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鸣宫阙-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胡思乱想着,忽然李邺动了动,将她重新搂入怀中,“怎的还不睡?明儿不是还要早起?”

陶君兰一怔,有些歉然:“吵醒你了。”

“睡罢。明儿若是没精神,可不行。”李邺的声音里带了几分睡意和含糊,似乎神智都不怎么清醒:“即便嫁出去,不一样也是你妹妹?她有个好归宿,你该高兴才是。”

这话让陶君兰多少有些释然,想一想她也觉得自己是太过了些,好好地怎么还伤感起来了。便是应了一声,往他怀里拱了拱:“嗯,睡吧。”

经过了这么一茬,她倒是很快睡着了,一夜无梦,第二日虽说有些没睡足,却也算是神清气爽。

倒是李邺,瞧着精神不大好。人也不甚精神。

陶君兰以为是昨儿自己吵了他,十分歉意,却不曾想李邺道:“别忘了,如今我还养着伤,总不好太生龙活虎了。”别忘了,他那日可是伤上加伤。若是真表现得太好了,岂不是让人怀疑?

这也是为了陶君兰着想——若是他什么事儿都没有,她就做主打杀了奴才,到底是于名声不好。可若他十分不好,别人自然觉得理所当然。

而且,如今外头正好有关于他的传闻。外头不都说有人处心积虑要除掉他?他正好配合一下,显露一番自己的凄惨样子,不是更让人觉得传闻是真的?

陶君兰怔了一下,倒是也领会了他的意思,当下忍不住“扑哧”一笑,嗔道:“你这般,怕是康王少不得又要被人议论了。”

李邺微微挑眉,不置可否;

二人收拾妥当,便是上车直奔陶家。如今李邺身边除了王如之外又重新配了两个护卫。一个便是姜复。王如负责推李邺的木头椅子,而另外两个则是一左一右的将李邺护在中间。时刻不离身。

就好比这会子坐马车,王如赶车,姜复和另外一个护卫便是骑马一左一右的跟着。

如此这般,再加上后头的护卫队,陶君兰倒是觉得安心了不少——

一路到了陶家,李邺自是被接去和陶静平一处了。陶静平如今伤势也好了些,至少不必静养了。

九公主在旁边抿唇笑:“二哥和静平也算是难兄难弟了。都是受伤不轻。”面上虽笑着,可是语气却是有些微微的怨怼和心疼。

陶君兰笑着叹了一口气:“可不是?今年也算得流年不利了,回头我们一起去寺里拜一拜罢。再做场法事祈福。”

九公主对此倒是十分赞同,笑道:“不如待芯兰过了新婚后咱们约着一起去。也替明珠和拴儿求两个护身符。”

陶君兰笑着应了,二人有说有笑的往内院去看陶芯兰。

陶芯兰此时已经是装扮得差不多了。衣裳换过了,头发梳好了,妆容也是化好了。只剩下一顶凤冠因为太重没有立刻戴上去。

因了陈赋是新科状元,所以陶芯兰的凤冠还是宫中特赐的。也算是旁人想都想不来的殊荣。再加上太后赐的霞披,更是体面非常。

陶君兰满意的看了一看,打趣道陶芯兰:“你这猴子可别乱动,到时候凤冠掉下来可不好看。”

陶芯兰今儿难得局促羞涩,嗔怪的瞪了陶君兰一眼,却是不敢开口说话。

陶君兰登时就笑出声来,“你也有今日。”

九公主在旁边笑着当和事老:“大姐快别笑话芯兰了。”

陶君兰啧啧两声:“这有了嫂子是不同,瞧瞧多护着你。”

这下子,连九公主的脸也是红了。

陶君兰这才作罢,又嘱咐了陶芯兰几句:“过去之后,要好好伺候夫君,侍奉公婆,妯娌之间也要和睦相处。你可记住了?嫁了人,可不许再随意使小性儿,试试掐尖要强的。”

陶芯兰一一应了,却是忽然又哽咽起来。她这般,倒是勾起了陶君兰的心思,姐妹两个拉着手都是有些红了眼圈。

九公主也是按了按眼角,笑道:“可别哭出来,化了妆不好看不说,叫人瞧见了以为咱们舍不得芯兰呢。”

陶君兰忙擦了泪,一时听见外头高喊新郎官来了,便是道:“来,我亲手给你戴上凤冠。”

一旁喜婆子便是捧着凤冠递给了陶君兰。陶君兰接过,郑重其事的轻轻替陶芯兰戴上,又用金簪子固定住了,这才一笑:“好了,姐姐只盼着你日后能将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夫妻两个举案齐眉。”;

第一卷 第385章 关联

许是因为陶静平成亲的时候出了事儿,所以这次轮到陶芯兰的时候,陶君兰总觉得心里不安稳。直到看了陶芯兰上了花轿,她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纵然陶静平伤还没好,不过还是勉力背了陶芯兰出门,瞧得人既担心又觉得心酸。本来九公主是不赞同的,就是陶君兰也是不同意。不过陶静平却是笑着坚持:“就这么一个妹妹,也就只有这么一回;。姐姐当初没能亲自背她出门,小妹这一回怎么也是不能错过了。”

