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杀明-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他是宁夏镇的总兵官,统帅六七万的明军,可以做的事情就太多了。依靠日月铳的威力,他完全可以将鞑靼人都全部打得断子绝孙,让他们成为和匈奴、鲜卑、铁勒、柔然、契丹一样的民族——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里面。

……

“咚咚咚!”

鞑靼人擂起了战鼓。

战斗,在滚滚的鼓声中开始了。

一阵阵的鼓声,从鞑靼骑兵的后方传来,震荡着大地。受到鼓声的振奋,所有的鞑靼骑兵,都好像是喝了酒一样,脸色慢慢的变得涨红,眼神变得呆滞,脑海渐渐的变得空白。在他们的意识里,杀意越来越浓,战斗的意志越来越强烈。

“嚯嚯嚯!”

鞑靼骑兵随着鼓声,有节奏的拍着吆喝起来。

他们的吆喝,绝对不是为了吓唬敌人,又或者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声音有多么的宏亮。事实上,他们的吆喝,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士气。人在应激状态下,兴奋程度的保留时间,是相当长的。

“擂鼓!”

徐兴夏沉声喝道。

“咚咚咚!”

白衣军方面,也疯狂的擂起了战鼓。

咚咚咚的鼓声,从白衣军的军营里传出,很快就将鞑靼人的鼓声给笼罩下去。无论鞑靼人的鼓手,如何的使劲,他们的声音,就是无法压过白衣军的鼓声。这不是人的问题,是牛皮鼓的根本制造技术问题。鞑靼人就算将牛皮鼓敲破,也徒劳无功。

鞑靼人本身的各项制造技术,和汉人相比,根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就拿牛皮鼓的制造技术来说,汉人的制造技术,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而鞑靼人本身,只能依靠从汉人那里掠夺回来的奴隶帮忙制造。这些奴隶,处于被强迫干活的状态,又怎么可能真心实意的做事?当然是得过且过了。

第300章 骂街居然也是战术?

在白衣军的军营里面,有十二个的牛皮大鼓,每一个,都有足足磨盘大小,可以同时由四个壮汉敲打。十二面的牛皮大鼓,就是四十八个人在敲打。这样的阵势,当然是相当的壮观了。更何况,这十二个的壮汉,都是被鞑子放回来的。看到鞑子再次前来挑衅,他们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到了棒槌的上面。一时间,颇有将牛皮大鼓敲破的态势,鼓声当然是轻松的压住了鞑靼人了。

受到鼓声的影响,白衣军的士卒,都人人脸色发烫,心头澎湃,本来就已经十分高昂的战斗意志,更是直接提升到了顶点。特别是那些刚刚参军不久的战士,更是激动得仿佛有情绪失控的迹象,需要旁边的军官,极力的劝慰,才能让他们冷静下来。否则,他们说不定就端着日月铳,直接向鞑子冲过去了。

“徐兴夏!出来受死!”鞑靼骑兵中有人大声狂吼。。电子书下载

“徐兴夏!速速出来受死!”无数的鞑靼人跟着吼叫起来。

一阵阵的呐喊,远远的传到了白衣军的军营里。那些鞑靼人的汉语发音,其实很不标准,有人甚至吼叫的根本不是汉语,但是,上万人的鞑靼骑兵一起呐喊,声音还是异常宏亮的。随着他们不断的吼叫,整个战场的气氛,变得越来越滚烫,越来越火热。

事实上,不是所有的鞑靼人都会说汉语的。由此可以证明,这些鞑靼人之前一定受过类似的训练。为什么鞑靼人要接受这样的训练?这里面蕴含的意思,可就值得寻味了。或许,鞑靼人只是单纯的为了羞辱徐兴夏。或许,鞑靼人是真的希望徐兴夏出来和他们单挑。至于到底是哪个,估计只有鞑靼人自己才知道。

“垃圾!有本事就上来吧!一群懦夫!”高猛大声回应。

白衣军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训练,想要用蒙古语集体的回应对方,根本是不可能的。既然集体回应不可能,那只有单挑了。高猛一个人代表徐兴夏,代表白衣军,单挑上万的鞑靼人。反正,高猛的声音,在战场上是足够宏亮的,绝对不会比上万名的鞑靼人齐声呐喊差太多。如果加上一个建议的扩音器,效果就更加的可观了。

高猛一个人的呐喊回应,给鞑靼人造成了极大的难堪。毕竟,上万人欺负一个人,真的是不光彩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你能喊赢了对方,那又如何呢?你好意思高兴吗?你好意思对外宣布,是你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吗?不被人笑死就怪了。

近百年来,在鞑靼人和汉人交锋的历史上,还没有过鞑靼人以多凌少的情况。相反,只要几十个的鞑靼骑兵,就能撵得数百明军鸡飞狗跳的场面,倒是经常性的出现。感觉到内心的羞愧,鞑靼人的呐喊,越来越微弱。最后,干脆完全消失不见。

“混蛋!该死的东西!”额日敦的脸色,变得越来越不好看。

“混蛋!怎么不继续喊叫了?”海勒金眉头紧锁,不高兴的说道。

周围的鞑靼人将领,都面面相觑,没有说话。但是,海勒金的命令,他们也没有接受。鞑靼人最恼怒的,估计就是别人骂他们懦夫了。汉人使用这样的招式刺激鞑子,往往是屡试不爽。当前的情况,刚好印证了这样的说法。要上万名鞑靼人,才敢和一个的汉人对骂,那不是懦夫是什么?反过来还差不多!

