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鸣宫阙- 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陶君兰寒暄几句,便是提出要去太后那看看,要告辞。

袁琼华则是趁机道:“那我送送陶侧妃罢。”

就这么着,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跟着陶君兰走了出来。

二人前后脚出了屋子,又往宫殿门口走去。穿过前庭的时候,趁着四下无人,陶君兰便是问道:“怎么样?太子可有答应你?”

袁琼华摇摇头:“太子一心想将那孩子养在太子妃名下。”

陶君兰沉吟片刻,而后言道:“太子妃对那孩子的态度,你可以悄悄与太子提一提。然后再提醒太子,待到他没了,太子妃和皇后能不能保住这个孩子的地位。若是不能,谁会上位。而太子妃和新太子关系如何。真交给太子妃养,对方是不是会忌惮。从而反倒是害了孩子。”

袁琼华看住了陶君兰,半晌才徐徐道:“以前我便从不觉得你是个柔弱之人,如今我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你的手段。你的确是比我强。”

论聪明,她不如陶君兰,论隐忍,她不如陶君兰,同样论运气,她也是不如陶君兰。所以,她还有什么可不服气的?

若说以前袁琼华对陶君兰是不服气,那么如今袁琼华,却是彻底的服了气。至少,她就从未想过要用这样的方式去说服太子;袁琼华很笃定,这个法子一定有用:这是太子唯一的骨血,太子必定会妥善安排那孩子以后的路。太子不会让那孩子陷入险境。

所以,那孩子不能让太子妃养,更不能让王良娣养。无他,因为他死后,不管是谁接替了他的位置当上了太子,都不会放任王家。

王家……必不会长远了。

袁琼华心里微微有些复杂,有些狂喜,又有些落寞。

“那孩子最多这两日应该就会过了明路,你早做打算吧。”陶君兰丢下最后一句提醒,便是含笑告辞离去了。

今儿的天气是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有太阳就不说了,甚至连风也没有几缕,真真是个让人觉得惬意的好日子。

陶君兰想,或许这是个好兆头,代表了今年会风调雨顺的好兆头。

太后对太子的事儿自然是关注异常的。所以,在见了陶君兰,得只她是刚从太子那儿过来的,太后便是忙问起太子的情况。

陶君兰怕太后担忧,便是只含蓄道:“我也没见着太子,毕竟男女有别。不过看着太子妃她们的神色尚可,所以想来也无大事儿。太后您也别太担心了。”

虽说昨日太后就知道了实情,可是但凡这种事情大约人都会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就比如太后此时大约就是想从陶君兰嘴里听见什么好消息的。只可惜的是,陶君兰纵然心知肚明,却也说不出太后想听的,只能尽量的将话说得平和委婉。

太后听了这话,叹了一口气,然后摇头苦笑:“你又何必再安慰我老婆子?太子妃只怕这会子是如丧考批罢。她只有女儿傍身,没有儿子。太子若真没了,她以后的日子不知多难过。就是皇后,怕也是怨恨她的。更别说太子的那些姬妾了。太子也是可怜,竟是连个骨血也没留下。就那几个丫头,他若去了都没人给他丁灵摔盆的。”

太后这话是大实话。这才是太子妃的真实处境,什么还好的话,都是骗人的。作为女人,丈夫一旦没了,自己又没有儿子,那就好比是天塌了一般。

那种感觉,又会好到哪里去?

见太后这般不好受,陶君兰犹豫了一下,便是将阿武的事儿说了:“其实太子也不是没儿子,太子在外头曾置办了外室,生育了一个儿子。如今已是四个月大了。”

太后闻言先是惊诧,随后就又高兴起来。不过即便是高兴,也没能维持太久,毕竟一想到太子如今的情况,谁还能高兴得起来?

最后太后只感叹了一句:“都是命啊。都是命!”

陶君兰心道,可不是命?太子大约从未想过,出京一趟会连命都没了罢?更没想过,他都当上了太子,可终归还是没能笑到最后。

不过,其实这个时候太子就死了也未曾不是什么好事。至少,对于李邺来说是好事。毕竟兄弟相争兵戎相见着实也不是什么好事儿,而且,将来废太子之后,其实怎么安置太子都是不合适。关在王府里一辈子不叫太子再出来,其实也是有隐患。

死了,便算是一了百了;

从太后宫里出来,陶君兰刚到宫门口就看见了李邺已经等着自己了。拴儿见了她,便是挣扎着要过来——说实话,拴儿的确是有些怕李邺,许是因为相处的时间少,所以不如与她那般亲近。今儿和李邺呆了这么久,已是拴儿的极限了。

陶君兰见了拴儿,之前心里的阴霾也就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只有温情和欢喜。上去抱住拴儿,她笑着亲了亲拴儿的脸颊:“拴儿乖不乖?”