他都这么说了,自然谁也说不出任何反对的话了。所幸的是他只是伤了胸口,不要特意去拉扯,也不会扯开伤口。

送了陶芯兰上轿子,陶君兰这头也和九公主上了马车跟在后头。她们两个便是作伪陶芯兰的娘家人过去陪着她进新房。这样做,是为了让新娘不至于太过紧张和害怕。毕竟,有个熟悉的人陪着,心里怎么也要好受些。

至于李邺和陶静平,也是要过去的。不过却不是同她们一样进内宅,而是在前院。所以便是分成了两拨人马。

而且陶君兰估摸着李邺和陶静平许是有些话要说的。

待进了陈家,行礼拜堂之后,陶君兰和九公主便是和陶芯兰一同去了新房。

进了新房,陶芯兰明显带了几分拘谨,脸上的红晕也是迟迟都没退下去——事实上,脸上敷了厚厚的粉是瞧不见红晕的,不过通红的耳朵却是出卖了她的情绪。

九公主笑着打趣:“如今你可是正儿八经的陈家妇了。以后人家都要管你叫陈少夫人了。”

陶芯兰嗔怪的看九公主,羞涩之意更是明显。

陶君兰也是止不住笑。又看了一看新房的布置,觉得都是十分妥帖,而且刚才一路进来,院子的格局大小也是十分不错,处处可见陈家花费的心思,心中就更觉满意。

一时又有丫头进来回禀:“我们夫人准备了席面让送过来,以供四少夫人和九公主陶侧妃享用。尤其是四少夫人,千万不能饿着了。”

陶君兰闻言,便是不由一笑——这话倒是陈夫人的风格。

九公主也是笑:“瞧你婆婆多疼你?”

陶芯兰羞得都快将头埋进胸口了。

待到时辰差不多了,陶君兰和九公主自也是只能离去了。纵然不放心,可也不能一直留下不是?

出了陈府,陶君兰和李邺上了马车,闻见了李邺身上淡淡的酒气,她便是皱眉:“你喝酒了?身上还带着伤呢,怎么能喝酒?”

李邺笑道:“不妨事,只喝了两杯。也不是什么烈酒。”

陶君兰也知道喝一点应该不妨事儿,不过还是忍不住唠叨:“纵是不妨碍什么,也不该喝酒的。”

李邺也不恼,反笑得越发温和:“今日是芯兰大喜的日子,怎么也该喝两杯。”

陶君兰也就不说了,想起陈赋和陶芯兰,幽幽叹了一口气:“如今他们两个都是成家了,以后可用不着我操心了。”虽说该高兴,可是不知怎么的,心里却是浓浓的不舍和怅然。

李邺含笑看,虽没说话可那眼神却是摆明了说他是不信的。

陶君兰笑着锤了他一下。这么一闹,情绪倒是开朗了许多就是。待到回了家见了拴儿和明珠,那点儿怅然也就都抛开了;第三日陶芯兰带着陈赋回门,陶君兰自还是去了。不仅自己去了,拴儿和明珠也是都带着了。说起来,今儿倒是两个孩子第一次看自己的姨父。

许是新婚的缘故,陈赋看着倒是有别与平日的样子,见了人也是满面带笑,话都多了不少。陶君兰心想,陈夫人瞧见了,必是欢喜得不行的。

再看陶芯兰,眉宇之间也是多了几分妇人的风韵,被人看着也是有些羞涩。

不过陶君兰觉得看着更像是装出来的。便是笑着打趣的看着陶芯兰,陶芯兰果然是装出来的,反倒是嗔怪的白了陶君兰一眼。

陶君兰登时就笑起来,“看来成亲那日是将你的羞涩都用光了。”

陶芯兰就差没跺脚了:“姐!”

因也没有长辈在,所以自然也不觉拘束,反倒是格外的轻松。再加上人少,索性也没有分桌,不过即便是如此一桌也没坐满。拴儿和明珠太小,一个让奶娘带着吃饭,一个吃奶,都不上桌。

因而李邺便是笑着看一眼陶静平又看一眼陈赋:“若是过两年能凑上两桌人,想必会热闹许多。”

陶君兰立刻便是笑着附和:“正是这个道理。”

九公主和陈赋都是红了脸,陶芯兰强自镇定的岔开话题:“上回刺客那事儿,如今可查到什么眉目了?”

说起这个事儿,所有人的神色登时都变得肃穆了几分。

因那事儿是李邺查的,所以自然所有人都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李邺。陈赋更是问道:“上次王爷遇到刺客,可是和那事儿有关?”

李邺点了点头,看了陶君兰一眼,随后才道:“是有些关系。不过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出了内奸的缘故。若非如此,这件事情早已经查出来了。再加上京城府尹的失职,这才以至于一无所获。不过,即便是如此,我心里也是有了一个模糊的猜测。”

陈赋沉吟片刻,迟疑着看了一眼李邺,这才道:“莫非和府尹有关?”

