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鸣宫阙-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时候,太医也总算是姗姗来迟;

。一碗催产药灌下去,不多时姜玉莲便是有了感觉。

产婆看了一眼,顿时松了一口气:“可以生了!”

……

陶君兰看着李邺穿衣的时候,红螺进来禀告:“姜侧妃生了!是个小公子!恭喜王爷。”

陶君兰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李邺,见他面上并无多少欢喜之色,仍是淡淡的样子,心头便是叹了一口气。随后吩咐:“比照着栓儿当初的赏钱吧。”随后又跟李邺道:“出门前先去看一眼?”

李邺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时辰不早了,再往秋宜苑去,进宫就赶不及了。

陶君兰见状,也没多说,只是让人包了几个热腾腾的包子给李邺带着在马车里吃。这个时辰,早饭也是不敢再府里用了。

李邺出了门,陶君兰这才有准备了自己的贺礼让红螺送过去。吃食药材自是半点不敢送的,所以就送了一对玉如意,一个赤金长命锁。

一时又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想,她大约也快了。毕竟时间上就差了不到一个月的月份。

陶君兰也没叫人进宫去报喜——横竖李邺进宫去了,去了太后那儿肯定会说的。至于皇后和皇帝那儿,也不必要特意去说。毕竟既不是长也不是嫡。

而且,康王至今也没个儿子,真巴巴的去炫耀,倒是叫皇后看着不舒服。

纵然知道这孩子生在正月初一,肯定少不得要被人议论,可陶君兰没想到的是,还没到中午,她就听见了府里的一些议论。

不少人都觉得这个孩子将来定是个不凡的。甚至有那些幸灾乐祸,说将来栓儿说不定就比不过这个正月初一生的小公子。

听了这些,陶君兰倒是也不觉得恼,只觉得自己的猜测成了真。

只是让她觉得不舒服的是,栓儿也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有了弟弟,非要闹着去看。

想了想,她还是让陶芯兰替自己带着栓儿去看了。不管怎么说,那的确是栓儿的弟弟。虽说同父异母,可是毕竟还是兄弟。将来说不定,那孩子还能成为栓儿的助力。

不过这个念头也仅仅是想想罢了。她自己却是不大相信的——姜玉莲绝不会将她儿子教导成那样。姜玉莲想要的,恐怕更是取而代之。

正月初一……陶君兰哂笑:即便是生在了正月初一又如何?栓儿的长子地位,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动摇的。

只是没想到栓儿却是哭着回来的。陶君兰又惊又怒,问陶芯兰:“这是怎么了?好好去看弟弟,怎的却是哭着回来了?”之所以发怒,是因为她瞧见栓儿额角上红了一片,那样子不是摔着了,就是碰到了。

陶芯兰也是满脸的不高兴,恨恨道:“栓儿不过是想摸摸那孩子,结果姜氏倒好,一巴掌倒是将栓儿推得撞在了桌子上!”

一听这话,陶君兰顿时就有些坐在不住了。;

第一卷 第341章 儿女

倒是林嬷嬷在旁边打圆场:“姜侧妃倒也不是故意的。栓儿还小,下手也没个轻重。真摸上去了,怕伤了小公子。再说了,小孩子磕碰一下也不碍事。”

林嬷嬷说着这话看了一眼陶芯兰,语气微微有些严厉和责备:“多大个事儿?你这般咋咋呼呼,非要将事情闹大不是?今儿是正月初一,又是小公子刚出生,所有人都高兴着呢。你这般扫兴闹事儿,存的是什么心?你若真为了你姐姐好,就不该如此;!”

