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鸣宫阙-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后也愣住了,深深的看着陶君兰。似乎全然没想到陶君兰竟然会如此轻易地就答应了这件事情。而且还是这么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当下心中忍不住主意:莫非还正中她下怀了?莫非她一开始就不想再继续留在德安宫了?

不过虽然仍旧在震惊当中,可是太后已经在思考这件事情的可行性了:其实也不是不可以。虽然邺儿未必就会愿意,可是陶君兰这个丫头,还是挺让人稀罕的。放在身边,想必也很省心,还能陪她说说话,帮着她抄经文。最主要的是,到底这丫头以前是大家千金,陶致勿虽然犯了事儿,可是却还是为朝廷做了许多贡献的。陶致勿是死了,可他留下的女儿,若是能照拂一下,也是不错的。正好让群臣看看,天家的仁慈……

不得不说,太后就是太后,这么一件小事儿,就已经联系到了天家的形象上面。

“听说你还有个妹妹和弟弟?”太后于是又问道。既然要仁慈,那自然是不能只仁慈在一个人身上。

陶君兰心中一跳,只觉得惊喜,当下忙不迭的应声回话道:“是,奴婢还有个妹妹,也在宫中当差。另外,还有个弟弟,流放出去了。”

“你弟弟也就罢了,你妹妹却是在何处当差?”太后思忖:陶致勿的儿子是先皇下旨流放的,自然不好免罪,不过两个姑娘倒是都可以照拂一二。况且,也不费多大的事儿。将来差不多年纪了,让人寻个殷实的人家嫁了,自然也就妥帖了。

陶君兰按下心中惊喜,竭力的保持镇定:“在后宫一位主子娘娘那当差。”

太后了然的点点头。既然在后宫中当差,也不是什么苦差,倒是也不必再调进永寿宫了,回头只让那妃子过来一趟,提点几分也就罢了。不过这陶君兰么,倒是有些不好处置了……真要调入永寿宫,只怕邺儿是不情愿的……那孩子本来就已经够可怜了,若是再让他为这个不痛快,那也让人狠不下心……

“其实,你父亲犯的事儿已经有了定论,也和你没关系。况且,司帐女官本来也是宫女里头选出来的。不若我破例一回,将你也提上来如何?”想来想去,太后还是觉得这个法子最是两全其美。“你放心,将来等进了王府,邺儿的妻子过了门,我再做主让他们给你个体面。决不至于让你受了什么委屈。你本本分分的过日子,将来再有个子嗣,一辈子也就圆满了。”

太后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虽然到底说是罪臣之女名声不大好听,不过也没关系,邺儿那身子,将来也就是个闲散王爷的命,对他影响不大。反而厚待陶氏的话,还让人觉得他温厚待人,将来也能留个好名声。况且,陶氏没有娘家,也无什么人撑腰,将来也只有依附了永寿宫才能过得好。倒是极好拿捏的……

越想,太后就越是觉得,这件事情实在是件不可多得的好事。当下笑吟吟的看着陶君兰,已经是做好了准备接受陶君兰的谢恩。;

第一卷 第76章 拒绝

陶君兰却是完全被太后的提议给惊住了。她原本以为太后经过上一次已经打消了念头,可是没想到,太后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她当然也看得出来,太后显然并不是开玩笑的,而是认认真真的。

而且更明显的是,太后是觉得这件事情是极好的事情的。那种神色,似乎已经笃定了她根本不会拒绝,肯定会选择同意。太后提出这件事情的时候,也许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拒绝这个可能性。

陶君兰觉得口中有些发干——倒不是因为欢喜,而是觉得紧张。说实话,她是相信太后说的,不会让她受欺负的话。更相信,如果她真的答应了,二皇子也会厚待她。可是,这些种种,却都不足以说服她答应。若是她愿意,上一次就可以答应了。又或者,在二皇子说出那句话的时候,不选择逃避。

她的迟疑终于还是引起了太后的关注,然后使得太后深深的拢起了眉头。太后不明白,这样好的事情,怎么陶君兰还迟疑了起来。

不过,太后还是没问一句,而是选择了耐心的等待。

死寂一样的沉默。陶君兰始终无法说服自己选择答应这件事情,更不敢开口拒绝。从刚才太后面上欢喜的神色来看,只怕她拒绝了的话,会引起太后的雷霆震怒吧?或许太后现在看上去是慈祥无比的,可是太后果真就是个慈祥和蔼的人?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触怒太后,到底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陶君兰说不清,却是我清楚的知道,这样的事情不能做。

所以,既不能违心答应,更不好开口拒绝,她就只能选择沉默了。

半晌,太后终于不耐烦了,缓缓开口语气发冷:“看来,你这是不愿意了。”

陶君兰毫不犹豫的跪下了,然后以额触地,只道:“奴婢愿意伺候太后,求太后成全。”此时此刻,也唯有这个说法,既不会显得拒绝的话太过生硬,也不会让太后觉得太过恼怒。

“邺儿有什么不好,你竟是如此不愿意?”太后的语气极其不好,似乎离暴怒只有一线之隔:“上一次你用罪臣之女这个借口拒绝了这件事情,这一次,居然又拒绝了;!看来,你果真是看不上我们的二皇子了。真瞧不出来,陶致勿倒是生了个眼界高的女儿。我就不信,你还能找到比邺儿更好的归宿?”

