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女当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闲女当嫁-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芜湖那边的海货很多都是福建运来的,那条商路根据郁小闲的历史知识,一直到清朝初年都还算通畅,所以福建产的海货是不太可能涨价过头。郁小闲这次不打算囤积虾皮,海带一类的东西,反而是想多囤积海参,这种东西放在有干燥剂的樟木箱子里包严实了,五年都不会坏,到时候又可以赚有钱人的钱。

郁小闲本次跑商要买卖的东西就算定下来了,卖出药材,买入粮食,布匹,棉花,和一些贵重的药材和海参等物品储存,可资金却又成了大问题。现在山上的人要置办过冬的衣服被褥就要至少上百两银子,在修建山城还缺上千银子的缺口,然后一连四五年的兵荒马乱和饥馑,郁小闲想把解决温饱的东西囤积了,不准备卖出谋利。

荒年的时候,金银再多,也不如衣食无忧来的好。种植是靠天吃饭的事情,真要是山产遭了灾,一座山三十余口人,现在还要想着那边帮忙的刘家,徐家的一共十口人的生计。为此要留下至少一万斤的粮食,上百匹的布,才能安心。这些东西的价值就算按照二两银子一石粮食,二两银子一匹布的单价计算,也要近五百两银子,还要存些铜铁,药材等物件,这样就又要上千两的银子。县城的那块地还要投资几百两银子,算来算去,目前要有上千银子的启动资金。

郁小闲现在穷得很,所有的收益都是远期的,九月初的三百两银子,还给徐老爹二百两,金斗观一百两之后,就剩九两利钱,除此之外,郁小闲身上就剩五十几两的金银了。那些囤积的海参,人参之类的东西,现在卖完大约能值六七百两银子,可郁小闲还不想出手,那些存一阵子能换更多的钱,也许年关的时候就是上千两了。方六爷把那些大理石卖掉之后,连着商队的收益能分多少钱给郁小闲,郁小闲预料不到,在心里的预期就是五百两到头。目前在宣城的收入,靠着刘家三个女人和卤料的分成,每天能有四两就算不错了,积攒到入冬不过两百两银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后郁小闲不得已把主意打到了路云虎给的金砂上了,只有冒险拿出一部分金砂变现了。

郁小闲想到这里,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此刻为了商队成行,她还要好好谋划一番。金世莱前几日因为陪着妻子,有两天没看账目了,花了半个时辰看完账本之后,就来找郁小闲谈事情了,对于商队,他还是没有什么概念。他找到郁小闲的时候,老李也办完了郁小闲交代的事情,正在跟郁小闲复命。

老李找到了一共七辆车愿意跟着郁小闲跑短途商路,包吃包住,每天净拿三百文就干,老李还放出风声去,说是金世莱的一位朋友要找些人去七八十里外的地方盖房子,修路,烧窑,过年前才可以回来,要是有人愿意去,男女,年龄都不拘,包吃包住,工钱面议。工钱可以在完工后带回家,也可以由本地的亲人在金家酒肆,每十天结一次,金家酒肆就是铺保。

金世莱一听郁小闲拿他的铺子做担保就着急了,对郁小闲说到:“仙姑,你怎么可以这样,我们还没有说好的事情,你怎么就自己做主了。”

郁小闲对着金世莱耍赖,说到:“你说过信我的,我也不能把你带到坑里去。我们两个的合作伙伴,我一个出家人,不打你的招牌,还打金斗观的招牌不成。我还想和你商议事情,例如在你的酒肆里用屏风隔出三张桌子,在柜台分出一半,我想借你的地方开一个店中店,每月我交三成的纯利给你。”

金世莱听到郁小闲又出了新的幺蛾子,一时急了,对郁小闲说到:“仙姑,不,姑奶奶,你一会儿要跑商,一会儿要开店中店,到底要忙哪一出。我金世莱就是一个人,难道你会分身术?”

郁小闲说到:“我不会分身术,可我会把事情整理调配好,商路我要跑,家里的生意也要做好。你想把买卖做大,就要学会指挥伙计干活。我打算用三天时间把我和你打算合作的事情安排好。五天之后,你可以带着陈家跑商的伙计,押着宣纸,还有其他本地的特产同我选的骡子车一起上路,在泾…县附近的丁家镇,我还有货物要配,等所有货物都齐集了,我们一同上路。到了芜湖,你卖你的货,我卖我的货,回程再买些东西回宣城卖。你的布庄,你的杂货铺都要多进一些新鲜货,快过中秋节了,说不定能赚不少钱呢。至于店中店的事情,有了刘家母女,三妹替你料理家务之余还可以搭把手,其余的事情不用你操心管着。一切等我们跑商回来之后再说,你这五天就好好把家事,生意的事情托付一下,把商队的马车和货物备齐,我定下二十二日天蒙蒙亮启程,午时末在丁家镇的杨家客栈聚合,八月初七前回宣城,有这么十五天,你就一定能学会跑商。”

