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937-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连珠跳跃着,冲着那9艘鱼雷艇飞去。

4艘驱逐舰也立刻开足全速,迎上去猎杀。

清军三个鱼雷艇中队明显也没有多强的战斗欲望,眼见得偷袭失败,在四千多米的距离打出鱼雷,然后掉头就跑。其中两艘鱼雷艇挨了几发40毫米炮弹,也拖着熊熊大火跟回去了。

茫茫黑夜,驱逐舰不敢远追,立刻收兵返回舰队。整支舰队同时转向正南,用较窄的舰艉对着鱼雷的方向,尽量减少自己的目标面积,同时全速行驶。

几分钟后,最后一枚鱼雷在声纳中消失了,整支舰队再次集体转向,转回原航向正东。

狭窄的渤海湾渐渐被抛在身后,舰队冲进了广袤的渤海。虽然整个渤海都在鱼雷艇航程范围之内,但毕竟被搜索到的几率大大降低了。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之内,舰队再没遭到鱼雷艇的袭扰。

……

5月9日凌晨0:30,舰队已经处在渤海的正中心了。往东100公里是渤海海峡,往西120公里是大沽口。往北就进入了深邃的辽东湾,往南不到一百公里就进入莱州湾。

现在舰队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这时候,旗舰洪武号发出信号,命令全体停车下锚,两艘航母和两艘巡洋舰的舰长来旗舰开会。

信号灯打出去,舰队停下了,四艘军舰的舰长乘坐小艇,登上洪武号战列舰。

宽大的舰长室里,每一个圆形舷窗的水密盖都关上了,只有室内的幽幽红光,照着桌上的海图。

舰队司令叼着烟斗,征求几个舰长的意见,是连夜闯出渤海海峡,还是在渤海里呆到天亮,然后再像进来的时候一样、大摇大摆地出去。

包括洪武号在内的五个舰长一致认为,在渤海里呆到天亮再出去比较好。因为在这一天多的时间里,清军肯定已经在渤海海峡重新布设了水雷,而且肯定还会加大密度。茫茫黑夜中扫雷,很难排除干净,会有很多浮起来的水雷看不见。而且,清军肯定在这出必经之路安排了大量的鱼雷艇。

扫雷肯定只能扫出一条走廊,水域狭窄,而舰队在这条狭窄走廊中难以回旋躲闪,很容易被鱼雷艇得手。不管是水雷还是鱼雷,只要吃上了就会是很大的损失,很可能会损失舰只。

相反白天通过呢,就基本没什么危险了。两岸炮台反正也没什么威胁,沉住气扫雷就是。

当然,在渤海中呆到天亮,也要冒上一整夜的危险。渤海并不是开阔的大洋,而且呈一个锐三角形,任何一点到陆地都只有不到50海里的距离。清军沿岸鱼雷艇小基地很多,可以想象,这一整夜,他们会反复出击、反复搜索这支明军舰队。

但是舰长们的意见是:凡事都是相对的,黑夜不利于我们发现鱼雷艇,同样也不利于鱼雷艇发现我们。只要我们躲得好,几百平方公里的漆黑海面上,敌人想发现我们,毕竟还是挺难的。

……

于是,就这样决定了。舰队司令布置一番,四名舰长又坐着小艇返回各自军舰。

舰队用密电把决定发挥基地,然后转向030,航向东北偏北,驶入200公里深的辽东湾。

辽东湾是渤海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200公里长,最宽处将近150公里宽。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岸是辽东半岛,西岸是直隶辽宁大陆。这里水域宽广幽深,而且沿岸都是辽东关外,清军在沿岸的鱼雷艇基地不像南边京津、山东地区那样多,是个躲猫猫的好地方。

凌晨1:40,舰队开到了辽东湾的中部。舰队司令在地图上标上了舰队的估计位置。他满意地看到,这里前不搭村、后不着店,两岸荒凉的很。

东岸辽东半岛上,盖州在北边,瓦房店在南边;西岸辽东大陆上,葫芦岛县在北边,绥中县在南边。舰队所在位置两岸的地名,大都是什么沟、什么口、二道河子、三道河子之类的。

洪武分舰队全体停车,下锚,关掉一切发出声音的设备,就在这黑茫茫的海上休息。

驱逐舰也熄火下锚,在舰队周围排成远远的一圈,用被动声纳全神贯注地检测着远处的动静。

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看得出来,这一夜清军鱼雷艇也是卯足了劲儿,在渤海中玩儿命地搜索,非要给这支明军舰队吃上一两条鱼雷不可。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驱逐舰值班的观测手在舰桥上开玩笑道,“大概是清虏皇帝开了金口,许下了什么官、什么爵的,引得整个渤海的鱼雷艇艇长都心痒痒的吧。”

