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苑海棠嫣如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阆苑海棠嫣如玉-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这众星捧月的景象,我嘴角不觉中已勾起,正欲踏入堂中时,梅书筠却已抬起头来,见我在门口徘徊,他冲我一笑,便又低下了头去,和身旁的人笑谈。

心中突然有些失落,本是打算踏入大堂的我便退到院中,在芭蕉下的石椅上坐了,低头玩弄着衣带。

“文轩姑娘这是怎么了?”不提防身后有人说话,转头看时,却是梅书筠。

“没什么。”我回之一笑,低下头去,心跳却已有些快了。

“还未请教姑娘芳名,不知该如何称呼?”梅书筠坐在对面,笑望着我。

“颜文萱,诗文之文,萱草之萱。”我轻笑回答。

“萱可忘忧……”他低头喃喃,旋即抬起头来,“昨日姑娘游天虞山,可曾尽兴?”

我点点头,笑道:“原来昨天在太华亭中的真是梅先生。”

“不必称我为先生,叫我书筠罢,我也直呼姑娘为文萱可好?”他说话时站起身来,见我点头答应,便道:“文萱是本地人,可知道江陵有什么其他可游之处么?”

“可游之处倒是不少,不知书筠想要去哪种地方呢?名山胜水、寺庙、文雅之所还是怎样的?”凌子卿平日里带我去过不少好玩的地方,说到游玩我便来了兴致。

梅书筠摇了摇头,“趁着春日里万物齐发,想去山野之处散散心,不知养在闺中的文萱可曾知道哪里比较好么?”本就俊朗的容颜因这一笑而更增俊逸。

“山野之所……”我看了看天色,暗忖此时已近正午,若是去离城太远的地方,不一定能在日落之前赶回来,略一思索便道:“城外有个小村子叫酒香村,酿得好酒,我们去那里可好?”

“有好酒自然要去的!”梅书筠抚掌笑道,只听这村名就似乎能闻到淳淳的酒香了,他毫不迟疑,略一躬身笑道:“多谢文萱!”我报之一笑,便同他出了醉仙楼。

一路行去,两人边赏路边之景,一边又谈起前几日我们二人所做的诗,他对我的诗赞不绝口。我心中欣喜之余,对他的才华和不俗的谈吐也极是钦佩。

出了城走了约有半个时辰便已到了酒香村。不同于城内的繁华景象,这城外村郭之中倒是闲适淡然,一派自然。

田间小路两旁一片苍翠,微风起处,掀起阵阵绿浪。四野之间红白相间,野花幽香扑鼻,比之他处别是一番清闲之景。

及至到了村中,便有小童戏耍于榆柳之下,老者或倚柴扉,或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谈,很是悠闲。

梅书筠边走边叹,“田园之中,自有佳景,这份天然之美却是别处难以企及的。”

“难得他们不用奔忙于应酬来往之中,这清闲滋味却惹人艳羡……”我望着村中一派闲适安然,低声叹道,看到梅书筠不解的眼神便补充道:“我虽然不必终日奔波,但爹爹常被俗物缠身,终日碌碌,家人不能时常相聚,哪比得上这山野之人能常享天伦。”

梅书筠哈哈一笑,“我倒觉得,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自然该有一番作为才是,怎可终日流连于田野之中,贪图清闲。”我一笑不答,只是看着风景。

酒香村中小酒馆颇多,往常凌子卿带我来时常去一家名为“酒香人家”的小店,我便也带了凌子卿去了酒香人家。

还未到店里时,便有淳淳酒香扑鼻而来,梅书筠深吸一口气道:“果然好地方!”不等我答言,便已上前掀了帘子,携我踏入店中。

小二见了我二人,忙迎了上来,“二位客官要些什么?”一边说,一边引我们二人在窗边坐了,擦净桌子。我便点了几味小菜,要了几壶佳酿。

“本店新出了一种酒,名‘鸳鸯酿’,味道极是纯正,专祝有情人成眷属,”说至此处,小二打量了我和梅书筠一眼,嘻嘻一笑,“二位要不要来一壶?”

