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杀明-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显得很积极。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疑点四。”

“感觉到李国臻可能真的有问题,我通过一些关系,查阅了锦衣卫之前关于总兵官衙门和巡抚衙门的一些资料,结果意外的发现,在萨婉娜遇刺的时候,巡抚李懋桧,居然就在李国臻的家里,还被李国臻给灌醉了。这不得不让我怀疑,李国臻是在故意设计让李懋桧失去意识,失去行动能力,以方便自己行事。”

“因为,一旦李懋桧是清醒的,萨婉娜遇刺,他肯定会立刻调动兵力进行救援的。他的权力,本来就比李国臻大。宁夏镇的全部军队,都归他直接调动。他是可以直接越过李国臻指挥军队的。他的责任,同样比李国臻要大。如果萨婉娜出现什么意外,估计挨板子的人就是他。他的反应不能不快。这是疑点五。”

徐兴夏静静的听完,期待的说道:“除了这五个疑点,还有吗?”

王启年点头说道:“当然还有。只是,我自己也无法解释。第六个疑点,就是李懋桧的反应。萨婉娜遇刺,李国臻行动迟缓,延误战机,本来作为巡抚的李懋桧,和李国臻的关系就很不好,正应该落井下石,狠狠的敲打李国臻一番。只要是文官,都懂得如何操作。但是,奇怪的是,这一次,李懋桧居然没有对李国臻做出任何的处理,就好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第七个疑点,则是和庆王府有关了。萨婉娜是庆王府邀请来的,她突然遇刺,按理说,庆王府是应该大动干戈,追查幕后凶手的。众所周知,庆王府和李国臻的关系,也不是很好。这时候,也应该是落井下石,打击李国臻的好机会。可是,奇怪的是,庆王府除了公开萨婉娜的身份以后,就没有别的动作了。对李国臻,也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这多少有点不符合常理啊。”

徐兴夏缓缓的点点头,深沉的说道:“这里面,会有利益交换吗?”

王启年摇头说道:“暂时还没有发现。庆王府的手里有钱,有地,李国臻的手里,有军队。双方如果要利益交换的话,只有联合起来造反。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东厂和锦衣卫,对此都盯得非常紧。如果他们有联合的迹象,李国臻早就被处置了。”

停顿了一会儿,王启年有些感慨的说道:“不过,目见社这样的名称,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或许是我的级别不够,无法接触到相关的信息。按理说,这样的组织,潜藏了这么多年,不可能不被人察觉的。我相信,锦衣卫经历司的档案里面,一定有目见社的资料。”

徐兴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慢慢的说道:“我估计,庆王府应该知道一点。当日,第一个赶到刺杀现场的,就是庆王府的人。如果说他们不知道目见社的存在,根本不可能。不过,估计他们知道的情况不会很多,否则,也不会让萨婉娜陷入危险当中。”

王启年有点迟疑的说道:“庆王府的能量太大,外围的能人志士不少,其中不少人,都是来自西域各地的胡人。咱们如果继续调查下去,可能会被他们察觉的,届时……”

徐兴夏坚定的说道:“这条线索很重要,要继续追查!”

微微顿了顿,徐兴夏又说道:“还有,我感觉庆王府的呼延傲博此人,也是有问题的。他作为庆王府的管家,掌握的机密一定不少。当日,带队前来救援萨婉娜的,也是这个呼延傲博。他的出现,实在是太巧合了。嗯,不对,这绝对不是巧合。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内在联系。要是可以追查的话,不妨追查一下他的根底。如果遇到问题,你随时可以来找我!”

王启年点点头,答应着去了。

他走了以后,徐兴夏就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的踱步。

“目见社啊目见社,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你到底想做什么呢?”徐兴夏忽然抬头望着屋顶,喃喃自语的说道。

毫无疑问,目见社的出现,带有深深的阴谋的味道。特别是它还和几百年前的夏国扯上了关系,让人很轻易的就想到“造反复国”四个字。古往今来,前朝的余孽,试图造反,恢复原来的王朝,实在是太常见了。有关这种阴谋的小说、电视、电影,简直是烂大街了。但是,徐兴夏的确没想到,小小的宁夏镇,居然潜伏有这样的组织,居然有这样的阴谋存在。

话说,西夏国都已经覆没了四五百年了,它的皇族,也已经消失得差不多了。现在突然跳出来,要造反复国,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荒谬,而不是震惊。你丫的西夏国,是被蒙古人灭掉的。在蒙元帝国的时候,你不起来造反,到了明朝才造反,这是不是有点时过境迁啊?当然,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别人慕容复是鲜卑人的后裔,试图造反,中间足足间隔了五六百年的时间呢。