在太后看来,二皇子除了不会说话之外,根本就没有缺点。所以,陶君兰的拒绝,根本就是嫌弃二皇子不会说话。而且,话又说回来,哪怕二皇子是个丑八怪,没有半点优点,那也是皇家的人!既然是皇家的人,那么自然是容不得有半点嫌弃和鄙夷的!鄙夷二皇子,看不上二皇子,不就等于是看不上皇家?可不是眼界太高了。

太后已经下意识的认定了,陶君兰之所以不愿意,怕是想另寻高枝,想找更好的路。陶君兰这样的行为,自然让太后喜欢不起来。所以一时之间,看着陶君兰的眼色都有些变了,更不愿意去想什么那是陶致勿的女儿,天家的仁慈了。

此时,若是陶君兰敢承认了的确是看不上二皇子,只怕太后就能立刻将她赐死,或者让她生不如死。

陶君兰在听到“陶致勿生的女儿”时,忍不住狠狠的颤了一下。这一刻,她是真的害怕了。倒不是自己怕死,而是怕连累弟弟妹妹。陶家就这么一点根基了,不能再有任何的闪失了。所以,陶君兰是真的觉得怕了。她心里明白,若是她不能给太后一个满意的解释,只怕这事儿就是无法善了的局面了。

陶君兰甚至有些动摇了,或许,她就不该想着自己,而是该答应。若是答应了太后这件事情,以后弟弟妹妹那儿,想必太后也会多少给予一点照拂吧?这对陶家来说,是极好的事情。她不该任性的拒绝的。

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一开始就做了这样的事情,此时她也不打算去后悔什么了,而是脑子里飞快的运转着,想着该如何给予太后一个满意的解释。

太后冷冷的看着陶君兰,并不是很耐烦的等着。

陶君兰心里明白,这恐怕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深吸一口气,陶君兰抬起头来看向太后。毫不避讳的和太后冷冷的目光对在了一处。然后徐徐的开口了;“奴婢并不是看不上二殿下,更不是想攀高枝。相反的,奴婢心里很清楚,这世上再没有比二殿下更好的归宿。奴婢很喜欢二殿下,甚至也是做梦都想有这么一个人做奴婢的夫君。”

太后冷笑:“那你为何还拒绝?拿哀家开玩笑不成?”连哀家都出口了,太后显然是动了真火,也不打算将此事善了了。

“奴婢不敢。”陶君兰摇头否认,鼻子一酸落下泪来,却还是诚恳的和太后对视:“奴婢之所以拒绝,是因为害怕,是因为这份喜欢。”

太后眉头皱得越发的深了,而且,也越来越糊涂了。这人口口声声的说着喜欢,可偏偏又竭力的拒绝,真让人闹不明白。不过,太后自己都没发现,到底她还是被陶君兰诚恳的目光给打动了,不由自主的收敛了怒气,开始专心的去听陶君兰所说的每一句话了。

陶君兰此时已经控制不住情绪,眼泪大滴大滴的从面上滑落,声音也带上了微微的哽咽;“正是因为喜欢,所以才会在意,才会计较。奴婢自幼读诗,一直羡慕诗中所说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境地。奴婢也羡慕奴婢的母亲,因为父亲一生没有纳妾,连通房也不曾有。奴婢母亲曾被称为妒妇,可奴婢问母亲的时候,母亲却从不在意,反而笑着对奴婢说:若是能一辈子只守着我一个妻子,那我做妒妇又有什么要紧?只要自己过得快活,那才是真正要紧的;。奴婢之前不懂,可是奴婢现在却是渐渐明白了。”

微微哽咽一下,陶君兰不得不停下来换了一口气:“喜欢一个人,在意一个人,是真的容不下他身边还有另外的人。就像眼里无法容纳沙子,勉强放进去了,也只会痛苦罢了。奴婢心眼很小,奴婢和奴婢的母亲一样,容不下别人。奴婢心中有妒忌,奴婢无法做到与人共享!所以,奴婢才不敢答应太后您的提议。因为奴婢害怕,怕将来承受不住这种痛苦!怕因为这种痛苦,而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情来。到时候,奴婢自己都会嫌弃自己的。”

深吸一口气,这一次陶君兰重重的将头磕在了地上,声音毅然:“求太后成全!”

