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鸣宫阙-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外就是府里的红蕖和姜氏,红蕖眼瞅着要不了多久就要生了,只怕你却是赶不上了。不如先留个名字罢,至于满月宴我会看着办。要紧的是那孩子是养在红蕖身边呢,还是……还有姜氏,她的性子你也知道。你走后我打算让各个院子都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也省了再生出什么事端,你看如何?”陶君兰将自己心里的盘算和担忧都说了出来,“姜氏怀孕,我少不得也要让她几分,但是能不生事最好。”

李邺沉吟片刻,心知陶君兰怕是觉得为难。心里更是心疼愧疚,当下道:“红蕖的事情,我会先和太后说好。到时候让太后出面。至于姜氏——就按照你说的法子来罢。这样你也省心省力,反正有宫里的两个姑姑看着她,她自己管着门过日子倒也不会出什么岔子。若是她真再不省心,你就去求太后,让她去宫中养胎罢。”

去宫中养胎,最多也就是陶君兰面子上不好看,可是这样却是最省心的;陶君兰如何不知李邺这是替自己想着,便是一笑:“你放心,我却是不会吃亏的。说这些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

其实她还真不怕姜玉莲闹事儿——尤其是借口怀孕闹事儿。毕竟,她肚子里也揣着一个呢,真闹起来,自己也仗着身孕一推三不知就是了。纵然太后偏心一点儿姜氏,她也不怕。都是李邺的骨血,太后怎么着也不会让她吃亏的。况且,她还有拴儿。

“刘氏若是敢借机闹事。你便是让人联系刘氏院子里的春卉,她自会看着办。”李邺说这话的时候,眸子里有一闪而逝的锐利滑过。

陶君兰微微一凝,心底浮出了一个不太好的猜测。当下惊是有些心惊,下意识便是问道:“春卉会怎么办?”

李邺却是不肯说了,只沉默片刻后轻声道:“这事儿你却是不必多问了。”

陶君兰轻轻的战栗了一下,却是看着李邺的眼睛追问:“刘氏会死?”

李邺叹了一口气,似乎为陶君兰的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有些无奈,末了却还是妥协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不会。”最多只会发疯,变成一个疯子,一个只能被关起来的疯子。不过后头这句话李邺却是没说出口。

陶君兰微微松了一口气,没再问下去了。她虽然恨不得刘氏去死,可是真要是死在李邺的手里,她却也多少觉得不应该。那样的话,未免太让人心寒了——那毕竟是李邺的发妻,也曾替他诞育子嗣。就算手段下作令人不齿,可是李邺却是不能动她的。

尤其是李邺将来是想做那个至尊之人的,更不能有这样的污点。

“明日早朝,父皇会认命辛攀。到时候,我会请命。但是肯定会有人反对,然后提出康王。到时候,父皇只怕会犹豫不决,你明日进宫一趟,替我向皇后表明一下心迹罢。皇后必是不愿意让康王去冒险的。”李邺说这话的时候,唇角噙着的笑容竟是有些意味深长。

陶君兰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李邺的意思。这是要皇后主动去皇帝那儿帮李邺说话——到时候,皇帝心里怎么想?而且,若是自己这一番“表明心迹”做得好,只怕皇后以后会觉得李邺更是个掌握在鼓掌之中的人罢?

“好,明日下午我就进宫去。”陶君兰立刻就点头应下了这件事情;“你放心,我定能说服皇后,支持你去军中。”

李邺见陶君兰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是一笑:“若姜氏闹事,你也可求助皇后。”

“我会的。”陶君兰断然应道,一脸的理所当然;“不管如何,我会保全自己。”尤其是关乎己身安全的时候,她绝不会有任何顾忌。毕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时候,她还是更希望对方去死的。

“若真有那个时候,你别怪我心狠……”陶君兰低下头,声音有些发闷。

“我说过,不管如何,你和拴儿才是最重要的。”李邺微叹一声,伸手握住陶君兰的手,微微用力;“就算有所亏欠,也是我李邺负了她们,与你无关。”若不是我,你又何须如此?所以,真有那么一日,所有罪过都该算在我头上。;

第一卷 第288章 发疯

第二日陶君兰用过午饭后便是打扮妥当,只等着李邺派人过来传话之后,便是出门进了宫。

一些日子没见,皇后倒是比起之前憔悴了不少。陶君兰匆匆看了一眼后,便是恭敬的低下头去行礼:“妾给皇后娘娘请安。愿皇后娘娘金安。”

“起身罢。说起来倒是有些日子没往我这里来了。”皇后笑了笑,随手让人见陶君兰扶起来,又赐了座,这才又笑道:“我道是你不肯来看我这个姨妈了。”

陶君兰听皇后的语气还算亲昵和煦,便是心中微宽了几分,嘴上却是跟着叹了一口气,带了几分抱怨道:“却不是妾不想来。只是府里的事情着实是太多了——又想着娘娘每日也是繁忙,便是没敢每次进宫都过来扰了娘娘的亲近。”

“都说了你就跟我的亲侄女似的,哪里需要在意这么多?”皇后语带了几分嗔怪:“听说你昨儿进宫了?还带了两个人回王府?这是怎么回事儿?莫不是太后给你塞人了?”

