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兰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舞兰陵-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长恭对她的表现很满意,便也投桃报李,对她不似过去那么排斥,看上去反而比以前和睦。

只过了几天,顾欢便觉察出一些苗头,不由得吓了一跳。韩子高身体不好,她也不敢提起,怕对他的心情造成波动,影响伤势的痊愈。

韩子高因为伤处疼痛,身体也比较虚弱,大部分时间都卧床不起,正好让郑妃有了接近的机会。她往倚澜阁走得勤了,韩子高自然便看出端倪,只是始终彬彬有礼,态度从容,与她保持着应有的距离,让人无可挑剔。

郑妃毕竟是王妃,乃朝廷命妇,皇家与荥阳郑氏的脸面都需要顾及,因而自己的心思也不敢太过张扬。

韩子高不便拒绝王妃的关心,为免孤男寡女惹人闲话,只好每天都请来郑怀英,听他抚抚琴,一起聊聊天,时间也就过去了。

等到韩子高的刑伤痊愈后,顾欢便出主意,让高长恭在衙门里给了韩子高一个职务,让他参与军政事务,韩子高才算松了口气。

接下来,郑妃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只是一日三餐坚持与他们在一起吃,对韩子高特别关照,连带对顾欢也十分和善,让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许多。

很快,韩子高便开始练武,却不再使他擅长的刀,而改用枪。高长恭专门找到铸造名匠,为他打造了一支镔铁亮银枪。这支枪通体银色,配上雪白的缨穗,非常漂亮,顾欢起名为“白羽梨花枪”。韩子高欣然接受,从此苦练枪法。他有底子,很快就成为枪中高手,与高长恭斗起来也不相上下,顾欢则甘拜下风。

以后的日子,他们一直过得很平静。

前年底,陈琐以太皇太后的名义,诬称少帝陈伯宗与刘师知、到仲举等人通谋,悖礼忘德,将他废为临海王,出居别馆。同时又将少帝的弟弟陈伯茂贬为温麻侯,并派人在他前往自己封地的路上拦截,杀了这个年仅十七岁的侄子。消息传到青州,已是第二年春天,韩子高在房里闷了好几天,想着自己百般退让,却终于没能保全陈茜的儿子,不由得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顾欢悄悄问他:“要不要去救少帝?”

韩子高想了很久,微微摇头,“你们潜入建康救我出来,陈琐一定视为奇耻大辱,同时更加警惕,在少帝周围必定防范极严,很难进入。光靠我们几个人,不过是徒然送死,毫无益处,救不出来的。”

顾欢自然明白,只是轻声叹息,“大哥,我不想你不开心。”

韩子高仰望天空,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低低地道:“是我对不起陈茜,等将来到了九泉之下,我再向他谢罪吧。”

“你别这么想。”顾欢冷静地看着他,“如果陈茜想把他儿子托付给你,临终时就会委托你为顾命大臣,而不会让陈琐有这机会。我想,他只是希望你轻松快活地过这一生,不想你再烦心了。”

“是啊,当时……他就是这么对我说的。”韩子高眼中有泪光轻闪,“他知道他儿子不成器,不想我太勉强。又存了万一的心思,想着陈琐是他的亲兄弟,当年在长安为质,是陈茜想尽办法,让周帝放人,派人把他接回建康,陈琐但凡有一分感激之心,也会尽力扶保他儿子,不会做那篡位之事。可是……世事难料,人心叵测啊,陈茜看错了他的兄弟。”

这件事从此以后就没人再提起。顾欢怕韩子高老闷在这里不开心,便向朝廷告了假,带他去朔州探望父亲。

顾显对韩子高的性情人品相当满意,私下里便探问顾欢,那人是不是她看上的如意郎君。顾欢抱着弟弟爱不释手,顺口便否认了父亲的猜想,让顾显郁闷了好几天。

北疆不比南国,到处是苍凉而壮阔的景象。衰草萋萋,风沙满天,长城内外群山起伏,一条巨龙蜿蜒而过。但看在韩子高眼里,便是处处美景。纵马塞上,更让人心胸开阔,烦恼全消。

