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兄妹俩并肩一路往城里赶去,不一会儿就把那几罐子豆腐乳给担到城里。这杨六郎的确是在城里混得十分熟悉,一到城里就拉着鱼儿找了一处人来人往的地方、靠着墙把肩上的胆子卸了下来。

这杨六郎一把箩筐放好,就从箩筐里拿出平日里招揽生意用的锣鼓、“当当当”的敲了起来,边敲还边扯开嗓门大声吆喝……彻头彻尾一副小商贩的模样,看来跟着年师傅走街串巷的卖过几回竹制品后,杨六郎已是相当有经验。

鱼儿跟着在一旁看杨六郎叫卖,但他的锣鼓声和吆喝声只吸引了几个人来看热闹,那些人看完热闹就走、压根就没买豆腐乳的意思,估计是没吃过豆腐乳儿不敢随意掏钱买。

鱼儿看杨六郎吆喝了小半天了也没卖出一块豆腐乳,便知道真用这个法子卖、大概天黑也卖不出去几块豆腐乳,于是鱼儿同杨六郎说了一声后、便钻到了身后的一家小酒馆里,打算去打探下酒馆里的情形。

鱼儿一进那小酒馆,就发现除了掌柜、小二以及客官外,酒馆里还穿梭着许多挎着竹篮子的男女老少,这些挎着篮子的人或立在酒桌边,或在几张桌上之间穿梭,看上去比店小二还忙。

鱼儿对那些挎着篮子穿梭的人十分好奇,于是便悄悄的隐在一旁观察他们,观察了一小会儿后、鱼儿就发现这些人拎着的篮子里,其实装着一些下酒的吃食、点子等,他们一见到客官有点下酒菜的意思、就立马提着篮子迎上去推销自个儿卖的各种吃食。

鱼儿虽然看明白这些提着篮子的人在卖下酒的吃食,但却还是对他们的举动感到有些不解和好奇———这下酒菜不是该酒馆里提供的吗?怎么反倒让这些人来兜售?莫非北宋的酒馆都这样?

鱼儿虽然穿越到北宋七年了,但以杨家的家境、自然是不可能带她下馆子或是上酒楼,眼下更是鱼儿第一次走进北宋的酒馆。因此鱼儿自是对很多事物都感到不解和好奇了……

不过见了这些提着篮子兜售下酒菜的人后,鱼儿越发觉得自个儿先前的点子可行———鱼儿本来就打算像法子把豆腐乳卖给酒楼,眼下见不必卖给酒楼也可以自个儿兜售,鱼儿自是十分欣喜、当下便开始找人打听起想了解的一些事物……

这鱼儿一直都是个嘴甜的小姑娘,加上她那招牌的甜蜜笑容十分惹人怜爱,因此没一会儿鱼儿就把想打听的事情都打听清楚了———原来北宋一些规模小的酒楼、酒肆的经营方式,和现代的饭店截然不同。这些脚店、酒楼和酒肆因规模小,所以不但店内不设厨房、不卖下酒菜,甚至大部分店自个儿都还不能酿酒卖。

这些小的脚店、酒肆和酒楼里头卖的酒,大多是从各大正店里买的,买回来后再放到自个儿的店里卖。鱼儿还打探到在北宋,除了指定的正店外、别的酒楼都没有卖酒的权利,且规定范围内的酒楼、酒肆都必须到指定的正店买酒,这一点在北宋被称作“买扑”。

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片区的正店买扑了这一片区的所有酒税,而在这一片区内的脚店、酒肆和酒楼,无论大小都必须到正店“进货”,这样一来正店的利润可就大了……同时从侧面说明,想开正店不但得有钱、还得有关系才行。

让鱼儿大为称奇的是,这些小的脚店、酒肆和酒楼不但得从正店进酒来卖,就连下酒菜他们也不自个儿做,都是靠这些提着篮子的人主动上门供应给客官,自个儿则彻彻底底的当起甩手掌柜。而这些提着篮子、上大小酒楼里兜售下酒菜的人,在北宋被称作“经纪人”。

