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鸣宫阙-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不是顾惜进宫着实日子不长根基太浅而且不可能有子嗣,不然的话,众人只怕不少人都要生出针对心思来。而且现在情况特殊,反而大家看着倒是随后又松了一口气,甚至有人开始忍不住盘算,是不是该和顾惜交好,这样以后万一惹怒了皇帝的时候,好歹还有人忙着求情。而且还有用。

陶君兰则是想:如今宜妃没了,四妃之位空出来一个,想来顾惜是要顶上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趁着这次机会帮着英嫔升一升份位……答应八公主的事情拖了这么久没办好,她的心里着实是有些不好意思。

而且,想起李邺关于灯油的那一说的话,陶君兰心里更是觉得这事儿必须尽快成了才好。其实,此时就算不成,陪葬名单最后还是由李邺来拟定的,李邺大可以勾去英嫔就是了。

只是她心里到底觉得还是该将这事儿办成了才对得起八公主。

正思量着这个事儿,冷不防的皇后却是开了口:“臣妾最近身子不适,只怕没法子主持宜妃的丧仪。为了保证事情办得妥当,臣妾想着是不是另外交给其他人去办?皇上您觉得谁合适?”

“淑妃和静妃之前的代管宫务不是很好?就她们罢。”皇帝深深的凝视了皇后一眼,倒是也没多说什么,只淡淡的如此说了一句。

淑妃和静妃顿时脸色都是一变,几乎是下意识的便是异口同声的推脱道:“臣妾资历尚浅,又不曾办过此事,只怕不能担当。”

皇帝冷冷的扫了二人一眼,不过淑妃和静妃却都是坚持住了没敢松口。这事儿说真的谁也不敢揽着,毕竟皇帝如此厌弃了宜妃,万一将来事后想起来后悔,连带着办丧事的人一起迁怒了怎么办?

不怕万一,就怕一万。

皇帝沉默下来,气氛也是随之压抑起来。

最后开口的还是顾惜:“臣妾有个建议,不知皇上怎么看?要臣妾说,其实皇后娘娘身子不好,与其让静妃和淑妃娘娘二人去主持宜妃娘娘丧仪,不如让太子妃去。太子妃将来横竖也是要接管宫务的,先练练手也是情理之中。而且也更合情合理。”

陶君兰看着顾惜,心中忍不住想:顾惜这是在帮她还是在害她?

不过她也来不及多想,皇后便是也点头附和道:“庄嫔这个建议倒是十分好,方才臣妾没想到,如今想到了倒是觉得这个法子才是最合情合理的;。皇上您看呢?”

皇帝点点头,有些敷衍道;“那就这般罢。事情交给太子妃来办。”

言罢,皇帝又问:“什么时辰?”

宫人忙答了。顾惜便是提醒皇帝道;“皇上该回去服药了。臣妾服侍皇上回去?”

皇帝点点头,站起身来,顾惜则是忙上前去扶住皇帝说是扶,倒不如说是皇帝拉着顾惜的手更合适。而且,皇帝那种宠溺的神态更是叫一众妃嫔红了眼睛,只觉得嫉妒非常。

可摸着心口说句实话,陶君兰却是只觉得年轻貌美的顾惜站在皇帝旁边,却是越发的将皇帝显得老态毕现,不仅容貌衰老,就是那一头花白发色也是格外显眼。尤其是两人交握的手,一只白嫩如玉,另一只却是青筋隆起皮肤松弛,更有些老年斑隐约浮现。

不知道皇帝低头看见这一幕的时候,会不会觉得特别的恼怒?

陶君兰忽然有些明白了皇帝为什么对长生如此执着了。除了对权力之外,还有不甘心不甘心就这么老了。尤其是他的女人们一个个还貌美如花的情况下。

换做是谁,也不会愿意这样老去。

陶君兰忽然又反应过来:顾惜说的服药,或许说的就是丹丸。这么说来,顾惜是知道皇帝服用丹药的可顾惜非但没有劝说皇帝,反而服侍皇帝服用丹药。

怪不得太后会失望。会对顾惜那样的态度。顾惜是知道太后为了劝说皇帝费了多大的功夫的,可是……

陶君兰已经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所以她干脆将这些情绪都压下去,开始思量该怎么替宜妃办丧仪。

作为妃位,怎么办丧仪自然也是有定例的,所以也用不着太头疼。

可关键是皇帝对宜妃的态度办好了也不是,办不好更不是,怎么把握住这个度,却是最难的。

陶君兰正想着,皇后出声道;“都散了罢,太子妃好好办这事儿,若有不懂的,再来问我。我累了,你们各自散了罢。这事儿谁也不许在背后议论此事,更不许传出去!”

众人唯唯诺诺的应了,心里都嘀咕:这种事情谁敢议论?别将自己连累进去!

