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兰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舞兰陵-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长恭立刻附和,“对,太师,你去用膳,然后歇息,别的事都不用操心。”

段韶欣慰地说:“好,你们去吧。有你们在,我很放心。”

几个人便各自忙碌去了。

凌晨,尉相愿率几个校尉,带着三万人马向南疾行,到预定地点去截断南面的交通要道。高长恭他们则按计划直奔骁谷。

仿佛是老天有意相助,一早便起了薄雾,越往谷中走,雾气越浓,从山上根本看不清下面的动静。韩子高率领一百名火弩手轻装上阵,只带着强弩、箭矢和引火之物往山上迅速攀去。在他们身后不远,便是高长恭与顾欢率领的五百人攻城队。

前后两队人都借助地形的掩护,艰难地在小道旁崎岖不平的石块间穿行,如水银泻地,没让敌人察觉,便上到柏谷城附近。

段韶带着五千骑兵守在谷口,仰望着雾岚中的山形与若隐若现的城垒,偶尔看一眼旁边的计时沙漏。

差不多过了一个时辰,他便对旁边的擂鼓手下令:“击鼓。”

那个彪形大汉举起粗大的鼓槌,猛地砸向庞大的战鼓。

立刻,咚咚的鼓声骤然响起,在山壁间激荡,一声声震撼人心。

第61章

柏谷城自建成后,因地势险绝,易守难攻,从来没有被袭扰过。

山间的雾霭如轻纱般缭绕,阳光丝丝缕缕地洒下来。山谷间弥漫着宁静与和平,让人的精神不知不觉地便松懈下来。

当急骤的战鼓响起,柏谷城中没有任何反应,仍是一片寂静。韩子高已经率领火弩队到了有效射程,当即下令:“射。”

矢端系以火瓤,以强弩射出,便是火弩。一百名弩手分成两批,不间断地轮流发射。顿时,火流星如雨般飞向垒上与城中。

城中一片哗然,有数人大呼:“齐军来啦,齐军来啦……”声嘶力竭的叫喊声中满是惶急。

这里并不是只有周国官兵,还有一些武官的家眷,主要是妾侍,这时也吓得在城中乱跑,不断哭叫,尖厉的声音如硬物划过金属表面,刺人耳膜,更瓦解军心。

过了一炷香的工夫,城上仍然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射出的箭稀稀落落,对准的都是韩子高这边,却大都被巨石所阻,不具杀伤力。

高长恭率攻城队埋伏在另一边,看到这种情形,便决定提前进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与身边的顾欢交换了一个眼色,他抽出腰间宝刀,低喝一声:“上。”便率先冲了出去。

顾欢紧随其后,飞身扑向城垒。

其余五百名战士均是从苍头、犀角队中挑选出的勇健之士,悍不畏死,势如猛虎,跟着他们冲了上去。

山下战鼓密如急雨,让每一个齐国将士都听得热血沸腾。他们呐喊着冲到城垒下,有的搭起人梯,有的用嘴叼着刀,手脚并用,利用岩石的凹凸不平,飞快地往上攀爬。

韩子高见他们提前发动,立刻急催火弩手:“快,全部对准城上的周军发射。”

这些火弩手自然明白其中利害,全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瞄准城上不断发射。

他们的箭矢以硬弩发出,不但速度快,准头也比普通弓箭强得多。一轮箭发出去,便能射中城上二十来个周军。有的虽然没伤到要害,可火势迅速在他们的衣服上燃烧起来,使他们忍不住惊叫,或倒在地上翻滚,或使劲拍打身上的火苗。有的则被一箭毙命,倒在地上,火焰却未熄灭,将他们的衣服和身体烧出刺鼻的糊味,使其他周军更是心胆俱寒。

直到这时,城中的周将薛敬礼才赶到垒上,大声指挥周军放滚木檑石。可为时已晚,齐军将士纷纷翻上城垒,杀声震天,向他们冲了过去。

两军混战在一起,韩子高立刻命令火弩手不再往城上放箭,而是继续向城中发射。

除了一些石屋外,城内的大部分木屋都燃起了熊熊大火,许多人都在茫无头绪地四处乱窜,惊叫、哭泣、咒骂声不绝于耳。

柏谷城自建成后,因地势险绝,易守难攻,从来没有被袭扰过。城中兵将高枕无忧若干年,都很懒散,根本没有斗志,此时突然遇到声势惊人的强攻,顿时一片大乱,简直是不战自溃。

高长恭是第一批冲上城垒的。他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手中宝刀在阳光下闪烁着绚丽的光芒,而绝美的容颜中满是肃杀,犹如天神降临,气势如虹。

不远处的周军看了,顿时呆在那里,竟没有冲上去兵戎相见。

高长恭冷冷一笑,如旋风般扑了过去,刀锋过处,血花飞舞。几个周兵惨哼一声,几乎同时倒毙在地。

顾欢慢他一步,在不远处也跃到垒上。她挽了一个刀花,使招“风雨战八方”,便将身前的三个周军尽数杀成重伤。她没有停留,迅速向前冲去,手中刀光闪烁,与敌人斗在一起。

几个冲上城的齐军全都如此,为后续上来的兄弟杀出一条血路,以保证他们的安全。

很快,五百攻城队员有四百余人冲了上来,顿时将垒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高震率领一个小队,在其他战友的掩护下迅速冲下城垒,打开了城门。