拴儿眉开眼笑的用力点头:“乖!”语气倒是再笃定不过。那副样子,叫人看了就想笑。

李邺在旁边看着,唇角不由自主的便是噙了一丝笑意。待到母子两个亲热够了,他这才出声提醒:“好了,咱们回家去罢。晚上要点鳌山灯,拴儿还想看不想看?”

拴儿自然是想看的,而且想看得不行。

鳌山灯其实就是冰灯,加以彩色绢子以及各色花灯组成,好看是好看,就是费时又费力。所以,一般人家都是不会去做那个的。倒是每年正月初一,城楼之前的空地上,都会提前扎好鳌山灯,专等着初一晚上点亮。

一则是为了祈福,二则也是为了庆贺。久而久之,这便是成了习俗。每年百姓初一晚上出门看鳌山灯,已经成了一个盛大的节目。

端亲王府其实而已是自己可以做个小的鳌山灯观赏的。不过陶君兰觉得太费工夫,而且府里也没多少人,当然最主要是李邺不在。所以也就没叫人弄,因此要看的话,还是只能去城楼看。

不过对于这个,陶君兰却是有些不大赞同:“拴儿太小了,那么多人万一挤着可怎么办?而且晚上又冷。”

最重要的是,她怕遇到刺客。说实话,遇到这么几回刺杀,真是将她吓坏了。她如今一出门,便是总担心会不会遇到刺客。说是有些草木皆兵也不为过。

李邺笑道:“不妨事,我带着他去城楼上看,那儿视野好,也暖和。护卫也是十足,不用担心。”

陶君兰这才放心了。只是想着皇帝也在,便是又道:“拴儿没个轻重,万一冲撞了皇上,闹得大家心情不好就不好了。到时候你看着他点。”

“今年父皇不去看,让我代为主持。”李邺却是如此言道。

陶君兰一惊,随后看了李邺一眼,见他一脸淡然,这才慢慢的自己也镇定下来。这个不是祭天,想来也不算十分要紧,让李邺代为主持,大约也是不要紧的。

“我听宝船太监说,父皇在服用丹药?”上了马车后,李邺便是如此问了一句。

陶君兰点点头:“这事儿太后也与我说了。我也叫刘恩打听了这事儿,只是那谷道人的底细却是查不出来。”

李邺笼着眉没说话,却是轻叹一声。

陶君兰明白李邺叹气是为了什么。丹药一途,从来都是虚无缥缈,若是真有用,那怎么不见之前的皇帝因服用了丹药返老还童或是延年益寿?反倒都是没什么好结果。;

第一卷 第566章 喜丧

正月初六,太子卒于东宫。年二十又八。育有四女一子。

太子死的时候是半夜,听见丧钟陶君兰和李邺一下都是惊醒过来,面面相觑之后,李邺徐徐言道:“太子没了。”

陶君兰“嗯”了一声之后,忽然就发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又沉默片刻,她便是下床去取衣服准备帮着李邺换上:“这会你应该就要进宫去罢?”

太子没了,宫中自然是要操办丧事的。皇帝不可能亲自操持,所以作为兄弟李邺自然是要进宫帮忙的。至于她和拴儿,则是可以等到明日一大早再进宫去祭拜吊唁。

李邺应了一声,似乎有些走神。陶君兰见状,也就没再和他说什么。这种事情,或许他也是需要时间消化罢。

待到送了李邺出门,陶君兰重新躺下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了。只是却是也不愿意起来折腾,便还是躺着。

其实太子回到京中才死了是好事儿,否则的话,死在外头了,到时候李邺反倒是怎么也洗刷不清楚了。毕竟,虽说端亲王府一直没表现得太过和太子竞争,可是明眼人都是看得出来端倪的,所以若太子死在外头,只怕不少人都要觉得这是李邺所为。

太子这么一死,就是皇后那头也是没有理由继续蹦跶了——儿子都没了,还有什么可蹦跶的?如今皇后大约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阿武身上才对:阿武毕竟还那么小,要长大‘成’人却是要费不知多少功夫。

而且,作为太子唯一留下的儿子,皇后大约也很怕有人对阿武下手吧?

按理说,对于皇后她是该同情的。甚至同为母亲,她也很清楚皇后对太子的疼爱之心。只是,她一想到皇后做的那些事情,就生不出任何的同情来,反倒是觉得……活该和报应。

是的,报应。以皇后做的那些事情来说,这点报应还算是轻的了罢?