但是,这还不是最引人关注的。最引人关注的是,目见社如果真的存在了很多年,那么,锦衣卫和东厂,不可能不知道。甚至,庆王府也清楚。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宁夏镇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组织,还是活动的组织,以东厂和锦衣卫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如果他们真的不知道,那全部人都可以去吃屎了。

然而,为什么目见社能够生存到现在呢?为什么东厂和锦衣卫,没有及时的采取行动呢?为什么朝廷和皇帝,也没有及时的采取行动呢?不要告诉我,当皇帝的得知西夏国的皇族后裔,在宁夏镇搞了一个目见社,也会不闻不问,不理不睬。哪怕是正德这么荒唐的皇帝,都不可能完全不管啊!更何况,还有内阁和六部呢!

任何一个朝代,对于造反、谋逆之类的字眼,都是最敏感的。只要涉及到一点点,就是宁可错杀三千,绝对不肯放过一个的局面。目见社这样的组织,能够存活到现在,一定是没有遭受到打击。如果朝廷重拳出击,目见社绝对灰飞烟灭啊!那为什么朝廷没有给予它重拳打击呢?不要告诉我,朝廷的各位大佬,都非常仁慈,不舍得死人,所以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算了。

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上头知道目见社的存在,还可能知道目见社的详细情况,但是没有打击的意图。换言之,就是目见社的存在,对他们有好处。简单的说来,就是有利益关系的存在。那么,在他们中间,有什么样的利益博弈呢?如果他们之间,存在利益博弈,自己一脚踩进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如果只是简单的利益博弈,那也罢了。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利益博弈,只要你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避免利益的纠葛。问题是,谁也不知道,这里面,会不会牵扯到党争。利益博弈是很简单的事情,党争就复杂多了。在利益博弈中出局,大不了是暂时退避三舍,以后卷土重来就是了。但是,一旦陷入党争,那就是小命难保啊!哪怕是朝廷首辅,一旦陷入党争,也会寸步难行啊!

万历后期,朝廷的党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连一向强势的万历皇帝,都已经没有能力制止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平衡各党的势力,不让某一个党派独大。只可惜,到后期,东林党的崛起,已经不是万历皇帝可以阻挡的了。即使是东林党首脑叶向高辞去了首辅职务,东林党的实力,依然强悍。

在万历四十五年的朝廷,党争依然激烈。毫无疑问,东林党的势力是最强大的。朝廷上下,有大量的东林党成员。他们抱成一团,对政见不同者,实行坚决的打击。一时之间,风头无两。但是,浙党、楚党、齐党、昆党等势力的能量同样不能小觑。他们单独和东林党斗争,显然不是东林党的敌手。但是,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暗中出招,也可以让东林党吃不少亏。

可以说,万历后期,朝廷就是在这样的党争中度过每一天的。大部分的官员,关心的根本不是怎么做事,要做什么事,而是今天又要进行什么斗争,要保护谁,要打倒谁,要得到什么。每天夜里,都有无数人在暗中筹划,明天要怎么开始,怎么结束。夜深人静的时候,无数人都在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干掉自己的对手。

他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打着赤膊,恨不得就在朝堂上,将自己的对手撕成碎片。形象的说,他们根本不是文质彬彬的文官,而是一群豺狼。国家的政事,已经根本不是政事,而是攻击的手段。好事,可能因为互相攻击,变成坏事。而坏事,也有可能因为互相攻击,变得更坏。总之,斗来斗去,好事是绝对不要指望了。

要说在万历后期,朝廷最忙碌的官员是哪些,毫无疑问就是都察院的各位御史大人了。无论是驻扎京师的御史,又或者是驻扎各个地方的御史。他们是党争的急先锋,是党争的主力军。有什么风吹草动,最先出动的就是他们。他们的弹劾奏章,就是党争的主要形式。如果哪一天,都察院的弹劾奏章少于一百份,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不要小看这些奏章,随时都可能要掉一个或者是几个官员的性命。一不小心,你的一辈子,都得搭在上面。

为了稳住自己手里的权力,东林党的做法很极端,已经完全颠倒了是非黑白。他们的排外已经到了不分青红皂白的地步。只要你和我们作对,无论你做什么,哪怕是你主动的搀扶老奶奶过马路,你都是错的,还是错得不能饶恕,必须上断头台的那一种。只要你跟随我们,哪怕是你强抢民女,敲诈勒索,中饱私囊,你都是对的,还是对得要青史留名,万世流芳的那一种。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当然要引来很多人的反击。东林党如此的咄咄逼人,谁也受不了啊!除非是你愿意放弃诱人的权力!你愿意放弃权力吗?当然不愿意!既然单打独斗干不过东林党,那就只有联合起来了。这个联合,在万历时期,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天启皇帝登基以后,就非常的明显了。如果不是东林党的做法很极端,魏忠贤的身边,也不可能缠绕着那么多的文臣武将。

