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鸣宫阙-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将姜玉莲之前做的事情全部在心头过了一遍后,她又觉得,姜玉莲之前不像是在装傻充愣。不然,也不会做出那些故意将李邺往门外推的事情了。

还是说,在经历这么多事情之后,姜玉莲幡然醒悟了?

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让人有些不可置信罢了。

“红螺,你可觉得姜玉莲突然变了?”陶君兰微微挑眉,侧目问身边的红螺。

红螺几乎是毫不犹豫的便是点头:“的确是变了。”那一番话,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说出来的。

“你觉得,是有人给她出了主意,还是……”她自己心里虽然有了猜测,可是到底还是怕自己是有偏见,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红螺想了想,最终回道:“怕是没人在背后出主意——瞧着那样子,可不像。以往您说那些话,她早气的不行了,可今儿……”

今儿却是半点没有气得失去理智的样子,不管怎么生气,那其中的分寸却是始终拿捏得极好。陶君兰也承认这一点。

最终她叹了一口气:“为母则强。姜玉莲是真的醒悟了。”

红螺张了张口,想劝几句,却又发现无从劝起,末了只能言道:“我会多注意秋宜院的事情。”

“恩,只是小心些。别让人觉察了。”陶君兰点点头,最后一声苦笑:“前头刚故意传出消息去吓唬人家,今儿倒是让人给吓唬了。”

可不是被吓唬了吗?姜玉莲今儿表现成这样,可不是也在变相的警告她?警告她,秋宜院可不再是以前的秋宜院了,不可能再让人拿捏揉搓。

陶君兰捏了捏眉心,只觉得前路越发的未可知了。想着方才姜玉莲略带几分得色的说起她父亲的门生和朋友,陶君兰便是又冷笑了一回。

姜玉莲心里,怕是有优越感了。也是,作为罪臣之后,父亲当年的门生和朋友,想要再和陶家亲近,都得先思量思量,更不要提帮着做事儿了。

在这一点上,她是真的不如姜玉莲的。不过,她却是有一点比姜玉莲强多了——那就是她有个可以依靠的弟弟,而姜玉莲却是什么都没有。姜玉莲有的,只有她自己和她儿子。

所以,若姜玉莲真因为这个有优越感,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不过,这一次合作,她倒是很期待。至少这样,她倒是省却了不少功夫,或许今日,就可以让人去给陶静平送信,让他按兵不动了。;

第一卷 第349章 丢脸

刘家人很快将刘氏“中毒”一事儿闹到了御前。据闻,刘大人一把年纪了,却为了女儿的遭遇提泪横流,哭号不已,真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

而且刘大人话也说得好:“吾女刘氏,虽不曾为端王府做出贡献,却也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懈怠。虽说生了儿子并不曾养活,可到底也算是生养过。她也不曾犯过妒忌之罪,如今更是因为身子不好连管家权利都交出去。可为何还有人要与她过不去?微臣教养女儿十八年,今听了传闻,只觉心酸不已!还请皇上替臣女做主!”

相信有那么一瞬间,皇帝大约是很后悔允了刘大人回京过年,又没有再及时的将人打发出去。

刘大人这番哭号是当着许多大臣的面做的。而且作为外放的臣子,他本是无紧要之事是不能进宫面圣的。为了面见圣上,刘大人直接跪在了宫门口,连声高呼请求面圣。

这样一来,自然是闹大了事情,最后弄的皇帝不得不见刘大人。

刘大人可谓是豁出去脸面了。当时其实李邺也在,刘大人便是质问李邺:“端王爷,老臣今日便是替我那可怜女儿问您一句,您是否有意休妻?若真不喜臣女,老臣愿将之接回家养病!”

刘大人这一番硬气的话,逼得李邺自是窘迫得不行。几乎是当即便是摇头否认了,更是让自己的贴身小厮王如表态:“王妃刘氏,自进门后贤德勤俭,又替本王生育子嗣,功不可没。如今虽有病在身,不能管理庶务,可也是本王之发妻。本王并无休妻之心。今日无,以后也无。”

这般便算是给了刘大人一个保证了。刘大人自是满意,口中高呼:“端王仁义!”

