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穿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佳偶穿成-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姚氏有些尴尬,不知说什么好,严氏忙又擦干眼泪说:“我没有埋怨二妹的意思,二妹可不要多想,我只是有感而发罢了。”顿了顿,又说:“我和承明吃过这样的苦也就算了,可我不能让我的孙子将来再吃同样的苦,况且我就这一个儿子,以后要想有大出息靠他一个人也不行,姚家又指望不上,所以我才想给他找个出身好地位高的大家闺秀做妻子,岳家能在官场上给他些助力,比他一个人孤零零地打拼可要强多了。”

ps:

(各位看官垂怜,给个打赏或者给张月票好不好?若是有人肯的话,晚上我加更一章如何?)

八十七 城门口乍闻

姚氏这才明白严氏的用心,也能理解严氏的这种想法,毕竟,有哪个当娘的不盼着儿子过的更好呢?娶一个大家闺秀是比娶一个小户之女给侄子的助力更多,也有利于侄子今后的仕途。

“那大嫂准备怎么办呢?”姚氏想先听听严氏有什么打算再帮她出主意。

“我知道这事也没多久,想着承明就要参加春闱了,不愿意他这个时候分心,就没和他说这件事。我打算先在县城里帮他选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等他中了进士一回来就给他定亲,断了他想娶别人的心思!”严氏说出了她的打算。

姚氏皱起眉头,心想这样硬来恐怕不妥,万一姚承明坚决不答应岂不是得罪了要定亲的女方家,不过她没说这个,只是问:“那大嫂现在可有合适的人选了?”

严氏摇摇头:“我私下托媒人打听了,既门当户对又年龄相当的大家闺秀没有多少,再加上容貌端正、品行上好、名声清白这几个条件,更是没合适的,我正忧心呢!你是个见多识广的,认识的人也多,可有好的人选给我荐一个来?”

姚氏同样摇摇头,严氏不由的脸色一暗,难道她如此优秀的儿子就娶不上一个称心如意的妻子吗?

“大嫂为何要把目光局限在县城里,不看看其他的地方?比如郡上,或者京城,那不是有更多合适的人选吗?”姚氏提醒道。

严氏有些意外:“郡上、京城?那些大地方的女子又怎是我家承明娶得上的?二妹你别说笑了!”

姚氏不以为然:“我可没说笑,我是认真的,虽然大侄子是小县城出来的,可他一旦中了进士,谁还管他是什么地方出来的?再说大侄子一表人才。到时有了功名在身,年纪轻轻,前途无量,只怕那些达官贵人争着要他当女婿呢!”

严氏乐得笑成了一朵花:“那感情好!能得了达官贵人的青眼,我家承明可是鸿运当头了!我也不用发愁忧心了!”

“所以啊,大嫂现在不用着急,既然县城里没有合适的人选,那就算了。咱们往大地方找去,一定会有更好的姻缘等着大侄子呢!到时您就拿着见面礼等着喝媳妇茶吧!”姚氏笑着打趣严氏。

严氏笑了一阵,又担心起来:“承明万一不接受,拒绝了怎么办?我看他好像对那个女子用情挺深的,只怕不会答应别的亲事。”

“这样啊!”姚氏思索一下,“要不让绍武陪着他表哥进京。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早点给我们传递消息,若是真有看上大侄子的达官贵人,大嫂可以进京去瞧一瞧。合适的话就定下来,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侄子怕也不能轻易说出拒绝的话。你看这样如何?”

严氏点点头:“二妹这主意不错,我看可以,不过这事也不一定能成真。”想了想,又托付姚氏:“还是麻烦二妹再帮我相看些别的人选,就是别的县城也行,二妹见的世面宽,妹夫也是个交际广的,都比我这个寡居的妇人强。能在承明回来前寻到合适的人选就好!我这里就拜托二妹了,为了您侄儿的终身大事。劳您受累了!”说完站起身行了一个大礼,以示郑重托付之意。

姚氏忙托起严氏的身子,客气道:“大嫂这是做什么?咱们姑嫂之间还用行这么大的礼吗?您放心吧,大侄子的事我一定放在心上,就和您外甥的事一样,绝不会怠慢的!”

