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妇清贫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村妇清贫乐-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曾经骄横跋扈爱大着嗓门对旁人指手画脚的老吴氏成了半个哑巴,整个人好似被抽去脊梁骨一般,佝偻着身子在庄子的角落里出没,宛如一只见不得光的小老鼠,见谁都怯怯地。曾经叫人忌惮的小王氏永远地退出了李家庄的历史舞台,只有当人们说到某种不光彩的事情之时,她的名字才被人以一种极为复杂的心态提起。

曾经隐隐然是李家庄公主的李兴珠从云端彻底跌落到了泥土里,当这个少女背着背篓出现在公众面前时,那些多嘴的婆娘难免会在她的背后指指点点,刻薄的更是当面发问让其难堪。但少女以一副凛然的姿态应对各种刁难,不卑不吭有礼有节,让那些有所希冀等着看笑话的人失望而归。历经生死的少女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她洗衣做饭喂猪喂鸡,代替着亡母打理着家中的上上下下。

侯三在安排那帮混混的时候便交代过,一旦看出李兴珠对除掉姚舜英一事毫不知情,便不能动她。李兴珠没有让他失望,所以她保住了清白。但看到脏水还是往她身上泼去的时候,少年隐隐有些后悔,他在策划那一场阴谋的时候,应该完全将她撇开的。他虽然不爱她,但毕竟那是陪伴了自己几年的玩伴,友情还是有的。虽然她娘心肠歹毒有此下场那是活该,可少女没有错,要说错的话,便是不该肖想着嫁给自己。男子们在面对自己的爱慕者时,难免会生出一丝心软,侯三自然也不例外。

第七十章 田家人

李兴珠的坚强勇敢让姚舜英不得不刮目相看,这个女子之前骄横当中透着几分不谙世事的天真,前番那一场祸事却让她迅速成熟起来。重新出现在李家庄人们面前的李兴珠,既不像老吴氏那样一蹶不振,也没有愤世嫉俗仇视所有的人和事。

过往的仇怨随着小王氏的死去烟消云散,当溪边山间与李兴珠碰头时,面对对方礼貌的问候,姚舜英也能微笑着应答。对李兴珠今日难堪的处境,姚舜英不觉得内疚。毕竟自己要是没有从那两个妇人手中逃出,等待着自己的比李兴珠眼前承受的不知道要凄惨多少倍。小王氏动手想除掉自己,是为李兴珠谋利,那么她失败的代价,由李兴珠来承受也是理所应当的。

李兴元大喜的日子定在九月初六,所以一过完八月中秋,一家人便开始着手准备婚事一应事宜了。李氏想着姚舜英连番躲过小人的暗害,和蓉娘几个在农忙时节又累得狠了,特地带她两个和李兴初去吴家堡赶集,顺便买几匹布做新衣衫给他们和李兴业在办喜事的时候穿。喜庆的日子里孩子们穿得鲜亮一点,让客人们看着都舒服些。

李氏顺便还挑了一小箩筐黄豆去镇上,打算卖给“吴大郎面馆”。他家虽说只卖面,但有些客人也会边吃面边喝酒,炸黄豆是最好的下酒菜,李家几乎每年都会卖给他家黄豆。姚舜英年小挑不动,蓉娘李氏怕压坏她不让她挑,因此那一担子黄豆便由李氏自己和李兴初两个轮番挑着。

祖孙四人赶了一阵路觉得有点热,便在路边一棵大树下歇气。“李家祖母,是你们啊!”老远有人欣喜地喊道。大家抬头一看,却是田青林他们。李兴初一看到田家老四田青石,乐得一下变蹦了起来。两个少年勾肩搭背快活地说笑起来。

今日赶集田家出动的人马很多,除了田阿福周氏两个老的,小一辈的来了三个,除了田青林田青石之外,还有一个跟自己差不多的小妮子,应该就是田青林唯一的妹妹田青苗了。姚舜英目光看向田青苗的时候,这小妮子早已经骨碌着眼珠子将姚舜英打量了老半天了。

两家人既然认识,小一辈的少不了要相互问候一下对方的长辈。田青苗穿着一身杏色衣衫,模样和周氏很像,长相不算出众。个头比姚舜英矮一点。只见她一下窜到姚舜英跟前大声道:“你便是姚家祖父长植老家来的英娘姐姐吧,将将大我三日我便要喊你姐姐,真是好不甘心啊我!”

