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兰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舞兰陵-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显自然不会让他们得逞,便上城指挥,先抵御再围歼,这是他属下的将士们早就熟悉的战法,因而人人沉着冷静。

高长恭上城一看,便赞许地点头,“有这样一支队伍在此,自然是铜墙铁壁。”

顾显要过来给他见礼,他挥手阻止,“你去指挥,我们只是看看。”在这一刻,高长恭已经完全忘记了要讨好这位岳丈大人。

顾显也不客套,对他抱拳见礼,这才回到自己的指挥位置。

高长恭、韩子高、顾欢一起靠近城堞,隐在墙垛后面,看着进攻的突厥人。

山顶上秋风劲吹,他们连眼睛都没眨一下。三人并肩挺立在城上,风华绝代,眉目如画。在他们身后,群峰静默,松涛阵阵。他们专注地看着下面,目光坚毅,身体笔直,仿佛出鞘的利剑,随时可以出击,斩将夺旗。在许多人的心中,这是一生都忘不了的风景。

来犯的突厥人并不多,相对于朔县的守军来说微不足道,但那些人并不胆怯,仍然发出野性的呼喝,纵马向关口反复冲锋。

高长恭仔细观察着他们的阵形,从中寻找他们指挥者的思路,后来发现,他们根本没什么成形的战法,就是凭着个人的剽悍蛮干。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那些从暗道出去的苍头、犀角、大力等勇士便从各处冒出,将他们分割包围,绞杀在一起。

城上的官兵顿时兴奋起来,纷纷摇旗呐喊,欢呼雀跃。

高长恭见大局已定,便笑着对韩子高说:“顾大人对付突厥真是驾轻就熟,让我信心大增。”

顾欢笑道:“斛律羡大人更厉害,突厥人都尊称他为南面可汗,对他很佩服。”

“哦?”高长恭好奇地看着她,“你爹与突厥打了二十多年仗,屡战屡胜,突厥人对他应该也有尊称吧?”

“嗯,有的。”顾欢平淡地说,“他们提起我爹时,都称他为长城狼王。”

“很贴切。”高长恭点头。

韩子高轻声调侃:“有这样的岳父,二弟会不会觉得有压力啊?”

“大哥,你别光是取笑我。有这样的叔父,我看你也不会好过。”高长恭洒脱地笑道,“其实,我从未与顾大人一起打过仗,今天看了这小小的一次战斗,对将来的大战便很期待了。”

顾欢没有接话,只是笑吟吟地看着下面的突厥残兵狼狈逃窜,齐国兵将奋起直追。

高长恭抬头看向远方。现在已是深秋,重重叠叠的山头上已经有了稀疏的白雪,分外妖娆。天空中有几只鹰正在翱翔,不时发出尖厉悠长的鸣叫。他轻声说:“这塞外的大好河山,迟早也要归我们所有。让我们的百姓能在草原上自由地放牧,让天下人从此不再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让那些将士们的亲人再也不会有恐惧与悲伤。”

顾欢非常感动,忍不住悄悄握住他的手,坚定地说:“我会跟着你,一起达到这个目标。”

韩子高郑重地道:“还有我。”

高长恭对他们两人笑了笑,愉快地说:“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到。”

这时,顾显走了过来,对高长恭拱手道:“王爷,战局已定,请王爷回下官的府中歇息吧。”

高长恭到这一刻才想起这位是自己的未来岳丈,赶紧上前,客气地说:“顾大人无须多礼,小王是来向大人学习的。”

顾显有些诧异,立刻谦逊道:“不敢当,王爷若有须下官效力之处,尽管吩咐。”

顾欢见父亲的态度完全是官场上的那一套,不由得好笑,便走上去,亲昵地挽住他的胳膊,开心地说:“爹,你不用跟他这么客气啦,我们不是一家人了吗?”

“正是。”韩子高便在一旁凑趣,“二弟,你和欢儿都已经定亲了,应该改改口了吧?”

高长恭立刻会意,马上便要跪下,“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顾显吓了一跳,赶紧拉住他,“免礼,免礼。”然后就高兴起来,言谈之间果然不再拘束。

一行人高高兴兴地骑马下山,回到朔县,还没进城,便看见一大群百姓在城门处站着,全都朝他们这边张望着,似乎人人都很兴奋。

顾显颇感意外,“这是怎么回事?城里出什么事了吗?”

