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永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永宁-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卷 芳华苒苒 第一九七章产子

第一九七章产子

这种灵魂无所依凭的感觉,永宁曾经体验过一回。那是在与袁天罡探讨西方魔法与东方法术之间的异同的时候,袁天罡曾经展示过一次,那是一道引魂符,然后用了永宁的头发做媒介,当时做为体验者的永宁,便如此刻的感觉一般,从肉体诡异的扭曲感开始,直到感觉完全消失,被无声无息地禁于黑暗之中。

那次施术的是袁天罡,目的也只是让永宁对东方法术有一个直观的概念,所以当时持续的时间很短暂,永宁在被施法时也并没有觉得紧张。可是这次却明显不同,这不同不仅仅来自于那股牵引她灵魂的力量极为强大,更重要的是,那力量的恶意太过明显。

永宁有些害怕,却也不禁小小地期待着,若是就这样死掉,那是不是会有机会再回去那个属于她的世界?不大的公寓,一阳台的花草,杂而不乱的摆设,那是她习惯而且喜欢的生活……

黑暗之中,她只知道自己的存在,不能动,也没有声音,最初的心慌过后,她便有些惦记孩子的事,不知道这样的灵异事件会不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然后也有些后悔,当初该问袁天罡多要些护身保命的符咒的……

永宁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还有心情在那里胡思乱想,却又哪里还想得到,高阳公主被她那两句话给吓成了什么样。本来高阳公主因为太过紧张,虽然听清楚了永宁的话,却压根没反应过来,直到永宁直接一闭眼人事不知,然后又有稳婆在那里大喊:“见血了……”

高阳公主这才反应过来,一迭声地叫了人去找孙思邈,然后又亲自去门外低声交待了晋阳公主,让晋阳公主亲自去请袁天罡过来。高阳公主这会儿已经有些明白过来了,如果只是身体有问题,那么永宁只会叫孙思邈过来,可是永宁却还要找袁天罡,那就只能说明,永宁被人暗算,而且这暗算她的人,多半是只有袁天罡才能对付的……

高阳公主一边传了御医进产房替永宁把脉,一边死盯着产房中的每一个人,毕竟这些近距离接触永宁的人的嫌疑自然要大的多。等李治急匆匆地与太子妃王氏相携而来的时候,正听见高阳公主在产房内高声怒斥御医,撂下了狠话,若是耽搁了永宁,便要御医九族的性命……

王氏一听,自然明白这是永宁在生产的时候遇险了,其实东宫的这些女人们,都在盼着这一天呢。毕竟这段时间永宁气色欠佳的样子,是谁都看见了的,不知多少人都在背后祈祷着永宁产关难过……王氏虽然心里高兴,可是脸上却依旧满是忧色,将一脸焦急的想要往产房里闯的李治拦下来之后,她便摆出了一副宽容大度的样子,打算要替李治进产房照看。

李治犹豫了一下,终究是不放心王氏,强压着心底的担忧与恐惧,留了王氏在外面陪他一起干等。

孙思邈来的很快,由于李世民近期身体状况并不算太好,所以孙思邈一直都留在两仪殿随时待命。本来永宁有要生产的际象的时候,高阳公主便打算让人去请孙思邈过来的,可是永宁却不愿太过张扬,所以才让高阳公主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没想到最后还是得把孙思邈请来。

孙思邈一进回春殿,便知道情况大概真的很不好了,宫女们捧着应用之物来来去去的显得极忙碌,但是产妇却一点声响都没有,他心里当下便是一紧。对永宁,孙思邈的印象还是很好的,不单单是因为她是袁天罡的弟子,更因为从某些方面来说,永宁的为人处事极得他的心意,而且有限的几次交谈,也都言之有物,让孙思邈极为欣赏。

匆匆地与李治见过礼,孙思邈便拎着药箱进了产房。永宁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了知觉,如果不是呼吸还算平稳,简直便与死人无异。两个御医急出了一头大汗,也没能让永宁清醒过来,而永宁腹中的胎儿,却已经有了窒息的症状。

几个稳婆这会儿也顾不得传言中,永宁有多得李治这位太子殿下的宠爱了,下了狠手生生地借用外力往下推挤着胎儿,对于永宁下身血崩之态只作未见,只是一心想保住永宁肚子里的皇家血脉,希望能借着孩子换一条生路出来。

高阳公主只捂着嘴在一边无声地哭泣,她也知道但凡还有一点希望,这些人也是绝对不敢这么对永宁的,也虽然离得不算太近,却也分明感觉得到永宁的生气正在一点点的消散,保孩子自然而然地便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孙思邈进门的时候,正看见一个稳婆从永宁身下换出了一条已经被血浸透的褥衬,心下大惊,快步上前,也不顾那两个御医不情愿的表情,直接便将他们推开,然后又高声喝止了那些正在折腾永宁的稳婆,便自顾自地为永宁诊起脉来。

这一诊脉,倒真让孙思邈脸色黑了起来。他虽然专攻医道,于法术一途所知甚浅,但是毕竟也是与袁天罡相交多年,见识却也着实不凡,他这会儿倒也明白那些稳婆为什么会下那样的狠手了,只是……他回头狠狠地瞪了那两个御医一眼,真是两个废物,好歹也是号称专攻妇科的,难道连催产都不知该如何着手吗?就任凭那些稳婆乱来?