金世莱听完一跺脚,说到:“你都计划地这么周全了,我也就听你这么一回了。仙姑,但愿你这次不会砸了招牌,不然以后我就不停你的了。”

61 生意和账房

郁小闲和金世莱说好之后,急忙找来了刘花氏,对她说到‘今晚你们就要开始辛苦了,你家要在金家酒肆的一角布置三张桌子,做买卖的时候用屏风拦着,在收钱的柜台上分出一半的地方当账房,把你家闺女认为好卖能赚到钱的小件东西都可以放在柜上卖。从此这三张桌子就是你们刘家赚钱的地,明天我让老李把你家的小儿子接来跑堂,从此你们就专门在店里卖一份一份的饭菜,珍珠收钱之后,你家二小子送饭送菜,你在小厨房里做菜,三妹做完金家的事情也可以替你打杂,再不成就雇一个打杂的帮忙。赚出来的钱,二分纯利是你家的,三分利是给金家的租金,我名下的那份就是攒出来当本钱的,你准备妥当之后,我会教你配香料和卤料。炖汤时把我们秘制的汤料放在有孔的小铁盒子里,用纱布包着,汤水干净,也省得被人看出了配方。”

刘花氏听到这些话,心里自热是愿意的,她对郁小闲说到:“我就在北墙边那三张不起眼的角落里摆桌子,在背墙起一个灶台,方便送吃食。从早点到晚膳,我只做几样拿手的,素鸭,炒和菜,您教的卤肉,主食就卖杂菜饼,米饭,另外还有一样猪血汤,绝不和金家的烧菜抢生意。柜上买些黄酒和烟丝,茶叶,就足够了。”

郁小闲说到:“难得你是个明白人,知道不和金家本身的买卖起冲突,这几样要是卖出名声来,到也可以赚钱。我还叮嘱你一件事,钱是赚不完的,可身体要是垮了,那些钱就赚不到了,所以你还是定下一个份数,卖完就歇着,千万别累着。”

刘花氏答应了o对郁小闲说到:“我们当家的今天也到城里来了,估计是找对了账房先生,仙姑赶紧回观里去,这样的大事还需要您定夺。”

郁小闲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o道别了金世莱一干人等就让老李赶紧赶车回去,干某些事还是需要有文化的人,这个账房先生要是得力,郁小闲就打算重用。观里的刘洪生正在头疼中,账房先生一下子找到了两个,他觉得两个都不错,就等着郁小闲拍板。

这两个账房一个姓姚o是衙门里的师爷出身,因为跟着的大老爷出了事,被免了差事,如今过得很落魄。这位姚先生还带着家人,老婆孩子一共五口人,想靠教书为生,可到现在就是两家人肯送孩子过来,这可没有多少学费可以收o日子过得紧巴巴,听说观里请账房,包吃包住o还给五两银子的薪酬,立刻托人找到了刘洪生。解决了住的地方,老婆孩子再干些活,五两银子就能解决基本的生计了,姚先生对这个职位很是渴求。

另外的一个账房是刘洪生自己认识的人,姓刘,算是刘洪生远房的侄子。小刘年纪刚满十八岁,父亲是原先城里的一个秀才。夫妇两个就这么一根独苗,老秀才把肚子里的学问都教给了儿子,可偏偏没福气看到儿子出息。秀才老两口生病相继得病o寻医问药花光了那点薄产,等小刘办完丧事,在城里就不剩片瓦了,好在还有两亩薄田在乡下,这才回到了刘家村。种田他不会,两亩田租给别人o一年连解决温饱都不能,刘洪生知道他能写会算,很想拉扯一把这个可怜的孩子。

郁小闲看了看在院子里的两个人,发话了:“姚先生留下,小刘先生我也收下,我写一封信,让他去管事。金大官人正在介绍人去泾-县一代干活,小刘负责计算工钱,记录账目,包吃包住,到年关给红包。不过丑话说在前头,红包有多少就看活干得怎么样了。”

如此安排就是皆大欢喜了,姚先生高兴地立刻想回去通知妻儿准备搬家,小刘也要回家收拾行李。郁小闲拦住他们说到:“先别急,我还有事情要交代,小刘今晚就可以留着观里,明天就要办差事。姚先生明天一早就带着一家子和我见一面,说不定我还能给你家其他的人找一些事情做。”

姚先生拱手谢过,急忙立刻了,郁小闲还特意让老李赶车送他回去,回程帮他们带些行李。郁小闲对刘洪生说到:“金大官人的朋友在泾-县雇人干活,我已经派人放出的风声,明天这道观就交给你家老大和姚先生看着,你家二小子也要去城里干活。

你带着你侄子给我去挑人去,要挑老实本分肯吃苦的男女,男的要有力气,要不就是有手艺,女的要干活麻利,是操持家务的好手。雇工在地方上名声一定要好。要是夫妻两个同去,允许他们带最多两个孩子,不能太小,最小的七哕。每个人都要签下契约,干到腊月二十才能回家,包吃包住,工钱是看人浮动的,一个人最多一天是五十文,最少是十文。要是带孩子去,就肯定要少些了。契约上写明,要是中途我们发觉雇工不好,就可以立刻让他们走。工钱是干完活,最后结算,要是谁有家人要养,可以让家里的亲属,每十天到金家酒肆去拿一次工钱。这一条不能轻易松口,只有极好的人才能有这么一条。”

刘洪生仔细听过了,立刻提出问题说到:“仙姑要帮金大官人招多少人?多少男女?”