“这……”我脸上一红,正要拒绝,却听梅书筠爽朗的声音道:“那就来一壶好了。”

小二高高兴兴的自去吩咐,我转过脸去对上梅书筠的笑眼,“难得来这里一次,既然是好酒,为何不要呢。”他嘻嘻笑着,“还望文萱不要见怪。”

既然已经要了一壶鸳鸯酿,我还能怎样,只得摆手,跟着道:“为何不要好酒呢。”

梅书筠哈哈一笑,“没想到文萱也是如此爽快,颇有几分江湖人的快意风范。”

“江湖人?”我微微一笑,有些好奇。凌子卿也曾对我讲过许多江湖人的故事,虽然我处于闺中,只读诗书,手无缚鸡之力,却也是对他口中的江湖满是向往。

“江湖……”梅书筠略一沉吟,小二已送上了酒,嘻嘻一笑道:“二位的鸳鸯酿来啦,祝愿两位白头偕老!”

我没有答话,低下了头,梅书筠却已掀开盖子,深吸口气,悠悠道:“果然好酒!”

“这是自然,”我脸上现出几分得意之色,“酒香人家里的酒比这里其他酒馆里的都要好。”

梅书筠笑着赞好,已倒出酒来。因为这酒不易醉人,我便也多喝了几杯。二人边吃些小菜,边又酌酒而谈,从窗边看着小村中的景色,惬意万分。

等我们踏出酒馆时,已近黄昏,夕阳斜斜的挑在山头,远处是一带翠峦,从山脚升起阵阵山岚林烟,与天边白云浑为一体,又被斜阳染了一抹金色,分外好看。

梅书筠立在田边,展眼四顾。村落中各户人家升起炊烟,带着碧青之色,扶云而上,风起时又轻轻袅袅的四散在空中,不留一丝痕迹。

“咦,那里还有酒家!”梅书筠指着远处一片稀疏的树林。

我依言望去,稀疏的树林之外,便是山峦,山脚似有尘土飞扬,尘土散后,却见一面酒旗迎风招展,分外有趣。

“那边是官道,那酒家便是傍着官道而开。”我笑着解释。

梅书筠点头,“寻常并不觉得这酒旗好看,只是此时衬着斜阳和岚烟,再隔着树林远望过去,便觉这酒旗很是好看。”他惬意的沉吟一时,忽然朗声道:“好一副酒卖斜阳的画面!回去我便做一幅画以谢文萱,名字就叫‘酒卖斜阳’如何?”我自然开心的点头。

次日到醉仙楼时,梅书筠已在院中石椅上等我了,他带我上楼后,便进了临近楼梯的一间小雅间,桌上放着一轴画卷,自然是他答应要送我的“酒卖斜阳”了。

果然,打开画卷时,画上是昨日所见的景象,相比于真实之景,画上更增了几分味道,颇显意境,我不由佩服起他作画的技艺来。

在醉仙楼中流连了许久,回到家后,素馨玉簪自然是又拿我开心了一番。我们三人已如姐妹一般,虽然她们二人是父亲买的丫鬟,此时三人玩成一团,早已不想彼此身份。

几日相处,对梅书筠的了解渐渐的多了起来,也慢慢发现,他的影子已开始不断的在我眼前闪现。他过人的才华,俊朗的容颜,挺拔的身姿,不断的吸引着我,或许,从第一眼见到他,我便已对他倾心了吧。

玉人吹箫依何处(4)

醉仙楼中今天有些冷清,袁伯野平时都是在大厅中本来奔去,今天却是携着一壶茶在芭蕉下闲坐着。见我一个人进去,他有些意外的站起身来,“子卿又在家里读书?”