李邺这番话一出,即便是皇帝也是无可奈何了。至少那一句恼羞成怒之下差点冲口而出的给李邺换个王妃的话,是说不出口了。

不仅是刘大人,在场的其他官员,也是少不得要跟着称赞几句的——当然有真心也有假意。不过想来大多数的人是真心的。毕竟刘氏的德行,纵然没有被大肆宣扬,可是但凡是消息灵敏的,谁心里没个谱?李邺说出这番话,的确是有情有义了。

陶君兰知道这情况,还是在太后宫中。

太后一面说着这番话,一面目光锐利的盯着她打量。

太后的意思很明显,陶君兰几乎不用思量便是明白了。若是以往,或许她会低头仔细替自己辩解,可是现在……说真的,她还是有些恼怒的。

因了这股怒气,所以她便是将自己的腰板缓缓挺直了,双目与太后平视,平和却又直白的道出事实:“太后您在怀疑我。”

太后噎了一噎。心里有些迷惑,觉得陶君兰怎么突然变了?上一回看着还温柔小媳妇的样子呢,这回倒是长了脾气。

“你说呢?”太后也是有些不痛快,目光越发的锐利起来:“阖府上下,我还真想不出第二个有理由做这样事情的人;。”

“不知太后是指毒害端王妃,还是指别的?”陶君兰心中有些发寒,又觉得苦涩。她在太后跟前讨好卖乖那么久,和睦原来也不过是假象罢了。

“自是毒害端王妃。”太后倒是没想过刘大人敢做出那样的事儿,是有人撺掇。

陶君兰微微一笑,一字一顿的否认了:“我在太后您心中,原来就是毒妇?我陶家虽然败落,可也不至于沦落至此。我若是真想做王妃,也不会用这样的手段!”

“你没有心机?你若没有心机,当初是谁非要出宫,后又勾了端王立你做侧妃?”太后胸里怒火一升腾,倒是忍不住的道出了这些年来心中的话。

这些话,太后其实也是并没有隐瞒过的。只是却从未说得如此直白不留情面过。

这话落在陶君兰耳里,自是只觉得讥讽。可她却也无从辩解,末了只道:“太后纵不相信我,也该相信端王不是色令智昏的人。再说了,即便我有心机,却也不代表我就会做这样的事儿。太后您这是偏见。”

太后冷笑一声,怒气上头:“偏见?陶氏,我看是我们太纵容你了,以至于你竟是敢如此与我说话!我且告诉你,你便是死了这条心,纵然是有栓儿在,你也不可能成为端王妃!”

太后这话说得不客气,不过也不算太冤枉人。陶君兰心知肚明自己的态度是有些太过了,当下便是深吸一口气,重新缓和下来,不过背脊却是依旧挺直:“太后放心,我却也从来没有觊觎过端王妃的位置!”

这话却是再真心不过的话。她是真没觊觎过端王妃的位置——她更在意李邺的态度,以及栓儿的前程。说句不好听的话,栓儿是她的儿子,将来她的地位只会因为栓儿水涨船高。可反观刘氏,纵然占据着端王妃的地位,可又有什么?

所以,争不争,她都强过刘氏,她又何必争?又有什么好争的?就算要争,那也不会是现在。她现在,更想要李邺能平安无事,更想要将来端王府不会因了李邺的心思而有灭顶之灾!

她的心,如今根本不在争位之上!之所以阻拦换个端王妃这事儿,一半是为了自己和栓儿,另一半却也是为了李邺!要知道,皇后若是真塞进了自己的人做端王妃,那端王府可不就等于真掌握在了皇后手里?

而且,到时候端王府的行事也好,掩藏秘密也好,都不是容易的事儿。更何况,如今的时机越来越关键,更不能后宅里起了争斗。影响大局。

陶君兰最后被太后勒令禁足思过。

陶君兰应的很干脆。这和她心里的预想是一样的。又或者说,这根本就是她所期望的事儿。

她需要一个名正言顺不进宫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最好的,莫过于被禁足。这样一来,她不用进宫,自然也就不必面对皇后。

就像是李邺说的,如今还是避了皇后得好。翻脸还不行,那就只能避其锋芒。这个法子,还是她想了许久才想到的。

只是却没想到太后居然这样配合就给了一个由头;。不过要说心里真半点没有难过寒心却也是假的。

她知道太后一直因为当初的事儿耿耿于怀,对她有偏见。可是却没想到她做了这么多,甚至已经曲意奉承了,却依旧只落到了这么一个下场。

挺可笑的。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忍不住想:大约在太后眼里,她就是一个跳梁小丑。亏她还自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陶君兰不知道的是,就在她出了寿康宫的时候,太后却是颇有些懊恼的叹了一口气。

即便是张嬷嬷这个自认为了解太后的,此时到底也没敢说话。

不过太后却是自说自话起来,喃喃道:“你说,我是不是真冤枉她了?”