顾欢自然明白,笑道:“他们多半是知道长恭到了,来看大名鼎鼎的兰陵王。”

顾显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高长恭叹了口气,“都是盛名所累,其实我并没有他们传说的那么厉害。”

“都成了传说了,你就认了吧。”顾欢笑嘻嘻地说,“爹,为了避免麻烦,我和大哥绕道从另一边进城,你陪着长恭接受百姓的观瞻吧。”

“喂喂,你这样做也太不仗义了吧。”高长恭很不服气,“我们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你们两个可不能不讲义气。”

韩子高笑眯眯地说:“你这既不是福,更不是难,咱们自然不能跟着搀和,还是分开走比较好。”

顾显看着他们三人互相调侃,显然感情非常好,不由得很是欣慰。他过去虽然见过高长恭,却都是在朝堂之上,还真没看到过民间万人空巷围观他的壮观景象,因而不明白他们话里的意思,却也聪明地不去多问。

高长恭佯怒,“大哥,你以为你就不引人注目了?欢儿跟你在一起,还不是要被人围着,寸步难行。”

“不会。”韩子高得意地摇头,“我来过两次了,城里的百姓都知道我是顾家公子,看到了我,最多打个招呼,问个好,不会围上来的。”

顾欢哈哈笑道:“对啊,对啊,大哥,我们走。”

两人拨转马头,一阵风似的跑了。

高长恭看着两人的背影,无奈地摇头,“没义气的家伙。”

顾显好不容易才忍住笑,对他说:“我们走吧,朔县的百姓都很纯朴,只是仰慕王爷的风采,不会有什么过激行为的。”

“我知道。”高长恭在他面前老实多了,乖乖地策马前行,跟他一起往城门而去。

顾欢和韩子高绕到西门,果然这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个守城的士卒站在那里,见到他们两人,自然认得,马上立正,笑着招呼道:“顾公子好,顾小将军好。”

两人放慢速度,对他们挥手致意,“你们好。”然后才驰进城去。

还没走到刺史府,便听到北门那边响起欢呼声:“兰陵王,兰陵王……”顾欢与韩子高相视而笑,纵马奔过无人的街道,径直到了府门前。

两人刚跳下马,门上便有人看见,立刻欢天喜地地迎出来,将他们的马带住。

顾欢开心地奔进府中,大声叫道:“二弟,三弟,姐姐来了,快快出来。”

很快,便有两个男孩从后院跑出来,一边叫着“姐姐”,一边飞快地跑了过来。

顾悦快六岁了,脚步很稳。顾恒却还不到三岁,穿得又多,跑起来有些跌跌撞撞,顾欢看得心惊胆战,一个箭步上前,便将他抱了起来。

顾悦有些不爽了,上前抱住她,仰头叫着:“姐姐,姐姐,还有我。”

韩子高便上前将他抱起来,“哥哥抱悦儿,行吗?”

顾悦立刻满意了,心花怒放地搂住他的脖子。

慕容芸走出来,高兴地看着他们,“两个孩子听说你们来了,简直在屋里待不住,一个劲地要出去接你们,我好不容易才拦住。”

顾欢便对顾恒说:“以后要听娘的话,不可以乱跑。”

顾恒一直低头看着她腰间的刀,闻言点了点头,却似根本没听进去。

顾欢笑着对慕容芸说:“芸姨,我们从南边带了些东西过来,酒是送给爹爹的,其他都是给你和弟弟的,那些东西卸了吗?”

“没呢。他们要卸,我没让,就停在前院。”慕容芸温婉地说,“你爹有规矩,外面送来的东西我都不能收,免得有那行贿说情之事。虽然车夫说那两车东西是你们带来的,可我没见着你们人,也不敢乱收的,就让他们按原样先放在那里,等你们回来了再说。”

“哦,爹规定得对,是得提防着点。官场险恶,不但有行贿说情之事,更有栽赃嫁祸之人。送来的钱物一概不收,至少可以避免这些祸患。”顾欢笑着点头,随即指挥身旁的亲兵,“去,听夫人的指派,帮着卸车。”

那些士兵们答应一声,便到前院去了。慕容芸也跟过去,指挥他们把东西分门别类地放到不同的地方。

顾欢进屋,一边与顾悦说话,一边拿起小木刀,让顾恒站在床上,与他像模像样地对打。顾悦一见,也拿出父亲给他做的木刀,爬上床跟姐姐打了起来。

当高长恭好不容易摆脱热情的百姓走进来的时候,顾欢正与弟弟们玩得不亦乐乎。

她没用半分手劲,手中的小木刀使的却是顾家刀法,床上的两个小家伙也架势十足地使着同样的刀法与她对战。虽然小,两个孩子却很认真,全力以赴地想要取胜。顾欢左推右挡,装出招架不住的模样,逗他们开心。

韩子高坐在桌边,笑嘻嘻地看着他们,偶尔喝口茶。

高长恭看了一会儿,笑着对身边的顾显说:“岳丈真是好福气。”

“是啊。”顾显一脸满足,“妻子贤惠,儿女双全,老天对我实在很眷顾。”

顾悦、顾恒听到父亲的声音,立刻不打了,齐声叫道:“爹,哥哥姐姐回来了。”

“嗯嗯,好,爹知道了。”顾显笑着点头。

两个小家伙看着高长恭,都很疑惑。顾悦直率地问:“这个哥哥是谁啊?”

顾恒有些口齿不清地说:“这个哥哥好漂亮,跟大哥一样漂亮。”

顾欢笑着刮了一下他的鼻子,“你这小不点儿,也知道谁漂亮谁不漂亮了?”