我点点头,坐在石椅上略一休息,眼睛却不住的瞟着大堂,看了一周,仍是没看到梅书筠的身影。

“梅先生今天没来这里。”袁伯野猜透了我的心思,“我听说他这几天住在一个叫酒香村的地方。”

“酒香村!”心中蓦地一阵欣喜,我连忙道别,往酒香村而去。

酒香村中依旧如前般清闲恬淡,展眼四顾,却不知该去哪里寻找梅邵庭。在村子里闲转一周后不见他的身影,我便有些颓然——我虽然知道梅邵庭住在酒香村,却不知是在哪户人家。

我有些兴味索然的往回走,走至垄陌间回首,赫然看到那幅“酒卖斜阳”的画面。想起梅邵庭赠画的盛情,不由多站了会儿,脑海中依旧是梅邵庭的影子在回旋,我不由自主的朝那酒家走去。

穿过树林后不多时,便见那酒家规模并不是很大,虽在路旁,却离官道有两射之遥,想是怕道旁尘土才会如此。

来来往往的客商都在此暂歇,店外的马棚里栓了许多马儿。在店外也有一个茅棚,便有许多人在其中歇息,倒也热闹得很。小二来来去去的添茶,忙得不亦乐乎。

眼睛在茅棚中扫过,却停在一角青衫之上。抬起头时,熟悉的身影静静坐在一张桌子前面,一手握着茶杯,正笑望着我——原来他早已看到我了。

我欢欢喜喜的走上前去,在梅邵庭对面坐下,他便倒了杯茶给我,“文萱走了这么久,喝杯茶解解渴罢。”

“这里风景倒是不错。”我强压着心中的欣喜,装作闲游一般,一边品茗,一边将周围风景打量了一番。酒家后面是一片稀稀疏疏的树林,春日里野花开遍,林风阵阵拂来,很是清爽。

“山野中自是有好景致的。”梅书筠笑了笑,又向小二要了副碗筷给我,我尝了些小菜,还真是美味。两人正闲谈时,却听一阵吆喝之声,几个大汉赶着几辆马车停在了路边,吆喝着来到茅棚下,道:“掌柜的,来四碗鸡汤面。”说话时大喇喇的坐了下来,粗声粗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却很是聒噪。

“这些是什么人?”我的语气中透着些厌烦,梅书筠微微一笑,“平常人。”

我有些不解的望向他,他却已站起身来,“文萱可有兴致到天虞山一游?”

“当然!”我开心的回答,遂同他一起往天虞山赶去。前些天曾带他在天虞山游玩过一次,因那里地处僻静,且环境清幽,他似乎很是喜爱。两人在山中游玩一时,到了太华亭中。

此时斜阳未落,一弯残月淡淡的悬于天际。两人在亭中坐了一时,待夕阳落后,薄暮笼罩了大地,那弯淡月的颜色也深了些。梅书筠变戏法一般从身后拿出一管箫来,“文萱会吹箫么?”

我微笑不语,接过箫来,略想了想,悠悠吹了开来。

箫声幽咽,心思也随它飞得很远很远……我拿眼偷偷瞟向梅书筠,他正听得入神,很是惬意的表情。几根没有收起的发丝在风中轻舞,时而拂到我的脸颊上,惹得我一阵心乱。

梅书筠坐得离我很近,到了后来,甚至有些像我倚靠着他一般。我小心翼翼的向旁边挪了挪,略微拉开一点距离,心中却是想要靠他更近一些。

虽然心中有点乱,箫声却丝毫未被影响。一曲吹罢,梅书筠连声赞好。我本想请他吹奏一曲,他却笑说自己技艺有限,不敢献丑。到后来实在缠不过,便笑说若是日后有机会再吹箫给我听。

在太华亭中再坐一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四周难以言说的静谧旷远,我有些恋恋不舍,却不得不起身回家。