张嬷嬷觉着不是在问自己,不过想了想却也是壮着胆子说话了:“我觉着,陶侧妃不是个心大的人,她明白着呢。这事儿,怕真不是她做的。”

太后寻思半晌,却是没有再言语,末了只叹了一口气。

张嬷嬷便是清楚的明白了:只怕太后心里还是没回过味儿来呢。之前那一回,太后心里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以至于一时半会是改不过了。

所以,张嬷嬷便是轻咳一声,劝慰道:“如今是非的风口浪尖上,陶侧妃暂时隐避一二也好。只可惜是不能进宫看拴儿了。”

“我最近精神头也短,着实无力照看拴儿。就先送回去端王府养着吧。不是刚得了妹妹?也别让他们兄妹生分了。”这是太后枯坐半日后得出的结果。

张嬷嬷看了一眼太后,也不敢提陶君兰,只是笑着道:“端王爷知晓了,怕是高兴得很。说起来,他们父子之间相处的时间也是少。更可怜上一回端王去了边关,回来拴儿竟是连认都认不得了。”

太后不知这一茬,如今听说了,倒是也心酸了一回:“他素来就是命苦的。好事儿没他,吃苦受累受委屈的,都是他。”却也是越发坚定了要将拴儿放在端王府的心思。

当然,太后是不会同张嬷嬷说,她也是怕拴儿将来和李邺不亲厚,才会动了这样的心思。毕竟,现在李邺可不只有一个儿子了,真生疏了,将来说不得又要起了什么争端。

拴儿毕竟是从小养在她跟前的,自是不能够不为他打算着。

所以,拴儿被送回端王府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这自是让已经准备闭门思过的陶君兰欢喜了。

至于太后那一番话,最后落到了皇帝的耳朵里,那又是另外一说了。

陶君兰回了府,便是认真的准备执行太后的责罚。所以,当李邺回来的时候,沉香院的门,便是被从里头锁上了。待到问了缘由,他登时哭笑不得。略一沉吟之后,他便是转身走了。

只是走了没多远,他便是拐了个弯,低声吩咐周意:“去,给本王找梯子来。”

用眼光丈量了一回沉香院的围墙,他又补充一句:“长的。”;

第一卷 第350章 埋怨

当丫头瞧见墙头上冒出来一个人头的时候,吓得险些没尖叫起来。待到看清楚了那人的样貌之后,便是彻底的呆愣住了。

李邺却是淡然镇定的悠然将梯子提了进来,然后不失风度的悠悠然从墙头下来。

然后,他越过所有因为见到了他而呆若木鸡的丫头,径直进了内室。

陶君兰正抱着明珠逗弄呢,冷不丁的一抬头看见了李邺,当即也是明显的一个怔忪。随后便是禁不住抿唇笑起来,虽然竭力保持镇定,可还是压不住心头的欣喜:“你来啦?”

李邺也是一笑,随后看了一眼杵在旁边的奶娘和丫头们。

李邺的意思很明显,所以旁人很轻易的便是领悟了,然而鱼贯而出。留给他们一家三口相处的空间。

陶君兰因抱着明珠,也不好做太大的动作,便是只笑着看李邺问道:“怎么进来的?我不是吩咐人将门从里头锁住了?”

“爬梯子。”李邺轻咳一声,言简意赅。

陶君兰微微窘迫了一下,然后着实忍不住的“扑哧”一声笑起来。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她只是想象了一下李邺这般玉树临风温文儒雅的样子爬墙,就着实忍不住。

此事儿若是传出去叫人知道了,只怕京城的人都要笑疯了。

“没让人瞧见吧?”陶君兰一本正经的问道,倒是真有几分担忧:“可不能让人瞧见了,传出去那可成笑话了。”

“就你院子里的人,和周意知道。”李邺倒是全然不担心——谁敢拿这个嚼舌头?不想活了?再说了,他爬的是自家府中的墙头,又有什么可笑的?

“王爷不知我禁足的事儿?我不是让人在门口候着你,与你说了么?”陶君兰虽说心里早就在偷笑了,可面上还是得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来的。

李邺瞅了陶君兰一眼,慢悠悠言道:“你纵舍得不见我,我又如何舍得不见你?”

陶君兰一怔,随后脸颊便是慢慢滚烫起来。李邺这句情话,几乎让她招架不住。而且,许久没有这样说过这般煽情的话了,如今忽然说了这么一句。既让人意外,又忍不住的心生甜蜜。

最后陶君兰笑骂一句:“胡闹。”

又因到底不好意思,便是转移了话题:“你来看看明珠。”

李邺便是没再逗弄她。不过她心里明白,他大抵是知道她不好意思了,所以才这般轻易就放过了她。

一时二人都逗弄明珠,倒是其乐融融。

不过该面对的还是得面对。陶君兰问李邺:“你知道我今儿为何被太后禁足么?”问这话,也是想着他兴许消息灵通是知道的。

若是他知道,那她也不必再说一遍。到底也是让人难为情不是?况且,太后那些话,说真的还是有些让人伤自尊的;李邺摇头:“不知。”他从宫里回来只听说了她被太后禁足,至于什么缘故,却是真不知道。之所以这般特特的翻墙出来,一则是为了见她一面,二则也是想问问究竟的意思。

“今儿我对太后不敬了。”陶君兰想了想,到底还是将事情和盘托出。末了看着李邺,等着他的反应。

李邺眉头微皱,末了却是什么意见也没有,反倒是安慰起她来:“太后年岁大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