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鸣宫阙-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一样。”陶君兰却是坚持:“横竖身边围满了人,稳当着呢。我也出去透透气。”此事非同小可,自然是不能不亲自去一趟的。

丁嬷嬷说不过陶君兰,一面不情愿一面却是又只能让大帮丫头都跟着一起过去——就是她自己,也是不放心的跟上了。

为了稳妥,陶君兰也不敢走快了,当下也是闲庭信步一般的缓缓行去,只求稳当二字;。一路行至主院,倒是让主院的一干丫头们都愣住了。紫玉亲自迎了出来,眉梢眼角都是防备之色,离陶君兰远远的,根本没有靠近的意思:“侧妃今儿来是——”

“王妃可醒着?”陶君兰微微一笑也不往前凑了,站在原地道:“我想和王妃说几句话。”

“我去问问王妃的意思。”紫玉倒是也没客气,直接如此言道,那架势倒是不怎么欢迎陶君兰。

陶君兰也不在意,只耐心等着。

不多时,紫玉出来,心不甘情不愿道:“王妃请侧妃进去。”

虽然已经过去半个多月,可刘氏显然身体状况还没缓过来,面色青白,精神头也不大好。见了陶君兰后,倒是笑了笑,又让陶君兰坐下了。只是目光在陶君兰高高挺起的腹部停留许久。

陶君兰见刘氏这般,倒是有些迟疑该不该说此事了。当下言道:“王妃不知有没有精神处理事情?”

刘氏顿了顿,道:“但说无妨。”

陶君兰便是缓缓将李邺出门的事情说了,又委婉的说了一下沛阳侯夫人带来的消息。最后才道:“我想,咱们府上最好加派人手赶紧去寻王爷才是。”其实之所以执意要将此事告诉刘氏,是因为她也不好越主代庖。毕竟,抽调人手也是大事,府里就这么多人,抽调出去了,府中的护卫力量也就不够了。到时候万一出了什么事儿,她可担待不起。

刘氏思量了许久,似乎身体的缘故让她思维也并不那么敏捷了。最后刘氏才道:“这事儿交给你办吧。交给你,王爷也才放心。”她说的是李邺放心,而不是她自己放心。

陶君兰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也不想去多说什么,只言简意赅道:“是,妾必不会辜负王妃的信重。只是如此一来,府中只怕人手不够。我想,只好暂时让那些年轻力壮的妇人来担当护卫巡逻职责。”

刘氏点点头:“你做主罢。可与古氏商量。我精神短,就不去参合了。”

陶君兰应了一声,道:“王妃好好保重身子。满月的时候,宫里若有赏赐,怕是只能王妃去接着了。”

刘氏摇摇头:“你替我主持大局吧。我如今这身子,是真不行了。”

陶君兰还没说话呢,丁嬷嬷便是出声回绝了:“怕也不妥当,我们侧妃身子不便利,怕也不行。到时候万一做得不好,丢了王府的面子就不好了。”

刘氏剐了丁嬷嬷一眼,似有些微恼,咳嗽一声声音冷了下去:“那就让古氏去办吧。”

陶君兰见状,也就没再多留,起身笑着告辞。

出去的时候,陶君兰瞧见一个丫头捧了黑乎乎的药汁进了东厢房,倒是微微一怔:“院子里谁病了?”

紫玉耐着性子回答一声:“小公子身子弱,王妃让学了康王妃的法子,将药给乳母喝了,化在奶水里给小公子吃。”

陶君兰“哦”了一声,也就没再多问。只是心里皱眉道:这孩子的身子,似乎真的很弱?;

第一卷 第182章 对策

看着紫玉那副样子,陶君兰也就识趣的没再多问。一面出了主院往沉香院去,她一面也就让人去请了古玉芝过来。

古玉芝倒是来得快,陶君兰刚脱下披风换了一个手炉,丫头就进来禀告说古玉芝到了。

陶君兰让人将古玉芝请了进来。

古玉芝穿了一身半新不旧的桃红袄子,底下是葱绿的裙子,倒是一身的素雅清新,也是难得的简单。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越发衬托得那浑身的气韵更强烈些了。

陶君兰笑着让古玉芝坐下,又将事情与古玉芝说了,最后才点明了自己的意思:“我实在是担心得紧,所以寻思着从府里抽调一批人去寻王爷。那边这样乱,若是去了能帮上忙也是好的。”

“可府里这么一来守卫力量怕是就不够了。”古玉芝一下子点在了要紧处,随后又有些懊恼的看了陶君兰一眼,似生怕陶君兰误会什么,忙又补充解释:“倒不是我不担心王爷,只是府里也不敢放松。王爷这么一离开家,府里全是女眷……”

“我自然明白这其中的紧要。”陶君兰叹了一口气,双眉蹙起:“哪一处都是重要的。若因为这事儿的缘故府里出了什么事情,我也推不开责任。可也不能因为怕担当责任,就什么也不做。”

