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女当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闲女当嫁-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西都赏了仆人,就搁在我们店的后面找买家。要不你看看,有些仆人的东西,给你们用都是极好的。”

郁小闲跟着伙计看来东西,这家仆人的几床铺盖都还挺干净,五件丫头穿的衣服还挺新,手工都是极好的,有三件是小丫头的,招娣穿大了些,小孩子长得快,正好可以连穿三年。郁小闲虽说动了心,可脸上不能显出来,她若无其事地问到:“这些要多少钱,一两够么?”

店里的伙计被这个价钱逗乐了,笑着说到:“这位大嫂,你也太能说笑了,这样干净的铺盖,这样手工的衣服,新的时候,一两金子也抵的了,现在还有七八成新,折价也不能只卖一两银子。”

郁小闲穷人志短,一个劲在这家店里磨叽,掌柜的被她弄烦了,对她吼道:“吵死了,告诉你一个实价,寄卖的这家也不打算收回多少钱,就二两,少一个子都不成。有钱就买,没钱就出去。”

郁小闲就想要这个效果,于是她立刻拿出二两的银块交到掌柜手里,掌柜一看就乐了,说到:“行啊,挺会做买卖的,要是你是个男人,我非雇你到我店里做伙计不可。”

郁小闲不好意思地说到:“人穷,腰背就直不起来,让掌柜的笑话了。”

掌柜的也不在乎这点小钱,收了银子,就让伙计把东西包好,让郁小闲背回去。暮春时节,气温还是挺高的,郁小闲身上背着被褥,很不好受,最后,她还是咬牙雇了独轮车,在晚饭时赶回了歇脚店。

锦娘忙碌了一天,基本定下了扫墓人,明天就可以让村子里的人做个见证,把事情办好了。她傍晚回来,看见家里又租下了一间小房间,摆了许多东西,就难免要问了:“太太,您哪里买了这么多东西,即便是你的嫁妆钱,也要省着用才好。”

郁小闲笑着说到:“这些没用许多银子,一共才四两,要是我们肯用些力气,不但能不花钱得到铺盖和衣服,说不定还能攒点路费。我当这个家,不会乱用的。”

“四两银子?光是这些还很新的铺盖,被面是缎子做的,估衣铺收去不止四两银子,太太在哪里买的?”锦娘都不敢相信,怀疑东西的来历。

郁小闲不想解释,对锦娘说到:“放心,里面没有什么忌讳。不过晚上要好生看着这些东西,别让人偷去了。这些东西在没有消毒之前,谁都不能碰。等吃过饭,你去买一斤粗盐和三斤烈酒,不是用来吃的,可以买最次的。夜里就开始干活,把我们剩下的破衣服按我的意思做几个口罩和手套。”

对于消毒,锦娘已经布陌生了,这位正房太太,领着一家人住进了这个歇脚店时,就吩咐她买了半斤烧酒,把整个屋子里的东西都擦了一遍。家里带出来的碗和筷子,也是用开水煮过的,说是消毒之后,春夏交替时不易招病。

这估衣铺里出来的东西要消毒,锦娘是知道的,旧东西洗一洗再用也是应当的,太太要仔细消毒,她就照办。可手套和口罩是干什么用的,她没听过。吃过饭之后,她出门去买了一斤私盐,三斤私酿的烈酒。回到家里之后,发现家里的人都在忙碌的,郁小闲拿了一百个钱,和店主夫妇借了灶间和后院用两天,现在正动员全家把水缸装满。

黄有才和招娣都在忙碌着,用两百米的地方运水到缸里,蛐蛐在喊加油,爷三个都是赤膊上阵,看样子玩得还挺高兴的。郁小闲换上了粗布衣裳,坐在小凳子上,就着月光正在做所谓的口罩和手套,已经有成品一套摆在一边的石头上。