不管陶芯兰听没听听懂,反正陶君兰是明白了林嬷嬷的意思——在生气也好,也不能在今儿发火生气。更不好追究。

毕竟,今儿是好日子,真闹起来了,旁人只当她是嫉妒吃醋,心里不痛快罢了。

虽说心里不是滋味,可陶君兰心里知道这事儿的确是该如此,当下也只能闭口不言此事,只逗着栓儿重新高兴起来。又让红螺拿了药酒过来给栓儿擦。

好在栓儿还小,忘性也打,不一会儿也就忘了委屈又高兴起来。只是从那之后,栓儿却是再没提起要过去看弟弟之类的话,见了姜玉莲也不往上凑。

不过那是后话了。

太后给姜玉莲的儿子赐名叫慎儿。这个名字虽说是小名,可是却也让人觉得有些古怪。与其说是小名,不如说是在提醒姜玉莲。只是就不知道姜玉莲能不能明白太后的意思了。

当然,赐名的时候,太后同样也赐下许多宝物给慎儿和姜玉莲。不过陶君兰冷眼看着,倒是都比栓儿的要低许多。

皇帝那头和皇后那头,也只是象征性的赐了一对玉如意。

为了这个,听说秋宜院那边倒很是不痛快了一阵子。

慎儿的洗三也是办的简单,虽说处在正月里,又是生在正月初一,可不管是太后的意思还是李邺的意思,都是简单办一办就行。

姜玉莲也据理力争,为此还特地将李邺叫过去了一回。不过,李邺既是下定了决心,那自不是随便就能更改的。所以最后还是不欢而散。

从那之后,陶君兰却是背了过。好长一段时间,姜玉莲见了她便是面色冷冷的,仿佛她欠了姜玉莲钱似的。

不过那也是后话了。毕竟,没等到姜玉莲出月子,陶君兰便是生了。说来也是赶巧了——正月十五那日,吃过了午饭正和李邺说晚上猜灯谜赏花灯的事儿,突然就破了羊水要生了。

因也不是第一胎,所以陶君兰估摸着应该很快。倒是不怎么担心——产房也好产婆也罢,都是一早就预备下了。

李邺倒是紧张得不行,那日姜玉莲惨叫的声音似乎又回来了,登时他心里就跟挂了铅块似的,沉甸甸的。

陶君兰镇定的抓着李邺的手来撑住身子,吩咐他:“叫红螺扶我去产房。”

李邺却是一把将她打横抱起,大步流星的就往外走:“产房在哪?”

陶君兰有些不好意思,便是挣扎一下:“你还是别进产房得好——”顿了顿见李邺一脸坚决的样子,便是又叹了一口气:“在东厢房。”

李邺便是忙往东厢房去。

红螺见了这个阵仗,倒是吓了一跳,忙问:“侧妃怎么了?”

李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匆匆丢下一句;“要生了;。”

红螺便是忙叫人去请产婆和太医,又叫准备热水和剪刀纱布等物。

陶君兰回过神来,下意识的瞪了李邺一眼,压低声音道:“你怎么能说话?!红螺可都听见了!”

“她服侍你这么久,未必真不知。刚才一时情急,也忘了。”李邺倒是冷静淡然——刚才的确是心急了,一时不觉竟是做出这种事情来。不过事情已然是发生了,再着急上火也是没有用的,所以他干脆就不去想了。

陶君兰心里也知道的确是那么一回事儿,可是到底还是觉得担心。不过这会子显然是不会给她担心的功夫了,肚子里一阵阵的疼着,根本就让她不能分神。

进了产房安置后,林嬷嬷也是赶到了,林嬷嬷忙将李邺往外推:“王爷可不能留在产房里。”

李邺只得往外走。

陶君兰笑道:“王爷不必担心,都是第二胎了,很快也就好了。”

林嬷嬷也是笑着附和:“王爷且放心就是。”

李邺勉强笑了笑,又深深的看了一眼陶君兰,这才出去。

生过一次,第二次再生的时候,果是轻松了许多。就是阵痛也比上一回经历得少了。趁着还有力气,她还喝了几口老鸡汤。

结果老鸡汤暖洋洋的刚一下肚,那头产婆便是道可以生了。当下她配合着肚子里的阵痛一番用力,不过十来个呼吸便是感觉肚子里一空,有什么从双腿之间滑出。

陶君兰顿时呼了一口气——这便是生完了。因为这一次也没费什么事儿,所以她还有力气,也不觉得十分疲惫,自己巴巴的看着产婆,忙追问:“是男孩女孩?”

产婆一面小心翼翼的替孩子洗去血污,一面笑着跟陶君兰道喜:“是个千金!恭喜侧妃,贺喜侧妃!可是凑成了一个好字了!”

一时之间,产房里的恭喜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陶君兰闻言也是一笑,心里只觉得微妙:刚怀孕的时候,她还想是个闺女倒是挺好,却没想到果真是个闺女。

巴巴的看着产婆洗干净了孩子,又仔细包好了,她这才出声:“拿来我抱抱。”

产婆见状,便是将孩子放进了陶君兰怀里。

陶君兰仔细看了看,只觉得和栓儿当初也没什么不同,不过却是比栓儿那会子小了许多,这才明白为什么这次感觉这么轻松。

一时又觉得心疼:“怎么这样小。可是比不上栓儿当初。”

“也不碍事的,奶水好的,十来日也就补回来了。”产婆笑眯眯的言道,“这是小姐不愿意让侧妃受累呢!要知道孩子大了,生起来可是艰难。都说女儿是娘的贴心小棉袄,可不是这般?”

陶君兰被产婆这番奉承的话给逗笑了,心道这产婆是个会说话的。当下便是吩咐人看赏。

产婆忙谢了,随后又将孩子抱出去跟李邺道喜;。李邺又赏了一回。

待到陶君兰身上收拾妥当了,婆子们这才用棉被仔细的将陶君兰裹了,将她挪回了寝室,这才算是完了事儿。不然产房血腥气太大,闻着也不好受不是?

回了寝室,李邺倒是立刻进来了,见陶君兰还醒着,便是连声音都放柔了一些:“怎么不睡一会?”听说生孩子是件极累人的事儿。

陶君兰倒是真有几分困了,笑道:“正准备睡呢。可看过孩子了?想好了取什名字没有?”