“混蛋……”海勒金恼怒的喝骂起来。

他正要说些什么,忽然间看到身边某个心腹的眼神,他的怒火,渐渐的消退。片刻之后,他才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这里是战场,是需要用实力说话的地方,不是来磨练嘴皮子的。骂人这样的事情,偶尔为之还可以,要是骂上瘾了,那就完蛋了。你能依靠口水将对方淹死吗?你能用声音将对方震死吗?简直是开玩笑啊!

“这群傻逼!”徐兴夏忍不住又悄悄的鄙视了一下自己的对手。

大战拉开,两军对骂,难受的其实都是双方的指挥官。这种只有在评书小说里面才出现的情节,在现实中,其实没有任何的用处。通过骂人取得胜利的战斗,现实中好像还没有听说过。骂人的是自己没有本事,不敢主动的进攻。被骂的,则是要暂时做缩头乌龟。谁坚持的时间更长久,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徐兴夏前世做惯了宅男,现在暂时做一做明朝的宅男,问题也不大。鞑靼人的骂街,他就装作是没听到。其实,就算他表明自己听到了,也没有什么关系。对于他的毫无反应,白衣军上下,都能充分的理解。相反的,要是他忍不住,冲出去和鞑靼人单挑,那才是真的脑子有问题。被人骂两句就承受不住,那得是多么幼稚的心理啊!别人鞑靼人可是有上万人!你和上万人单挑,当真以为自己是二郎神下凡吗?可以一个打一万个?

倒是额日敦和海勒金,有点挂不住面子。好歹,两人也是部落首领,遇到这样的情况,的确不太甘心当缩头乌龟。他们是主动发起战斗的,麾下的兵力,又足足是白衣军的接近十倍!占据如此优势的兵力,却没有立刻发动进攻,反而采取了骂街的战术。这样的行为,说得不好听一点,根本就是胆怯嘛!要是有种的话,早就什么话都不说,冲上去就开打了。丫的傻瓜跟你浪费口舌!

不过,两人都没有冲动出手。难受归难受,面子归面子,在实质性的利益面前,这些都是不足为虑的。如果可以用骂街的战术,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是肯定会继续骂下去的。有点诡异的是,在骂街的时候,额日敦看着海勒金,一言不发,希望海勒金先出手。海勒金同样看着额日敦,不断微笑,希望额日敦先出手。最终的结果,是两人都没有出手。

战斗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少死人。特别是对于人口数量本来就少的游牧民族,伤亡太大的话,会影响到部落的根基。如果一定要死,最好死的是其他部落的人,千万不要死自己部落的人。海勒金本来就是希望借额日敦的手,铲掉徐兴夏的,他当然希望,额日敦部落能够率先行动,打前锋,消耗白衣军的弹药。

可是,额日敦也不是傻子。他现在的头脑,已经不发热了,已经充分的意识到了白衣军的厉害。打前锋的事情,他才不会主动的去干。嫌自己的人死得不够多,不够快吗?说实在话,他麾下的三个千人队,是绝对不能轻易损失的。没有这三个千人队,他的部落,在大草原上,也将会出现严重的生存危机。自保都力有不逮,还主动的去承受伤亡,估计只有傻到不能再傻的家伙才会干。

战场,似乎突然间突然诡异起来。骂街的声音,已经基本听不到了。镇远关外面的戈壁滩,只有呼呼而过的风声。戈壁滩深处传来的怪叫,显得十分的清晰。不断被卷起的沙尘,铺天盖地的向白衣军的阵营扑过来。很多白衣军士卒的身上,都落满了灰尘,需要时不时的抖动自己的身体,才能将这些讨厌的灰尘抖掉。

鞑靼人没有主动的发起进攻,白衣军当然也没有还击。双方的战线,暂时是僵住的。但是,战线僵住,不等于没有战斗。战场上,却总有零星的人员在活动。这些人,就是双方的斥候。他们的战斗,同样是异常激烈的,伤亡比例也很高。日月铳的枪声,时不时的传来。有时候,甚至可以听到清晰的战马嘶鸣的声音,估计是某个斥候的战马,被敌人打中,濒临死亡了。

