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鸣宫阙- 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却不懂事的孩子,再除去陶君兰和李邺,所有人的面上俱是一片茫然之色,隐隐的还有几分担忧。

陶君兰扫了一眼二人,低声道:“都镇定些,别让人瞧了笑话。再说了,也不会是什么坏事。”应该不会是什么坏事就是了。

待到见了宝船太监一脸笑意的站在那儿,陶君兰心中更是确定:估摸着应该是好事儿。不过,眼下能有什么好事儿?赏赐?赏赐却是用不着圣旨的。难道说……

想到那个可能,陶君兰只觉得心跳都是加快了几分。心里的感觉,却是喜忧参半。

不过,眼下圣旨都来了,显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她压下情绪,跟在李邺后头。

宝船太监笑着给李邺行礼——不过却是被一把扶住了。

李邺含笑道:“公公不必多礼,先宣读圣旨罢。等宣读了圣旨,我再请公公进去喝茶。”

宝船太监忙道谢,随后便是摆出了宣读圣旨的架势——说话的功夫,香案和蒲团都是准备好了。

待到众人以李邺为首都恭敬跪下时,宝船太监这才徐徐展开手中的圣旨,朗声宣读起来。

圣旨有些长,听得人有些发昏。不过,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端王李邺品德优秀,又对朝廷做出贡献,为了褒奖,特加封亲王称号。端王府从此改为端亲王府。

于此同时,端王妃,也成了端亲王妃,品级往上升了一等。自然,陶君兰等人的身份,也是水涨船高了一截。

圣旨宣读完毕之后,李邺便是率众谢恩。宝船太监笑眯眯的将圣旨递给了李邺,然后拱手做恭喜状:“奴才给端亲王道喜。”

李邺爽快一笑:“多谢多谢。此等好事,少不得要请公公多饮几杯了。”

事实上,宝船太监这么远前来宣旨,时辰也这么晚了,今儿少不得是要留宝船太监住一夜的。既然住下了,少不得还要设宴款待一二。

陶君兰也起身笑道:“王爷且带着公公去喝茶休憩,我去厨房吩咐一声。”

李邺笑着应了,看着宝船太监伸出手道:“公公,请。”

宝船太监受宠若惊的辞了;“还请王爷先行。奴才跟在后头。”

拴儿倒是还记得宝船太监,这会子从奶娘怀里挣下来,往宝船太监腿上一扑,张口就喊:“皇祖!”

宝船太监忙笑着蹲下去将拴儿抱起来,解释道:“皇上没来,拴儿小公子可是想皇上了?奴才回去告诉皇上,皇上必然高兴。”

拴儿的鞋子难免在宝船太监干净的衣裳上蹭了两个脚印,李邺瞧见了,微微皱眉斥道:“拴儿,下来;。”

宝船太监却是连连摆手:“不碍事不碍事,拴儿小公子肯叫奴才抱,是奴才的福气。”想了想,又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来,笑道:“这是皇上赏奴才的糖莲子,拴儿小公子也尝尝。”

拴儿倒是个不客气的,主要也是当初在宫里和诸人都混熟了,一点不认生,胖乎乎的手一下子就伸进了荷包里抓了糖莲子出来吃。

不过,吃之前倒是还先塞给了宝船太监一颗。见宝船太监吃了,他这才又往自己嘴巴里塞。

宝船太监便是忍不住笑:“拴儿小公子倒是记性好,在宫里时不管吃什么都是叫别人先吃,无事了才许他吃的。”

李邺也绷不住肃穆的神色,也是笑了。拴儿有时候的确是让人忍不住惊奇——多大点儿的孩子,竟是这样精明。可有时候吧,却又完全没了一丝精明气息,做出来的事儿,全是小孩子才会做的。让人忍俊不禁。

“公公可别太惯着他。”李邺看了一眼拴儿,含笑道:“如今性子霸道着呢。只恐怕以后长大了就该是个霸王了。”

宝船太监倒是不觉得:“拴儿小公子还小呢。奴才记着王爷小时候比拴儿小公子还淘气,如今不也没成霸王?”

瞧着宝船太监对拴儿真心疼爱的样子,李邺笑了笑便是没再说话。心中却是着实纳罕:似乎不喜拴儿的人,倒是真挺少。

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释然:孩子纯真可爱,也没什么弯弯绕绕,的确是让人很容易就喜欢上了。而且,拴儿这个活泼性子,更是叫人招架不住。

逗弄了一会拴儿,宝船太监便是将拴儿交给了奶娘抱下去,笑着对李邺言道:“其实这次奴才不仅是来宣读圣旨的。更是带了皇上口谕给王爷。”

李邺一怔,随后便是会意:“我们先去书房喝会茶罢。”

宝船太监自也是不愿意这话让别人听去了,当下也就笑着随同李邺一起去了书房。李邺泡了茶,先请宝船太监坐了,他便是打算跪下聆听口谕。

宝船太监倒是一把拉住了李邺,笑道:“也不是什么密令,算是几句嘱咐的话,王爷倒是不必这么正式。”