孙思邈若有所思地看了高阳公主一眼,知道这位公主殿下的驸马正是房家的二郎,永宁的二哥,微微有些迟疑地说道:“房侧妃如今的情形确实凶险,老道把握也不甚大,若是方便,还望公主殿下能请袁天罡真人过来看看……”

高阳公主听见孙思邈的话,先是心里一沉,但随便便又打叠起精神,强压着满心的害怕,说道:“袁天师想来已经在过来的中处了,是晋阳公主亲自去请的,只是在袁天师到来之前,还望神医能拖延一二……”

孙思邈一听已经去请袁天罡了,当时心里便是一宽,冲着高阳公主点了点头,便打开了自己的药箱,取了银针出来,针刺穴道催产。同样是催产,但是这种方式却是刺激母体本身来自然地完成生产过程,对母体的损害小到几乎可以不去计算。

高阳公主一见孙思邈的举动,顿时想起曾经听说过,哪家的夫人曾经用过这样的银针催产之术,当下咬牙切齿地瞪了那两个御医一眼,在心中将此事记下,只待日后容出工夫再与他们算帐……而那两个御医却脸色灰败地相视苦笑,若是孙思邈不出现,他们还有可能顺利过关,但是孙思邈既然来了,他们其实已经没了能好好活下去的想法了。

而那几个原先一脸狠厉的稳婆,这会儿也都哆嗦着站到了一边不敢动弹,只芳华、芳染两个学过几天医理药论的丫头仗着胆子给孙思邈打起了下手。

李治在外殿之中,坐立不安地走来走去,他也知道永宁的情况怕是真的不好了,当年高阳公主生产的时候,他赶上过一回,高阳公主那惨叫的声音,恨不得把公主府的房顶都给掀翻了,可是他等了这么长时间,永宁却没有发出过一点声音。若非孙思邈已经在里面了,李治怕是就真的什么也顾不得地冲进去了。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连李世民都几次派人过来询问情况,可是袁天罡却始终没有出现。高阳公主曾经出来过一趟,让李治再派人去催促袁天罡,尽管如此袁天罡也是一直拖沓到了亥末时分,才慢条斯理地出现在了回春殿。

李治一见袁天罡,就跟见了救星没两样,也顾不得什么礼数不礼数了,直接便将袁天罡推进了产房。

要说这袁天罡还真是神奇,孙思邈银针催产,结果胎儿死卡着骨盆不肯露头,结果袁天罡站在床边不知念叨了些什么,竟是没等着孙思邈再行针,孩子便自己出来了

是个男孩高阳公主和芳华、芳染满脸都是泪痕,强撑着悲意将孩子打理好,也顾不得与李治报喜,便围着袁天罡问起了永宁的情况。

“不妨事……老道这徒儿也是命中该有些一劫,劫过圆满,当一生顺遂……”袁天罡压根连看都没看躺在床上没有一点正常人反应的永宁,任孙思邈一个人在那里忙活着收拾永宁眼下算得上残破的身体,他的注意力便都在这大难不死的孩子身上。

“唉——”袁天罡满是欣慰地长叹了一声,摸了摸孩子的头顶,微笑着说道:“终究万般都是命呀,真是半点不由人……这孩子倒是会挑着好时辰降生,却累得他**要在生死关前转三转,好在将来是个孝顺长进的好孩子,也不枉老道这徒儿受了这番苦……”

李治在门外,自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哭,便软软地坐倒在了地上,以手抚额,硬是不敢去问永宁如何……

太子妃王氏眼中的厉色一闪而过,她万没想到孩子居然能安然无恙地生出来,而且只从洪亮的哭声便不难猜出这是个健康的孩子……她甚至都没想过是男孩,还是女孩,便直觉地恨上了这个刚刚来到人世的孩子,在场的人中,或许除了袁天罡,便也只有她注意到了,这个孩子,是踩着方交子正的时辰降世的……

生于元日子正。

这个孩子,不能留

第三卷 芳华苒苒 第一九八章彻查

第一九八章彻查

永宁不知道时间到底是过去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死是活,更不知道她的孩子是不是平安……就在她开始质疑,是不是已经被人遗忘、抛弃了的时候,突然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阵响似旱天雷的婴儿哭声,吓得永宁一哆嗦之余,也开始祈祷天上不分中外的各路神仙,保佑她肚子里的孩子平安降世。

