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宫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鸣宫阙-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君兰的。

陶君兰被看得有些不自在,红了脸嗔怪:“喝汤就喝汤,看我作甚?”

李邺低下头去,唇角的笑意却是不曾消散半分。而夹了一筷子的菜,也是顺手就放进了陶君兰的碗里。

陶君兰一怔,看着碗里的菜,心里竟是有点复杂。半晌,她幽幽轻叹一声,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是满脸肃穆:“今儿皇后派了身边的宫门来见我了。”

李邺闻声抬头,眉头已经是拢起。沉吟片刻后,他才问:“是谁?”

“唤作采鸢的。”陶君兰轻声答道,也将自己和采鸢的关系说了:“与我也算旧相识。当初在浣衣局的时候,我们是住在一个屋的。”

“嗯?”李邺倒是也没惊奇,只淡淡的应了一声,随后才语气平静的又问:“说了什么?”

李邺表现出来的态度,实在是太过淡然了。竟是有点儿全不在乎的意思,又或者说——她竟是觉得李邺是不是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压下狐疑,陶君兰将采鸢说的那些话说了一遍。“就是这样。”

“你没答应?”李邺挑眉,总算是有了点儿在意的意思。可是——未免也有点儿在意错了地方罢?

陶君兰有点儿恼怒,瞪了李邺一眼:“不然呢?一口答应不成?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那可是皇后!皇后突然这么做,你真不明白她的意思?”说到最后,便是忍不住会又缓和了语气,轻叹了一声;“而且,她是怎么知道这处的?你竟是一点儿不奇怪不成?”

“有何奇怪?”李邺轻笑一声,语气微冷:“皇后耳目众多,知道这个不足为奇。”

陶君兰有些发愣的看了李邺一眼,疑惑忍不住的冲口而出:“你是不是早就猜到了?”

李邺被这么一问,面上的神色微微一变,不过随后又缓和下来,沉默片刻后,终究是点头承认了;“嗯;。早就猜到了。”

“那你猜到了皇后会来寻我?”陶君兰忍不住语气有点急促,脸色也是微微的有些变了。身子更是一点点绷紧了。她紧紧的盯着李邺,不愿意错过李邺面上半点波澜。

李邺和陶君兰对视片刻,竟是仍点头应了;“是,猜到了。”

“那你——”陶君兰看着李邺如此坦然的样子,倒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了。

李邺显然是不觉得歉疚的,因为他面上的神色依旧是平和从容的,甚至微微带了那么几许笑意。只听得他低沉言道:“当初你忽然离宫,我心自又不甘。当初你是不愿,是不肯。我想知道,那么如今呢?如今再有一次机会摆在你面前,你又肯不肯?”

嘶哑低沉的声音,在这静谧的雪夜中听来,随着淡淡烛光摇曳,陶君兰竟是觉得有那么一种几许深情的味道。一时之间,愣在那儿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她没想到,李邺竟是会给出这么一个答案。

你又肯不肯?这么几个简单的字,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是让陶君兰觉得千钧般沉重。她甚至在心中也是忍不住的跟着问了自己一句:你又肯不肯?

然而一时之间,却是没有回答。李邺问得突兀,她甚至之前未曾想过这个问题。况且,也觉得有些羞于启齿。

她以为,李邺是会采取主动的。可没想到李邺竟是将选择的权力给了她。

面对陶君兰的沉默,李邺面上的那丝丝笑意,便是悄然的退去了。像是遇到了艳阳的冰雪,就那么悄无声息的融化了。就像是陶君兰没料到他会突然这么一问,他同样也没想到陶君兰居然会沉默以对。

斟酌许久,李邺再度开口,语气依旧,似乎并无变化,可却总听着让人觉得竟是有种莫名的力量在其中:“正妃是谁,我自己也没有选择权力。所以我无法允诺你。唯有侧妃之位是我能许你的。正侧不同,我无法更改,也不可能宠妾灭妻。毕竟她虽与我不同心,可毕竟没犯七出之条。我能允你的,给你的,只有我这个人,这颗心。权势,地位,都没有,有的,只有这颗心。这里,只会是你一人的。不管以后如何,都只有你一人。”

李邺说着,轻轻的敲了敲自己心口跳动的位置。目光诚挚:“如此,你可愿?你可肯?”