李邺笑了笑,便是坐下看着宝船太监,等着宝船太监开口。

宝船太监将皇帝的原话说了,末了又意味深长的点出自己的意见:“皇上还是十分关心王爷的。不仅嘱咐王爷,更是给王爷留下了一队人马。”

一小队人马也不过只有十余人,可关键的是,这十余个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又经过严格训练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其中的意义——原本留在皇帝身边的护卫,如今给了李邺,怎么看都像是有些暗示的意思。

李邺眨了眨眼睛,下意识的便是推辞:“那是父皇的护卫,焉能留在我身边?还是请公公将人带回去罢。这也是逾了规矩。”

宝船太监笑了笑:“皇上既然开了口,这事儿就不是玩笑。王爷也不必多想,这只是皇上为了您的安全罢了。再说,您纵要推辞,不如回了京之后再向皇上亲自禀明不是更好?”;

第一卷 第398章 帮忙

陶君兰吩咐厨房做了一桌丰盛的筵席,甚至亲手做了个汤。这是给李邺的——既是设宴款待,少不得是要喝酒了。所以先做些解酒汤放着,以备不时之需。

而那些跟着宝船太监一起来的护卫,陶君兰也叫人妥善安排了,也是置办了几桌席面送了过去。另外,还一人给准备了一个装了金银锞子的红包。

当然,庄子里的人也是得了赏赐。一人一两银子,加一匹细棉布。毕竟加封亲王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这样的好事,自是要好好庆贺了。若不是因为这是在庄子上,只怕这会子她已经要考虑大宴亲朋这件事儿了。

毕竟,出了这样的好事,总不能悄无声息的就过去了罢?好好热闹一番,是必要的。就算你再不想出这个风头,那也是只能咬着牙出风头了。没办法,这是趋势。

因李邺要陪着宝船太监,所以陶君兰在后院另准备了一桌饭菜,她和古玉芝静灵三人也是一同庆祝了这件事情。

比起不知底细奴才们的喜悦,静灵和古玉芝脸上都是多少有点儿担忧的意思。

陶君兰看出来,却也只当是没看见。这件事情纵然她说了也是无济于事,该发生的始终会发生,已有的事情,更是不可能改变。

不过,陶君兰似是而非的提点了二人一句:“日后若是无事,尽量别出门。另外不知根底的人,也别乱往身边放。若是觉得不对,将人打发了才好。”沉香院她不担心,可是她担心其他人。

毕竟就算李邺去别处去得少,可偶尔为了面子上过的去,总也要过去的,哪怕只是坐一坐。

“还有,话也别乱说。知道的埋在心底,不知道的也别瞎猜。”陶君兰微微叹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好事。你们该高兴才是,不然叫人瞧见了,只当我们不识好歹。”

古玉芝和静灵都是宫里出来的,自然都是很明白这些话的意思。当下各自应了。

夜里待到李邺回来,陶君兰服侍李邺喝了解酒汤之后,便是帮着李邺洗澡——李邺洗澡如今自己还是不方便,得要人帮忙。

洗澡的时候,李邺倒是没了往日的不正经,反而一直面带沉吟之色。

陶君兰见了,便是知道肯定宝船太监是说了什么,心里自也好奇,按捺了半晌后,到底忍不住问了一句:“还有什么事儿?”

“父皇留了一护卫给我。”李邺也不瞒着她,当下便是说了,“说是保护我的安危。”

陶君兰听出了李邺话里的那几分略带嘲讽的语气,默然片刻后才又开口:“这是好事——如此一来,你日后出行也好,办事也好总是安全许多;。”

“可身边也多了不少探子。”李邺的面色微微有些冷:“这样一来,日后不管我做什么事儿,都是在他眼皮子底下了。”说白了,就是皇帝这样做,未必不是因为不信任他。

陶君兰不知该说什么,半晌劝了一句:“他毕竟是你父亲。再说了,他是皇帝。”顿了顿也觉得这话太轻飘飘了,于是又道:“这样也好,除了能护卫你,还以利用这个获取更多的信任不是?只要咱们不做什么不该做的,皇上也就明白咱们的心思了。”

李邺蹙眉:“可有些事情到底就不方便了。”比如私底下那些动作,就不能再做了。这样一来,虽说看着他更尊荣了,可是事实上也被辖制了。

“他们总不会跟着你进内宅。”陶君兰微微一笑,“若是王爷信我,我这里可为中转之徒。借由内宅妇人之手传递消息,皇上怕也想不到。”

毕竟,一般人家里,男人也是不会将自己所做的事情告诉李邺的,更别提叫妇人参合进来了。可是不得不说的是,若内宅妇人传递起消息来,却是十分方便的。

因为旁人想不到,自然也不会怀疑。而就算怀疑了,也不见得能查出什么。

李邺神色微动,兀自沉吟半晌后才微微一笑:“这倒是个掩人耳目的好法子。”内宅妇人,谁会注意?况且,陶君兰本来每日都要管理中馈,要见管家和不少仆妇,若是用这些人传递消息,倒是便宜。