古玉芝点了点头:“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陶君兰又叹了一口气:“其实,若是王妃身子好,说不得还能进宫去求助。可眼下……”当然,她也不是不可以进宫去求情,可毕竟现在事情都张扬开来,她这么大刺刺的进宫去了,倒是连累了沛阳侯府。而且,也有些越主代庖的意思。更会让人觉得,端王府不懂规矩。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古玉芝也有些遗憾:“王妃那样子,哪里起得了床?就是满月的事情,我如今去与王妃商量,多数也都是叫我做主,有时候甚至见都不见我。精神短得厉害。听说,也就是小公子,才能让王妃打起精神来坐一会儿。”

陶君兰倒是不知道刘氏竟然虚弱成了这个样子,倒是半晌说不出话来。

“关于抽调人手这事儿,王妃是什么意思?”古玉芝见陶君兰不语,只以为是还为了抽调人手的事情有些不大舒服,便是忙又试探着问了一句:“不管怎么说,王妃也是府里的主母,纵然身子不爽利也该告知一声;。”

“王妃自是同意了。”陶君兰瞅了古玉芝一眼,自然知道她这是不想担责任,唇角似笑非笑的翘了翘:“王妃的意思是,具体的事宜我们两人商量着办。”

闻言古玉芝倒是松了一口气:这有人担着责任自然也就不怕了。当下她轻笑一声:“既然如此,那此事咱们自是要尽快办下来才好了。只是不知道,这具体怎么做,抽调多少人,侧妃又是个什么意思?”

“府中如今有多少家丁?”陶君兰也没客气,直接问道。

古玉芝回想片刻,“大约也就百来十号人可以抽调走。本是有两百的,不过怎么也要留下一部分守着府里——”

“那就将能抽调出来的全都抽调出来。”陶君兰断然做出了决定:“府里人手不够的话,就将府中的壮实婆子都派去顶上!但凡被选中的,一个月再领一份月钱!府里的人不少,怎么也够了。况且,这是京城,谁敢在这里生事?”更别说跑到一个王府里生事了。

“这个办法不错。”古玉芝眼前一亮:“不过就是这个月府里的开支就要大得多了。派遣出去的人,必然也要多给些银钱的。”

“嗯,府里几个大庄子上,也去募集一下。但凡愿意去的,跟府里家丁领一样的月钱。”陶君兰又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况且现在是冬天,地里的活计也不忙,人都闲着,肯定有不少人愿意去。

古玉芝自然是满口都应了——陶君兰几乎算是将事情都安排妥当了,根本不用她分神半点的。至于找她来,估计也就是做个样子,另外再让她帮着操办罢了。毕竟,现在陶君兰身怀六甲,行动都困难,更别说办事儿了。

“好好办吧,只要王爷平安归来,这里头便是有你的功劳。王爷素来是个重情义的,定不会亏待了你。”陶君兰意味深长的提点了一句,顿时就瞧见古玉芝会意一笑。显然对方已经是明白了她的意思。

陶君兰也没功夫再闲话什么,当下便是直接道:“此事宜早不宜迟,你快去办吧。我等你的好消息。”

“是,侧妃只管放心。”古玉芝就差没拍着胸口打包票了,神色一片笃定:“这事情我一准办妥。”

送走了古玉芝,陶君兰松了一口大气,随后又吩咐红螺:“去,你悄悄的去将周意给我带过来,我问他几句话。”

因周意是个太监,所以倒是不用避讳什么,红螺轻声应了一转身忙出去叫周意了。虽未多问一句,却也忍不住心里嘀咕起来:这个时候见周意,是什么意思?要做什么?周意是端王爷的心腹……

陶君兰看了一眼在屋里伺候的緑翡,故意对着丁嬷嬷叹了一口气:“嬷嬷,我这心里,实在是担心得很。你回头替我在佛前上柱香,请佛主保佑王爷才是。寺庙里,也让人送些冬衣被褥去。”

丁嬷嬷也不知是不是猜出了陶君兰的意思,还是真的有意安抚,当下只道:“王妃也不必担心,王爷洪福齐天,自有神佛护体,定会平安无事的。”

陶君兰却是蓦地红了眼睛,抽出帕子来按了按眼角,哽咽道:“嬷嬷有所不知,王爷虽是王爷,可到底……就怕地方上官员不上心,王爷又是个软和的性子,不知道计较;。到时候受了什么委屈也未可知。而且如今情况凶险,万一被推出去做了挡箭牌,那王爷……我又怎么能够不担心?”

含含糊糊的说了这么一番话,虽然不清不楚的,可也不妨碍人猜测出完整的意思来。倒是比说清楚道明白了更有效果。

丁嬷嬷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的确是这么着,老奴心里也担忧得很——”

陶君兰眼角瞥见了緑翡一副凝神倾听的思量摸样,心头浮上来一丝冷意。随后她有和丁嬷嬷说了一番话后,周意便是来了。她也就顺理成章的将緑翡打发了出去:“緑翡,去厨房瞧瞧点心做好了没有,做好了装一盒子,一会儿让周意带去吃。”

緑翡忙应了一声,躬身退了出去。

估摸着緑翡走远了,陶君兰这才冲着周意开了口:“可知道今儿我叫你来是为了何事?”