事实上,准确的说来,魏忠贤的身边,聚集的各大势力,其实就是浙党、楚党、浙党、昆党等的联合体。可以说,他们是以魏忠贤为首脑,联合起来,齐齐向东林党发难的。否则,东林党会那么被动吗?如果没有这些人,魏忠贤也就是一个手无抓鸡之力的老太监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值得畏惧的。

第382章 狮骑军!獒骑军!

利益博弈,还有转圜的余地。一旦陷入党争,就身不由己了。党争这个东西,除非是你开始就没有参与,否则,一旦陷进去,你只有一条死路走到底。想要半路退出,根本是不可能的。你半路退出,你原来的盟友会以为你投敌,要搞掉你。你原来的敌人,会以为你有阴谋,同样要搞掉你。两边一起动手,你渣都不剩。

特别是,受到后世的某些影响,徐兴夏对东林党的印象,其实不是很好。他知道东林党中的某些人,其实很无耻,最擅长的就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只要你没有答应东林党的请求,你就是东林党的敌人。万一自己站到了东林党的对立面,不但自己的名声会被彻底的搞臭,在其他方面,只怕也是寸步难行。

东林党的势力,强大到什么地步呢?泰昌皇帝登基的时候,六个内阁大学士,都是清一色的东林党。方从哲被迫辞掉首辅的职务,东林党的老大叶向高再次出任首辅。六部尚书里面,有五个是东林党骨干。如果不是泰昌皇帝死得早,天启皇帝又是个专业的木匠,以后的朝廷,会不会是东林党一党专权,实在是不好说。

宁夏知府左光斗,就是东林党的激进分子。他就是东林党派驻宁夏镇的重要骨干。不要看他只是小小的四品知府,事实上,他随时可以调入京城,担任要职。文官的品级,一般都不是很高,有正四品这个品级作为跳板,担任六部的郎中、员外郎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破格提拔一下,甚至可以越级提拔为侍郎。

徐兴夏上次和左光斗见过面,当时就能感觉到,左光斗对于武将,是有强烈的排斥心理的。即使自己的表现很出色,和他这个文官之间,都没有什么交集的可能性。大明朝的党争,无论多么的激烈,都是文官集团之间的斗争,和武将几乎没有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左光斗不可能来拉拢自己。就算他主动的投靠过去,估计别人也不会接纳的。这不是党争的问题,是基本的文武制衡问题。

大明朝的文武争斗,到万历朝,武将已经完全处于下风。朝政大事,已经没有武将的发言权。好像徐兴夏这样的卫所军千户,在左光斗的眼里,估计连脚底泥都算不上。或许,李国臻这样的正一品武官,左光斗都不会在意的。因为,如果有必要的话,左光斗背靠的东林党人,可以轻松的捏死李国臻无数次。

毫无疑问,如果自己和东林党作对,左光斗肯定会第一个跳出来,将自己批驳得体无完肤的。东林党最大的本事,就是可以将自己描述得正义凛然,荡气回肠。而一切和东林党作对的人,都会被描述得恶劣无边,声名狼藉。在当时,这样的本领,是非常要命的。三人成虎,被人泼的脏水多了,名声自然也臭大了。

当然,徐兴夏完全可以无视东林党的存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强悍的白衣军在手,谅东林党的文官,也不可能亲自拿刀来砍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东林党的攻击下,他的一切行为,都将被污蔑得黑暗无比,荒淫无比,丑陋无比。他将成为盘古开天地以来,天上地下,东西世界,最无耻最荒淫最丑陋的恶魔。

没办法,这就是别人的强项。在这个项目上,他徐兴夏就算是拍马都追不上。他身边的文人,就张天豪一个,还是一个小小的秀才而已。而东林党,大学士、进士、同进士、举人……灿若星河,无数啊!说到斗嘴,东林党随便派个人出来,将他徐兴夏骂的体无完肤,引经据典,估计他徐兴夏还不知道自己被骂了。

如果你认为,东林党人都是手无抓鸡之力的家伙,君子动口不动手,咱们小人动手不动口,随时可以将他们干掉,那么,恭喜你,你又答错了。如果东林党真的是那么容易被干掉的话,魏忠贤早就将他们干掉了。事实上,东林党的存续时间,比魏公公长得太多了。徐兴夏自认,自己的手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