姚舜英见对方嘴巴撅着几乎可以挂个油瓶了。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双手一摊道:“没法子,你看我手脚都比你长,自然爬起来比你快,所以我先从我娘肚子里头爬出来。”她诙谐的言语逗得大家一起笑了。田青苗的嘴巴撅得更高了。跺脚嗔道:“人家不跟你说了,你可是识文断字的,我哪里说得过你。你还是将我三哥送你的小玉葫芦拿出来给我瞧瞧吧。”

姚舜英赶紧从衣领中拉出那玉葫芦,取下来递给田青苗看。田青苗将那玉葫芦放在掌中反复摩挲,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嘴里念叨:“三哥好偏心,这么好的东西不留给我。只给人家一个不值钱的破娃娃,玩几下便烂了。”本来就是,这小玉葫芦很明显比那娃娃值钱多了。田青林没道理不给自家亲妹子而给自己这个外人。

田青苗直言直语当面抱怨,弄得姚舜英很是尴尬,赶紧笑道:“这玉葫芦苗娘妹妹喜欢便拿去呗。它原本便该是你的。”“苗娘,你说的什么话!”田青林低声喝道,望向姚舜英的眼神充满尴尬。“英娘别听这妮子胡说八道。苗娘,还不向姚家姐姐赔罪!”田阿福脸色一沉。歉然地看向李氏,干笑道:“这孩子仗着自己在家中年纪最小,上头几个哥哥又宠着她,说话自来没分寸,婶子莫怪。”

田青苗嘴巴一撇,一副要哭起来的模样道:“轻易瞧不上人的三哥动不动将姚家姐姐挂在嘴巴上,说英娘姐姐识得好多字如何如何厉害,人家今儿好不容易见着本人,一时高兴开个玩笑罢了,怎么爹爹便骂起人家来了。还有三哥,你还从来没这么恶声恶气地跟人家说过话,今日为了这么个事便凶人家一顿。娘,人家好冤哪。”

田阿福松了口气,田青林更是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这妮子被我宠坏了,惯爱作怪,却不是不懂事一味胡缠的孩子。”周氏边对李氏笑着说道,边伸手拍着泫然欲泣的女儿的肩膀安慰着:“好了好了,娘知道你是跟姚家姑娘开玩笑的,别气了别气了,等下到了吴家堡罚你三哥给你买糖吃。”

田青林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头道:“好好好,三哥错怪妹妹了,等下到了吴家堡你想吃什么哥哥都买给你,算是给妹妹赔礼好不好。”田青苗破涕为笑:“这还差不多,记着是你自己说的,我要什么你便买什么。”田青林重重点头。

田青苗将那小玉葫芦递还给姚舜英,姚舜英却不愿再要了。自己本来就不想要这葫芦,经过这番插曲更加不想要了。田青苗见她不接,挑眉道:“莫非姚家姐姐生我气了?”姚舜英摇头道:“不是生你的气,是这玉葫芦乃是郡主娘娘的东西,又那么贵重,我戴着它唯恐弄坏或者是丢了,诚惶诚恐地很是难受。既然妹妹那么喜欢不如妹妹拿去吧,也让我卸下包袱松快松快。”

田阿福大笑道:“姚姑娘都怕弄坏,你给我家这个毛屠户(指行事粗暴毛躁的人),这物件只怕不出半日便要毁了。”田青苗不以为然地道:“姚家姐姐还真是读书人家出身,想事情想得太仔细了。什么郡主娘娘的东西,给了我哥哥那便是我们的东西了,我们爱怎样处置便怎样处置,难道弄坏了她还要治咱们一个大不敬不成。再说就算要治罪那也是天高皇帝远,怕甚!”

