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兰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舞兰陵-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池里池外不断的出现两个人嬉闹的身影,动人的笑声在耳边回荡,让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的容颜近在眼前。

他站在那里,忽然泪流满面。

第34章

高长恭与顾欢一直睡到傍晚才醒,赶紧起身去穿衣服。

顾欢有些不好意思,轻声说:“要是大哥见完客有进来过,那就糗大了。就算大哥没进来过,让他府里的人见了也不大好。”

“你还怕这个?”高长恭大感意外,戏谑的看了她一眼。“你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吗?”

顾欢忍不住踢了他一脚:“我是怕大哥触景生情,伤心。”

“哦,那倒是。”高长恭向后跳了一步,避开她的攻击,随即上前搂住她安慰道。“大哥不会进来的,陈锁那小子如果是来要兵权的,一定会纠缠不休,大哥哪有时间过来?”

“嗯,有可能。”顾欢放了心,与他向外走去。

高长恭犹豫了一下,对她说:“欢儿,我们要走了。”

“什么?”顾欢停住了脚步。“为什么?”

“我们的假已经满了,要回去赴任了。”高长恭温柔的解释。“你忘了?我只有三个月假,你有半年,现在都满了,便是明日就走,快马加鞭赶回,都很可能部及按时到达青州。”

顾欢这才想起来,顿时有些沮丧:“我不想回去。”

“可这并不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身份也不能长期呆在这里,如果被人知道了,说大哥与齐国勾结,正好诬陷他。”高长恭低低的劝解。“以后我们一有时间就过来看望大哥,好不好?”

顾欢知道韩子高很可能被陷害入狱,却无法说出。她根本没有任何证据,对陈国朝中的政治倾轧更是一无所知,心里不免有些忧急。可高长恭说的话很有道理,他们如果继续留在这里,一旦被有心之人察觉身份,对韩子高有害无益。

说着,她只得点头:“好吧,我们走。”

高长恭拉着她的手,边走边说:“我一会儿就告诉大哥,咱们明天就走。”

“嗯。”顾欢答应着,心情却很不好。

他们走出院子,一眼便看见韩子高坐在湖边的亭中,默默的对着夕阳出神。

顾欢快步奔过去,担心的握住韩子高的手,关切的问:“怎么了,大哥?陈锁跟你说了什么?”

韩子高转头看向她,嘴角牵了一下,神情柔和了许多,淡淡的道:“他希望我以后跟着他,支持他,拥戴他,就像我以前和茜那样。”

顾欢吃了一惊,随即大怒:“他简直是痴人说梦。”

韩子高的脸上出现了一缕微笑:“我可不敢这么说王爷,只是婉言谢绝了。我现在只效忠一个人,那就是茜的儿子,当今圣上。”

“对。”顾欢点头,随即忧虑的看着他。“那陈锁有没有恼羞成怒?以后会不会针对你,做什么手脚?”

“他走的时候是心平气和的样子,喜怒不形于色。不过,他肯定会想办法削我的兵权。”韩子高很平静。“我在军中那么多年,子弟兵不少,倒要看他怎么夺得过去。”

“也不能掉以轻心。”顾欢赶紧叮嘱。“他现在位高权重,若以什么莫须有的罪名嫁祸于你,那是防不胜防。”

“嗯,我会小心的。”韩子高笑着点头。“你不用担心。”

高长恭听到这里,便趁机把两人要走的事说了。

韩子高听完,眼神有些黯淡,脸上却仍然带着微笑,温柔的说:“好,你们既是假期已满,自然应该回去,不然若皇帝怪罪下来,倒是为兄的不是了,走,大哥今晚便与你们践行。我们出去吃,再一起逛逛建康城。”

“好啊。”顾欢开心的跳了起来。

高长恭先回自己的院子,把明日便要离开的事情告诉了随处,要他们收拾东西,然后才出来,与韩子高和顾欢一起走了出去。

先帝崩逝未满百日,整个建康城依然处处缟素,丝竹禁绝,但茶楼酒肆中却还是坐满了人。普通人对于皇宫里的御座上坐着的究竟是谁根本没什么兴趣,顶多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绘声绘色的八卦一下。这些年来,被百姓们谈论得最多的并不是那些皇亲国戚,才子佳人,更不说秦淮河上的花魁,而是那位倾城倾国的美人将军韩子高。虽然陈茜已驾崩,可传奇仍在继续,无数人的嘴中仍然挂着那个名字。

韩子高和高长恭、顾欢走在街上,顿时招来无数人注目。高长恭在韩府中便没再麻烦的改容,韩府中人早就看惯了自己主子的美貌,对他也就习以为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他便失了警惕,走出来也似韩子高那般,没做任何修饰,以遮掩自己俊美的容颜。韩子高早就对别人的目光养成了视而不见的习惯,更是从不乔装改扮。此刻,两人走在建康的大街上,顿时引来众人围观。虽碍于他是朝廷高官,不敢公然出言不逊,暗地里却也有不少指指点点的。