郁小闲看见锦娘买东西回来了,就指点她做起活计来。锦娘不知道手套和口罩的用处,郁小闲对她解释到:“等做好,就把这个口罩戴上捂住口鼻,再戴上手套再分拣那些旧货。”

锦娘有些不解,说到:“何必麻烦,就徒手捡了,用碱水好好洗洗就成了。这天戴上这个怪热的。”

郁小闲说到:“那哪里成,那些东西毕竟都是旧货了,万一有些什么不好的东西,粘上会染病的。戴上这个干活,心里踏实。铺盖里的棉絮不能洗,就暴晒几天,等被里子和被面子消毒浆洗完了,再给缝好,包起来,反正到了入秋才能用上。衣服和那些零碎的东西,我们就先分拣了,用盐水泡过,再倒上烈酒上灶蒸。这样既消毒,又不易褪色,等漂干净,晒干,就可以安心穿了。”

锦娘见郁小闲是为大家的身体着想,便不再反驳,等手套做好了,郁小闲打发招娣领着黄有才和蛐蛐去洗脸脚睡觉,自己则和锦娘忙碌开了。

郁小闲照顾锦娘是小脚,只让她干拆线分零碎的活计,自己则忙着分拣最能变现的东西。锦娘从来没想到太太这么会干活,分拣起东西来十分的麻利,也不由地也加快了动作。很快,值钱的衣服都被分拣好,分别放入六个不同大小的木盆里浸泡,木盆里的盐水浓度由郁小闲亲自掌握。明天,这些需要最先被处理,剩下的水再用来处理普通的衣物。

郁小闲看着锦娘吃惊的样子,不由笑了,说到:“锦姨娘是觉得太太我很能干吧,也是,我也觉着我很能干,将来凭着我们的双手,咱们家一定会兴旺的。”

忙碌到了戌时,郁小闲想到明天要起早,于是对大家说到:“大家把晚饭剩下的东西都吃光,再洗洗去睡,这个时节不能吃隔夜的饭。明天隔壁卖豆腐的一起身,我和锦娘就要开始忙了。招娣天一亮就去买吃的,多买些,明天忙起来还不知道能不能出去买吃食。”

大家都按照郁小闲的安排去睡了,这一天谁都是累得要命,连郁小闲都不怕呼噜声,一沾床就睡着了。锦娘是个心细的人,惦记着小屋子里的大堆东西,她悄悄地吩咐蛐蛐,把黄有才叫到那间屋子里睡。对这个男人,她多少有些恨意。郁小闲发现了,也没有阻止,对于这个坏蛋,锦娘只给这点小惩戒,还是很客气的。

郁小闲听到隔壁人家有动静的时候就醒了,这时候大约是凌晨三点,郁小闲想在太阳出来之前把东西都洗出来。这个时节,天气阴晴不定,早点洗干净,就可以在雨天干些手工活了。人要勤力,干活要比太阳起得早。听到动静之后,锦娘也起身了,经过这几天,她对这个正房太太真是服气了,不仅人能干,对孩子们也好,干活处处抢在前头。

那些用盐水泡过的好料子衣服,需要小心拧干了,准备酒蒸消毒,只要蒸的时间够了,蒸透了,就什么病菌都杀死了。郁小闲初来这个时代,对用火镰子生火和烧灶的活计还不能好好运用,就吩咐锦娘戴着手套生火烧火。她自己就把第一批要蒸的衣服放在一个竹子簸箕里,用大碗装了酒,完成酒蒸消毒的工作。

---这书若是有点意思,请收藏一下,好戏在后头。

10浆洗整理

灶台上的炉火要旺,锦娘就要一直不停地烧火,得不出空来。郁小闲一面看着酒蒸的进度,一面把普通的那些衣物用剩下的盐水浸泡了,这些粗布多是本身和靛蓝的棉布,不需要泡很久。大约用了一个多时辰,好衣料和被面都蒸好了,只需要漂洗干净,晾干就可以缝补出来穿了。