梅书筠不放心我一人回去,亲自送我回家,等我进了家门后,他才放心的转身离去。我却是躲在门后并未回屋,听他的脚步渐渐远去,便悄悄的走出门来,看着他远去的背影。

清亮的月光铺在地上,照着他宽厚的背影,为他披上一抹银色。他大步往前走去,看去意气风发。

心内暗暗偷笑,这是不是有些像那些传奇文章中所说的私会?直至他的身影消失在拐弯处,我仍是呆呆的看着那一地的漆黑,仿佛他还在眼前缓缓行走,并未离去。【。 ﹕。电子书】

其后的几天我得空就去醉仙楼,梅书筠也是每日都在那里消磨时光,两人便会在雅间中畅谈,时间在不觉中流逝,我只能恋恋的回家。凌子卿自从那日我去看过他一次后就没了踪迹,据说是被他爹爹看管起来读书,不许出门。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心中也尽是欣喜。梅书筠赠了许多书画给我,我用一个精致的盒子将它们精心收藏起来。

转眼已是上巳节。

上巳节时有踏青习俗,我早早起身后,素馨玉簪将我精心打扮了一番,玉簪苦着脸道:“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凌公子了,今天怕是不能一起出去了。”

素馨却是不在意,“今天梅先生陪小姐踏青,不也很好么?”玉簪闻言嘟了嘟嘴,不再言语。素馨脸上不易察觉的也闪过一丝失落——她和冬青也是许久没有见过了。

“子卿今天还是被关在家里么?”我转头问素馨,看着她们失落的样子,不想拂逆她们的意思,如果凌子卿今天能出门,便和凌子卿一起出去吧。这两个鬼机灵在梅书筠面前终究是有些拘谨,倒不如和凌子卿在一起时玩得开心。

素馨点了点头,“听说是凌老爷去陆家提亲,回来之后就紧紧逼着凌公子读书,这样的日子怕是也不让他出去玩了。”

我闻言恍悟,陆家是书香世家,陆小姐也是知书识礼之人,自然想要嫁个饱读诗书的人,凌伯伯才会逼着凌子卿读书。凌伯伯虽和我爹爹很是要好,却从未提过结姻之事,想必是怕我和凌子卿在一起会很闹腾罢。

出了门时,梅书筠已是正跨了一匹马,在街角处等我,身后停了一辆马车,这自然是为我和素馨玉簪准备的。

郊外热闹非凡,素馨玉簪与梅书筠虽非十分熟稔,不过陪着我去过几次醉仙楼后也熟了几分。四人玩了许久,直至午后素馨玉簪借故先行回家。梅书筠命马车载了她们回去,临上车时,我分明看见她二人眼中含着笑意,想是她们早已打算好要让我和梅书筠独处了。

“不如我们去天虞山?”梅书筠提议,他对天虞山似乎很是钟情,我自然满口答应。

梅书筠跨上马去,青衫白马,衬得他更是风姿卓著,意气飞扬,在一众游玩的男女中,很是抢眼。

我苦着脸看着马儿,现在只有一匹马,难道要两人共乘一骑不成?

不容多想,梅书筠已伸手将我拉上马去,我脑中一懵,旋即满面飞红。虽然和梅书筠接触了近一月时光,我却还未曾与他这样近过。

“文萱,一会儿给你惊喜。”他在我耳边低喃,语气有些暧昧,呼出的气暖暖的喷过来,只惹得我一阵心乱。我只是低垂了头,却跟他靠得更近些。

一路飞奔,耳畔只有呼呼风声,略带着些凉意,后背却因紧贴着他的胸膛,很是暖和。

到了天虞山脚,梅书筠弃了白马,牵起我的手往山上走去。我心中泛起一丝异样——今天他为何对我如此亲密?

虽然心中有些慌乱,却也满是欣喜,看他的样子,难道他竟是要……我不敢往下想,心中却如涂了蜜汁一般,只能低头浅笑,乖巧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