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鱼儿多少也学了几种最基本的豆制品的做法。

这法子都牢牢的刻在鱼儿脑海里、是现成的,还正好有一小袋黄豆做种子,加上眼下正好是开春、地里还没到播种种稻子的时候。一般鱼儿家的地没种稻谷这个最主要的农作物时,都会用来种各种蔬菜、不然空着便是白白浪费了。

鱼儿穿越到小岞村也有七年了,年幼时天天被刘氏背到地里干活,早就摸清楚村里人种田的规律———小岞村里的农户大多地里全种最好卖的稻子,其次再划出一小块来种些菜,这些菜或卖或供自家人平日里吃。

但这闽南人讲究“大暑后插秧、立冬谷满仓”,也就是说一般稻子一年只能种两季———第一季大约是清明前播种(三月底),四月底移栽、六月底收割;第二季则是大约七月初播种,八月初移栽、十月初收割。

也就是说除去这两季占去的时间,十月初以后一直到三月底,田里是没法种稻子只能种些白菘、油菜或别的蔬菜,在北方水稻甚至一年只能种一季,只有个别地方才可能一年种三季。

眼下正值正月,杨家田地里的白菘刚刚收过一遍、送去城里卖了,刘氏本打算这几日买了种子就再种一次白菘,再种的白菘大约两、三个月后就成熟了,那时收了白菘正好可以接着种第一季的稻谷……只是家里突然出了杨七娘这件事儿,让刘氏把种白菘一事给耽搁了。

鱼儿觉得杨六郎在自家田地正好空闲着的几日、把黄豆种子给送来,简直就是把时间掐得不早不晚,若是杨六郎再晚来几天、地里再种上白菘或是等别的蔬菜,那这黄豆种子就是送再多来也没地方种了……

既然这地眼下正空着,鱼儿自然是要好好的利用这时间差、来试着种一种黄豆了,于是鱼儿一得知那黄豆可以当种子、马上就缠着刘氏说道:“阿母,反正眼下我们家的几亩地也都光秃秃的空着,不如就让鱼儿种些黄豆?鱼儿听说这黄豆种下去后大约两个多月就能收获了,只要黄豆丰收鱼儿便有办法把它们卖钱!”

“且因这黄豆成熟得快、也不会耽误我们种第一季的稻谷,既然如此,阿母您就答应让鱼儿把黄豆种在咱家的地里吧!鱼儿保证只负责指挥几位哥哥种,自个儿依旧把珠子带去田边串,一定不把手上的功夫落下!”

鱼儿之所以想种黄豆、便是看重它周期短这一点,也就是说现在把黄豆撒种种下、两个多月就能丰收了,届时便能知道这黄豆做的豆制品、能不能换钱了。

但刘氏却没有向往常一样一口就答应鱼儿的请求,只见她一脸犹豫的说道:“鱼儿,不是阿母不愿让你把这黄豆种地里,可明儿你阿爹一闲下来、我们就要再往地里种白菘了,眼下离清明播种种稻谷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正好够再种一次白菘……”

“你若是非要种黄豆而不种白菘也行,可阿妹你能打包票说这黄豆一定能和白菘换回一样多的钱吗?若是不行,那我们把家里这几亩田地都种上黄豆,可就亏了哟!”

刘氏的顾虑十分合情合理,毕竟小岞村的农户都没种过黄豆,压根就不知道这黄豆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更不知道黄豆拿到城里去、能不能和白菘等菜一样好卖。不过刘氏的顾虑鱼儿早就想到了,且鱼儿托穿越福利的福、对如何种黄豆还真是有不少的经验……

只见鱼儿当下便信誓旦旦的说道:“阿母您尽管放心,只要您答应让鱼儿种黄豆,鱼儿保管最后把我们家原本想种的白菘也种上,绝不会做亏本的事儿!”

