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永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永宁-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晋阳公主与永宁也是多日未见,今天好容易见着了,自然有说不完的话,永宁素来与她交好,也乐得哄她开心,不免放下心事,与她畅谈。

辰时中刻,皇帝驾临太极殿。

一个时辰后,才有太监进西配殿宣召永宁。

此时的高阳公主与晋阳公主看起来比永宁还紧张,永宁却冲着她们浅浅一笑,然后便昂首挺胸,姿态优雅地走向正殿……

第二卷 豆蔻梢头 第九十四章挤兑(上)

第九十四章挤兑(上)

太极殿中,一片肃穆。从中间坐着的皇帝,到两边坐着的大臣,再到站在大殿中央的吐蕃使臣,目光的焦点都聚集在了永宁身上。

永宁跟在引路的太监身后,非常规矩的微微垂着头,目视着斜下方,优雅而端庄地莲步轻移,行动间,裙摆缀着的玉铃铛一声未响。一丝不错地给皇帝见过礼后,她便落落大方地站在那里任人打量。

禄东赞做为吐蕃的大相,受松赞干布之托,这次是下定了决心,要排除万难为吐蕃娶一个大唐的公主回去。可是自打来了长安后,从大唐的皇帝到礼部的官员,都是在用一种敷衍的态度应对吐蕃求亲的事,这让他感到万分的无奈。

万般无奈之下,他广撒金银,探听大唐皇帝的想法,然后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大唐方面之所以一直没有正面回应此事,根本原因在于皇室之中没有适龄的公主,当然就是有,估计皇帝也未必会舍得远嫁,说到底,就是大唐皇帝现在没有办法确定和亲的人选!

于是,禄东赞非常“善解人意”地替李世民琢磨起了大唐的贵女们,然后,永宁便被有所察觉的有心人,给推荐到了禄东赞跟前。

禄东赞对永宁的家世非常的满意,比起王昭君那个宫女出身的和亲公主,永宁背后所代表的价值高多了!而且从把永宁推荐给他的人来看,他认为只要他向大唐皇帝上书,那么这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所以,此时站在太极殿的禄东赞,有种志得意满的兴奋,他几乎都能想像大唐公主来到吐蕃后,会为吐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会让吐蕃繁荣昌盛到何种程度……

在这样的场合,皇帝不开口,是没人敢说话的。于是,一小段时间的沉默后,伟大的皇帝陛下说话了:“房氏,想必你也知道朕今天召你来太极殿所为何事……朕来问你,你对吐蕃使臣替吐蕃赞普求娶于你此事怎么看?”

永宁朝着李世民福了福身,问道:“陛下,臣女想知道,吐蕃求娶臣女,为何不去臣女家中,与臣女父母商谈?”

这回皇帝没有开口,倒是左手边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头儿嗤笑了一声,说道:“吐蕃使臣求娶的自然是大唐的公主,怎么可能去与你父母商谈?陛下方才是问你,是否愿意受封公主远嫁吐蕃!”他非常热心地纠正永宁的错误观念。

永宁这时才缓缓抬头,瞟了一眼那位热心人士后,冲着李世民一笑,说道:“能够受封公主,为我大唐牧守一方,是臣女之幸!只是,既然臣女需以公主之礼下嫁,倒有些相关事宜,要当着陛下的面,向吐蕃使臣问个清楚,请陛下恩准!”

永宁的话一出口,殿上的大部分人都愣住了,其中就包括房玄龄。谁都没想到永宁居然会有允嫁的意思!甚至连设计了此事的长孙无忌都愣住了。长孙无忌都已经挖好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大坑,只等着永宁往里跳,照他的想法,运气好点的话,说不定连房玄龄都能一起套进去……结果没想到永宁居然就这么轻易地应下了!

殿上端坐的众位大臣忍不住左顾右盼,小声攀谈,嘴里赞扬着永宁的大义,可是那眼神里却都透着些别样的东西。

今天的席位安排的非常诡异,房玄龄居然与长孙无忌坐在同一张几案后面,对手多年的两个人互望了一眼之后,不约而同云淡风清的笑了那么一下,倒让一直注意着他俩的众人有些摸不着头绪。

李世民为永宁刚才那一笑间的风情恍了下神,顺嘴便应下了永宁的请求,让她有什么想问的都只管问。皇帝陛下缓过神来后,心里苦笑了一下,暗恼事情居然有些脱轨了,皱着眉头想着要怎么善后。

而禄东赞看清了永宁的长相后,对她更是满意,觉得她一定可以分了尺尊公主的宠,他对于如今松赞干布的后宫里,尺尊公主一家独大的形势非常的不满,他已经想像着等永宁嫁到了吐蕃,凭着大唐的威势,肯定能与尺尊公主争上一争,那将来……他笑眯眯地向李世民躬身施礼,然后便侧身看向永宁,摆出一副随时准备回答她的问题的样子。

永宁转头打量了一番禄东赞很有异域特色的长相装扮后,浅笑施礼,说道:“小女既是要以公主之尊下嫁,不知与贵国那位已经育有王子的尼泊尔公主,如何分嫡庶?请吐蕃使臣当着我大唐皇帝陛下,与三省六部的官员明言!”