“这丫头,真是没治了。婶子您不知道,她三哥给她那娃娃,玩了两天便断了一条腿,跟着又不见了一只胳臂,然后肚子开裂,最后干脆尸骨无存。”田青苗不满地道:“那能怪我吗?那东西也太不经事了,还郡主娘娘的东西,哼,不过如此!”

周氏一指头戳在女儿额头上,没好气地骂道:“好在咱们是在这偏远的乡间,你这张嘴没个把门的,行事说话只管直来直去,这要是在大户人家,你个小妮子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不不是大户人家嘛。”田青苗摸着额头小声嘀咕道。

李氏见田家人又不卖什么东西,却去那么多人赶集,便好奇地问人家是怎么回事。周氏笑道:“婶子也不是外人,我便不瞒着您老了。咱们此番赶集是去给我家三郎相看媳妇的。”怎么古代也兴相亲吗?姚舜英疑惑地看向田青林,却见这家伙忸怩不安脸色瞬间通红起来。稍后抬头看向姚舜英,讷讷地解释道:“不是,我,我原本不想,可是爹娘……”“你不想你都要十八岁了还不想,你不急我和你娘急了。”田阿福没好气地道。

“那都是哪个地方的妮子呀?”李氏随后问道。“下头枫林渡镇上的的,听说家中是做买卖的,家境殷实。她家的人看龙舟见了我家三郎,便自家寻了媒人来提的亲。”做买卖的殷实人家,看龙舟看上了田青林,这不就是焦三郎故事的变种吗?不过是田青林不用入赘罢了。姚舜英想到这里,不由似笑非笑地看向田青林,嘴唇努力抿着才不至于笑出声。田青林如何不知道她的意思,可是当着众人的面又不好表示,只能无奈地瞪了她一眼。

“听着是不错,不过咱们还是得去看看那妮子本人配不配得上我家三郎。”田阿福一副谨慎认真的架势。李氏赞同地点了点头,深有感触地道:“这娶媳妇可是一辈子的大事,是得好生看看,不能急于一时。若是娶错了人,那可真是白瞎了自家一个儿子呀。”

一旁的田青苗嘻嘻笑道:“光爹娘和三哥看上不算,还得我和四哥看上才行。”田阿福皱眉斥道:“这妮子好没规矩,大人说话你小孩子家家的插什么嘴。那话一家人关起门来说笑一番无碍,叫外人听去人家还说咱家的儿女没规矩无上下。”田青苗不服气地将头扭向一边。

姚舜英到底忍不住,趁大伙没注意凑近田青林低声快速道:“未答应人家的提亲便叫人家闺女巴巴地来给你相看,不,是给你一家相看,田三郎好威风好气派!”田青林冲她暗中挥舞着拳头,换来的却是姚舜英的一脸坏笑,田青林差点没憋出内伤。只好悻悻然挑起李氏的那担子黄豆,瓮声瓮气地道:“歇息够了,该走了。”

“哈哈,三哥这是急着去见未来媳妇了。”李兴业和田青石一起哄笑,田青林只当没听到,大步走了。

第七十一章 置气

到了吴家堡镇上,因为各有各的事情要办,两家人便分开了。姚舜英她们跟在李氏身后先来到“吴大郎面馆”卖掉黄豆,不想刚一进店,忙碌的老板娘莫氏便笑咪咪地对李氏道:“婶子可算来了,康大郎雪二娘一早便来了,说是要去婶子家里去。我说您今日一准会来赶集,不如等着一道回去。”李氏欣喜地道:“他们姐弟两个来了啊,那劳烦你喊他们两个出来。”