郁小闲说到:“你可以打发两百个人去,男子要多,不少于一百二十人,会泥瓦匠和木匠活的也要有十来个。女人有三十几个就足够了,孩子最多只能收二十个。要是被打发回来的人多了,你还要再找人,所以这头一拨,你就要好好选,千万别混凑数。这个事不是很急,你先找五六十个去,让他们自己去六十里外的丁家镇杨家客栈找杨掌柜。找个妥当的领队人,给领队的人发一贯钱,算是大家的车马费。”

刘洪生听明白了,自言自语说到:“契约上还要写明,万一在干活的地方出事,烧埋费多少,伤药费多少,这也是看人说的。我们做到这个地步,就更让那些人安心了。”

郁小闲说到:“刘香头说的极是,这一点我都没想到。你和小刘账房安排完这些,把契约一式两份,按手印,自己存一份。人找的差不多,小刘账房也就跟着最后一批人去。

我托老李找了七家骡子车把式,跟着金大官人的商队出门,包吃包住,每天给三百文的工钱,这个你也给写明在契约里。商队二十二日出发,这几天你还能闲不下来。那个姚先生是干公务的人,他做事,你家大小子看着,说不定能开窍。他家的三个孩子大约是什么情况,你可知道?”

刘洪生说到:“介绍的人说,他有两个姑娘一个儿子,儿子九岁,挺聪明的,读书不错。两个姑娘都大了,一个十五,一个十二,听说大闺女原先订了亲,男方嫌她家破落,打发了几两银子给退了亲。”

听到这些郁小闲突然笑了,对刘洪生说到:“但愿姚先生的两个闺女都好,要是本分能干,你的两个儿子就都有了指望。小吏家的女儿多半是有些见识,比在村子里找媳妇强。”

刘洪生也笑了说到:“仙姑想得真是周到,找个账房也能替我找出儿女亲家来,要是托仙姑的福,两个姑娘都是好的,老刘也就省了好多事了。”

郁小闲打趣到:“那么准公爹,明天要是我修行到卯时不出来,你就安排姚先生一家做事,我的观里不养吃闲饭的,姚家的女人可以不做粗活,纺线织布,做衣裳被褥还是要的。你家侄子的衣服想必不太够,那三家布施的布匹就捐些给他做秋冬衣服,还有些铺盖带到干活的地方,他一个孤儿怪可怜的。”

小刘账房跟在傍边听着,感动地不得了,父母过世之后,他带着一箱子书和几件单衣就到村子里来了,两亩田的地租就吃喝了一个月,要是郁小闲不收留他,他就是讨饭,冬天也难熬过去。现在不仅得到了养活自己的工作,还得到了观主的可怜,给他做秋冬的衣服和铺盖,真是恩同再造的活神仙。

郁小闲不想听小刘的感激话,天色不早了,郁小闲对刘洪生说到:“我要去大殿打坐,今天不必奉斋了。后日我再回来理事,大后日我去送金大官人的商队。”

郁小闲进入大殿后,很快就消失在密道中,出来之前她特意看了一眼那些金砂,明天她就要想出办法,让金砂合理出现,变成跑商的本钱。到家之后,郁小闲先找到了梅管家,把带来的卤肉和卤蛋拿给他看,果然梅管家是大喜过望,梅张氏看见他这个样子,立刻拿出了半坛子酒,对他说到:“老头子,你最近是辛苦了,今晚就喝上两杯,我再给你炒两个小菜。”

梅管家不愿意独自喝酒,立刻打发了一个孩子去找王顺子父子和老秋头他们,要一起享用美味佳肴。

62 明白话

梅张氏见郁小闲带回来的卤肉足有三斤多,还有七八来囱蛋,便动手切了。人多,那点卤蛋不够分,是切成半个做成的拼盘,卤肉也是用切好拿辣椒,白豆干,菜杆子分别炒了,给不同的人吃。梅张氏把有限的东西分出了三份,三个主家的孩子一些,喝酒的男人一些,郁小闲单独的一份。梅张氏见梅管家没喊大罗小罗兄弟,也打发王小山单独去喊了他们,郁小闲看在眼里,深感舅母做事的周到。

蛐蛐带着黄皮,跟着秋冰月在一处忙碌,饭菜都做齐全了的时候才回到家。郁小闲帮着梅张氏张罗梅管家等人的下酒菜,看见孩子们回来了,便把两个孩子的饭菜端了上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