陶君兰捂住了嘴,眼泪早已经是禁不住的滚滚而下。她万万没想到,李邺竟是会说出这么一番诚恳又煽情的话来,弄得她完全克制不住的便是落下泪来。

李邺这番话,就像是带着无限的魔力和诱惑,让她无法拒绝,让她无法不怦然心动。甚至,陶君兰觉得自己的心几乎都要跳出胸腔离她而去,那巨大的跳动声,让她几乎有一种震耳发聩之感。

答应吗?该答应吗?陶君兰在心中轻声的问自己。只要一个字,从此以后她便是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从此以后,她便是名正言顺的成了他的。又或者,他成了她的?她们将一起体验喜怒哀乐,一起走到白头……可伴随而来的,当然也不只是这些。别忘了,还有端王妃,还有府里的其他侍妾,甚至以后还会更多……

最终,陶君兰抬起来头来,和李邺诚恳的目光对视,轻声道——;

第一卷 第118章 回答

最终,陶君兰抬起头来,和李邺诚恳的目光对视,微微一笑轻声道:“惟愿此生与君携手,岁岁暮暮又朝朝。”

李邺只觉得心中蓦然欢喜,那种幸福惊喜之感,几乎让他情不自禁的便是笑起来,怎么也停顿不住。更是上前握住陶君兰的手,郑重道:“必不负你。”

陶君兰最终面颊酡红,醉了一般的靠在了李邺的肩上。

此时此夜,连风雪都悄然温暖。

之前没有答应李邺什么,没有捅破那一层窗户纸的时候,陶君兰觉得多少有些尴尬,可现在,她却是觉得更加的有点不敢看李邺了。若说李邺之前的目光里总是温柔和煦的,像是一阵春风。那么现在李邺的目光就灼灼得像是七月的骄阳一般,火辣辣的让人无法直视。

“你别这样看我——”陶君兰有些难为情的娇嗔一声,伸手盖住李邺的双眼。

李邺微微一笑,说出的话却是更为露骨:“不看你,却是要看谁去?不看住了,万一她又临时改变主意,悄悄跑了怎么办?”

陶君兰顿时就想起当初在宫里的那一回,她的不告而别,心里顿时觉得歉然:“当初我——”

李邺用手指轻点在陶君兰唇上,轻轻的“嘘”了一声,笑道:“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

李邺说这番话的时候,陶君兰几乎是立刻感觉到了那种隐隐的期盼和欢喜。当下也被感染,禁不住也生出几分期许。只是随后想到端王妃和几个侍妾,到底心中还是有些黯然的——不过这也只是短短的一瞬间罢了。毕竟,她既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那自然就不该再被这些吓住了脚步。

陶家没有窝囊胆小之辈。她作为陶家的大小姐,自然也不会如此。当初她不愿意面对这些所以不肯和李邺在一处。可既然如今决定和李邺在一处,那么自然就不会再惧怕这些。不管风雨,她只管昂首面对抵抗住就是了!只要背后有李邺,她还有什么可怕的?

陶君兰回握住李邺的手,紧紧的,坚定无比的。而后与李邺相对一笑,都从对方的眼神里读出了风雨无阻坚如磐石一般的情愫。

陶君兰禁不住想:只要和李邺一直这么双手交握,哪怕是地狱火海,她也敢跟着一起去的。

此时此刻,不管是顾虑,还是别的什么阻碍,都被她抛在了脑后。余下的只有满心的情意;用过晚饭,又坐着窃窃说了一阵悄悄话后,李邺便是在陶君兰的催促下,恋恋不舍的赶在宵禁之前走了。

待到李邺走后,陶君兰便是将青姑姑和丁嬷嬷青枣都叫在了一处,轻声的将自己和李邺之间的决定说了:“我已经答应了王爷,会进王府。”

青姑姑讶然的抬头,根本没料到事情发展得这样快——她今天还和丁嬷嬷感慨呢,也不知道李邺什么时候才能抱得美人归。结果,这会子陶君兰就告诉她,这事儿成了!你说,她能不吃惊?不过吃惊过后,却是满满的欢喜,笑着拍了一下手掌,高兴道:“这就对了!”

听着青姑姑这样的语气,陶君兰的面上不争气的浮出淡淡的红晕来,眼神也不敢落在实处。

丁嬷嬷和陶君兰之间自是比不上青姑姑的那般随性亲热,虽然也是欢喜,不过说出来的话却是恰到好处:“既是如此,那有些事情姑娘也该准备起来了。”至于准备什么,丁嬷嬷没说破,不过谁又有什么不明白的?不过是心照不宣罢了。

倒是青枣傻乎乎的问了一句:“进府?什么府?在这里不好么?”青枣虽然知道了李邺的身份,可是始终却也没有那个觉悟——谁让李邺每次来的时候,都随性得厉害,根本不像是个王爷呢?所以,此时大约所有人里也就青枣最是懵懂了。

青枣这么一句,倒是让陶君兰忍不住轻笑出声,不过她也没对青枣解释,只是又继续道:“若就这么进府,我大约也就能勉强算是个妾。说不定连个妾的名头都没有——所以,我决定答应皇后的招揽。若是能以侧妃的身份入府,将来我的日子能好过些不说,就是将来有了孩子,地位也不至于太尴尬。”

毕竟,侧妃和妾之间,虽说其实真追究起来是没多大区别的,可是侧妃毕竟是有正儿八经的诰封的,走出去了,那和只有一个名头的妾侍,那是完全不同的。

这是陶君兰的主意,她甚至也没问过李邺。当然,她心里明白,李邺其实心里也是这么打算的。甚至,她隐隐觉得,皇后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举动,李邺说不得是推波助澜过的。

换句话说,就算这并不是李邺的主意,她也是会冒险一搏的。不是她名利,更不是她舍不得名分。而是她心里明白,若是她真的就只是一个侍妾,那么将来她是永远也无法堂堂正正的站在李邺身边的。就是她的孩子……

她毕竟也是有自己的骄傲,不是吗?至于皇后的利用——不过是见招拆招罢了。一旦进了王府,皇后还能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不成?