火弩手已停止发射。韩子高早就手痒了,立刻拔出腰间佩刀,率领后续上来的一个千人队冲进大门,往城中杀去。

周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扔下兵器投降,只有少数人尚在负隅顽抗。

高长恭擒住周将薛敬礼,便与顾欢会合,并肩杀下城去。二人平日里便在一起习练刀法,这时双刀合璧,所向披靡。

突然,斜刺里冲出来一员周将,身披甲胄,手执长戟,使出来大开大合,颇为凶猛。

高长恭当先疾扑,与他的长戟缠斗。顾欢身法轻灵,在他的四周游弋,冷不丁地突出奇招,尽是往他的致命要害处招呼。

四周杀声阵阵,兵刃相击声、刀斧砍进身体的咔嚓声和死伤者的惨叫声混杂在一起,不绝如缕,让周兵越发沮丧。齐军却是气壮如牛,人人奋勇当先,不肯落后。

那周将虽是骁勇,却终究敌不过高长恭与顾欢的联手夹击,听着周遭的动静,更是心乱如麻,渐渐便左支右绌,节节败退。

高长恭与顾欢乘势舞刀疾进,分攻他的上下三路。顾欢着地滚去,一刀砍在他的右腿上。那周将右膝一软,便跪倒在地。高长恭疾伸左手,一把握紧他的戟杆,右手刀便劈向他的脖颈。

那周将见势不妙,立刻放开手中长戟,顺势向下倒去。高长恭的刀势微变,疾速落下,直没入那周将的颈中,斩断他的咽喉。就在这一瞬间,那周将的右手拔出一柄短剑,向不远处的顾欢奋力掷去。

这是濒死一击,其势如电,顾欢向外急滚,却无法完全避过。

电光石火间,高长恭放手弃刀,鱼跃扑出,挡在顾欢前面。

短剑插进了他的左上臂,直没至柄。刃尖从另一边透出来,又划伤了肋部的皮肉。他跌在地上,伤处血如泉涌,却咬着牙没有吭声。

顾欢从地上飞快起身,扑了过去,焦急地扶住高长恭,仔细察看他的伤势。

旁边有周军惊惶地大叫:“严将军死了,严将军被齐军杀了。”

顿时,这消息迅速传遍全城,周军再无斗志,全部向齐军投降。

原来,高长恭与顾欢联手杀的,便是柏谷城的主将。

顾欢根本没再留意周围的动静,全心都放在高长恭身上。接照常理,她应该把短剑拔下,立刻给伤口上药并包扎,可她几度伸手握住剑柄,却无论如何拔不出来。看着伤处血肉模糊,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军忽然变成了单纯的女孩,忍不住落下泪来。

有齐兵奔去禀报韩子高。他一听便急了,马上冲了过来。

高长恭神志清醒,只是感到阵阵剧痛袭来,血流不止更让他的脸色渐渐苍白。他却没有呻吟,反而安慰顾欢:“欢儿,我又没伤到要害,你不用担心。快,替我拔出剑来,给我裹伤。”

顾欢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便狠着心,将手再度伸向插在他胳膊上的剑柄。

就在这时,一双修长的手伸了过去,韩子高温柔的声音响起:“欢儿,二弟就交给我吧。”

顾欢如遇救星,抬头看向他,双眼泪光闪烁,忧急之情毕现。

韩子高对她笑了笑,随即一手按住高长恭的右肩,一手握住剑柄,低沉地道:“忍着点。”便猛地拔出了短剑。

高长恭闷哼一声,便咬紧牙关,强忍着伤处的剧烈疼痛。

顾欢的脑中一片混乱,竟然想用手去堵住他的伤口,阻止鲜血狂涌而出。

韩子高一手挡住她,一手从怀中掏出金创药,飞快地按在高长恭的伤处,随即用布条将他的胳膊裹好,又处理了肋部的伤势。

顾欢的脸上有几处尘土,身上沾着敌军的血迹,手腕在刚才的翻滚中也有擦伤,看上去不免有些狼狈,可高长恭却觉得此刻的她非常美。他枕着顾欢的臂弯,微笑着说:“欢儿,我没事,你别哭。”

顾欢点了点头,用衣袖狠狠地擦去眼泪,这才觉得好过了一些。

韩子高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背,柔声道:“你守着二弟,我去叫人扎个担架,抬他下山。”

“好。”顾欢感激地看向他,“大哥,谢谢你。”

“这是什么话?”韩子高略带责备,“当我是外人吗?”

“当然不是。”顾欢破涕为笑,“你是我们的大哥。”

“这才对。”韩子高笑着,起身匆匆离去。

这时,随同进攻的兰陵十八骑也纷纷从各处赶来,围在两人周围,严密保护。

高长恭一个一个地看过去,忽然笑容一敛,问道:“还有几个人呢?”