说白了这些脚店、酒肆等于只提供一个场所,供客人吃酒和供经纪人兜售下酒的各种吃食。鱼儿还从小二那儿打探到一点———据说哪家酒楼的掌柜的只要把消息放出去,说自家酒楼缺茶博士、经纪人等,就会有无数的酒保、茶博士、经纪人闻讯上门来洽谈生意,主动要求到掌柜的的酒楼里兜售他们自制的下酒吃食……

第七十二章     寻找新销路

当然,掌柜的允许那些经纪到自己的酒楼里卖下酒的吃食,自然多少要收点小钱了,不过这些钱掌柜的不会收得太多,因为这些经纪人通常要提着篮子四下奔跑、来回于各间酒楼之间,若是每间酒楼收的钱太多、那经纪人就赚不了什么钱了。

鱼儿一打听清楚状况,当下就满心欢喜的跑回去同杨六郎商量,打算让他别在街上叫卖了,直接挎个篮子到各大酒楼、酒肆里卖得了,反正这豆腐乳本就可以当成下酒菜来吃,由活跃于各大酒楼的经纪人兜售再适合不过了。

杨六郎细细的斟酌了鱼儿的提议后,觉得这个法子也算是可行,但杨六郎他毕竟没有当过经纪人,不晓得酒肆里的掌柜的要收多少钱、才肯让他们在酒肆里卖豆腐乳,于是有些担心的说了句:“阿妹,咱这豆腐乳当成下酒的小菜来卖、本就卖不了几个钱,若是再让掌柜的收去一笔,那最终可就剩不了多少钱了!”

“虽说上酒肆、酒楼里卖豆腐乳兴许能卖得快些,可若是卖完得来的钱少了,那我们还不如蹲在这儿叫卖,虽然卖得慢了一些、但好歹能多卖几个钱啊!”

这一点早在鱼儿打听清楚、北宋经纪人兜售下酒吃食的法子后,心里就有了打算,只是这个打算鱼儿眼下说出来也不一定能成事,得先看看这豆腐乳拿到酒楼里卖后的市场反应。

于是鱼儿想了想,便换了个法子劝杨六郎:“六哥,咱先固定呆在一家酒肆里卖豆腐乳儿,这样不是既比在外头叫卖卖得快、又只需付一次钱给酒楼掌柜的吗?”

“咦,这倒是个好法子!那我们得找间大一点的酒楼,同掌柜的谈妥到他酒楼兜售吃食的价钱后、咱就一直呆在那酒楼里,这样既能少花点功夫在几间酒楼之间来回奔跑,又能比那些四下跑的经纪人多些卖豆腐乳的机会!”

“正是这个理儿!我们现下就去寻大酒楼。”

鱼儿话音刚落,杨六郎就把地上的两个大箩筐重新担了起来,在一条满是酒肆、酒楼的长街上走了一会儿后,二人对比了酒楼里的客人流量后,最终挑了一间不大不小的酒楼、挑着物事进去同掌柜的商谈。

鱼儿和杨六郎一路直奔酒楼里收钱的柜台,一到那儿鱼儿就冲着一个做掌柜打扮的中年男子甜甜一笑、问道:“这位大叔,我们兄妹俩想在你们酒楼里兜售自家腌制的下酒菜,您看行吗?”

那位中年男子闻言抬头扫了鱼儿二人一眼,见鱼儿这个小姑娘不但笑得弯眉弯眼的、还露出一颗可爱的小虎牙,那模样儿看着十分招人喜爱,于是当下便一脸和蔼的问道:“小姑娘,你们是想在我的酒楼里当经纪人?”

鱼儿闻言边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边一个劲的点头:“没错,我们是想在这里当经纪人卖些小吃食,得交多少钱才行呢?”

