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闲-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呢。皇上,你这个决定,不科学爱新觉罗氏的王爷们和有爵位的满洲亲贵们都傻了,好半天回过神来之后,立马就跟问,“皇上,侧福晋一位建国以便有之,怎可轻言废除。”

康熙眼皮都没抬,“太宗爷把四大贝勒共坐都废了,一个小小的侧福晋之位有什么废不得的。”

皇上,你,你,你赖皮,不带又把太宗爷和先爷扯出来的。

“梁九功,接着……”康熙好像怕刺激这些人刺激的不够似的,又叫了梁九功一声,朕昨天给了你四道圣旨呢,你才念闻两个,接着来。

梁九功自觉朝中大臣们看自己的目光都带着刀子,他小心的咽了口唾液,再度打开一张圣旨(别问我之前发布的那道圣旨去那里了,那个都交给专门人员进行存档,反正没在梁九功手里)“上谕……钦此”

如果说刚才两道旨意都跟宗室和满洲亲贵有关的话,这道圣旨就跟全天的男人都关系,它在前明纳妾制度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润色补充,其中庶民年过四十无嗣者方可纳一妾,若再未有子,终身不可再纳。秀才、举人这类有了功名的,跟庶民一样,年过四十没儿子的可以纳一个小老婆,若是纳了小老婆,还没生出男娃儿,那到了四十五还可以再纳一个。注意,如果你纳了两个小老婆,还没生出儿子来,对不起,以后不能再找了。

在国家政府任职的,无论几品官,在纳妾问题上都一样,每个人最多两个,不许多,也没有那个什么无嗣可再纳的补充说明。也就是说,当了官,在你家庭条件允许,能养得起的情况下,除了大老婆外,还可以再纳两个小老婆。注意,一妻两妾,后宅的名额都满了,你要是生不出儿子来,也不许再纳了。

接着规定的是爱新觉罗家的爷们,亲王、郡王这是一波,除嫡福晋外,只许有格格四人,贝勒、贝子除嫡福晋外,格格三人,贝子以下爵位者,妾两人,非宗室的有爵人家,公、候两级的,妾三人,伯以下含伯爵的都是妾两人。

规定完各个阶层的纳妾人数,接着就是补充规定,别以为你们认为义女了、通房丫头了、外宅了、青楼女子了这些都不数于妾室行列,你们就可以钻空子了。圣旨里面很严肃的规定,不许以义女为妾,在小老婆名额满了的情况下,不许再睡家里的丫头。当官的不许逛青楼,全国上下的男人有一个算一个,不许置外宅。

最后,上述条款自即日起补充入大清律中有关于婚姻法的那个版块,如果有人违法,官员直接罢官夺职,家产一半充公,还要再被打五十板子,然后带枷示众三日。举人、秀才这一类的,直接革除功名,以后再也不许你参加考试,然后也要被打板子,示众五日。最惨的要算庶民,庶民里面包括皇商(比如扬州的那些盐商,内务府的买办等等)在内,如果犯了事,打了板子不算,还要示众三月,给当地无偿劳动三年。别以为你们受了罚,后来纳的小老婆,国家就认了。不行,受了罚,后纳之女子送回娘家,没有娘家的,直接发卖

圣旨一下,满朝哗然,咱们拼着命的想当官是为嘛啊。别跟咱说什么为国为民的话,那都是蒙人的。咱们当官,还拼命的往上爬就是为了有权,有钱之后,好睡点漂亮女人么,呃,这时候或许还要加上漂亮男人。皇上你这么一下旨,咱们人生的追求一下子少了四分之三,这人生还有什么盼头。

康熙轻咳了一声,“熊老师,纳妾是为什么?”

“广延嗣”熊赐履是理学大家,反应的很快,立刻给了康熙一个很正宗的答案。

“嗯,不错,广延嗣。可是光生不教,不如不生。”康熙意有所指。

众臣一愣,有反应快的立马就想到了前段日子那丹珠家的里的事儿,合着皇上今天下的旨,都是因为他们家的那点破事儿当然不是,康熙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不想让八旗子弟都沉醉在温柔乡里,天天在女人身上下功夫。想法这段时间内卫粗略调查的结果,康熙脸都是黑的,有多少官员互送女人,借此联络成党。上司给下属送,同僚之间互送,行贿的礼单子上,扬州瘦马居然列在首位而满洲大族里面,因为这些姨娘的家人,又生出多少事故

当然,他这一道圣旨解决不了多少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政策么,还讲究什么民不举官不究,这个纳妾问题向来是在这个范围内。政策实行了,下面就该是监管问题,他可以把官员家庭情况和作风问题列入密折范围。然后抓住几个典型,狠狠的收拾一下,杀鸡警猴,让他们知道朕决不是在开玩笑。