永宁的问题一问完,太极殿里便静得连呼吸声都听不见了。禄东赞脸上的笑容几乎龟裂成了一片一片的,那脸色更是忽青忽白,怎么看怎么不正常。

从吐蕃从贞观八年开始来唐求亲开始,关于松赞干布已经先一步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这件事,便被吐蕃和大唐两边非常有默契地给忽视掉了,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拿到台面上来说过。此时永宁一张口就先问嫡庶,立刻便逼着所有人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并且——在座的大唐人士,从皇帝到大臣,没一个有脸敢说同意让大唐的公主为庶,别说为庶了,就是两头大,那都是打大唐的脸!

李世民一阵儿牙酸,咬着牙挤了挤眼,暗恨自己怎么没想起这个茬儿,当天在云来小馆,明明听房遗爱提起过这事的,并且那天永宁也在场,今天会被这丫头这么挤兑,其实完全是有迹可寻的!

永宁见没人搭腔,就冲着禄东赞很“温柔”地笑了笑,满含着情谊地说道:“小女毕竟不是宗亲,便是受封公主,也万不敢与真正的金枝玉叶比肩,所以使臣不用担心小女会提什么让赞普休掉尼泊尔公主的要求,只要明确了嫡庶之分,小女绝不会对尼泊尔公主多加为难的……”

和亲支持派的人听到永宁的说法后,一个个陪着皇帝陛下牙疼了起来。她的话什么意思?因为她身份不如宗女尊贵,所以不敢过多要求,她下嫁只要吐蕃方面贬嫡为庶就可以了,如果大唐这边让真正的宗女和亲,那是要要求松赞干布休掉现在的嫡妻、尼泊尔的尺尊公主的……

这些和亲派的人怎么可能不牙疼?!如果今天永宁和亲的事情黄了,那么再派宗女和亲……为了大唐的脸面,那规格是万万不能低于永宁的,可是吐蕃方面怎么可能休掉已经育有王子的王妃?!这么一来,和亲之事是必不能成的!

长孙无忌的脸色阴沉成了一片,而房玄龄虽然也紧抿着嘴,一脸怒容,可是熟悉他的人都不难看出他眼中的笑意。

李世民坐在御座上看着永宁是哭笑不得,他原来还真是打算让永宁只要说上一句她下月初九束冠入道,便能解决此事。却不想永宁偏偏不肯这么轻易的了结此事,被她这么一挤兑,皇帝陛下心里暗叹了一声,和亲之事,怕是不用再提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想过真的把永宁和亲到吐蕃去,当然,永宁这么明堂正道的说法,也是让他顾忌的原因之一。

永宁见禄东赞紧抿着嘴一言不发的样子,并没有接着逼问答复,她恭敬地冲着李世民施了一礼,然后说道:“陛下,臣女既然要远嫁,不知嫁妆要如何准备?”

李世民一愣,单看禄东赞的表情,基本上谁都知道只那个“嫡庶”的问题,就基本否决了永宁和亲的可能,他有些不明白永宁这个问题又有什么含义,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呢?本着这样的想法,皇帝陛下非常大度地回答了永宁的问题:“既然要以公主的身份下嫁,嫁妆自然由礼部备置,吐蕃使臣已经递了清单……”

永宁挑了挑眉,用一种非常惊讶的目光看了禄东赞一眼,然后上扬着声调说道:“难道在吐蕃,女方的嫁妆是要由着男方索要的?那家里但凡穷苦些的女儿家,岂不是难得婚配了?!”

她的话意未落,太极殿中便传来了一阵嗤笑之声,其中以武将居多。

禄东赞刚想说话,却被永宁眼明嘴快地抢在了他前头:“陛下,嫁妆之事还请陛下以我大唐的规矩置办,臣女自小被父母娇惯,好鲜衣,好美食,万请陛下赏赐臣女些实用的嫁妆才是,至于那些什么粮食种子、工艺匠人、百科书籍什么的,臣女并无所需,还是换成金银器物,于臣女更有益处……”

太极殿中凡是知道吐蕃此次来唐最终目的的人,都倒吸了口冷气,心里暗叹房玄龄家闺女真狠!她要是把那些东西和人剔除到了嫁妆之外,那吐蕃还求个屁亲!

禄东赞此时也不知是恼是气,咬牙切齿地说道:“房家小娘子,金银器物我吐蕃并不少见,这些东西等公主到了吐蕃,我家赞普必不吝赏赐,倒是那些粮食种子,工艺匠人和百科书籍,有了这些,想来用不了多久,公主殿下就可以吃用到吐蕃自亲的粮食器具了,这样岂不是更方便?”

永宁似笑非笑地看着禄东赞,挑了挑眉说道:“使臣此话差矣!便是有了这些东西,那些粮食器具也不是三两年间可以收获的,难道这两三年里可让人怎么过呢?所以,倒不如开通了吐蕃与大唐之间的商路,这样如果有了短缺,便可以到大唐购置,这样岂不是更加的快捷方便吗?”