掌柜的见鱼儿和杨六郎一身打扮像是从乡下来的,心里不由生出了几分怜悯,略微思量了下伸出几个手指,道:“别人我都是一天收十文钱,我看你们兄妹年纪还小、出来讨口饭吃也不容易,你们两人一起我就一天只收十文钱。”

鱼儿先前已四下打听过了,知道城里的各种酒肆、酒楼,大一点的每天收到店里兜售吃食的经纪十文钱上下,小一点是就收个七、八文,眼下这个掌柜的只收鱼儿兄妹二人十文钱,已算是格外照顾了……

因此鱼儿当下便一脸感激的谢道:“多谢大叔,待我们把下酒菜卖了,便把十文钱交给您。”

掌柜的点了点头表示可以,随后善意的提醒了鱼儿一句:“赶紧去吧,现下正是我店里生意最好的时候,你们机灵些应该能卖出不少下酒菜。”

鱼儿和杨六郎一听这话自是立马打起了精神来,同掌柜的借了地方把箩筐放好后,一人便抱着一个小罐子、拿着一双筷子,打算赶紧到客人多的地方兜售。

这杨六郎心里挂记着要给掌柜的十文钱,因此一把物事拿齐了就急着要上前兜售,鱼儿见了连忙出声将他喊住:“六哥你先等等!”

“怎么了?咱还没卖出一块豆腐乳,就先欠了掌柜的十文钱,眼下得抓紧时间去兜售豆腐乳才是!”杨六郎一脸着急的说道。

鱼儿闻言没好气的白了杨六郎一眼,问道:“咱可有给这豆腐乳定下价钱?六哥可知咱这豆腐乳一份卖多少钱合适?这酒楼里的小菜都是一份一份卖的,六哥可有算过我们这些豆腐乳一份放几块才不会亏本?”

“这……”

鱼儿的话让杨六郎一脸尴尬的伸手挠了挠后脑勺,挠了一会儿才讪讪的说道:“我一心想着赶紧把豆腐乳给卖了换钱,一时竟忘了思量定个什么样的价钱合适,我看阿妹你一脸镇定、想必是已经有了好法子了吧?”

“六哥你跟着年师傅都快两年了、怎就没学精明些?卖物事前不先打听、打听行情就胡乱瞎卖,不亏本才怪!”这杨六郎将来是要做小本买卖生意的,因此鱼儿便趁着这个机会给他上了一课、好让他今后能吃一堑长一智。

这鱼儿句句话都说在理上,杨六郎自知理亏、因此只能讪笑着讨好鱼儿:“是是是,我们阿妹说的对!那我现在就去打听、打听?”

“不用了,先前我已经仔细的打探过了,”鱼儿说着眼神投到一个挎着篮子的经纪身上,指了指他的篮子说道:“那个经纪是卖香糖果子的,那香糖果子一份也就那么一点,可那经纪一份就卖八文钱呢!”

“八文钱?这可不便宜啊!”

杨六郎先是暗暗的咂了咂舌,随后伸着脖子扫了酒楼一眼、指着不远处的另一个经纪说道:“瞧,那人刚刚卖了一份下酒吃食,我看她只收了客官五文钱,看来那个女经纪比那个卖香糖果子的男经纪实诚!”

鱼儿顺着杨六郎指的方向看去,看清杨六郎说的那个女经纪卖的是什么物事后,气得弓起手敲了杨六郎的脑袋一下:“六哥,你也不仔细瞧瞧那女经纪卖的是什么物事,就认定她比别人实诚!那女经纪卖的是酱甘露子,能同那男经纪卖的香糖果子比吗?”

鱼儿跟着林货郎打交道久了,早就知道这香糖果子和酱甘露子都是北宋有名的零嘴儿,是种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的物事,初始只京城才有卖这样的香糖果子这种零嘴儿,近一、两年才慢慢传到南方来。

鱼儿还知道所谓的“香糖果子”,就是将菖蒲、生姜、杏、梅、李子、紫苏等切成丝,以糖蜜渍之而成,味道香香甜甜、吃起来还脆脆的,因此被称作“香糖果子”。

而“酱甘露子”,则是一种形似虫蛹、味甜似密甘的草本植物,这甘露子长在地下的根茎挖出来洗干净后能吃,也正是因为根茎味道甘甜而得名“甘露子”。

这甘露子虽然不但可以荤素煎炒做菜、酱渍后还能久藏,但它到底是野生挖来的物事,卖它之人最多费些心思去上山挖它,挖完回去酱渍后就能拿出来兜售。而香糖果子却是实打实的需要多种物事才能制成,因此卖价自然要比甘露子贵些了。

杨六郎听了鱼儿的介绍后,有些犯难的问了句:“鱼儿,原来这些吃食都是根据制作材料来定价的,那我们这个豆腐乳是用黄豆做成的,定多少钱合适?”