“那就好。那就好,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严氏拉着姚氏的手,高兴地说。

姚承明自然不知道他的娘亲和二姑已经就他的亲事有了另外的打算,他陪着张绍武玩了一时,借口还要抓紧时间温书向张绍武告辞,有张家的小厮跟着,再说张绍武也是个经常在街面上混的,倒不会有什么人能欺负他,他不欺负别人就不错了!张绍武知道表哥温书是大事,就没阻拦,把刚才买的一些小东西塞到了点墨的手里,看着他们主仆二人离去了转回身自去找热闹的地方耍玩。

等离了这条街,姚承明才停下来,疑惑地问点墨:“最近李家小姐在家忙些什么?我写了好几封信给她,不见她回信也就罢了,怎么连传个口信也说忙?真那么忙吗?”不是姚承明多心,实在是之前的事让他一听书玉说忙就忍不住怀疑书玉又背着他做什么事而且不想让他知道了。

点墨身子轻轻一抖,觉得口干舌燥起来,干巴巴地说:“我、我听青梅姐姐说的,具体忙什么我也不知道。”

“那我们去她家附近看看,顺便找青梅问一问吧!”姚承明在想书玉能有什么要忙的事,没有注意到点墨的异样。

点墨为难起来,这让夫人知道了不又得教训他啊?自从夫人知道了少爷的事,少爷再写的信他就交到了夫人的手里,他还骗少爷说李家小姐很忙,只嘱咐少爷好好温书,别的啥也没说过。李家这边他也没再去过,根本不知道李家是个啥情况,现在少爷要去李家找青梅问情况,万一露馅了可怎么办?到时少爷、夫人两边都要怪罪他,他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仔细想想,还是阻止少爷去李家比较好,他连忙紧走几步,对姚承明说:“少爷,您刚才不是说回家温书的吗?我看您还是赶紧回去吧,毕竟春闱要紧不是?等您中了进士回来再找李家小姐也一样,反正李家小姐就在县城里,也不会跑的!你又何必着急现在去找她?让人看见了不是影响您和李家小姐的声誉吗?”

姚承明听了点墨的话,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算起来他有两个月没见书玉了,平时虽说想念的紧,可想到春闱是决定二人将来能否在一起的关键,他就强迫自己把书玉的身影从脑海里赶出去。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书本里,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是新年,人人都放开心怀尽情玩闹,他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那颗思念书玉甚深的心了,渴望见她一面,倾诉这两个月来的相思之情。不过点墨的这番话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心头的热火,是啊,还有一个多月就到春闱的日子了。他又何必急于这一时呢?还是温书重要,等中了进士去李家提了亲,到时他和书玉相处的时间还少吗?

“嗯,你说的也对,我们回去吧。”姚承明点点头,本来往书玉家所在方向走的脚步也收了回来。向姚家的方向走去。

点墨轻轻舒了口气,拍了拍胸口,好险。总算劝住少爷了!看姚承明大步地往前走,他赶紧跟上。

书玉这几日在老家过的比较忙碌,除了给外祖爷一家拜年,去姨娘段月娟家拜年,还有去其他一些走的近的亲戚家拜年,一般都是书文陪着她两人一块去,虽说不做什么力气活,到别人家里就是唠嗑、吃饭,可还是觉得累得慌,比在“天然居”做事都累。书文笑话她是在城里当大小姐当惯了。回到乡下没丫环使唤,什么事都得自己动手。因此不适应,才觉得特别累。

其实书玉不是身体累,而是精神累,每到一户亲戚家,她都像是动物园里的动物似的被那些婶子大娘、姑母姨母舅母什么的一大堆人围着观看,再加上七嘴八舌地打听他们家的事情。她心里真是烦透了!以前她回老家就是怕被这些亲戚围观才经常躲着不去拜年,今年段氏不回来,她可躲不成清静了。那些亲戚见她的次数少,本来就对她好奇的很,这下她主动送上门了,还不可着劲儿地问这问那,偏偏她又不能不回答,还得笑着和别人说话,一天下来脸皮笑得都抽了。什么时候能结束这种受罪的日子啊?打死她以后也不一个人上门给别人“围观加审问”了!

劳累了四五天,总算把该走的亲戚都走了,又陪了外祖婆两天,外祖爷是年前才回来的,书玉在城里见的时候多,倒没那么多的话和他说,外祖婆却半年快没见了,还真是想得慌!她给外祖婆高氏也带了一套头面首饰回来,是金镶玉的,比王氏那套精致多了,当然价钱也贵了不少,不过,谁让王氏小的时候待她不亲呢?

在老家的时候她也见了三姑李宏丽一面,看起来比以前憔悴了不少,听说这半年她在家没少干活,地里家里的都得跟着干,以前细皮嫩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现在脸上已有了些风霜,装扮也朴素多了,让王氏见了心疼不已。不过,做人媳妇比不得在家做闺女,她再怎么心疼也替不了闺女在婆家过日子,私下里倒是又给李宏丽塞了不少私房银子,让她多买些好吃的补补身子。

书玉抽空给罗氏支了一些妙招,还教给她家里以前寄卖的那些下酒菜的做法,又告诉她采了榆钱、柳芽、香椿及地里的一些野菜做各种花样的饭菜,既节省成本又吸引客人,可谓是一举两得。

等事情忙完,书玉、书文在初十这天告别了老家的亲人,回县城去了,到了城门口的时候,却见好多人堵在城门外面,一些衙役维持着秩序,书玉让老黄停下车,书文下去打听了消息,回来告诉她:“是县令、县丞还有教谕以及学堂里的先生,要送去年中举的那些人进京参加春闱呢!”