及至天亮,陶君兰这才起身穿戴。因是吊唁,所以自然得穿素色的衣裳,就是首饰也是一应除了金的和宝石的,只有银和玉的可用。即便是如此,也应当尽量简单。

就是拴儿,也是穿了一身靛蓝的袄子就作罢,除了一个长命锁之外,什么也没多戴。

拴儿自然是不懂得什么叫死了,陶君兰只在马车上教他:“一会儿见了人,你也别笑,别人逗你,你也是不能笑,知道了吗?我磕头你就跟着磕头。”

拴儿似懂非懂的点头。不过陶君兰却是不大担心:纵然拴儿做错了什么,一个小孩子那也是没人计较的。关键是,也没有人有功夫在这个时候去计较。

皇后已然是病了——据说昏厥过去几回,如今连床都下不得了。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是以陶君兰也不曾见到皇后。太子是储君,自然是在东宫停灵的。太子妃王良娣,以及袁琼华都在此处跪灵。当然,太子的其他姬妾也都是在此处。不过身份不高所以也不像是太子妃她们那样跪在那儿给前来吊唁的人还礼。

陶君兰带着拴儿上前去给太子上香磕头,待到尽了礼数之后这才看向太子妃等人,轻声劝慰道:“你们也节哀罢;。太子已去,可孩子还小。以后好好抚养着孩子,也让太子能放心去。”

这不过是客套话罢了,可是却是显然勾起了王良娣的伤心事儿,王良娣的眼睛再次红了,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袁琼华也伤心的用帕子擦眼睛——不过陶君兰心里觉得袁琼华应该是半点不伤心的。

倒是太子妃表现得最为淡定,抬起眼皮看了一眼陶君兰,太子妃唇畔甚至露出一个若有似无的笑意,随后才听得太子妃道:“多谢陶侧妃的劝慰。太子在天有灵,想来也是如此盼望的。”

陶君兰点点头,也没再多说,只在女官指引下寻了个位置跪下了。太子作为一国储君,虽说比不得皇帝,可是她也是要来跪灵的。当然,也不必太久,意思意思也就罢了。

拴儿被陶君兰拘在身边,不许他乱走。

不多时其他人也陆续来吊唁。比如三公主四公主等。

让陶君兰觉得可笑的是,三公主和四公主居然都忽然对她转变了态度。上了香之后主动到了她身边寻了个位置就不说了,更是居然压低声音和她说起话来。

“说起来,这也都是命。”四公主低声道,“二嫂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太子从来都是没受过什么委屈,当上太子也是轻易。可谁曾想,竟是突然没了。所以说,这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有安排的,该谁的便是谁的。”

说完这话,四公主甚至冲着陶君兰浅浅一笑,带了一丝丝的讨好奉承。

四公主从来就不是个善于隐藏自己情绪的人,陶君兰早就知道。所以她皱了皱眉——太子刚去,丧事都还没办完呢,四公主就迫不及待的和她交好起来,存的是什么心思谁不明白?只是四公主这样不遮掩,反倒是叫人看着还连累了她的名声。

陶君兰自然不会觉得高兴。

三公主也插话进来:“拴儿还这么小,哪里能跪得住?还是叫人带出去玩耍罢?”倒是一副关切的样子。

拴儿自己却是不乐意,反倒是紧紧攥住了陶君兰的袖子。陶君兰心里不耐,便是淡淡的开口言道:“给自己的大伯跪灵,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纵然小,这些孝道礼仪规矩也都该学起来了。不然别人该笑话咱们李家身为天子之家,竟是如此无规无矩。”

三公主四公主听明白了陶君兰这话里的意思,当即便是都脸上有些讪讪。四公主正待发怒,随后却是被三公主拽了一下,于是只得闭上嘴不言语了。

陶君兰心头冷笑,却不再理会这两人。如此急功近利,又如此不懂遮掩,真怪不得这两位公主在哪里都不讨人喜欢。

一时武王妃和庄王妃也是过来了,三公主四公主倒是又找到了话题,凑上去和那两个一处说话去了。

八公主行礼完毕后,环视一圈最后才瞧见了陶君兰,当即就过来了。路过武王妃和庄王妃时,八公主明显的轻哼了一声。

待到八公主跪下,陶君兰就问她怎么回事儿。

八公主叹了一口气:“你没听见,人家在说你呢;。你且看着罢,再过几****的名声都要被她们坏了。”

陶君兰一笑,满不在乎道:“是吗?想来要不了几日,她们又该巴结我了。到时候才是打脸呢。”

这话是实话——太子没了,下一个太子会是谁大家心里都有个思量。今儿三公主四公主上来套近乎,不就是为了这个事儿?

若不是碍着场合不对,八公主倒是险些“扑哧”一声笑出来。依照她对三公主四公主的了解,显然这事儿是她们是绝对做得出来的。

“好了,让拴儿意思意思也就得了,小孩子哪里真能跟着一起熬?叫人送去太后那儿罢。”八公主低声言道,亲昵的捏了捏拴儿的脸,故意逗他:“拴儿怎么不叫我?一点都不乖。”¨。电子书 ZEi8。COm电子书 。电子书 。电子书¨

拴儿忙辩解:“刚才我就叫了,八姑姑没听见。”

陶君兰看了一看四周,摇头道:“好歹再坚持一会。”等到人都来的差不多了,再将拴儿送过去太后那儿也不迟。

再则,她也是真的想让拴儿好好学学礼仪规矩,人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