“我们的豆腐乳用的物事虽然不比甘露子金贵,但我们胜在腌制方法新奇、味道独特,这样的物事自是比香糖果子还要金贵些,”鱼儿说到这儿蹙眉认真的斟酌了一番,最终说道:“六哥,既然那香糖果子卖八文钱一份,那我们这豆腐乳就卖十文钱一份!”

“十文钱?”

杨六郎一脸震惊的看向鱼儿,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般、问道:“阿妹可是打算一份卖十文钱,但每份的份量足些?”

“不,咱一份就六小块豆腐乳,六六大顺也正好图个吉利。”

鱼儿这下彻底把杨六郎给吓到了,只见他一脸紧张的把鱼儿拉到角落,小声说道:“阿妹你是犯糊涂了吧?咱这豆腐乳可是用最不值钱的黄豆做成豆腐后腌制的,哪能卖这个价钱?”

鱼儿一听这话反过来把杨六郎往角落里拉了几步,压低嗓音叮嘱道:“六哥!我不是早和你说过,千万不能说咱这豆腐乳是用什么做的吗?你不说,这些客官压根儿就吃不出它们是用什么物事做的!”

这豆腐乳杨六郎是已经尝过的,知道腌制好的豆腐乳无论是外形还是味道,都完完全全没一点豆腐的影子,口感虽软绵绵的、但却不似豆腐那般滑*嫩,而是别具一番风味。

因此只要鱼儿和杨六郎不说,自是没人猜出这豆腐乳的原材料是黄豆,而这原材料大家伙儿猜不出来,正好让鱼儿可以“漫天要价”,怎么着也得把人工给赚回来不是?

第七十三章     小赚一笔

一想到人工,鱼儿马上振振有词的给杨六郎洗脑:“六哥,咱这些豆腐乳可是费了我们不少功夫呢!单是种黄豆、磨豆做豆腐和最后用豆腐来做豆腐乳,可就费了我们不少功夫,别说我们还花钱置办了一些调料、白纱布和陶罐子……”

鱼儿这么一说,杨六郎当下就觉得豆腐乳卖十文钱还有点太便宜了,不过他怕这玩意儿卖太贵反而把人都给吓住了,于是最终他还是觉得鱼儿定的十文钱合适,于是抱着罐子马上就要按着鱼儿定的价钱去卖,但脚才一迈开就被鱼儿给拉扯住了……

鱼儿边上下打量整栋酒楼,边说道:“六哥,我们别像那些经纪那样立在一旁候着、等着有人买再上前,那样兜售太被动了。”

“被动?”

说话间鱼儿已把整栋酒楼给打探清楚了,只见她指着二楼对杨六郎说道:“六哥,你带着豆腐乳上二楼去兜售,卖之前先寻些人多的桌子,每桌白送一块豆腐乳、让大家伙儿先尝尝鲜,尝过了我们才好卖不是?”

杨六郎一听说每桌要白送一块豆腐乳、当下就直接转换成每桌白送了人家十文钱,不过杨六郎并不笨、稍微一想就明白了鱼儿的用意———若是不先让人尝个味儿,那大家伙儿对新鲜物事只会抱着观望的态度,不大愿意掏钱买新鲜物事。

因此杨六郎虽然心疼钱,但还是赞同的说了句:“阿妹的意思我晓得———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嘛!这白送的豆腐乳便是咱的诱饵,我就不信味道如此独特的‘诱饵’还不能让这些‘狼’上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