也正因如此,当骑着骏马、挥舞弯刀、呼啸而来的突厥人出现在韩子高的视野里时,那场景便显得特别突兀,特别暴戾。看着那些异族人血红的眼睛,那种杀人如割草般的兽性,他完全能够想象,当这群人突破长城,如洪水般漫过中原大地,不知有多少人会死在他们的屠刀之下。如果让他们进入江南,只怕所有的繁华锦绣都会毁于一旦。他虽然离开了故土,可陈茜曾经热爱过的土地,以毕生精力去打造和维护的江山,他仍然想倾力保全。

这天,顾欢本来正在屋里逗弟弟玩,忽然听到长城上响起警号,一旁的慕容芸脸色大变,虽竭力保持镇定,眼里仍然流露出惧色。

顾欢霍然站起,对她温言道:“芸姨,你照顾好弟弟。放心,有爹在,有叔叔伯伯在,有我在,突厥一定进不了长城。”

慕容芸被她的冷静坚定所感染,怦怦直跳的心渐渐平稳下来。她点了点头,关切地道:“小心。”

顾欢已经冲了出去。

她的亲兵训练有素,已经替她备好战马,带上长短双刀,候在门前。她套上铠甲,抓过双刀,翻身上马,便往城外奔去。

韩子高的动作也不慢,已是身着盔甲,提着银枪,催动战马,紧跟在她身后。

凛冽的寒风从脸前吹过,扬起两人鬓边的一绺碎发。顾欢转头看了一眼韩子高,兴奋得两眼放光。韩子高笑着对她轻声说:“当心点。”

顾欢微笑,“你也一样,突厥如狼似虎,没有人性,下手绝不能容情。”

“我明白。”韩子高点头。

他的骑术十分精湛,很快便与顾欢一起冲到长城之上。

这里已经按部就班地严阵以待,远处的烽火台上有浓烟笔直升起,向这边传递警讯。

顾欢最先看到的将领是顾显帐下的一个参将,过去曾经多次并肩战斗过。此人这时也不废话,直接告诉了她目前的情况和顾显传下的将令。

顾显的这支部队与其他几支镇守边境的部队一样,配有苍头、犀角、大力等勇士,皆身高八尺,臂力绝伦,冲锋时锐不可当。同时还有部分西域胡人,长于射术,箭无虚发。此时,射手们都列阵于城墙之上,张弓引箭,准备迎敌,而几支冲锋队也分别奔往各自的出击位置,伺机而动。

顾欢听那位参将说完,再看了看外'w。w。w。w。r。s。h。u。c。o。m'面的情势,便立刻道:“我和我大哥去犀角甲队,你不用管我们。”

那位将军果然不再多言,只点了点头,说了声“小心些”,便去指挥自己的部队。

顾欢带着韩子高沿长城奔向东北方向。这时,不远处的山梁上出现了蚂蚁般大的人影,随即越来越多,如潮水般涌过来,疯狂的吆喝声响彻云霄。

只听城上接二连三的发令声:“准备……放。”

弓弦声齐齐响起,顿时箭如雨下,直向那些戴着毡帽,穿着皮衣,挥舞着弯刀的突厥人射去。不断有人掉下马,可他们的攻势依然不减,剽悍的气息扑面而来,竟似有着排山倒海之势。

韩子高通过瞭望孔看着外面的情形,再转头看看城上的战士,只见每个人黝黑粗糙的脸上都是刚毅之色,沉默地迅速向下发射箭矢,没有人畏惧,更没有人退后。那些普通的士卒站在一起,仿佛一道铜墙铁壁,传达着寸步不让的决心。