莫氏称好黄豆和李氏结好帐,便带着姚舜英他们往店铺里头的院子里走去。李氏的二姐嫁到了下游的枫林渡镇上,姨祖父是莫氏的堂叔。二姨祖母连着生了三个闺女一个儿子,雪二娘和康大郎便是那位表叔的孩子。二姨祖母想着李兴元即将完婚李家要做的事情多,怕他们人手不够,便让自家的孙子孙女提前来帮忙。因为莫氏的娘家顺便托他们带了东西过来,兄妹俩便先到“武大郎面馆”一趟。

莫氏进了院子,高声朝里喊着,康大郎雪二娘兄妹闻声跑了出来。雪二娘年纪和蓉娘差不了几个月,康大郎则跟李兴本差不多大,姐弟两个个子中等,都浓眉大眼的。康大郎哥哥话不多,似乎跟李兴家属于一个类型,李氏问起他来他大多只发出单音节应对。尤其当李氏问到他明年即将迎娶过门的未婚妻时,更见他涨红了脸极度局促不安,姚舜英在一旁暗自发笑。

雪娘姐姐却是很爱笑,李氏介绍之后她拉着姚舜英的手,笑咪咪地说这个妹妹长得真可爱,顺手在姚舜英脸上捏了两把。因为和蓉娘两个是老相识,两个女孩儿见了面叽叽喳喳说个不休。

一行人离开面馆来到街上,因为多了两个客人,李氏决定速战速决。买好东西之后便动身回家。不料碰上了李大珍带着女儿椿娘来赶集,李大珍一下碰到五个晚辈,当即慷慨地拿出十文钱来,让大家去买油饼吃,自己则拉着李氏往江边走,一副要说大事的架势。

吃货蓉娘两眼放光,拉着椿娘雪娘姚舜英便要走。姚舜英昨晚轻微闹肚子,今日腿脚稍稍发软,而且一听到油饼便反胃,于是拒绝了蓉娘。说自己就留在李氏身边。

李氏听说姚舜英昨晚闹肚子,嗔怪姚舜英怎么早不说不然熬点石榴皮水给她喝。姚舜英说只是轻微地跑了两三趟茅厕而已,大晚上地哪能为了这个便惊动祖母了。李氏说一回去便让你大婶婶熬石榴水给你。姚舜英说不用,等下晚饭时节多吃点瓮菜保准好。

李大珍怜爱地摸了摸姚舜英的头,说这孩子真懂事,难怪家里人那般喜欢她,椿娘要是有你一半懂事姑姑都满足了。一番话说得伪萝莉姚舜英很不好意思。被当做“差生”来陪衬姚舜英这个“优等生”,椿娘也不生气,嘻嘻笑着看向姚舜英,一副我娘没说错的样子,更让姚舜英汗颜。

康大郎对吴家堡上次龙舟赛夺得头名很感兴趣,正好李兴初对陪着几个小妮子一起买吃的一事也感觉极度别扭。两个人便跟李氏说要去吴家堡停放龙舟的地方看看去。李氏想着李兴初机灵,康大郎更算得上是大人了,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便点头同意了。

李大珍此番是遇上了难以决定的事情想向李氏讨个主意的。原来王家姑父的妹子嫁到了启水上游一个叫浑水镇的镇子里头,夫家是开油坊的。其妹子拢共就生了两女一子,那儿子体弱多病,连媳妇都娶不了。她家那小闺女年岁比李大珍的长子楠哥小一岁,王家妹子的意思是让楠哥儿眼下便去油坊帮忙。过得几年大了便娶自家的小闺女,支撑起整个油坊。条件是往后女儿生的长子要过继给自家那病弱儿子。传承他家的香火,还有油坊往后也归那过继的长子继承。

姚舜英一听便惊悚了,姑舅表兄妹,这可是实打实的近亲结婚,生出畸形弱智孩儿的概率很高的。差点插嘴表示反对,却猛然间意识到这是古代,表兄妹结为夫妻的多了去了。自己要是出言反对,那可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非被当做怪物看待不可。转而一想,人家那么多表兄妹表姐弟夫妻,生出畸形弱智孩儿的似乎极少,自己是不是杞人忧天了。

她在一边纠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