既然鱼儿把事事都安排好了,还自信满满的缠着刘氏一个劲儿的撒娇,刘氏被她缠得没了法子、加上鱼儿向来是个有主意的孩子,于是没一会儿刘氏就妥协顺了鱼儿的意:“好好好,阿妹爱种就去种吧!要是你们折腾的黄豆能换点别的什么物事回来,也算是替我们家省下些开销了。”

刘氏自是不敢指望鱼儿种的黄豆能卖钱,因此她只期望鱼儿捣鼓出来的黄豆多少能换点物事回来。而鱼儿得了刘氏的允许后立马就行动起来,又是命杨六郎抗锄头提黄豆种子,又是叮嘱刘氏等杨家其他几个小子回来、让他们赶紧到田里帮忙,自个儿则端着小小的、装满珠子和针线的针线筐,一个劲的催着杨六郎快出发……

鱼儿前世跟着乡下的亲戚体验种菜时,可是虚心的向亲戚求教了一番,得知这黄豆其实就是大豆,必须在开春、也就是大约正月的时候就撒种,眼下正月已过了有几天了,因此鱼儿自是一个劲的催着杨六郎快点动手。

于是鱼儿和杨六郎一到自家田里,鱼儿就站在田埂上叉着腰指挥杨六郎犁田,犁好了田鱼儿才和杨六郎一起,从小布袋里掏出充当种子的黄豆,小心翼翼的洒在犁好的农田里……

这在乡村里长大的孩子,除了鱼儿打小就因有洁癖不肯下田玩耍外,哪个孩子不是在田里玩耍大的?又有哪个小子没帮父母干过农活?

因此鱼儿只指挥了开头,接下来杨六郎自个儿就知道改怎么做了,只见鱼儿和杨六郎一起从田的一边开始洒黄豆,但杨六郎洒黄豆的动作十分熟练和飞快,没一会儿他就远远的把鱼儿撇在了后头,不但把自己手上的黄豆都洒完了,还把鱼儿手上的黄豆接过来一并洒了。

这黄豆都洒到田里后,杨六郎便用锄头小心翼翼的把土掩了回去,掩完不用鱼儿吩咐就挑着水桶到小溪边打水去了,水打回来后自是都浇溉到了刚刚播过种的田地里。

鱼儿见杨六郎这些农活干得都十分麻利,于是也就不站在边上让他觉得碍事了,边远远的寻了块地儿串珠子、边笑眯眯的冲杨六郎说了句:“六哥,我看你这农活干得有模有样、一点都不比阿爹差!这样最好了,反正你不用像大哥、四哥他们一样天天上州学去,正好可以日日帮鱼儿看着田地,浇浇水儿、捉捉虫儿什么的……”

“阿妹,你不是打算让六哥每天都来帮你种田吧?”杨六郎苦着脸、可怜兮兮的问道。

“没错,鱼儿正是这样打算的呢!六哥你会答应鱼儿对吧?”鱼儿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杨六郎。

第六十九章     黄豆丰收

杨六郎一看就知道鱼儿又要发起撒娇大攻势了,于是立马把头一低、强迫自己做出了微弱的反抗:“鱼儿,你不是和阿母说你知道怎么种黄豆吗?怎么眼下反倒把事儿都推到六哥身上了?”

鱼儿一脸无辜的点了点头、道:“没错,鱼儿是知道怎么种,可却不知道犁地、播种和撒肥的法子啊!鱼儿只听瘸腿婆婆闲聊时说起过种黄豆的法子,再说了,六哥你觉得一向爱漂亮、爱干净的鱼儿,扛起锄头知道要往哪儿锄吗?”

杨六郎定定的看着自个儿白白净净的小妹,内心挣扎了好半响后终于妥协了:“算了,看你这细皮嫩肉的模样儿、定是连锄头都握不紧,再说了,我也舍不得让我们家最最娇嫩的小公主动手种田啊!要是我胆敢撂担子让你来种地,大哥和四哥准会追到年师傅家里揍我一顿!”

杨六郎的回答让鱼儿十分满意,当下就笑容可掬的赞了他一句:“这才是我的好六哥嘛!鱼儿知道六哥最疼鱼儿了,再怎么也舍不得让鱼儿吃苦受累!”