他这时方彻底明白,为什么皇帝昏聩,而齐国仍能独抗周国与突厥的夹击。有如此的将士,齐国当然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顾欢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小声说:“突厥这次是佯攻东燕州和北燕州,主攻朔州与恒州。我爹打算先消灭这里的突厥军队,再沿着长城向东北包抄过去,一直杀到恒州。斛律光大人的弟弟斛律羡大人也要率军前来增援。两军会合,我们便可将突厥全线击溃。”

“好。”韩子高有些兴奋。

过去,他跟着陈茜东征西讨,陈茜登基后,他仍然为了国家浴血奋战。但这些战事无一不是内乱,杀的都是自己的同胞,并不是抵御外族侵略。为了陈茜,他斩杀敌人时丝毫没有手软,可那毕竟与此时此刻的意义大不相同。虽然无暇细思,可不知不觉间,他已经热血沸腾。

顾显跟随段韶多年,既熟知兵法,又有实战经验,对突厥的作战风格与带兵将领的思路了如指掌。属下将士更是与他配合默契,对他的命令心领神会。

很快,长城上的射手们将各自箭囊中的数十支箭放完,下面的突厥人马已是死伤无数。山后响起深闷的号角,在山岭间回荡。前赴后继发起冲锋的突厥人攻势一顿,便向后退去。

顾欢低声对韩子高说:“准备好,我们要上了。”

韩子高将手中的枪骤然握紧,微微点了点头。

顾欢的话音刚落,他们身边犀角甲队的勇士便沿着窄小的石梯鱼贯而下,动作异常敏捷。两人立刻跟着向下行去,很快便看到有人打开了一道暗门,外面却是一条地道,特别阴暗。勇士们没有点火,一个紧跟一个地向前疾行。韩子高与顾欢凝神看着前面模糊的身影,紧紧跟在后面。

走了大约半里地,队长拨开密密的长草,钻出洞口。

顾欢出去一看,便见满山遍野都是突厥人,而顾显的大旗在风中招展。他率领一万精锐骑兵从社平戍出关,斜插进刚开始后退的突厥阵中,趁势掩杀。

此时,苍头、犀角、大力所属各队都已秘密出关,听到城上响起雷鸣般的战鼓声,便突然出现在山中各处,杀声震天,向敌人冲去。

顾欢将短刀连鞘插在腰间,双手握住长刀,飞奔向前,一招便将一个突厥兵砍伤落马。她顺手补了一刀,随即翻身上马,向前驰去。

韩子高在空中挽出一个枪花,将一个突厥骑兵挑于马下,也跳上马背,冲向前去。

这次战斗是边关平静三年后的第一场战役,众将士养精蓄锐之后,犹如出柙猛虎,势不可当。突厥人没料到他们的战力比过去增强了这么多,登时兵败如山倒,向后溃退。

顾显迅速整束部队,向恒州疾速推进。

顾欢和韩子高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长刀横扫千军,银枪连挑数将,杀得一向强悍的突厥人心惊胆战,竟是一溃千里。

顾显与斛律羡合兵一处,急追六百余里,斩敌三千余,俘虏一千多,缴获马匹、兵器、弓箭无数,大胜而归。

顾欢和韩子高回到朔县,开开心心地并骑返回刺史府,一路都在说:“过瘾,过瘾。”

慕容芸已经得到了胜利的消息,也知道顾显、顾欢与韩子高均安然无恙,不由得十分欢喜,立刻亲自下厨整治酒菜,为他们庆功。

顾欢下了马,把双刀铠甲卸下,放到自己屋里,然后奔进正房,抱起可爱的弟弟便是一阵亲热。

顾悦问她:“姐姐,你和大哥还有爹爹一起打突厥吗?”

“是啊。”顾欢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眉飞色舞地向他讲述了今天的战况。

顾悦听得津津有味,满脸都是崇拜,最后肯定地说:“姐姐,以后我也要跟爹爹一起打突厥。”

—》文人书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