高震深吸口气,冷静地说:“高晋、高节、高益、高丰重伤,但无性命之忧,高伟阵亡。”

高长恭微微一颤,眼中有了一丝悲痛。他缓缓地道:“你去对他们说,必须将军中阵亡的弟兄都带下去,一个也不能扔下。”

“是。”高震立刻跑去传令。

高长恭沉默了一会儿,低沉地道:“你们十八人跟我多年,情如兄弟。高伟为国捐躯,虽死犹生。下山之后,我会将他运回兰陵,厚葬。”

围在他身边的十二个人单膝跪下,齐声说:“多谢王爷厚爱,属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你们都起来。”高长恭看着他们身上的斑斑血迹,关切地道,“你们是不是都带着伤?赶紧去医治。”

高强赶紧说:“身上的血都是敌人的,我们只有些小伤,已经上药,不碍事了。”

“那就好。”高长恭忽然想起,问他们,“有人下山通知太师吗?”

“有,顾愉将军派人去了。”高强清晰地答道,“鼓声已息,太师应该已经知道我们胜利了。”

“很好。”高长恭放心地笑了。

顾欢安静地听他说完公事,这才轻声说:“长恭,你歇会儿吧。有大哥在,一定会把一切都料理得妥妥当当的,你不用太操心了。”

“嗯。”高长恭知道韩子高的才干,便道,“好,我不管了,都交给大哥处置吧。”

说话间,韩子高已经找人拆了床板、门板,做成数十副简易担架,将重伤员抬下山去。他亲自带着担架和薄毯过来,小心翼翼地将高长恭抱上去放好,微笑着说:“二弟,你先下去养伤,这里的事就交给我吧。”

高长恭经过激战,又受了伤,这时放松下来,觉得再也没了力气,便微微点了点头,“有劳大哥了。”

顾欢对韩子高说:“大哥,我在山下等你。”

韩子高抚了抚她的头,柔声道:“多照顾二弟。”便将他们送出城垒。

兰陵十二骑分成三拨轮换,抬着担架一路不停,很快就下了山。

段韶仍然等在那里,没有回营。除了先前下来报信的士卒外,高长恭他们是第一拨下来的人。段韶一看是高长恭的随从抬着担架,顾欢紧随在侧,便吃了一惊,立刻急步上前,“是长恭吗?伤得要不要紧?”

顾欢跑过去扶住他,怕他忧心伤身,便轻描淡写地说:“只是胳膊上中了一剑,没有伤到筋骨,不妨事。”

高长恭正在昏睡,迷迷糊糊地听到两人的对话,便醒了过来,提着气说:“太师,我没事,只是皮肉之伤而已。”

段韶走到担架旁,仔细察看了他的伤势,见确实不在要害之处,这才放下心来,温和地道:“你先去军营歇着,等这边诸事一了,便送你回邺城养伤。”

高长恭振作起精神,笑着说:“小伤而已,我依然可以留在军中。”

“好了,听话,别太固执。”段韶给他把毯子拉起来一些,轻柔地掖好,便对抬着担架的兰陵诸骑摆了摆手,“送你们主子回营吧,让军医给他好好治伤。”

“是。”那十二人一起答应,便平稳而迅捷地向前走去。

顾欢挽着段韶的胳膊,关切地道:“义父,你也跟我们一起回营吧。柏谷城中有我大哥在,他身经百战,处置这些事情驾轻就熟,应无大碍,你就别在这大太阳底下站着了。谷中的风又大,这冷热交煎的,好人都要弄出病来,更何况你的身子还不大好。”

段韶疼爱地看着她,轻声说:“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我身为主帅,怎么能躲在后方?你先陪着长恭回营吧,我在这儿等他们下来。”

顾欢想了想,便顺从地点头,放开了他的手臂,向前面的担架追去。

他们回营后不到半个时辰,山上的其他伤员也陆陆续续地送了过来。军医们忙碌不堪,高长恭便叫他们去医治别人,然后起身硬撑着走回自己的军帐。

按照官职品级,他和段韶都是一人一顶帐篷,其他四品以上将军是两人一顶,韩子高与顾欢因为是“嫡亲的堂兄弟”,便被安排在了一起。高长恭的心里略感郁闷,却也不愿违反军纪,夜里只得独宿。此时,顾欢与高强将他搀进帐中,扶他躺下,便坐在榻旁陪着他。

高强是聪明人,立刻出了帐篷,和另外几个随从轮换着在外面值守,不让别人来打扰。

高长恭拉过顾欢的手,放到自己胸口,轻轻地道:“欢儿,陪我躺一会儿吧。”

顾欢看了看门口的帘子,心里虽然很想睡下去,却终究有所顾虑,只得温柔地说:“万一有人进来探望你,见我们这样,似乎有些不妥。你睡吧,我还不困,就在这儿坐坐。”

高长恭知她说得有理,便道:“那你回你自己帐中歇着,我没事的,睡一下就好了。”

顾欢失笑,“若不是你受伤了,咱们现在哪里能歇着?后续的事多着呢,布置柏谷城中的防务,处置战俘,探察周边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