天不想领你的情呢,你说,如今咱们韩家该如何收场?”

韩烨在嘉宁帝错愕的神色下突然跪倒在地,话语极慢,却也极为坚定。

“父皇,儿臣想知道……十年前帝家谋逆之事的真相到底为何……”韩烨叩首于地,句句沉重,“请父皇相告。”

伴着韩烨说出的话语,上书房内,陡然一片死寂。

内宫秋水阁,帝承恩一身艳红华裙,正坐于梳妆台前为自己描眉。

镜中,映出的女子眉目娇美,神情喜悦。她在等嘉宁帝正式赐婚的旨意传进这内宫,从此,她便是这天下最有权势的女子之一。

宫娥跌跌撞撞地冲进内室禀告金銮殿内的消息时,她手中握着的眉笔掉落在地,面上是掩不住的愤怒荒谬。

“混账,这怎么可能,谁这么不知死活,在金銮殿上提了帝家之事……”盛怒之下,帝承恩明显有些口不择言。

心雨瞥见宫娥疑惑的神色,安抚了两句将其遣出去,扶住帝承恩小声道:“小姐,您刚才这话怕是不太妥当,这里是皇宫,言多必失啊。”

帝承恩打了个激灵,想起刚才自己说的话,生出冷汗来。她是帝家仅剩的遗孤,怎么能因为有人给帝家翻案而发怒。可她如何能不恨,她盼了十年才有这一场赐婚,过了今日,她本该是待嫁的新嫁娘,大靖未来最尊贵的女人,可是……如今全毁了,还是毁在帝家手中!

帝承恩的脸色苍白得可怕,扶住梳妆台微微颤抖。心雨立在一旁,不知该如何劝慰。

突然,帝承恩动了动,她缓缓抬头,嘴唇抿得死紧,显出青紫之色来。

“心雨,替我更衣。”

“小姐。”

“去,替我取件素朴庄重的衣袍来。”帝承恩站直身子,话语渐重,神情镇定下来,不复刚才的激动慌乱。

“小姐,您这是要去……”

“让人出去探探消息,看陛下此时在何处。”

望见帝承恩漠然的神色,心雨心底一凛。公子交代若宫里出了状况,一定要安抚住帝承恩,切不可让她露出马脚,可是以帝承恩的性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说我要坐以待毙,我帝承恩就是不认命!”帝承恩神色发狠,“只要我能解了陛下的困局,这桩婚事自然算数,谁都不能阻止。”

“小姐,帝家军冤死之事震惊朝野,如今满朝上下都等着陛下查清事实,咱们就算有左相相帮,也没有资格介入,您可千万要想好,陛下现在正在气头上,若是惹怒了陛下……”

“谁说我没有资格。”帝承恩神情莫测,眼眯起,竟笑了起来,“我是帝家唯一活着的人,给帝家讨公道,大靖上下,谁会比我更有资格!”

上书房内。

咔嚓声响,嘉宁帝手里刚刚换上的青瓷杯现出丝丝裂缝,他猛地朝韩烨砸去,瓷杯落在韩烨脚边,赴了前任尸骨无存的命运。

温热的茶水泼了韩烨一身,他跪得笔直,不动分毫。嘉宁帝座下的小太监被这情景骇得瘫倒在地,瑟瑟发抖。

“给朕滚出去!”嘉宁帝薄怒之声骤响,小太监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寻了生机,连膝盖被碎掉的瓷片划出了血都顾不得。

上书房的大门被重新关上,这一次,只剩下了一对剑拔弩张的父子。

“好,钟海要对帝家报恩,他逼朕;满朝武文要个说法,也来逼朕;你是朕的嫡子,我大靖太子,你也要逼朕!朕养了二十几年,就养了你这么个白眼狼出来!”

嘉宁帝怒吼,站起身,指着韩烨,额上青筋毕露。

韩烨缓缓抬头,嘴张了张,开口,只言了一句,却若千钧九鼎。

“父皇,那埋在青南山下的八万将士,是我大靖的子民。儿臣,是大靖的太子。”

第八十二章

韩烨的声音在安静的上书房内回响,嘉宁帝定定凝视他,突然笑了起来。

嘲讽而通透,眼睛深处不知名的悲凉转瞬即逝。

“太子,你这是在责问朕这个一国之君不爱民,不恤民,不配坐在皇位上,不如你这个太子吗?”

嘉宁帝问得一声比一声重,韩烨低下头,不能答。

御座上的不止是天子,还是他的父亲。他可以指责君王,却无法问责老父。

“你要真相?朕问你,帝家的人都死光了,那八万人也埋在土里十年了,要真相有何用?”嘉宁帝沉下眼,“胜者王侯败者寇,赢了就可以坐拥天下,享尽权势;输了就只能子孙皆殁,家门倾颓!”

“父皇,当年靖安侯自请放弃皇位继承权,根本无心帝位之争,我韩家又何必做到这一步?”

“他是无心江山,那他的儿子呢?孙子呢?帝家握着晋南十万兵马,又有开国让位之功,他日若帝家后人反了韩氏江山,势必在南方一呼百应,到时天下纷争起,大靖分崩离析,你待如何?”

韩烨抿住唇,肃眉而视,一言不发。

“你是要为天下主的人,如此意气用事,怎么执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