什么?姚承明这么快就要进京了?他怎么没提前告诉自己一声,好歹她也给他准备一桌酒席送行啊!今天要不是她回来的及时,只怕连一句送别和祝福的话都说不上了!

ps:

(责编小葱照顾我,给了个推荐位,在古代言情分类强推榜上,时间一周。推荐期间我尽量两更,两点之前一更,晚上十一点之前一更,希望各位看官多多订阅和支持!若是您觉得看着还行,给张月票或者打赏行吗?拜求!)

八十八 匆匆一瞥间

因为回老家时没带帷帽,大庭广众之下书玉只能躲在马车里,掀开窗帘一角偷偷向城门口望去,希望可以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只是这里人多口杂,不知道她还有没有机会和他说上话。

一阵喧闹过后,城门口安静了下来,几个衙役出现在前面清道,一群人簇拥着两三个身着官服的人从城门口走了过来,到了城门外大道上的几辆马车前一齐停下了脚步,为首之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面目有些黑却不失威严,穿着一身县令常服,他环视了一下周围的人,抚了抚颔下的一缕美须,笑着说:“时辰不早,本县就不耽误众位举子的行程了,祝愿各位举子金榜题名,到时本县脸上也大大有光啊!”

几个身着读书人服饰、老少皆有的人就从后面的人群中走出来,向县令大人弯腰行礼:“多谢县令大人为我等送行,我等必定全力以赴,争取榜上有名,不负县令大人的指点和教导!”然后几人又与县丞、教谕及学堂里的师生行礼,一群人说了些道别和祝福的话后,几人及他们各自的随从人员就上了等候已久的马车,准备起程了。

书玉看见姚承明和他的书童点墨上了最后的一辆马车,心里有些着急,想叫住他们,可众目睽睽,哪敢造次?看着众人的视线都停留在前面那些马车上而无人关注后面时,她把窗帘全部撩开,露出面容,期望姚承明往这边回望时能看见自己,无需言辞,哪怕一个眼神她心里也是安慰的!

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人陪着张绍武过来和姚承明说了些什么。然后他们向旁边的一辆马车走去了,看样子是打算跟随进京的。书玉的马车距离最后一辆马车不是很远,姚承明撩开车帘向送行的人群挥手作别时,远远瞧见了那张日思夜想的面容,一时之间有些愣怔,很快又清醒过来,冲书玉这个方向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嘴唇无声地动了两下。书玉也努力地绽放出她最美丽的笑容,同样无声地说了两个字:“等你!”然后姚承明的视线就看往了别处,不敢在书玉这里继续停留,要知道人言可畏,他不想给书玉带去什么麻烦。书玉也放下了大半车帘,留下个缝隙悄悄看着姚承明放下车帘。随后几辆马车向着北方慢慢走去……

回到家,书玉给爹娘见了礼,就叫过青梅匆匆进了房间。等青梅关上房门就劈头问道:“这段时间你没有收到姚公子派人送来的信件吗?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他今天要动身进京?害得我连最后的送行都差点没赶上!”青梅忙给书玉道歉:“大小姐,对不起,不过这段时间我的确没有收到点墨送来的信,但昨天下午姚公子曾在附近停留了一会儿,派人叫我出去,问我您可曾在家,说他明日就要进京考试了,想见您最后一面。可大小姐不是在老家还没回来吗?时间紧迫我又找不到人给您送信,只好……”

书玉摆摆手,叫她不用再说下去。只是皱起眉头,再次问道:“这段时间真的没有收到姚公子派人送来的信件?”

“是的。大小姐,我也奇怪呢!姚公子往常都是五六天就会让点墨给您送封信的,可从年前到现在有大半个月都没再送过信,我也没见过点墨,不知道怎么回事。”青梅同样疑惑地说。

想到城门口匆匆一瞥间姚承明对她露出的大大笑容和那无声的两个字“等我”,书玉心里的疑惑很快消失不见了。也许这段时间太忙了吧。他顾不上写信,不过临走前他不是来找她了吗?他的心意没有变,她要好好地等他回来,并且要为他祈祷:老天爷,请您垂怜小女子的这番情意,保佑姚承明能够榜上有名,高中进士吧!

姚承明从放下窗帘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他开心极了!本以为临走前再也见不到书玉一面,心里有着难以述说的烦闷和遗憾,晚上辗转反侧一夜难以成眠,好不容易打起精神告别了娘亲,又和其余几名举子到城里的“鸿泰大酒楼”集合,参加县令大人亲自为他们一行人举办的践行酒宴,聆听座上各位大人和先生的教导,等到日近正午,才撤了酒宴,到了城门口。

不想就在送行的人群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