自打婴儿哭声之后,永宁发现她所处的这片黑暗之中,便开始有了些细微的声响,虽然还是听不清楚,但却比原先的一片空寂,不知好挨了多少,至少她知道,她的状况正在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永宁虽然还没有脱离危险,可是她生出来的那个胖小子,却很是健康。孙思邈本来还有些担心,孩子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什么伤害,可是一通检查下来,这孩子竟是比一般婴儿还要强壮些。

李世民得到孩子平安出生的消息,又听说了孩子出生的时辰,顿时兴奋不已,竟是不顾夜半雪重,亲自从两仪殿赶过来探看,抱着孩子就不撒手了,竟是连反对的机会都没给李治,便宣布把孩子带到两仪殿去亲自教养,更是让太子妃王氏恨得直咬牙。

其实李治这会儿也压根就顾不上照看孩子,虽然孙思邈和袁天罡都跟他说了,永宁会平安无事的,但是已经闯进产房见过永宁一面的他,又怎么可能真的放得下心?此刻的永宁,竟是比当年骊山遇险时,更危弱了几分,脸色苍白的几近透明,仿佛随时都会消息一般……

永宁被暗算的事,在小范围内传播开来,只是不管是李世民、李治,还是房家,都不曾有什么动作,只是有心人却仍是注意到,长安附近的寺庙最近不太平静,不是高僧亡故,就是寺主更迭,虽然动静都不是很大,但是同一时间忽然事多,自然也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李世民把孩子抱走养了三天,才琢磨出了一个合心意的名字,于是李治名下如今出身最高的第五子,很荣幸地被赐名为——李琮。

琮者,礼器也。

琮形八角,谓八方,象地。

这个“琮”字,不可谓不贵重,此名一出,更是引起暗潮无数。

虽然整个大兴宫仍沉浸在长孙皇后薨逝的余哀之中,但是李琮的出生,却让李世民多了几分振奋,精神也好转了许多,这倒让许多人都安心了不少,但也让更多人把晦暗的目光投向了李琮。

到了正月十五,李世民亲自主持了长孙皇后移葬昭陵的仪式,过程中几度泪眼迷离、泣不成声,葬礼过后,碍于身体原因,李世民逐渐把朝政过度到了李治手中,虽然还是留李治在两仪殿处理政务,但是却已经不再限于观摩、议论,而是真正的上手处理,而李世民也只是在最后把把关。

永宁一直没有醒来,但气色却一日日地好转,袁天罡和孙思邈始终都呆在回春殿没有离开,而晋阳公主虽然已经搬回了自己的公主府,也仍然是天天都要与高阳公主一同前来探望一番的。

在见过了永宁这一场危难之后,晋阳公主被吓得不轻,对自己的身体再不敢轻忽,孙思邈怎么交待的,她便怎么做,不管是汤药,还是饮食,甚至生活习惯,都严格地按照孙思邈的要求来做,不过十几天的工夫,本来瘦削的脸颊便圆了一圈,人也精神多了。

李世民和李治见晋阳公主已经慢慢地恢复,都放心了许多,却也不免对永宁的状况忧心。李治也同样天天都要去回春殿看看,也问了袁天罡不知多少回,可是始终没能探听出来,永宁什么时候会醒转康复。

其实袁天罡这日子也不好过,虽然他在世人眼里算是半仙之流,但是实际上为着李唐逆命之事,已经将他身上的那点功德法力损耗得差不多了,他如今还能顶着半仙的架子蒙人,基本上就是靠着星衍宗的名号,和这么些年搭建出来的人脉关系,凭着多年修行的经验在吃老本儿。

那天晋阳公主惊惶不定地跑去见他,他之所以会那么晚才赶到宫中,便是因为他一听晋阳公主说的情形,就知道他自己应付不来,幸而星衍宗也预防了出现这种袁天罡应付不了的状况,在城外的清静之处另有一座小道观,常年驻守着几个内门弟子,以便应对紧急情况。

永宁这回的事,便是袁天罡的几个师侄去处置的,只是或许是年轻手段不够的缘故,居然这么些天都没有把事情处理干净,袁天罡是干着急,却帮不上忙,只能每天一道安神咒,配合着孙思邈的医术治疗,让永宁的身体一点点地好转。

李治也来打听过几次内情,只是袁天罡始终没有吐口。像是永宁眼下这种状况,施法的人必定是得了她的毛发,甚至是血液为媒介,才能施法成功,这就意味着永宁身边怕是就有对方的人,而且就冲着这么些天他的那几个师侄都没能将这法术破解,他便多少有些猜到,永宁这次中的怕是个连环咒,施咒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有几个人相辅相承,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施法,除非把所有的祭坛都找到并毁掉,否则……

但是这些事,却是不好跟李治说的,说到底,永宁会有此一劫,根子还是出在袁天罡身上,事情的本质,仍是佛道两家的道统之争,永宁既顶着星衍宗的名头,受星衍宗庇护,那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