顾显对两个儿子说:“过来,叫王爷。”

高长恭却道:“叫姐夫。”

两个孩子顿时糊涂了,不知该怎么叫,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最后顾悦急中生智,叫道:“王爷姐夫。”顾恒也就跟着叫。

高长恭高兴地走过去,一手一个,将他们抱了起来。两个孩子是自来熟,又听说他是姐夫,便立刻与他打成一片。

今天他们都不谈公事,要等到斛律羡从蓟县过来,才一起商议。顾显还要处理战后事宜,便自去忙了。慕容芸在厨房吩咐下人做晚膳。房里就剩下他们几个闹成一团。

府里每个人都感染到了这种欢乐的气氛,全都带着笑,喜气洋洋地做着事。

到了晚上,顾府设宴款待高长恭,却没有请其他官员作陪。席间只有顾显夫妇、顾欢与韩子高,两个小家伙自有乳娘照顾着在房里吃饭,没有过来。

今天他们喝的酒便是顾欢假托高长恭之名,特地从邺城带来的梨花陈酿。顾显拿起酒杯,愉快地说:“今日是家宴,王爷已经与欢儿定亲,那也就是一家人了。来,我先敬王爷一杯,感谢你这么多年来照顾欢儿。”

高长恭立刻用双手捧起杯来,诚恳地道:“岳父,应该是小婿先敬您,感谢您把欢儿许配给我,更要感谢您把欢儿教得这么好。小婿得妻如此,今生足矣。”

“好好好。”顾显高兴地与他碰了碰杯,“来,干了。”

两人便举起杯,一饮而尽。

顾显拿起筷子,对他们说:“来来来,吃菜吃菜,尝尝咱们这里的风味。”

“好。”高长恭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酒过三巡,顾显更是放松,指了指顾欢,对高长恭说:“我这个女儿啊,打仗是把好手,别的提都提不起来,琴棋书画只能说勉强,针织女红想都别想。将来嫁进王爷府中,还请王爷多多包涵。”

“爹,别把女儿说得一无是处好不好?”顾欢嗔道,“女儿本来想趁他还没想清楚便嫁进去,就算不是贤妻,他也只好认了。你现在提醒他做什么?当心他悔婚。”

“他敢?”韩子高笑容可掬地威胁,“如果他敢悔婚,我这个做哥哥的先宰了他。”

顾显和高长恭都哈哈大笑。

“我早就认了,今生今世,非欢儿不娶。”高长恭看着顾欢,眉梢眼角尽是温柔,“就算岳父大人想悔婚,我拼了命也要把你娶过来。”

“好。”顾显见他对女儿情深义重,颇为欢喜,“王爷,你这个女婿我认。就算欢儿不肯嫁,我也要把她绑了,送上花轿去。”

几个人全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顾显又喝了两杯,忽然轻叹一声,“若是欢儿的母亲在天有灵,看到她觅得如此佳婿,一定也会很开心的。”

欢乐的气氛顿时有些凝滞,高长恭与韩子高一时都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却都为他对亡妻的情意所感动。

顾欢伸出手去,轻抚父亲的肩头,柔声道:“爹爹,娘肯定知道,一定在为女儿高兴。”

慕容芸坐在顾显的另一边,也温存地说:“是啊,老爷,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你就别难过了。”

“对对,你看我,有些老糊涂了。”顾显立刻笑了起来,“来来,王爷,咱们再喝。”

顾欢不肯让他喝得太多,两壶酒见底,就叫丫鬟盛饭过来。顾显虽然嘟囔着不过瘾,却也听话地放下了酒杯。

入夜,其他人都睡下了,高长恭却毫无倦意,顾欢便陪着他出去散步。

两人缓缓走在狭窄的石板路上,满天繁星洒下清辉,将周围的景物照得很清晰。城中四门紧闭,巡逻的军士井然有序,除了偶尔有一两声犬吠外,一片宁静。

高长恭轻声说:“欢儿,我很羡慕你,有这么好的父亲,这么可爱的弟弟,感觉很温暖。”

“嗯。”顾欢握着他的手,低低地道,“以后,他们也是你的亲人。”

“是啊。”高长恭慨叹,“我很幸运。”

“我也是,很幸运。”顾欢感慨万端,“命运对我不薄,我要感谢上苍。”

感谢它让她在死后重生,感谢它让她来到这个时代,感谢它让她有了一个好父亲,感谢它让她遇到高长恭,感谢它让她看到韩子高……

高长恭紧握着她的手,微笑着说:“欢儿,我以前不太相信神佛,不过,咱们这次回去,还是去庙里拜一拜吧,去给菩萨烧炷香。”

“好。”顾欢相信有神,不然她不可能重获新生。使她重生的力量是不是佛,她不得而知,但烧香拜佛也不过是种形式,能把自己的心意传达给上天也就行了。

高长恭侧头看着她清秀的脸,心里一热,便将她揽过来,低头吻住了她。顾欢伸臂搂住他的脖子,热情地与他缠绵。渐渐地,两人都有点把持不住。

高长恭低低地道:“我们回去吧。”

顾欢点头,“好。”

高长恭拉着她,转身就跑。顾欢开心地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