于是在鱼儿这甜滋滋的迷魂汤下,杨六郎从此甘愿当鱼儿的“长工”,同年师傅告了假、暂且搁下编竹制品的活计,每日挽高裤脚戴了草帽、扛着锄头陪鱼儿到田里来,按照鱼儿这位总指挥的各种指示锄草捉虫、施肥浇水,几亩毛豆在杨六郎的悉心照顾下、很快就吐出了几片绿茵茵的嫩芽儿出来……

这可是鱼儿穿越到北宋后第一次动手种田,因此几亩地里的毛豆一吐出嫩芽儿、鱼儿就兴奋了一整天,同时也更加充满了信心、暗暗下决定一定要把黄豆种个大丰收!

鱼儿仔细的回想了下前世种黄豆时的情形,并把田里毛豆的情况仔细看了一边,最后做出了估测———若是一切顺利,那等这毛豆的嫩芽长到两片叶儿,就可以移栽了!

于是鱼儿自然是和杨六郎一起,小心翼翼的照看这那吐出嫩芽的毛豆,看着那片嫩芽儿慢慢的长大,同时鱼儿还不忘提醒刘氏可以置办白菘种子了。刘氏虽然不懂鱼儿的用意,但还是乖乖的置办了一些白菘种子,并把种子交给鱼儿让她全权处理。

这鱼儿每天都要仔细观察自家毛豆的生长情况,几天后鱼儿便发觉这些毛豆终于由芽进化到叶片了、且一下子便长出两片叶儿,于是鱼儿当下就兴奋的冲杨六郎说道:“六哥,叶儿已经长出两片来了,我们可以开始把这些毛豆移栽到田埂上去了!”

杨六郎虽然打心底佩服自家小妹,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句:“把毛豆移栽到田埂?阿妹你这个法子倒是稀奇,不过这毛豆移栽到田埂后能种活吗?”

鱼儿知道小岞村的人只懂得把农作物种到田地,压根就不知道有些农作物其实可以种在田埂上,大家伙儿也只把田埂当成在田间行走的道路、和区分各家田的分界线。鱼儿因穿越前种过一回毛豆,因此知道毛豆在田里吸收养分、种到吐出两片叶儿后,便可以移栽到田埂上种了。

这把毛豆种在田埂上,鱼儿最初知道时也觉得很是稀奇,待她回家仔细查了资料、才发现这能在田埂上种的农作物还真不少,例如蚕豆和毛豆等植株相对矮小、直立生长的草本作物,这些都可以种在田埂上。

鱼儿知道田埂一般常在沟渠旁,十分有利于各种野菜和草本作物的生长、以及种子的传播,加上种在田埂上的农作物不占肥田、节省了空间,也正是因为如此鱼儿才敢和刘氏打包票、说绝不会耽误她种白菘的功夫。

这杨六郎虽然没见过人把农作物种在田埂上,但鱼儿自小就是个聪明、鬼主意多的孩子,因此杨六郎还是乖乖的听鱼儿的话,小心翼翼的把吐了两片叶儿的毛豆移栽到了田埂上,这田里的毛豆一移栽完,鱼儿马上叮嘱杨六郎叫上几位哥哥、一起把白菘再种了下去。

这毛豆移栽到田埂上后,鱼儿比先前还要关心,不但每天都要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还亲自给那些嫩嫩绿绿的绿叶片浇水,这样日复一日、很快这些绿叶片便迅速的长高起来,没过几日杨家的几条田埂上便都立满了高矮不一的毛豆苗。

大约一个月后,这些毛豆苗都长到了一尺多高,那一排排绿油油的苗儿看得鱼儿心情大好,更是天天和杨六郎一起盼望着这些毛豆苗能赶紧挂豆。

鱼儿和杨六郎盼了一个月后,田埂上的毛豆苗终于陆陆续续的开花了,开完花便开始结荚,这结完荚、荚果便会一点一点的涨大,直至整颗毛豆上都挂满了圆滚滚的豆荚。

这毛豆是鱼儿和杨六郎一手种下的,因此一见几排毛豆都已经开始挂豆荚了,鱼儿和杨六郎自是一边感到兴奋、一边感到很有成就感,天天掰着指头数日子,就等着时候一到、毛豆成熟呢!