顾欢走在高长恭和韩子高之间,完全不起眼,便兴致勃勃的把那些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很多人看着她的目光中充满了羡慕和疑惑,似乎不知道她是哪路高人,竟然能与两个美的无与伦比的年轻男子走在一起。

韩子高带着他们穿过繁华的大街,走进了坐落在长江边的狮子楼。

这是一间富丽堂皇的大酒楼,里面却格调高雅,壁上随处可见当代名人的墨宝,尤其是那些风流名士,常爱与秦淮河上的名妓光顾这里,吟风弄月,留下不少佳话。

酒楼里的伙计对每位贵客都记得很清楚,一见韩子高进来,立刻迎上去打躬作揖,热情的道:“韩将军大驾光临,楼上请。”

韩子高淡淡的道:“要个雅间,清静点的,不要人来打扰。”

“是是。”那伙计哈着腰,将他们带到二楼,送进了最靠里的一间雅间。

里面装饰得就如大户人家的内院,里外两间,以雕花月洞门隔开,房门处放着一架镶贝花鸟屏风,里面的博古架上放着仿古董的瓷器和玉雕,文房四宝俱全,门旁还放着一张琴,桌椅几案全是紫檀木所制,十分贵重。能进到这里来的人非富即贵,往往都要附庸风雅一番,店主投其所好,因而生意兴隆,经久不衰。

韩子高让伙计配些本地的特色菜和店里的招牌菜,又要了一壶明前龙井,便坐了下来。

窗外便是长江,在夜色中却已看不清楚,只能听到隐隐的流水声。清凉的风吹了进来,让人顿觉空气清爽,身心舒畅。

韩子高轻声说:“如果是白天,从这里看出去,景色非常美。”

“现在也很好看。”顾欢趴在窗框上,看着下面的车水马龙,兴味盎然。

高长恭有些依依不舍,坐在那里半晌不语,忽然道:“大哥,如果你有时间,就来青州看我们吧。”

“哦?你要去青州?”韩子高想了想青州的位置,轻轻叹了口气。“离建康挺远的。”

“我已调任青州刺史,回去就得赴职。”高长恭看着他,诚恳的道。“建康其实离我那里也不远,骑快马不过五日即到。我和欢儿这一去,短期内是出不来了,会很想念大哥的。大哥若是有暇,便过来瞧瞧。”

“对啊。”顾欢从窗户那里过来,坐到他们身边,殷切的看着韩子高。“大哥,你过来看看我们吧,我陪你去瞧瞧咱们北方的美景,与江南大不相同,也别具一格的。”

“好。”韩子高笑着点头。“若是有机会,一定去看你们。”

菜很快便上来了,都是顶级名厨烹制的精美菜肴,地道的淮扬菜系,江南风格。

顾欢很喜欢,拿起筷子便大快朵颐。

韩子高叫了一壶陈年花雕,青梅煮酒,悠闲自在的与高长恭对饮。

顾欢见猎心喜,也倒了一杯,与韩子高和高长恭碰了一下杯,豪爽的喝了下去。

韩子高宠溺的看着她,陪她饮尽了杯中酒,再笑着替她斟上。

高长恭想阻止:“大哥,你别太宠她了。她酒量浅,一下就醉了,那才有得你头疼的。”

“不会。”韩子高温和的笑。“欢儿一向有分寸,看着像是胡闹,其实进退有度,都在大规矩之中。至于小节,你我都不是常人,不拘也罢。”

顾欢大喜:“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哥也。来来来,大哥,你我痛饮三杯。”说着,便拿起桌上的小酒杯,一饮而尽。

高长恭只得无奈的摇头:“有大哥惯着你,你更是无法无天了。”

顾欢开心的一偏头,斜斜的瞄着他,笑嘻嘻的问:“那你要不要惯着我啊?”

高长恭看着她娇俏的模样,长长的叹了口气,提起温水中的酒盅,往她的杯中斟满了酒。

韩子高忍不住笑出声来。

顾欢心满意足的拿起被子,把甜香的酒喝下。她从没喝过花雕,只觉得很甜,顺喉而下,舒服得很,便没了顾忌,三杯酒下去,脸上便有些热了。她拿过筷子,在空了的酒杯上有节奏的敲着,畅快的唱起歌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鱼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她的声音清亮,圆转如意,悦耳动听,词意更是切合此情此景,豪气中更有飘逸出尘的韵味,令人称绝。

韩子高含笑听着,等她歌声止歇,刚要称赞,便听外面有人大声叫好:“妙啊,真是绝妙好词。”

第35章

高长恭倏地转头看向问口,眼里有了一丝警觉。

韩子高则抬手做了个手势,表示没关系。高长恭紧绷的身姿才放松下来。

顾欢已薄有醉意,笑眯眯地看向外面,好奇地问:“谁啊?怎么能随便进我们的雅间?这家店主太过分,就不怕我们砸了他的店?”