普通衣服开始酒蒸的时候,招娣也醒了,天已经蒙蒙亮了,郁小闲忙碌了这么久,肚子开始咕咕叫了,招娣听到了,马上笑了,对郁小闲说到:“太太和姨娘干了那么久,肚子一定饿了,我去买东西给你们吃。”

看看天色,郁小闲有点不放心招娣一个人出去,就对招娣说到:“太太给你两钱银子,你把爹爹和蛐蛐都给叫起来,跟着一同出去。你们要吃得饱饱的回来,用咱们家的大碗带回一些粥给我和你姨娘吃,再买二十个生鸡蛋,剩下的钱全买芥菜饼子,中午我们就吃这个。”

听到可以到外头吃早饭,招娣很高兴,从郁小闲手里接过银子就飞快地去找爹爹和蛐蛐了。锦娘在灶边说到:“何必买鸡蛋呢,现在一个鸡蛋要三文,二十个蛋的钱够我们生活一天,现在太太手上只怕没有五钱银子。”

郁小闲手里的公帐确实只剩下了不到五百个铜钱,锦娘这么能算计,郁小闲倒觉得是件好事,家里多一个会省钱过日子的也好。郁小闲对锦娘说到:“我心里已经有了盘算,钱的事情,你不必担心,就是我们眼前的东西,收拾出来卖掉,也能赚上一笔。吃点鸡蛋也没什么,今天这些活计不吃饱吃好,是干不了的。”

锦娘听完,也只是点头,带着粗布手套烧火虽然热,可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太太在这时候,还能想到她的手不能伤着,也是真的,把她当家人看。想到这里,她把身上的剩下的一百多个钱交到郁小闲手中,说到:“这些钱都给太太保管着才合适。”

郁小闲没想到锦娘这么信任她,于是含笑接了,放在了荷包里。天大亮的时候,所有的熏蒸消毒都做完了,看着锦娘虚弱的样子,郁小闲有些不忍心,自己到底是藏了打劫来的三十多两银子和三十两金子,虽然金子不好拿出来用,可那些银子多少可以拿出点补贴家用。

正当郁小闲有些内疚的时候,歇脚店的宋婆子来了,对郁小闲说到:“黄家娘子,本来把大灶和院子租给你们用两天,老婆子我也好歇两天。可你家一大早就在院里弄出了酒香,把我老头子的酒瘾调了起来,早早就醒了,也搅得我没睡成懒觉,说到底,我就是个劳碌命,没福气睡个懒觉。”

郁小闲知道宋婆子家也是苦出身,辛苦了大半辈子,才盖了歇脚店,得些稳定的收入。这宋婆子即便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也是闲不住的。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在店后的大灶做些粗食买给轿夫脚夫之类的人,赚些小钱,有时候,那些脚夫给她几个铜板,她也做些浆洗缝补的活。郁小闲租了她的大灶间和后院,本来她可以歇两天,谁知还没有福气睡个懒觉。

宋婆子是来接今天的房钱的,这歇脚店的规矩是先交钱,再住店,不能赊欠。郁小闲立刻从荷包里数了十五个钱给宋婆子。那间消过毒的大间,少不得要继续住几天,那放东西的屋子,至少要用完今天。宋婆子接了钱,又难免多事起来,问郁小闲说到:“黄家娘子,你家租我的灶间和后院,还用上了酒,是找了什么赚钱的营生,说给老婆子我听,也好长些见识。”

看见宋婆子八卦的样子,郁小闲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对宋婆子说到:“我到底是富足过的人,如今虽说家里败落了,也还有几个从前的朋友。有一位大奶奶,拿了一些浆洗的活给我们做,这用酒的法子,也是她教的。这单活,她给了我一两银子,除去开销,我家可以赚到五百钱,做的好,少不得,还有生意接。如今活要的急,我家上下不过是我们两个半女人能做。我拿些给不要紧的给婆婆您做,可使的?”