转眼便再过了一月,而田埂上的毛豆从撒种到结荚、从头到尾也整整经历了三个月,鱼儿记得毛豆的生长周期差不多就是三个月左右,再加上见毛豆苗上挂着的豆荚都快要鼓得炸开了,鱼儿便知道这毛豆算是成熟了、可以收割了。

既然种在田埂上的毛豆可以收割了,那杨六郎自是要挑个杨大郎几人有空的时候来收割了,否则让他一人收割这么几排毛豆还不把他给累死?

而杨大郎一听说鱼儿和杨六郎捣鼓的毛豆可以收割了,马上就上村里同熟人多借了两把镰刀、带着杨三郎和杨四郎前来帮忙了。

这毛豆也属于杂粮作物,因此它虽然与众不同的种在田埂上,但收割起来却和稻谷小麦没什么不同,都是先用镰刀齐齐割下、然后再捆在一起用扁担挑回来晒。

杨大郎几人收割毛豆时正值一个好天气,鱼儿跟着他们在田地里忙上忙下、小脸儿晒得红扑扑的煞是可爱,且一把成捆的毛豆挑回家、鱼儿就忍不住蹦蹦跳跳的跑到刘氏跟前邀功:“阿母,鱼儿种的毛豆已经可以丰收了!今天挑回家来的可不少呢!”

“收了就好,”刘氏说话间已放下手上的活计,拿了块帕子边替鱼儿擦脸上的汗珠儿,边一脸溺爱的唠叨了句:“毛豆熟了让你几个哥哥去收就行了,你这丫头跟着去凑什么热闹?瞧你蹦跶出这么一身汗来,小心着凉!”

鱼儿笑嘻嘻的接过刘氏手上的帕子,边自个儿擦了起来边说道:“鱼儿要去盯着哥哥们呢!免得他们趁鱼儿不在偷懒!再说了,鱼儿也要在一旁提醒他们别踩到地里的白菘。”

刘氏见这鱼儿才种了几个月毛豆、整个人就黑了一圈,不由满脸心疼的嗔了句:“你这丫头,你的几个哥哥谁不知道咱家田里那点儿毛豆、眼下可是你的命根子?哪敢不好好的替你收割下来?阿妹你不是一向嫌田里日头大不爱去吗?怎么眼下倒是天天往田里钻?”

“阿母,您就别心疼鱼儿了,这初春的日头一点都不毒,”鱼儿边说边把帕子搁到了木架上,喝了一大口凉茶后便急急忙忙的下了船,临走前还不忘丢下句:“眼下哥哥们正在帮鱼儿晒豆子呢,鱼儿得去盯着去,免得他们敷衍了事!”

刘氏见鱼儿难得对农活这般用心、也就由着她去了,心想鱼儿大概是头一次自个儿种地心里感到新鲜吧!殊不知鱼儿之所以如此兴奋和重视种黄豆,乃是冲着各种豆制品去的……

待鱼儿下了船撑着小竹筏到岸边时,杨大郎几兄弟已把成捆的毛豆解开、一一铺在一块空地上,铺完就都到一旁歇着去了,只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是不是搅*弄几下晒着的毛豆。

鱼儿知道这毛豆出豆可比稻谷容易多了,不必用石磨来碾碎谷壳,只要把这些毛豆放在空地上让太阳暴晒上几天,待太阳把豆荚的水分都晒干了、最后豆荚就会爆开,里头的豆子更是会自个儿一个一个的蹦出来!

当然也有些豆荚无论太阳怎么晒都不肯爆开的,因此等这些豆子都晒得差不多了,鱼儿便会再告诉杨大郎几人一个法子———拿几根扁担,死命的往那些还合着的豆荚上捶打,打上一阵后这些豆荚就会自个儿裂开蹦豆了。

鱼儿的这些法子,都是从前世那乡下亲戚那儿学来的,这些法子都十分简单且不用靠任何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