在两军对战的前夕,活动最频繁,性命最危险的,估计就是交战双方的斥候了。斥候怎么了解情报?最好的途径,当然是抓舌头。抓舌头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当然是对方的斥候了。相对于普通的士卒,斥候知道的情报,绝对是最齐全最准确的。因为,他们必须熟知自己部队的具体情况,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才能迅速的判断,这个事件,对自己的部队,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

一般来说,在战场上,基本没有单独活动的斥候,以免被敌人所乘。除非是这个斥候的本事,的确是特别强。又或者是这个斥候执行的任务,必须单独执行。否则,斥候活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三五成群的,有时候还需要互相掩护。在某些特殊的时候,受伤的斥候,必须自我结束性命,又或者是请同伴结束自己的性命。因为,他们是绝对不可以活着落在敌人的手里的。

白衣军的斥候队伍,从成立的那天开始,就一直强调这一点。如果不幸受伤,又无法带回来的话,必须由自己,又或者是由同伴,结束自己的性命。这是在加入斥候队伍的时候,就必须接受的。毫无疑问,这个规定是十分冷酷的。但是,当时的交战双方,思维方式都是这样的,毫无例外。如果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你最好还是不要选择斥候队伍。这里绝对不是你想要的归宿。

第301章 雕骑军的散兵,简直就是魔鬼!

东方战场的观念,被俘虏向来都是最可耻的。哪怕是在连自杀能力都没有的重伤状态下被俘虏,又或者是在完全无疑是的状态下被俘虏,都是一样的可耻。这种观念,即使在四百年后,都没有任何的改变。无论你之前有什么样的丰功伟绩,一旦被俘虏,你的人生,注定将充满污点。你以后的日子,都将永远在黑暗中度过。被俘虏过的人,在其他人的面前,永远都抬不起头来。

前世的徐兴夏,对于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多少有一些了解。要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估计就是光荣弹了。光荣弹就是一颗手榴弹,据说引线特别短,只要拉弦,手榴弹就马上爆炸。在敌人包围上来,又或者是刚刚落入敌手的时候,你只要拉弦,就啥事都不知道了。因为,光荣弹响过以后,你就只剩下黑白照片了。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以讹传讹,完全是虚构出来的。光荣弹或许就是普通的手榴弹。但是,无论如何,它的作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宁愿死,都不能当俘虏。能不能炸死敌人,不要紧,只要能炸死自己就可以了。可见,俘虏这样的耻辱,是东方人绝对承受不起的。很显然,徐兴夏也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死也不能当俘虏!”徐兴夏反复告诫斥候队伍。

由于这种思想的灌输,白衣军的斥候,都时刻做好当烈士的准备。万一遇到可能被俘虏的情况,就要果断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鞑靼人的斥候,想要抓白衣军的舌头,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当时,如果一个人决心寻死,总是能找到方法的。关键是要有超强的意志力。其中,咬舌自尽就是最有效的办法。

即使遇到偷袭,在搏斗的过程中,也完全有机会咬舌自杀。以当时的医术,根本不可能为舌头止血。大量失血以后,人自然就死亡了。当然,如果说连咬舌的机会都没有,说明情况的确是太恶劣了,双方的实力相差太远,你完全处于受控制的劣势。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既然是斥候,自然要熟悉斥候的特性,如何擒拿舌头,又或者是如何被敌人擒拿成为舌头,都是相当了解的。除非是陷入了对方精心布设的陷阱,否则,不可能面对连自杀都没有机会的危机。

双方的斥候互相混战,白衣军战死的斥候是有的,受伤的斥候也是有的。但是,被俘虏的斥候是绝对没有的。相反的,被白衣军斥候抓到的鞑靼人斥候,则有三四个之多。有关鞑靼人的情报,就是从这些鞑靼人的舌头里面拷打出来的。

抓不到白衣军的舌头,鞑靼人就无法得知白衣军的细节情报。这对于额日敦和海勒金两人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啊!然而,对于鞑靼人的斥候来说,他们遇到的麻烦,还不仅仅是这些。他们忽然惊愕的发现,他们的对手,除了白衣军的斥候,还有另外一群火枪手。这一群火枪手的突然出现,让鞑靼人的斥候,几乎完全失去了方寸,不知所措。

最开始的时候,鞑靼人还以为,那些火枪手也是白衣军的斥候,将他们当做了斥候一样处理,结果后来才发现不是。在这个过程中,鞑靼人的斥候,可是吃了大亏的。当他们觉察到那些火枪手的不同之处以后,他们付出的代价,已经是相当的大。

标准的斥候,主要的任务,是为了获取情报。为了获取情报,他们的原则,都是尽可能的避免的惊动敌人。一旦敌人被惊动,什么样的计划,都会落空。为了避免自己的身份暴露,他们一般都很少杀人。除非是发现了有价值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