李邺便是笑:“大名还没想好,小名却是想好了,叫明珠。”取意为掌上明珠。

“你将红渠叫进来,我有话问她。”陶君兰笑了笑,却是又想起之前李邺开口说话的事情,当下不敢再耽搁,忙如此要求。

红渠虽说跟了她这么久,也颇得她的信任,可是毕竟……

李邺自也是知道她这么说的意思,当下却是不忍心叫她再受累,便道:“何必如此?回头再说罢。这事儿有我呢。”

陶君兰到底拗不过李邺,只得闭目休憩。虽说这次生产不像是上一次那般精疲力竭,不过却也不是真一点力气不费,生产完了又撑着说了这么一会儿话,倒是让她已是熬不住了。几乎是闭上眼后便是睡了过去。

李邺却是坐在床边爱怜的看了一阵,这才起身出去了。

待到陶君兰醒来的时候,却已经是晚上了。问了问时辰,才知道自己已是错过了元宵花灯,不由笑道:“这孩子倒是心急的,知道今儿有花灯看,有元宵吃,便是急吼吼的出来了。”

红螺一面利索的给陶君兰盛鸡粥,一面笑道:“哪有这样说自己孩子的?侧妃也真是。再说了,本也就这几日就该生产了,生在这一日多好?多吉利?旁人想还没这福气呢。”

陶君兰看红螺丝毫没有异样的样子,倒是不好意思质问什么了,更不好再敲打什么,心道既然李邺说了这事儿有他,想必已是处理好了,倒是不必再多说了。

所以也就丢开了心头的纠结,只叹了一口气:“只是这么一来,端王府可不是又惹眼了?”一个正月初一的公子,一个正月十五的姑娘,怎么看怎么都是惹眼。好在自己这个是个姑娘,若再是个儿子……

陶君兰已是有些不敢想那样的场面了。

喝了两口鸡粥垫底,陶君兰便是腾出了心思来问别的:“王爷呢?”

“去沛阳候府上报喜去了,”红渠笑着解释:“已经差人回来报信说晚些回来。”

陶君兰皱了皱眉:“报喜?”即便是报喜,也不必亲自去吧?还是说,有什么别的事儿……

只是这会子纵然心中怀疑也是没办法的,毕竟她这会子坐月子,哪也去不了。叫人去打听也不放心——还得等到李邺回来才行。

所以这会子即便心里着急,也只能等。;

第一卷 第342章 贵客

李邺回来的时候已是深夜,因怕陶君兰已经睡下,便是没回沉香院,直接歇在了书房;所以待到陶君兰见着李邺,却已是第二日了。

看李邺并无异样的样子,陶君兰的心倒是放下了一大半。说了几句琐碎事情之后,便是道:“不如将明珠的生辰往后推延几日?”不然的话,端王府就太惹眼了。

这个法子,也是她想了一晚上的结果。她觉得,这个法子是极好的。虽说有些委屈了明珠,可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毕竟,端王府的安危才是最要紧的。

李邺看了一眼陶君兰,皱起眉头来:“不过是个姑娘家,哪里需要如此?”又不是儿子。纵然是儿子,也不该这般委屈了他,更何况,还是他的掌上明珠?

取名叫明珠,他并不只是随便说说罢了。而是真觉得那就是自己的掌上明珠。他恨不得能将一切好东西都给了自己的明珠。

当然,他也是明白陶君兰心思的。陶君兰这是害怕给端王府招来太多的瞩目。不过,出了个正月初一生的儿子已经够惹人注目了。再多一个正月十五生的女儿又如何?

反正李邺是不在乎这个的。

陶君兰看着李邺满脸不在乎的样子,倒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昨儿你去沛阳候府上了?好好的去他们那儿做什么?”

“一则是报喜,二则,却是商议亲王一事。我想让沛阳候出面上折子。”李邺也不瞒着陶君兰,笑着便是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陶君兰瞪大眼睛,只觉得不可能:“沛阳候怎么会答应这样的条件?”沛阳候虽说要支持李邺,可如今还在皇后跟前示好着呢。这么做,不是让沛阳候明白白的跟皇后说,他要投靠端王府了?这怎么可能?沛阳候怎么可能做这样的事情?

且不说如今端王府能不能给沛阳候足够的利益,只说沛阳候那边有没有那个能耐敢和皇后一刀两断都是问题。

皇后手里,应该还是有能够掣肘沛阳候的东西。

李邺冷笑一声:“总要打破如今的局面。不可能一直这般下去——想必你不知道,除夕的时候皇后就病了。一直到现在还没好呢。”

“还没好?”皇后病了陶君兰是知道的,却是不知直到现在都还没好。病了这么久,难道是得了什么大病不成?陶君兰疑惑的看向李邺。

李邺微微一笑,却是略有些嘲讽的意思:“起先谁也不知缘故,后头我才知晓,原来竟是那日诊断出了一名宫妃有孕。父皇欢喜之下,当即便是晋封为妃,赐号为宜。”

“桃之夭夭,宜室宜家?”陶君兰虽说有诧异,可却也很快缓了过来。

李邺摇摇头:“我猜是宜子。”老来得子,谁不高兴谁不得意?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