太极殿中偶有点想法和脑子的大臣眼睛都是一亮,商路呀!如果能开通……对此,他们的想法都是很多滴!



话说,本来是打算努力更新票的,可是下午被叫回单位做安防——今天晚上要放三个小时的焰火。。。。于是,回来的实在太晚了,只能发上一半。。。。

第二卷 豆蔻梢头 第九十五章挤兑(下)

第九十五章挤兑(下)

开通商路?!商路是那么好开的吗?大唐倒是和林邑开通了商路,可林邑如今都成什么样了?为保护商路驻兵,为保护商路建城,为保护商路……短短几年间,林邑王虽然还是姓范的,可是谁不知道那一亩三分地上,如今是大唐驻使说了算的?由此可知,那商路哪里是好开的?

禄东赞这会儿看永宁的眼神完全称得上是恶狠狠地,那绝对就是恨不得吃了永宁的狠意。从永宁上殿之后,其实也并没有说多少话,可是就这仅有的几句,已经将他几乎逼到了绝地。他心里泛起一丝若有似无的后悔,怎么就一时鬼迷了心窍相中了她呢?怎么就没打听清楚,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就这么出手了呢?……

禄东赞并不奇怪永宁会对吐蕃如此了解,每句话都正说中他们的软胁。他看中永宁,不也正是因为她有一个已经执掌相位十余年的父亲,和一个凭着自己的能力几年间已经做了礼部主客司堂官的兄长吗?更别提房家的二郎还尚了个得宠的公主,永宁会知道这些信息,一点都不足为奇。

他的目光从坐在那里交头结耳的大臣们身上划过,希望能有哪个得了他好处的可以站出来,替他缓和一下,可是看了一圈,赫然发现,没一个能指望的!甚至连他原先视为倚仗的长孙无忌,都面带着微笑正与房玄龄相谈甚欢。

一时之间,禄东赞再次阴谋论了!他开始怀疑,长孙无忌将永宁推荐给他的真正用意!当他心里藏了这么个念头后,再看那些先前与他多有交往,很是从他这里得了些实惠的大臣们的时候,竟疑心生暗鬼地看见了好几道“嘲讽”的目光!

禄东赞顿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紧张又后怕地用袖子蹭了蹭额头鬓角的汗渍,再不给永宁开口的机会,抢先冲着李世民恭敬一礼,然后说道:“陛下,方才房家小娘子所言,都不是臣下能做主之事,请陛下容许臣先行通知赞普,再做定夺!”

李世民暗暗吁了口气,对于禄东赞这么识实务,还是挺满意地,于是很痛快地准了。

禄东赞小心翼翼地谢恩之后,便依着礼数带了副使想要躬身告退。

永宁却在这时笑得春花灿烂地转身对禄东赞说道:“使臣大人可不要让小女等太久哟!小女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如果你们答复的晚了,只怕就不赶趟儿了……”

禄东赞深深地看了永宁一眼,强挤出了个比哭都难看的笑容,也不答话,径自下殿去了。

等着吐蕃一行人离开后,永宁顿时觉得在这太极殿呆着不自在了,可是皇帝不发话,她倒也不好开口,于是只能无奈地站在大殿中央,被一众目光形成的“风刀霜剑”刺得肌肤发麻。

李世民看着吐蕃这票人灰溜溜的滚了,心里其实还是得意的,只是一想到自己原先的谋划,又对永宁添了不少的怨念。可是事已到此,还能怎么样?太极殿的大朝,从皇帝到大臣,再到殿中的任何一个人说的任何一个字,都是有史为记的。今日之后,吐蕃再想娶大唐公主,那就一个字:难!

算了!他本来就对和亲之事有些犹豫不定,今天就只当永宁是替他下决心了。于是李世心狠狠地自我安慰了一番后,摆摆手,让永宁也退下了。

永宁在小太监的引领下没走出多远,便看见了高阳公主与晋阳公主的车辇停在永巷的另一头,一见她过来,早有人跑去给两位公主报信,车架立刻便迎了过来。

“怎么这么快?”高阳公主还没从车上下来,便立刻问了这么一句,她原先以为怎么着也得耗上个把时辰的,谁知连半个时辰都没到,永宁便从殿内出来了。

晋阳公主也好奇地拉着永宁问道:“刚才我看到那些吐蕃蛮子面如土色地从里头出来,可是出了什么事?你快说与我听听!”

永宁只站在那里抿着嘴笑,却不愿在宫里多话。高阳公主是知道永宁的脾气的,轻轻推了推来晋阳公主,说道:“你不是说要去我府上玩吗?咱们就先回吧,有什么话要问,等到了我府上再问……”

晋阳公主了然地点了点头,心里对永宁的谨慎态度也是认同的。虽然太极殿内的事是瞒不了人的,可是皇宫这个地方的确不是个能随便说话的地方。于是,两位公主一左一右地“挟持”了永宁上车,径自往宫门驰去。

禄东赞一行灰头土脸地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