康熙心思转得飞快,梁九功那里抄出最后一道圣旨,朝上的众人一眼,眼前发黑,怎么还有

其时康熙今天下的四道圣旨,都是有联系的,最后一道是关于无限降低妾生子、婢生子以及私生子的地位,保证嫡生子至高无尚的地位。当然,这个地位是相对的,就拿亲王的世子之位来说,嫡子继承是首要条件,次要条件便是,考试合格者才能继承。如果考试三次不过者,换人如果是家里一个独苗,那么允许你再考,只是爵位下调,亲王变郡王,再考三次不过。对不起,回家努力跟你大老婆生儿子,让你儿子来考,爵位由他继承。

除了嫡子外,其余庶子,学业优异者或有特殊才能者,均可入朝为官,待遇从优。什么叫特殊才能呢,打个比方,你语文、数学都不行,但是外语方面很厉害,会好几门语言,这就算特殊才能,可入理藩院做翻译,还可以进学堂当先生。当然目前这道圣旨主要针对的还是八旗子弟,没有扩大到全国各族人民。

第一百七十九章 忙里偷闲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七十九章 忙里偷闲

这世上任何事情都是一环扣一环的,身为一个帝王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国家带来深远的影响。康熙下的旨意,除了明诏天下之外,还有许多后续要作。

就拿后补充进大清律婚姻法的条款来说,自圣旨公示之日既实行,但是在这之前的纳的小老婆怎么办?人家有一部分已经生了娃儿,就算没生娃儿的,也已经进门了,总不能全部退回吧。庶民之家还好,大多都是一夫一妻,只有有点钱的,例如地主、商户,普遍都有小老婆。再加上朝中官员、宗室、八旗亲贵,只要是成年男子谁还没两个通房丫头什么的,更不用说有名有份的小老婆了,这些都要查实登记,以备日后查询。这可是个大工程,康熙指示户部领头,进行官员家庭人口登记,如实了写,一个都不少。

其时吧,有正式名份的小老婆官府、宗人府里面都有备案,决不是那家老太太心血来潮指个自己身边的丫头,“XX平日里人本份,活计也好,性子还温婉,给大老爷当个姨娘吧。”完了让丫头直接给儿媳妇磕个头,带回去一圆房,咳,讲究点的还要摆两桌酒,就算是家里的小妾姨娘了。决不是这样,那天头想纳偏妾,也得到官府报备一下,某某某于那天纳妾某氏,这才算是完事。那些没有到官府报备的,妾室之位不具备法律效应,顶多算是通房丫头,家里人叫什么什么姨娘都是叫着好听的,国家不承认。

官府有底案的还算好,只要核实一下就行,麻烦的是没有备案的,也就是那些具有妾室身份,但本身却是黑户,还有就是那些大户人家的通房丫头,这些人都在摸底范围之内。

户部的官员纠结,来作详细家庭人口登记的更纠结。如实了写吧,让人一看谁谁谁,好家伙大小老婆加一起好几十号人,他一年俸禄银子有多少,这么些大小老婆再加上生得孩子,他养得起不?养得起呀,你看人家吃得穿得都挺好得,明眼人一眼就是贪脏枉法了,不贪决养不起,没看皇帝从皇后到答应才几个,这都专门下旨,要把福利待遇下调呢。

如实写容易形成对自己不利的证据,那就慌报一下,只选几个生了娃儿的写,其余的那些回家都散了去。报着这种想法的官员决不在少数,康熙手里拿着京中的统计资料,随意瞄了两眼,然后啪的一下子就扔在了桌子上,“拿回去重新核实,别都把朕当傻子耍,朕的眼睛还没瞎呢。”

下面跪着的吏部尚书一哆嗦,接过梁九功递过来的节略慢慢的退了出去。愁眉苦脸的尚书大人回到吏部,对着满屋子的手下摇头,“万岁口谕,重新核实”这位头一个咬牙拿笔,把自己家的里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心里悲叹,京官难做、京官难做呀

康熙把吏部尚书打发回去之后,心思却没有在这上面放多久,他正看着今年殿试的卷子,打算结合之前三场的文章,选出今科的头三甲。

毓秀这段时间很忙,接见了无数福晋、外命妇,年轻些的对于康熙的旨意参不绝口,认为皇帝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年老的对康熙的旨意又爱又恨,爱的是保证了嫡子的权利,恨的是,她们儿子长大了,也在婚姻法的管理范围之内。今天见过一波人之后,毓秀把身子往后一靠,长长的出了口气,“总算是该见的都见了,明天再有递牌子的,一率回了。”

紫苏手里捧着黑红相间的填漆小盘,上面托着五彩落花流水游鱼杯,笑着走到毓秀身边,“娘娘这些天也够累的,也该歇歇了。”

“叹,坐得脖子都硬了。”毓秀伸手端过杯子喝了一口,皱了皱鼻子,“蜜放少了,不甜。”

“娘娘也太能吃甜的了,奴婢这都放了两大勺。”

毓秀笑笑,把蜜水一饮而进,随手把杯子放在一边的宝座边的小案上,起身道:“这几天竟坐着了,咱们出去走走,顺便看看皇上做什么呢?赖他顿饭吃再回来。”