宋婆子听说有钱可赚,立刻答应了,郁小闲指着院子里的五大木盆的普通衣物说到:“这些都洗净晒干,给十个钱,等我们收拾了,再把些碎布给你纳鞋底,做鞋面子可好。”

宋婆子一天忙到晚地做饭和浆洗,额外的收入不过是三十几个钱,她看了看那些衣服,半天就可以干完,再能得些破布鞋面,倒也是划算,反正这灶间和院子都租出去了,她也没办法做苦力的饭食赚钱,有十文就赚十文吧。宋婆子立刻接下了活,去忙了。

锦娘看在眼里,知道郁小闲这么做是心疼大家,也更加感激郁小闲的好。这时招娣回来了,两个竹篮子里都装的满满的。招娣说到:“我们没舍得在摊上吃,一钱银子在一个住家的婶子家买了一百二十个芥菜饼子和一碗糙米粥,比摊子上多得了二十个,粥也没花钱。我和爹爹,弟弟一路走,一路吃,现在篮子里还剩一百个,剩下的一钱银子,我买了三十八个蛋,把大些的蛋在路口,十文钱三个卖掉了,得了一百个钱还给太太,剩下十八个蛋就是我们赚的。太太,招娣做的对吗?”

好一个招娣,被郁小闲带了几天,就生出了这样的生意头脑来,小孩子的聪明得以合适的调教,真的会有大出息。蛐蛐也来邀功,对郁小闲说到:“娘,我也帮忙了。”

郁小闲摸摸两个孩子的头,说到:“孩子们,做生意哪里有这么简单,想必是有好心人,看你们两个小孩子,带着一个傻爹,讨生活不易,才格外照顾了你们。将来见到了他们,要记的有感恩的心,切记要诚信做生意,才能在社会上做人。”

郁小闲的话,招娣是记下了,蛐蛐肯定听不太懂,可将来郁小闲会慢慢教他的。表姐的儿子小涵,是郁小闲高二暑假出生的,郁小闲侍候了表姐的月子。往后的日子,由于表姐跟着表姐夫去了外地打拼,郁小闲除了上学,在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带他。要说起来,郁小闲虽然没有结婚生子,可带小孩的本事,不比任何一个妈妈差。

早点来了,郁小闲让锦娘停了手,一起喝粥吃芥菜饼子,芥菜饼子里面有菜,有盐,对于干活计,不便做饭的人而言,是最好的干粮了。那十八个鸡蛋,郁小闲让招娣放到灶间就着余火煮熟十三个了,等一会儿,让每人吃两个,再拿三个给宋婆子吃。她想让宋婆子的老头,帮着做点事。

那包姨太太的衣服,里面有很好的料子,郁小闲为了保证品相,就不得不小心些,洗和晒都不能马虎。宋婆子的院子里,有些小竹竿子,是春天里别人整理园子时修整出来不要的。那些观赏用的竹子不过手指粗细,春天里爆出来的新竹本来就不能用来加工什么,只能当柴火烧,宋婆子会过日子,就捡了一些。

郁小闲当时看着这些竹子,就有了主意。在这些小竹竿上钻上两个眼,拿根绳子,穿了当挂钩,就可以姑且当一个衣服架子,晒些春夏天的衣服。现在赶着要就是预备晒那些贵重的衣料。打发招娣拿着鸡蛋去办事,宋婆子立刻就同意了。郁小闲和锦娘吃完早饭时,一个衣架子就做成了。招娣拿给郁小闲看,郁小闲觉得满意,就让招娣带着蛐蛐和黄有才,把院子里的细竹竿子都抱去。不论大小,只要可用的,都做成衣架子。

那些细竹竿,可用的不过十来根,要是有毛刺的,郁小闲是绝对不用的。把衣料划伤了,不划算,刺了手也划不来。等十来个衣架子都做好时,锦娘也仔细把几件最好料子的衣服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