黑暗是弱者的盟友。弱小的满清海军,一定会趁着黑夜的机会,想办法搞明军舰队一下子,至少不能让他们完整地回去。清军知道天一亮,自己就不再是这支明军舰队的对手了。

……

2:45的时候,洪武号分舰队声纳听到了方位350、西北偏北的位置,也就是葫芦岛方向,有三个高速柴油发动机的声音。

大约就在舰队的北面大约5海里处,从西向东,远远地、慢慢地移动过去了。大概是在巡逻搜索。

接下来一个半小时都没再有什么动静。

凌晨4:15的时候,声纳听到方位180、也就是正南方位,复州湾方向,有一串高速柴油机的声音,而且声音越来越强,好像是正冲着舰队方向过来了。

很快听得更加清晰,一共是九部高速柴油发动机,大概航速30节,飞快的逼近。

整个舰队都捏了一把汗。虽然不至于怕这九艘鱼雷艇,但一旦开打了,舰队在这里就呆不住了,马上就得挪窝,另觅藏身之处。而且一旦清军知道明军舰队就躲在辽东湾里,很快就会纠集大量的鱼雷艇进入这一海域搜索。那时候就麻烦了。

虽然在夜里,但今夜天气还是很晴朗的,满天星斗,海面也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

重巡洋舰、尤其是战列舰魁梧的身材,只要靠近几千米内,就能看到夜空中黑色的剪影。

……6海里……5海里……4海里……

舰队司令已经下了命令,一旦听到敌鱼雷艇加速,或者靠近到5000米之内,全舰队立刻打照明弹、开火,同时开机起锚,规避可能打来的鱼雷。

每条军舰的枪炮,都悄悄地转向了鱼雷艇逼过来的方向,就等着旗舰一声令下,就要打出一串照明弹,然后万炮齐鸣,把鱼雷艇轰杀至渣。

……6000米……5500米……马上就要突破5000米的红线了。

……

突然,那九艘鱼雷艇仿佛商量好的一般,鬼使神差地向西转向,擦着5000米的距离过去了。“灿烂星光”下,5000米之外就是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的高大阴影,黑色的烟囱、塔楼、桅杆,在夜空背景下虽不至于非常明显,但至少用心看肯定看得见。

外围警戒的驱逐舰上,幽暗红光里,声纳兵戴着耳机,紧张地调整着手柄,凝神分辨着来自大海远处的声音。

“敌人转向265方位……现在是260……现在是255……”

声纳兵凝神喃喃低语着,旁边另一名水兵悄悄地趴在传声筒上,逐字逐句转述给上面舰桥指挥室里的舰长。舰长趴在海图桌前,用圆规比划着。

“敌人离我们越来越远……”声纳兵听着耳机中的声音,沉思着说道,“7000米……8000米……9000米……5海里……现在声音更弱了……”

然后他抬起头,说道:

“他们走了。”

每艘舰的声纳都听到了。整支舰队再次松了一口气。

看来有希望平安躲到天亮了。

一小时后,5:20,又是一组高速柴油机声音靠近。不过这次没那么凶险了,距离比较远,在舰队5海里之外,从西北高速驶向东南,好像是奔着复州湾方向去的。

听声音还是9艘,看来很可能就是四点多过去的那三个鱼雷艇中队,现在转了一圈没有收获,又返回基地了。

……

5:40,洪武号分舰队迎来了黎明曙光。很多水兵们这一夜都没睡好,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够刺激过瘾的了。他们索性早早爬起来,站在栏杆边,等着看日出。

现在天亮了,海上又成了明军舰队的天下了。

舰队司令为了激励士气,也为了庆祝任务胜利完成,决定来一次海上升旗。

六点整。

迎着东方壮丽的霞光,大明国旗在三十多艘各类舰艇上缓缓升起。

水兵们面对着黑浪起伏的辽东大海,看着国旗和火红的朝阳同时升起,心潮澎湃,同声高唱着:

“……

故国山河尽变色,

旧京宫阙化成丘。

复仇雪耻知何日,

不斩楼兰誓不休

……”