陶君兰从皇后宫中出来,想了想便是低声吩咐宫人;“去宜妃宫中瞧瞧情况。”既然要办这件事情,那么她就尽快的办好。这么热的天儿,宜妃也是不适合一直安放在那儿的。还有九皇子,如今也不知道如何了。

说起来,她倒是真有点儿替九皇子担心:没了宜妃,他还不知道被怎么安排呢。那么大的孩子,刚学会说话喊娘,也会伤心了。宜妃突然没了,九皇子不知该多难过。

《+》;

第一卷 第630章 丧仪

好在宜妃虽说没了,又是被皇帝幽禁着,底下倒是也没敢怠慢。免费小说门户人是穿戴齐整了放在床上,妆容俱是妥帖。身上穿着封妃时候的大礼服,精致又华丽,头上戴着宝冠,若不是合着双眼,倒是看上去和平日没什么不同。

宜妃死得算是十分安详了。

陶君兰侧头问宜妃的大宫女:“宜妃是什么时候没了的?怎么没了的?”

“奴婢墨香,回太子妃的话。宜妃娘娘是今儿一大早没了的,昨儿夜里娘娘不许我们伺候,自己睡的。今儿我们进来一看,就已是这幅情形了。不过当时娘娘身子尚且温热,所以应是走了不久。”那大宫女倒也是个有情有义的,说着说着竟是红了眼圈。

陶君兰先前以为是宫女给宜妃穿戴的,却没想到竟是宜妃自己准备好的。看来,宜妃竟还真是自己坦然赴死的。当下她心里便是忍不住有些古怪的情绪:难道她冤枉了皇后?

“不过,昨日皇后娘娘派人来送过东西,宜妃娘娘和那宫人说了几句话,似乎还从那宫人手里接过什么东西。”墨香哭道,说着就跪下了:“娘娘一定是被皇后娘娘害死的!”

墨香这话声音太大,吓得陶君兰忙四下里看了一看,随后才训斥道:“这话也是你能浑说的?”事情已是这般了,再闹出什么事端来,那可不得了。

不过,听了墨香这话之后,陶君兰却是反而忍不住古怪的想:到底还是没猜错。宜妃也没猜错,果然是皇后。

算起来,宜妃早有预料,显然也是做好了准备的。否则,也不会如此坦然赴死。

出了一回神之后,陶君兰便是吩咐墨香:“这话以后对谁也不能说,知道了没有?宜妃这般死了,不是想你们给她出头,而是想保全她的孩子。”说完这话之后,她便是看着墨香的神色。

若是墨香知道阿武的事儿,那么自然听得懂她这话,若是不知,大约也是就会认为那是九皇子。

墨香的神色微微一怔,随后便是凝重起来,三下两下忙抹了泪,虽还在哽咽却也是应下:“是奴婢一时糊涂了。多谢太子妃提醒奴婢。”

“宜妃的丧仪由我来办,这件事情我会尽量办好。只是你们”陶君兰有些歉然的看了一眼墨香。

按照规矩,主子死了,身边服侍的宫女太监也是要陪葬的。墨香作为大宫女,更是当仁不让。

墨香显然也是知道陶君兰是什么意思,当即居然微微一笑冲着陶君兰行礼:“奴婢早就做好了准备。待到宜妃娘娘丧仪成了,奴婢自然也就跟着娘娘一起去了。奴婢知道太多,就算不跟着娘娘去,也一样是个死。”

皇帝也好,皇后也好,都不会留着她。现在没发作,不过是想留着体面罢了。

陶君兰微微一怔,随后心里轻叹了一声:这个叫做墨香的宫人倒是看得通透,竟是半点害怕和迟疑也没有。显然是一早就想好了。

可正因为如此,她却是越发的觉得不忍心。

“罢了,我去看看九皇子罢;

。”陶君兰不忍心再去看墨香,便是如此言道。事实上,这也本是她来这里的最大目的。

待到回了端本宫的时候,陶君兰却是将九皇子也带上了。小孩子眼睛干净,总不好一直留在那儿。可是其他人陶君兰觉得交给谁也不放心,所以只能自家先带回来。至于皇后那儿,她也是只派人过去知会了一声。

九皇子交给皇后,大约是死路一条。可其他人,这会必然是不肯接受的。毕竟九皇子在皇帝那儿,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膈应了起来。况且,这么贸贸然她做主交给其他妃嫔先养着,也是不合适的。

好在端本宫本来就有几个孩子,抱回来说有个伴儿免得九皇子伤心也是合情合理。

陶君兰觉得九皇子大约也是真知道伤心的,抱着他离开宜妃宫中的时候,九皇子哭得撕心裂肺,挣扎得厉害。若不是他的奶娘还在,只怕他真是哄不好。

红螺却是忍不住埋怨陶君兰:“太子妃也忒心软了一些。您这么抱回来九皇子,却是给自己惹了多大的麻烦?”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总归是条命,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受罪罢?本来他就是无辜的,若是我再不帮一把,那我于心何安?”况且还有宜妃托付在前。

宜妃这么一死,没牵扯出阿武,以后阿武便是彻底的安全了。她和慧德太子的事情,也算是就这么结束了。只要没有知情人提起,日后自然也不会再有人怀疑什么。所以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也就是九皇子了。