太后已经完全的愣住了。她怎么也没想到,陶君兰给出的理由竟然是这个。这样的说法,几乎是明摆摆的在告诉世人,她陶君兰女德学的并不好,完全称不上一个淑女。

可是,偏就是这样的理由,却是一下子撞在了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让人忍不住心头发酸起来。

妒忌吗?太后情不自禁的微眯了眼睛,然后在心底“呵呵”的笑了。是了,妒忌。一直就是皇后的自己,是没有资格去妒忌的。自己比谁都明白,女子的贤良淑德是多么重要。自己主持选秀,替丈夫迎来一个有一个鲜亮的女人,来服侍自己的丈夫……按说,这是身为皇后最基本的东西,可是自己心里当初就真的是心甘情愿,没有一点不痛快和妒忌吗?

当然……不是。就像是这丫头说的,越在意,就越容易妒忌。除非,是完全的不在意,唯有那样的话,才会一点儿也不妒忌吧?

太后不得不重新审视起陶君兰来。而此时,陶君兰依旧保持着额头触地的那个姿势,说不出的虔诚和可怜。更甚至,太后都看见了地上那一小滩的水痕。而那一直在抽动的肩膀,更是说明了此时陶君兰忍耐得有多么辛苦。

“其实,邺儿也很喜欢你。”太后放缓了语气,试图说服陶君兰:“就算没法给你更高的地位,可是肯定会对你极好的。再说了,人这一辈子,哪有全然平顺的时候?纵然难受,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一辈子很长,慢慢的也就熬出来了。”

这番话,全然就是一个长辈对着晚辈的谆谆之言了。也无比透出了太后此刻的善意和怜惜。当然,这番话也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说的,且十分的有道理。毕竟,谁能一辈子都称心如意?自是不可能的。所以忍耐痛苦,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太后的好意,陶君兰完全体会得到,也无比的感激。只是……若她真的能够忍耐这些,她又不会如此选择了。

所以,陶君兰最终还是深深的拜下去:“太后,奴婢有自知之明。奴婢承受不住那样的痛苦,所以,奴婢不敢选择这样的路!”

太后又是气恼又是愕然,还有些无奈:“那你就宁愿选择这样,再不给自己一次机会?你就愿意这样伤邺儿的心?他并没有对不住你的地方吧?”说着说着又微微有些恼了;“还是说,你到底是觉得他不足以让你心甘情愿的去忍耐这些痛苦?”

毕竟二皇子才是太后的孙子,所以太后理所当然的偏向了二皇子。不过经过了方才陶君兰的一番肺腑之言后,到底太后还是无法对陶君兰太过苛责和迁怒了。;

第一卷 第77章 考虑

陶君兰缓缓摇头,“太后,奴婢方才所言,并无半点虚假;。若说真有什么不好的,那也是奴婢不好。奴婢配不上殿下,是奴婢不足以让殿下对奴婢有任何的在意。殿下更没有任何对不住的奴婢的地方。”

“可你这样,分明就是在让他伤心。”太后拢着眉头,有些无法理解:“又是何苦呢?”

陶君兰仍是摇头:“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或许今日觉得难过,觉得过不去了。可是等到时光流逝,再回头来看。便能知道,这世上是真没有过不去的坎的。再难受,最终也会平复,再舍不得,渐渐也就淡忘了。再喜欢的,时间长了,也就慢慢的不在意了。与其将来痛苦,倒不如今日狠心一些,短痛一回。奴婢是这样,殿下必然也是这样。殿下将来身边会有许多人,并不差奴婢一个,所以,迟早殿下会忘记奴婢的。”

说到忘记二字的时候,陶君兰只觉得自己的心脏都微微的抽疼了一下。更是无比的怅然和失落。不过她很快就将这种情绪压了下去,自嘲一笑:“不过,说到底也是奴婢自私了。”

陶君兰这么一说,太后倒是觉得斥责的话已经说不出口了。一时之间看着陶君兰,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听了那么一番话,再要狠心的处置陶君兰,太后觉得自己是做不到了。可是不处罚吧,又觉得心里气的慌。哪有人将妒忌说得那么光明正大的?可偏偏还让人气恼不起来。

最终太后叹了一口气,挥手示意陶君兰可以退出去了:“这事儿我想想。你也再想想。若你想通了,随时过来即可。”

陶君兰下意识的心里便是冒出一句:怕是想不通了。不过这话可不敢说出来,最终只幽幽叹着应了一句:“是。”

从永寿宫出来的时候,陶君兰脸上的泪痕都还没干。不过这一点却是她许久之后才发现的。怪不得方才永寿宫的宫人都用一种怪异的目光看着她。

陶君兰有些窘迫,忙掏出帕子来使劲的擦了擦。可是方才哭得那么厉害,脸上早已经全是泪痕,此时哪里还擦得掉?若不是刚才出来还有些恍惚,她怎么也该洗把脸再出来的。就这么没头没脑的冲了出来,自然就成了这么一副狼狈的样子。见了,也不知该如何想……

而且,就这么回德安宫的话,也是不妥当。青姑姑肯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