皇后这话带着几分关切的味道。不知情的,怕是还真觉得她是对自己有几分亲情的。可是陶君兰心里明白,这所谓的“关切”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陶君兰又叹了一口气,将愁绪直接摆在了面上:“姜氏怀孕了。三番两次的借着这个理由将王爷从我那儿拉走了。至于那两个人,却是我向太后要去照顾姜氏的。我想着有了人教导着,她总该收敛些了。”

话没说得太清楚太明白,不过陶君兰觉得皇后只怕却是能猜个**不离十的。

果不其然皇后露出了几分了然的神色来。随后笑道:“太后倒是也能压住她。你这一招倒是用得极好。不过,你若是来找我,却又不必这么麻烦了。”

陶君兰又惊又喜的看了皇后一眼,顿了顿才嗫嚅的解释:“我想着娘娘每日里已经够忙了,着实是不敢再拿这样的小事儿来劳烦娘娘。”

“都说了是自家人,你又这么见外作甚?”皇后一笑,颇有些长辈慈爱的风范。

陶君兰面上一红,随后鼓起勇气看向皇后:“其实今日来,也是有一件事情想求娘娘。”

皇后挑了挑眉,露出几分感兴趣的神色来:“什么事儿?”这一回,皇后倒是真有几分好奇。毕竟,陶君兰也的确是个识趣的,从不曾有什么事儿来求她。

“是关于王爷的事情。王爷却是不好亲自过来,便是让我替他跑这一趟。”陶君兰忐忑不安的看了一眼皇后,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

皇后被陶君兰这样给逗笑了,“你说说看,端王难得有这样的时候,若是我能帮得上的,一定帮。你也不必觉得不好意思。”

陶君兰腼腆一笑,定了定神之后,这才缓缓言道:“其实是今日早朝上的事儿。关于随军出征的事情;。”

“哦?”一听是这事儿,皇后眉头便是微蹙了一下,只是很快又展开了:“这事儿我也听说了。端王也是胡闹,战场是谁都能去的?那么危险的地方,别说是皇上,就是我也不能同意。”

陶君兰早有预料,倒是也不担忧,只继续道:“王爷的确是诚心诚意想要去的。他自己觉得他如今着实也没什么用,做文官他文采也不好。所以这才动了这样的心思。毕竟,这样也算是能为皇上分忧解难了。他也能体现出自己的用处不是?”

“可战场也的确太危险了些。况且,做闲王又有什么不好?”皇后似笑非笑,眼里的光深沉而内敛,让人看不透。

“做闲王是好,可王爷却是不想过这样混吃等死的日子。他说,若能有些用处,将来也能辅佐大哥。也能再替子孙挣些家业。”陶君兰低声言道,语气再诚恳不过:“王爷知道,若是娘娘不肯帮着说清,只怕皇上是不会答应的。所以王爷这才让我进宫面见娘娘。”

“他有这个心思?辅佐康王?”皇后的笑容更甚了,可是眸子里光却是更冷了。

陶君兰知道皇后只怕是不信,当下轻叹一声;“王爷说,大哥既嫡且长,纵然现在皇上不肯立太子,将来总会只是大哥继承衣钵。这是大势。况且,余下的几个兄弟中,王爷也只信服大哥一人。”这倒是实话,除了李邺之外,她也只觉得还就只有康王勉强看得过去了。

其他的人,要么身份太低,要么没有那个资质。着实是入不了她的眼。

皇后却是不开口了。

“王爷还说了一句话。”陶君兰决定再下一剂猛药。“他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别的东西注定和他没有缘分。他想要有些成就,便是只能选择跟随明君。虽说他这次是随军出征,可是到底不会掌握军权。他考虑的是,等到回来之后,是否可以靠着这点噱头掌握一些要紧的官职。到时候大哥需要时候,他便是能立刻支持。”

这算是在表忠心了。

陶君兰手心里微微有些濡湿,心里也像是紧紧的绷着一根随时都可能断掉的弦,整个人都是说不出的紧张。

“我还是不明白端王的想法。”皇后慢悠悠的言道,“做闲王有什么不好?又何必这样拼命?到头来却是什么好处都没捞到——”

“等到将来拴儿袭爵的时候,头衔便是只有郡王头衔了,再往下便是更不如——”这个也是实话。若是李邺真的只是一个闲王的话,将来这个爵位,最多五代之后也就和平民无异了。陶君兰深吸一口气,抛出一个条件:“若是将来能帮助到大哥一二,王爷希望至少拴儿的时候,还能有个王爷头衔才好。”