“他不敢拦,就是怕自己的店会被砸了。”韩子高微微一笑,从容淡定地说。“至少他能肯定,我不会砸,可别人就难说了。”

外面的房间里有人哈哈大笑:“韩大人性烈如火,天下皆知,不过是涵养比我们好,轻易不动怒罢了。”说着,几个人绕过屏风,走了进来。

前面一人须发皆白,举手投足都有种文士的儒雅。在他侧后,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眼里闪着狡黠的光。再后面也是位中年男子,相貌普通,但气宇轩昂。再后面的几个人大部分也都是中年人,一看便是朝廷命官。

韩子高潇洒地起身,对他们抱拳行礼,客气地道:“刘大人,到大人,殷大人,华兄……”一路招呼过去。

几个人也拱手还礼,与他寒暄着,态度十分亲热。

高长恭和顾欢都礼貌得站起身来,面带微笑,一声不吭。

前面那位老者看了他们一眼,向韩子高询问道:“这两位是韩大人的朋友?”

“是我结义兄弟。”韩子高很自然地替他们介绍。“二弟,三弟,这位是中书舍人刘大人,仆射到大人,那位是东宫通事舍人殷大人,尚书左丞王暹,这是湘州刺史华大人……”

他一路介绍下去,高长恭和顾欢只对那两个顾命大臣,中书舍人刘师知和仆射到仲举的名字有印象,而湘州刺史华皎是韩子高的朋友,与他过从甚密,两人便留意了一下,对殷不佞和王暹等高官都不甚了了,反正抱拳为礼,跟着韩子高的介绍,客气地叫声“大人”,也就行了。

那些人听说他们是韩子高的结义兄弟,再加上高长恭相貌不俗,气质高华,顾欢也是清秀动人,灵气四溢,自然不敢怠慢,都热情地抱拳还礼。

韩子高最后才介绍他们两人:“这是我三弟顾欢,那是我二弟顾无忧。”

总人便同时说:“顾公子,幸会,幸会。”

高长恭的那个假名是顾欢给起的,当时便得意洋洋地说:“总之,你这就算是顾家的人了。”逗得高长恭笑不可抑,欣然同意。此刻,韩子高当然不可能说出他那让人如雷贯耳的真名,便以此化名示人。至于顾欢,倒没什么关系,反正名不经传,即便说出真话,也不会有人知道她的身份。

扰攘了一番,大家便在桌边坐下。

跟着这些贵客们过来的几个伙计跑前跑后,张罗着增添椅子和碗筷,韩子高吩咐把桌上的残羹剩菜撤下,重新整治一桌席面来,招待诸位大人。

那些伙计都训练有素,有人先给每位客人递上茶,有人同时迅速将桌子收拾干净,然后把凉菜流水般送上来,再把酒温好,给大家一一斟上。

刘师知在文学上颇有造诣,端着茶碗抿了一口,看向顾欢,笑道:“顾公子……顾三公子刚才的词实在绝妙,既有英雄的慷慨豪迈,又有隐士的淡泊宁静,既悲壮又苍凉,又正切合当下的情境,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是啊。”到仲举立即附和。“顾三公子年纪轻轻,便如此才华横溢,实在了不起。”

“两位大人过奖了,在下实是愧不敢当。”顾欢连连摆手。“顾某只是一时兴起,胡乱唱出,算不得什么。”

她可以压低了声音,举止之间又不带半分脂粉气,相貌也没有她那两个哥哥美,那些人没有半分怀疑她是女子,都当她是个清秀的少年,纷纷对她的才华大加赞扬。

韩子高一直保持着微笑,听着他们礼貌得投桃报李,夸赞与谦逊。这些不速之客都属于保皇派,对陈琐的专横跋扈相当不满,一心想保住陈茜这一脉的正统江山,对此他心知肚明。此时来找他,多半与下午陈琐到访韩府有关,虽然心里有数,他却不去主动提起,只沉静地坐在那儿,悠闲的品茗,听着他们从诗词歌赋一直延伸开去,说到琴棋书画。

顾欢心疼韩子高,知他心情不畅,便不愿让他应酬这些官吏,能替他担起一点算一点,虽然累得半死,却也勉力支撑,把前世今生学到的所有东西都拿了出来,穷经据典,旁征博引,倒也与刘师知这个当世大儒不分轩轾。

高长恭自是明白她的心意,奈何自己对诗书礼乐均涉猎甚少,帮不上什么忙,只得帮她斟茶倒水,以示支持。

顾欢本就不是墨守成规之人,对许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绝不人云亦云,说到兴头上,更是神采飞扬。在座诸人中她最年轻,青春的活力犹如火花四溅,让每个人都不得不受到感染。

韩子高看着她,神情中满是喜爱与欣赏。

看在那些大臣眼里,大概便是韩子高另有新欢了。

等到他们的谈诗论文偃旗息鼓,已是酒过数巡,月上中天。

韩子高亲手盛了碗酸菜老鸭汤,放到顾欢面前柔声道:“累了吧?喝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