而她这番一出口,青姑姑和丁嬷嬷的面色都顿时变了。青姑姑皱着眉头急道:“你怎能如此冒险?皇后那——”

“我心里有数。”陶君兰不容反驳的打断了青姑姑,面上是坚定与执拗。末了又轻叹一声:“姑姑,我若只是侍妾,将来他也会被此诟病的。”宠爱侧妃没什么,毕竟只要不过分的打压正妻就不算逾越,可宠爱妾侍呢?不仅会引起内宅争端,就是名声上也不好听。

换句话说,侧妃毕竟是过了明路的,和正妃也差不了多少。侧妃的孩子,在正妃无子的情况下,也算是嫡子了。可妾侍呢?妾侍的孩子,永远只能是庶子。即便是没有嫡子的情况下,除非过给正妃,那么永远没有继承王府的机会。侍妾,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个玩意儿罢了;她不想做个玩意儿。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永远低人一头。所以,在有选择的机会下,而这个选择又不算是伤天害理妨害别人的情况下,她又为什么不去选一条更好的路呢?

这,大概也算是她的一点点野心和自私吧?她并不是不相信李邺会给她最好的,不会让她委屈。可是她并不想要做个什么都依赖李邺的女人。至少,她不想要在将来被其他人排挤算计的时候,还要去找李邺哭诉和帮忙。

而她的这一句轻叹,却是彻底的让青姑姑将反对的话咽了下去。

丁嬷嬷适时开口提醒一句:“沾上容易甩开难。不过若是姑娘做好了决定,我们自也是不会反对的。姑娘自己拿定主意就是。”

陶君兰浅笑点头:“放心,不管如何,我都有分寸的,断不会为了别人,去伤害我自己的家人。”李邺将来会是她的夫,是她的天,是她孩子的父亲,自然是最重要的家人。她如何会伤害自己重要的家人?她做这一切,也是为了能和他一起并肩携手走下去,又如何会本末倒置?

在陶君兰笃定自信的笑容下,青姑姑纵然还有些觉得不妥,却也是什么反驳的话都说不出口了。李邺纵然是她最心疼的,可陶君兰也是她心疼的,她无论如何也开不了那个口,去劝陶君兰心甘情愿的做个玩意儿一样的侍妾。那样,也未免太委屈了陶君兰了。

随后,青姑姑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既你要进府,我自是不能离了的。当初你说要给我养老的话,我可也还记着。”

陶君兰笑着靠近青姑姑的怀里:“自是不能忘的。姑姑若是不肯跟着我,我绑也是要绑着姑姑去的。”顿了顿又看向丁嬷嬷:“嬷嬷是个什么意思?”

丁嬷嬷闻言也笑了:“当初王爷既将我留在姑娘身边伺候,自然就没有再让我离开的道理。姑娘不嫌弃我老就行了。”

“我又怎么会嫌弃嬷嬷?况且嬷嬷也不老啊。”陶君兰笑容越发灿烂,最后才看向青枣道:“青枣,王府里规矩森严,你从小也没怎么学过什么规矩,去了也是拘束,所以我却是不打算带你了。再说过两年你也到了定亲的年纪——”

一听陶君兰不打算带她了,青枣的大眼睛里顿时就蒙上了一层水雾,紧紧攥着陶君兰的手不肯松开,哭得无比凄惨:“姑娘若不带我去,那我该去哪里?姑娘嫌弃我了?我也不嫁人,我要一辈子跟着君兰姐!”

看青枣如此凄惨的样子,陶君兰再也绷不住的心软了,叹了一口气声音越发柔和的劝道:“你这又是何必呢?在外头不好么?进了王府,可就没有自由了。再说了,以后也不是见不着了——”

青枣抓着陶君兰的手,死死不肯松开,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陶君兰到底拗不过,再加上青姑姑和丁嬷嬷都说规矩可以慢慢学,最终还是只能应了。

如此,有了三个贴心的人跟着,陶君兰对进府的事情,又多了几分底气。大宅院里,别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身边人的忠心。若是没个贴心忠心的人,那就相当于没了手也没脚,举步维艰。

这一点,作为做了陶家大小姐十多年的陶君兰来说,也是再明白不过的。;

第一卷 第119章 忐忑

当然,这件事情陶君兰也不会瞒着李邺。李邺的反应倒是有些出乎人的意料。

李邺的反应是:“皇后既是开了口,做晚辈哪里有不遵命的道理?”

陶君兰仰头看着李邺,总觉得李邺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有一种说不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