陶君兰听他这样说,便是知道他已经是动心了,不由得也微微一笑——能帮上他的忙,对她来说着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

“刘恩管着铺子,本就要时常进府里。”李邺微微想了想,便是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而且他素来是做事严谨,倒是也不怕走漏了什么风声。况且,本他也是替我做了不少事。如今交给他,倒是也放心。而且他又是个太监,更方便在内宅走动。”

“你只管安排好,其他的便是交给我。”陶君兰笃定的言道,自信满满。

李邺点点头,心中兀自算计。待到差不多后,忽又想起一事儿,征询陶君兰道:“如今获封亲王,少不得是要进宫谢恩的。只是如今我们还在温泉庄子上,你觉得我们是回京还是不回京?”

陶君兰一怔,连带着往李邺身上浇水的动作也是一顿。皱眉思量半晌,她才道:“若是不进宫谢恩,倒是显得我们有些不懂规矩,太过狂傲。可如今路途遥远,而且你又有伤在身……巴巴的跑回去,叫人觉得咱们实在是功利。”

“也怕人挑毛病。”李邺补充一句。

陶君兰点点头:“倒是个难题。”

李邺叹了一口气:“的确是个难题。我方才也问了宝船太监,不过宝船太监素来圆滑,却是什么也不肯说。”

陶君兰微微挑眉;“他帮了你可不止一回,这一回应该也不至于半点儿口风都不露。”

“这种事情,他又怎么会替我选择?”李邺嘲讽一笑:“他们那些内侍,个顶个的奸猾。”

陶君兰倒是很理解:“毕竟宫里的情况就是那样,谁不怕死?谁又想惹祸上身?谨慎小心也是应该的;。其实我倒是觉得,他们那些人,才是看得最清楚的。”该奉承谁,该效忠谁,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当然,谁最有前途,他们眼睛也是毒得很。

李邺点点头,丢开这些不谈:“宝船太监倒是告诉了我一件事情——父皇将管理宫务这件事情从皇后手里拿走了。交给了庄王和武王的母妃。”

陶君兰沉吟片刻,肯定道:“这样一来,庄王和武王的身份也算是有所提升了。你说接下来换上会不会重用他二人?”

李邺点点头:“不出意外的话,想必是会的。”

他和陶君兰都猜到了皇帝的意思:打破现在的平衡,压制皇后一党。自然,其中也就包括了康王。

“衡国公上了折子请立太子,父皇回绝。衡国公竟是敢当堂逼迫,父皇很是恼怒。”李邺将宝船太监透露出来的那些讯息串联起来:“随后父皇写了圣旨封我为亲王。再然后,皇后旧疾复发,父皇将管宫权力从皇后那儿拿走。”

陶君兰心中微微一动:“你说,皇上会不会根本就是故意的?”

李邺眉头轻轻一皱:“怎么说?”

“衡国公府势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皇后和康王。如今皇上恼怒衡国公,想打压衡国公府的势力,最简单的法子还是先压制皇后。这也是个警告。而皇后素来忌惮与你,尤其是你恢复说话之后。你想,皇后知道你要被封为亲王,会如何?必是坐不住的。而皇后一行动,还未做什么呢。皇上就……倒像是安排好了的。而你,就是那个让皇后蠢蠢欲动满心不安的诱饵。当然,你也是搅乱池水的那一根棍子。”

随着陶君兰说得越多,李邺面上的嘲讽之色就越是明显。待到陶君兰说完,他面上的嘲讽已经是遮掩不住:“是了,这事儿的利益的确是巨大的。如今看来,我这个亲王之名,其中倒是多有水分了。”

“本来你就年轻,若真严格着来,哪里是那样容易的?”为了缓和气氛,陶君兰故意笑道:“别说你如今才三十不到,只怕到了你四十岁,也未必能混上一个亲王呢。”

这么一说,李邺倒是也笑起来:“这倒是,这回也算是我赚了。你说,我那几个皇兄皇弟,这会子该是个什么心情?”

“康王必然是坐立不安的。至于庄王和武王,必然是羡慕的。”陶君兰笑道,促狭的挤了挤眼睛。

李邺笑出声来:“不仅羡慕,怕还不服。那两人,素来就瞧不上我这个没用的二哥,觉得自己处处好过我。”

“没办法,谁叫他们都贪生怕死,不敢去战场上?”陶君兰讥讽一笑:“就算皇上想封他们,也要想得出一个能过得去的理由罢?他们每日只顾享受,做了什么了?”

陶君兰对庄王和武王素来印象就不好——当初在宫里的时候就是如此。起因,大约是在七皇子说了那番话,让她知道了李邺受伤的真正缘故之后吧。

在她看来,纵然李邺再不好,那也是他们的二哥,这样对待自己的兄弟……未免品德有亏。;

第一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