屋内的丫头们听她说得有趣,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们拿扇子的拿扇子,还有去拿替换的衣服的,好容易收拾好了,才一大群人簇拥着她往菊香书屋走去。

毓秀手里摇着团扇,边手边跟身边的丫头说笑两句,西苑内的宫女、太监远远的见她过来,都纷纷回避,有回避不及的,也都低头跪地,一声也不敢出。

梁九功和魏珠两人守在菊香书屋门外,见毓秀过来,两人抢着过来请安,“奴才梁九功(魏珠)给主子娘娘请安。”

“皇上这儿可有人在?”先问问,看看有没有外臣在。

“没有。”梁九功半弯着身子走在毓秀身边,“万岁爷刚才还问起娘娘,可巧儿您就来了。”

那边魏珠上前打帘,毓秀进屋一看,她表哥正盘腿坐在炕上,看着她笑。

她低头看看了自己身上的衣服、鞋子,没什么不对啊?“表哥,您看我笑什么?”

康熙大笑,“我笑京城的地面邪,刚刚想起你,你就来了。”笑完,手指自己对面,“坐。”

看着毓秀在炕桌对面坐下,又吩咐道:“去把江南新进上来的茉莉香片沏上一杯。”

毓秀稳稳的坐在他的对面,笑吟吟的也不说话,直到茶送上来,屋内的人都出去了,才道:“您今天可真殷勤。”

“胡说,我对你哪天不殷勤。”康熙虎着脸,瞪了那小没良心的一眼。

毓秀以扇掩面,只露出一双半弯的眼睛,拉长声音道:“我是说您今天格外殷勤。”

康熙冲着对面的小美人眨眨眼,话里有话的道:“我今天终于不用辗转反侧了。”

毓秀一愣,虽然最近朝中的事情很多,可都在康熙的掌控之下,没什么能让他烦到失眠的地步呀。疑惑的往康熙看去,见他春风满面、喜上眉稍的模样,那里像是有烦恼的样子。再见他对自己眨眼,猛得回过神来的佟姑娘,狠狠的白了她表哥一眼,扇子终于把小脸都挡上了。

再次调戏成功的康熙,心情大好,他伸手拉下毓秀的扇子,带了三分得意的显摆,“秀儿,给你看样好东西。”

好东西?在宫里住了这么些年,眼界大开,珍宝级的东西都见了无数,能让康熙说声好的,必然不凡。毓秀难得起了好奇之心,她微偏着头,盯着康熙看。

“梁九功,去把今天广东进上来的东西拿来。”康熙微微提声。

“嗻。”梁九功应了一声。

趁着东西拿来的空档,毓秀扫了炕桌上的东西一眼,“表哥,你这是看什么呢?”

“看看今年贡试、殿试的卷子。”

“咦,状元是谁?”毓秀对这个比较感兴趣,应该说她对于前三甲都感兴趣。

康熙随手翻了翻卷宗,“还没最后确定,得得熊先生他们再商量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参加了殿试的人,就该算是天子门生了吧?不该是您乾纲独断的么?”佟姑娘对于科举实在是不大了解,康熙也没在这方面给她科普过,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了解一下。

“呵呵,殿试当中录取了的进士,才算得上是天子门生,可不是参加了就是算哦。”康熙摇头叹笑,“至于名次,还是要听听主考官的意见。”康熙表示自己是个很开明的君主,善于听于臣下的意见。

正说着,梁九功带了几个小太监进来,每个人手里都捧了个长长的盒子。

康熙一见,示意梁九功把盒子都打开,放在炕上。他微笑着对毓秀招手,“秀儿来,看看你喜欢不喜欢。”

毓秀好奇的起身走到康熙身边坐下,看他从盒子里拿出一卷洁白如玉滚着黑边的凉席,伸手过去摸摸,入手冰凉,较之草席、竹席更为凉爽宜人。她觉得眼前的凉席有些眼熟,把手里的拿着的宫扇放过去比对,难掩惊讶的道:“这是象牙编的?”

“秀儿真聪明,就是象牙编的。”康熙一手搂着毓秀,另一手也伸过去凑热闹,“这是广东新进上的,今天早上才送过来,秀儿可喜欢。”

毓秀几乎痴迷的看着面前的象牙席,光滑温润、纹理细密均匀,席面平整,柔软舒适,收卷自如,这手艺真真是绝了。“表哥,这得多少钱了,太奢侈了吧。”象牙这东西既硬又脆,居然能编织成席,让人不能不叹服古人制作工艺的高超。不过,这件东西工艺相当复杂,造价一定非常昂贵。毓秀既喜欢,又为花出去的银子心疼。

现在康熙的改革刚刚开始,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广东贡上这么珍贵的东西,不知道剥削了多少人,万一人人都学他,用贵得要死的东西讨好康熙该怎么办?

康熙见毓秀一张小脸都快纠到一起去了,他又感动又好笑,低头轻轻摩挲着她的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