周意摇摇头:“侧妃的意思,奴才猜不着。”

“我且问你,北方的情况如何了。”陶君兰冷着脸,眼神严厉的盯着周意,浑身气势外放,倒是颇有些让人惧怕的意思。

周意倒是没见过陶君兰这幅样子,加上又听见这番问话,顿时心头重重一跳,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只怕陶君兰是什么都知道了。既然知道了,他也就没必要再瞒着了,当下来了个一五一十:“是,北方现在情形很不乐观。天寒地冻,屋子塌了也没法再修,粮食虽然掏出了一些,可是到底不够度过冬日的。再加上这么冷,没个地方避寒,已经冻死了好些人。可朝廷也没有那么多的地方能安置人,所以难民们躁动得很厉害。”

“那王爷呢?”陶君兰最关心的,当然还是李邺。

周意沉默了一下后,才郑重其事的回道:“王爷只怕很危险。地方官员怕担责任,肯定不敢镇压过分,而恰巧王爷又朝廷派出去的人里头身份最高的。只怕少不得要接下这个烫手山芋。除非,王爷立刻以回报朝廷的理由离开。否则……”

陶君兰苦笑一声:“以王爷的个性和盘算,只怕怎么也不会离开。”李邺是有大抱负的,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这一次虽然是危险,可是更大的是机遇。一旦处理好了这件事情,那么肯定就能够让皇帝刮目相看。到时候,自然也就会有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

周意意外的看了陶君兰一眼,有些没料到她竟然说得这样准和笃定。的确,他也觉得端王肯定不会回来,而是会抓紧这次机会。

“我打算从府里抽调一批人过去帮忙,另外,王爷的那几个私庄上,我也会募集一批人。至于粮食和避寒冬衣被褥,我也打算从商铺里的盈利中拿出一部分,先买了送过去应急。你觉得如何?”陶君兰轻声的道出自己的打算,征询的看向了周意。

周意思量片刻,最终点点头;“虽然杯水车薪,可是到底比没有强。王爷现在缺的,怕也正是人手。”

“但是此事至关重要,交给别人我不放心,私下里那批人,我要你亲自带过去。”陶君兰紧紧盯住周意,道出最关键的一句话。

周意愣住了,随后反应过来后便是断然回绝了:“此事不行!”;

第一卷 第183章 打尽

周意愣住了,随后反应过来后便是断然回绝:“此事不行!”

陶君兰并不言语,只盯着周意,等着他给出一个满意的解释。

周意低声解释:“奴才留在京里,还别有用处。王爷临行之前,曾吩咐奴才,不管发生了何事,绝不可离京。奴才不敢违背主子的命令。还请侧妃原谅则个。”

“京城里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非要你不可?”陶君兰双目灼灼的逼问;“竟是比李邺他的性命还要重要?你是李邺的左膀右臂,此时你若不去,谁去?只留王如一人,可忙得过来?”

然而即便如此,周意仍是不肯松口,只道:“不行,奴才不能离开京城。而且,侧妃却是低估王爷了,王爷身边又岂止是我们两个人可用?能人异士也是不少的。还请王妃放心就是。”

陶君兰听了这话,顿时禁不住就是一声冷笑:“京城到底是什么事情,竟是这般重要?”

周意闻言,张了张口,却又硬生生闭上,半晌才道:“奴才要将京中动向一一收集,然后让人带给王爷知晓。”

可陶君兰却不相信,咄咄逼问:“是吗?这样的事情,我就不信只有你一人能办。你也说了,王爷身边能人异士不少。想来,能办这事儿的也不少吧?”

周意额上沁出一层密密麻麻的汗珠,却是不肯再开口了。倏地周意冲着陶君兰跪下了,直直道:“不管侧妃怎么说,奴才都不能违背了王爷的吩咐。”

陶君兰定定的看了周意一番,最终挥了挥手,有些疲乏的将身子的重量都靠在了软垫上:“罢了,我也不勉强你。既你不能离京,但是这可靠的人你却是要安排一个,这事儿反正还是交在了你手上。”

周意闻言,顿时松了一口大气,“奴才定不负侧妃信任。”

周意出去后,陶君兰却是看向了丁嬷嬷,突兀道:“嬷嬷觉得呢?”

“怕是另有隐情,不过说不准到底是为了什么。”丁嬷嬷压低声音言道。兴许是真为了公事,可瞧着周意那样……所以她才会说说不准。

陶君兰也是这个意思。可她的直觉却是告诉她,周意之所以支支吾吾不肯说明,不是因为要办的事情有多隐秘,而是怕这事儿是李邺交代的不许他告诉她。至于为什么不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