李邺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倒是也没说什么,只是一笑:“你总归是心善了些。不过既然抱回来了,就好好养着罢,说起来他也是无辜受累。”

陶君兰点点头,却是又有些犯愁:“也不知道九皇子以后怎么安排,想来应该不会养在我这里罢?”一直养在她这里,也不像话。

“没人接手的话,提前单独分个宫殿住着就是了。”李邺和煦的笑着替陶君兰将头上多余的发钗都拿下来:“横竖服侍的宫人一个不少,有没有名义上的母妃都是不打紧。”

在宫里别说养母,就是生母也不见得就亲自带过孩子几次,和孩子见了多少面。所以在李邺看来,九皇子不再要什么养母也是不打紧。反而还乐得轻松。

“最近朝中有些不稳定,我有些担心武王那边。这么久没消息传回来,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李邺叹了一口气,渐渐收敛了笑容:“内宫这头你自己多小心。我怕是有时候顾及不到这头。”

陶君兰点头应下:“你放心罢。端本宫这头我会照应好的。”

“宜妃的丧仪也不必太隆重,勉强有个体面就好了。现在不适合大办。”李邺继续言道,颇有些絮叨的味道。

陶君兰“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然后看着李邺道:“你这般倒不像是一国太子,反倒像是个嗦的老妈子。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儿,哪能什么都不懂?”

李邺讪讪摸了摸鼻子,口中辩解:“不过是白嘱咐你一句。”

随后又有些恼羞成怒:“不识好人心,看来我得好好教训你一番才是;!”说着扭住陶君兰的肩膀,低头就亲了下去。

待到“惩罚”完毕,陶君兰便是气喘吁吁双颊泛红了。

因了给宜妃办丧事,所以陶君兰才算是知道了为什么宜妃会被幽禁有人举报了宜妃给皇帝下毒,且和侍卫私相授受。

陶君兰也这才明白了为什么宜妃要“畏罪自尽”。因为私相授受并无证据,只是有几次宜妃撇开人私底下离开了一阵子,或是和侍卫宫人说话什么的。

不过至于下毒,那却是正儿八经的事情了。听说是翻出了证据来昔日留下的一包药粉,经过验毒之后却是一种能叫人心情亢奋愉悦的毒药。说是毒药,是因为这种药粉长期服用之后,会导致人神思匮竭,心血不足。且有些微的成瘾性,虽说不严重,可也足以影响人做些决定了:比如留宿还是不留宿。

皇帝知道这个之后,再一联想自己当初对相貌不算出彩也无什么特殊过人之处的宜妃十分迷恋,登时就是大怒。

不过好歹顾念着九皇子这才没立刻给宜妃定罪。当然,也是因为私通之罪并未曾有证据的缘故。而宜妃死后皇帝发火,则是有宫人言之凿凿的说曾看见了宜妃和个侍卫亲密说话,又钻入小树林中许久。

只是那却也是年代久远的事情了。和怀上九皇子的时间并不吻合。不过即便是如此,皇帝还是忍不住怀疑了。而且还迁怒了皇后,觉得是皇后管理不严所致,枉为后宫之主。

这样看来,陶君兰却是越发的肯定这事儿必然是有人在后头设计不然的话真查起来怎么会只查到宜妃对皇帝用药和与侍卫亲密?

陶君兰觉得就算是真被人看见了宜妃和侍卫打扮的人亲密,那侍卫也必然是慧德太子假扮的。这么一番查下来,说白了只是宜妃多了罪过,可是却半点没牵扯到慧德太子和阿武。

所以,不是皇后又是谁?皇后这样做的目的也很明确:无非是想永绝后患罢了。

宜妃坦然赴死,也未曾没有保护阿武和九皇子的心思否则她也不会一早就来求她保下九皇子了。

以了皇帝的态度,所以宜妃纵然身为妃位可丧仪还是显得太过简单了一些,好在如今朝廷事情颇多,国库也不甚充盈,所以倒是也能说得过去。只是让人寒心的是,宜妃这么一去,竟是没有几个人前来吊唁。直到送宜妃棺椁出宫那日,也不过是来了英嫔等几个低位份的人来充场面。

就这,还是英嫔看在九皇子可怜的份上叫的人。

让陶君兰意外的是,顾惜却也是来了。袁琼华也是带着阿武来了袁琼华是以昔日到底主仆一场,念着情分的缘故来的。至于带上阿武,想来也是想着让阿武送自己亲生母亲最后一程的心思。

顾惜也没凑上前去送宜妃最后一程,反而是到了陶君兰跟前问起九皇子来:“九皇子这几日可好?听说哭闹不休?”

(趁着现在有双倍月票,大家可以先把手里的月票都投给阿音,这样可以积累双倍的月票,有双倍加更哦~虽说要先欠着,可是等到一次性补上来,一定会让大家看爽的。)

《+》;

第一卷 第631章 挑衅

陶君兰心里纳闷,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只是笑道:“哭闹不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毕竟他的母妃没了,他伤心也是正常的。|經|典|小|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