“即便是无关,那也是在他那儿打过招呼了。”李邺冷笑了一声:“若非如此,那么多的人,怎么会将刺客跟丢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府尹手底下那些官吏哪一个不是对京城了若指掌的?这样的情况跟丢了刺客,骗谁呢?

陈赋点了点头,“的确如此。不过可惜了竟是一无所获。”

李邺浅笑的饮了一口茶,“不过,他却是不知我的人其实也是跟上去了。他的人跟丢了,我的人可没跟丢。”

这事儿陶君兰都没听李邺说起过,顿时大为惊奇,忍不住的看向李邺。

李邺徐徐解释:“我的人追到一座宅子的时候,却是将人跟丢了。”

陶君兰心中顿时微微一动:在宅子跟前跟丢了,那是那些刺客进了宅子,还是被宅子里的人误导了?

李邺待到众人心中都有所猜测的时候,这才徐徐又说下去:“那宅子却是一座空宅;。只有几个老仆人看守。待到我的人去查问时,却是都说什么动静也没听见。不过在侧门口的地上,我的人却是发现了几滴新鲜的血迹。”当时那些刺客也是有受伤的,毕竟他的护卫不是吃素的。

听李邺这样一说,所有人登时都是明白了:那些刺客必然是被人隐藏了。

陈赋一下子问到关键处:“那宅子的主人是谁?”

“是以前的汾阳侯置办的外宅。后来汾阳侯出了事儿,就闲置了。”李邺敲了敲桌子,神色微微有些冷峻。陶君兰注意到,这些都是在提起汾阳侯的时候突然变化的。

很显然,李邺对汾阳侯的印象可不怎么好。只是却是不知是出于什么缘故,难道是因为那是皇后的外家?

提起汾阳侯,变了脸色的还有九公主。九公主虽然很快垂下了眸子掩饰住了情绪,不过她旁边的陶静平还是顿时就感觉到了,当即伸出手去,轻轻的握住了九公主的手,安抚般的轻轻拍了拍。

九公主看了一眼陶静平,紧紧攥着的拳倒是缓缓松开了,眼底的情绪却是越发复杂了一些。

与此同时,陶君兰也想起了九公主差点被皇后嫁给汾阳侯的儿子,登时也是忍不住看了一眼九公主。然后出言问李邺:“难道是狭私报复?”

李邺点了点头,可是很快又道:“只是可能有些关系,可不见得就是这般的。毕竟,汾阳侯府已经是没落了,爵位也是虚设,府中连个做官的人都没有,如何有这样大的手笔?”

陶静平和陈赋均是点头,一时气氛颇有些沉默。

陶君兰见了,便是笑着开口道:“好了好了,好好的说这事儿做什么?说点别的,高高兴兴的用饭罢。用了饭,一会儿芯兰和福清还要赶回去呢。”

于是众人都不再提起这事儿,只将气氛重新热闹起来。

只是这件事情到底是被陶君兰搁在了心里,寻思着回去之后好好问问李邺才是,方才他那番神色变化,叫她觉得忧心。

一时用过饭,男人们便是去书房吃茶消食,女人们就坐在一处聊天吃果子。

陶君兰问陶芯兰:“陈家如何?”虽然知道陈夫人肯定不会亏待了陶芯兰,可是她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陶芯兰点点头:“不管是公公还是婆婆对我都是极好的。只除了大嫂性子有些不好相处之外,倒是也没有别的了。福清人虽呆了些,对我还是极好的。处处依照着我的意思来。”

这么一说,陶君兰顿时就放心了,笑道:“你大嫂出身高,又是唯一的掌上明珠,难免性子娇惯些。你也不必和她计较,你只管关着门过你的小日子,横竖你婆婆也不会亏了你。”

陶芯兰点点头,末了忽然道:“公公倒是与我提起了一回替父亲平反的事情。只说还差一个重要的人证没找到了。”

陶君兰倒是不知这个,此时听闻了,一时之间竟是微微怔住。;

第一卷 第386章 往事

平反这事儿虽然有了眉目和希望,可陶君兰到底也算不得有多迫切。毕竟人都死了,也等了这么些年了,哪里还会在乎再等等?

倒是李邺更让她挂心一些。对她而言,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一双儿女和李邺。至于平反,倒是又靠后了一些。

说起来她也觉得听不可思议——当年陶家刚刚出事的时候,她做梦想的都是这件事情。可现在眼瞧着梦境就要实现了,反而那股焦灼还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镇定,她心里很明白,迟早陶家这个罪臣之名都是能够摘掉的。

回了沉香院后,陶君兰特地将丫头都支开了,就是为了好好和李邺说说话。两人相对而坐,桌上一个小泥炉子用来煮茶。以前做姑娘的时候,陶君兰是特特的学过煮茶的,今日重新拾起,倒是有几分生疏了。李邺便是时不时提醒两句。

待到一壶茶冲泡好了,陶君兰这才开了口:“你很厌恶汾阳侯?我瞧着你今儿神色都有点儿不大对。”

李邺喝茶的手微微一顿,随后沉默的抿了一口茶,搁下了杯子,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