顿了顿,陶君兰又毅然的看向皇后:“其实妾也是有私心的。刘氏占据了王妃的位置,妾心有不甘。妾想更进一步!所以……另外,妾的娘家弟弟如今也进了官场,妾也希望能给弟弟更多的助力。”

“所以呢?”皇后挑眉,神色倒是多了几分认真,似有些感兴趣。

陶君兰咬咬牙,“妾愿意拉着王爷一同效忠于娘娘,妾的弟弟也会如此。所以,还请娘娘帮妾这一把。”

说完这话,陶君兰甚至起身跪伏在地,将自己的姿态摆得十足的低;皇后静静的看着陶君兰的背脊,心中一时转过无数念头,却最终都化成了一句:“可皇上的意思是让康王替他御驾亲征。”

陶君兰大吃一惊,甚至于忍不住抬头看向了皇后。

皇后和陶君兰平静对视。

陶君兰咬咬牙,又重新伏下去以额触地:“万万不可!战场何等危险?康王如何能去那样的地方冒险?”

“难道端王去就不危险了?”皇后的声音里多了几分威严和嘲讽。

“自是不同的。”陶君兰尴尬的辩解:“虽说都是皇上的儿子,可是其中的身份悬殊,又岂止是一点半点?以王爷的身份,就算真遇到了什么事儿,相信皇上和娘娘也不会亏待我们母子。更不会亏了拴儿的地位。所以——”

“这么说来,在你心里倒是拴儿比端王更重要了。”皇后笑了一笑。

陶君兰犹豫了一下,最终用一句话委婉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娘娘也是做母亲的人,妾也是做母亲的人。想必娘娘是能体谅妾的心思的。”

皇后最终笑出声来:“你这个回答倒是很有意思。的确,天下母亲的心思其实都是一样的。”顿了顿后才缓缓道:“你说的事情,我可以答应你。”

陶君兰顿时喜出望外,看着皇后几乎说不出话来。最终重重叩首:“多谢娘娘成全!”

“回去告诉端王,莫忘了他说的话。”皇后轻笑一声,语气却是凝重:“若他忘了,却是不能怪我日后做出什么事情。至于你的事儿,且看你的造化罢。”

陶君兰明白,皇后这是连同自己的要求也一并应了。当下微微松了一口气,心道;总算是不负李邺所托了。口中却是重重应道;“即便王爷忘了,妾也一定会提醒王爷的。”

皇后便是满意的笑了,心里对今日的收获也是十分满意。同时更是觉得一阵舒爽:昔日对头的儿子今日彻底臣服在脚下,那种滋味又岂止是爽快二字可以形容的?

皇后心情大好的同时,甚至伸出手来,亲自扶起了陶君兰一把。

陶君兰注意到皇后手腕上戴的正是自己送上去的那串念珠,心顿时都狂跳起来——一时之间,她甚至觉得自己“咚咚咚”的心跳声几乎已经让所有人都听见了。

待到陶君兰从皇后处告辞出来的时候,她只觉得自己的脚步都是虚浮的。仿佛踩在云端,软绵绵的几乎不着力。若不是竭力克制着心里的情绪,只怕这会子她当场就会露出异样之色来。

等到出了宫门,陶君兰这才找回了一点点冷静,摊开手掌一看,手心里几个深深的指甲印,可是她却是半点也不觉得痛,只觉得说不出的狂喜和激动。

她甚至想要哈哈大笑,可却也有点儿想哭。

陶君兰觉得,自己若是再不发泄一下,只怕这般憋闷在心中总会憋得她发疯。;

第一卷 第289章 监视

待到回了沉香院,陶君兰一进门就看见了坐在廊下的李邺;陶君兰眼睛一酸,便是加快了脚步走了过去,随后轻轻用手抓住了李邺的袖子。

李邺也觉察出了陶君兰的异样,便是朝着红螺使了个眼色。红螺会意,便是忙将其他人都带着离开了。

“怎么了?”李邺将陶君兰揽入怀中,轻轻拍了拍她的背脊,然后轻声问道。

陶君兰深吸一口气,“我看见皇后将那串念珠戴在手腕上了。”

李邺便是什么都明白了。无声的沉默了一阵子后,他便是才又开口言道;“放心,谁也不会发现的。”

陶君兰点了点头,镇定道:“我知道。”她只是觉得激动罢了,她觉得自己已经触摸到了未来一般,她甚至觉得自己已经看见了皇后日渐衰弱下去的样子。

那种感觉,着实微妙。

“皇后已经答应了。”陶君兰定了定神后说起了正事儿:“不过心里怕是多少还有些怀疑的。我告诉她,我想取代刘氏做正妃,还想给静平寻找更多的助力。也向她保证了,我们将来会支持康王。”

虽说这些都不过是信口胡诌为了获取皇后的信任,可是这些话,她觉得还是应该告诉李邺的。

李邺听了,倒是一笑:“既你说了这样的话,怕是她也信了。”对皇后来说,平白无故的去表忠心反而叫人怀疑。可有所求就不同了。有所求的人,皇后觉得更能被她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