面对着眼前的辽海,面对着远处的辽东大地,唱着悲壮的歌曲,大多数士兵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

6:20,洪武号分舰队转向西南,开始浩浩荡荡地开向渤海海峡。同时,两艘航母开始放飞批侦察机。

8:30,舰队再次逼近渤海海峡。

把守海峡的清军顿时如临大敌,老铁山炮台再次隔着两三万米射击了。但是明摆着的,毫无结果。

8:40,舰队大摇大摆地开到海峡出口处,扫雷艇再次开始扫雷。

果不其然,清军真的又重新布雷,把明军昨天上午开出的安全走廊给堵上了。不过好像也并没有加大密度。

随着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又是一条安全走廊被一点一点开出来了。

明军舰队又是大摇大摆地开了过去。

旅顺的清军舰队依然很小心地缩在港内,连一艘鱼雷艇也不敢派出来。

9:30,洪武号分舰队驶出了渤海,正式进入黄海。

……

至此,这一场规模浩大的“空投行动”,正式完成。

明军损失:

容克52运输机3架、翠鸟战斗机24架,其中包括降落时撞毁的5架战斗机。牺牲或被俘飞行员15人。

明军战果:

击落海东青战斗机20架、哲别战斗机41架、鱼雷机14架,击伤鱼雷艇两艘。俘虏清军飞行员29人。

就双方的交换比来说,这一次显然是赚了,而且赚得不轻。

但就本次行动的目的、以及付出来看,肯定是大赔特赔的。

……

上午十点整,南京紫禁城奉天殿。

这24小时里,渤海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现在,一场高规格的记者招待会即将开始。大殿中,中外记者近百人,要就明清战争平息三个月后、明军这次主动地、大规模地、找上门地、对北清的挑衅行动,进行采访。

参加记者招待会的主要官方要人有:首辅大臣、外交大臣、海军大臣、海军航空兵司令、陆军航空兵司令、人民卫队司令……最抢眼的,要数大明辽阳公主。

……就是原满清的大特务头子、被广武皇帝杀光全家、叛逃到南明做公主、现在背上“满奸”之名的那个十四格格。

当然,还有小道消息传说,如果女皇陛下心情好的话,还有可能来露一小脸。

第六卷 厉兵秣马 第26集 战略目的

5月9日上午9:50,南京紫禁城奉天殿里,水银灯照耀下,近百名中外记者人头攒动,一大片礼帽中间,多处镁光灯三脚架高高地竖起来,对准金銮宝座前方的发言台。

所有人都显得颇为兴奋。同一报社的记者们、还有那些相熟的记者们相互交头接耳,议论打听着。如果在别的场合,此刻早就人声鼎沸了。但这里是大明皇宫中最重要的一座大殿,天子金銮宝座所在地,所有人都不自觉地为这里的庄严、神圣气氛所感染。可能过一会儿他们会抛出一个接一个尖锐的、甚至是带有火药味的政治问题,但现在,多数人还是把兴趣集中在两个皇室女性身上:

传说中的辽阳公主,会不会公开出现?

还有,女皇陛下会不会来?

当然,今天露面的最重量级的人物,当然是大明帝国首付大臣沈荣轩。他是一国政治首脑。其次抢眼的,就是人民卫队司令、江心洲伯爵向小强。不过这两个人物虽然大,但毕竟以前都多次在媒体前露面。反而那个传说中的辽阳公主,今天如果真来的话,那可是自从来到大名之后次公开露面,肯定会把沈阁老和向将军的风头抢去大半。

在紫禁城里开记者招待会,是很难得的事。一般只限于在皇室成员出席的时候。记者们都在猜想,如果今天陛下不驾临的话,那奉天殿就是为了辽阳公主而开的了。那就意味着,大明皇室真的把辽阳公主看做大明公主、看作自己的皇室成员了。

十点整,大殿里人群一阵躁动,喧哗从门口传来,紧接着上百名记者自动闪开一条道,镁光灯开始“嘭嘭”地闪。

首辅大臣沈荣轩个走了进来。

紧跟其后的,是外交大臣贺子光。

然后是海军大臣范尧臣。

接下来是三位司令:海军航空兵司令魏东信、陆军航空兵司令李国梁、人民卫队司令向小强。

最后走进来的,是女皇首席秘书:卫子衿小姐。

闪烁的镁光灯下,一行人按地位次序,先后在发言台后落座。

这时候,一名宫女款款走进大殿,清声说道:

“大明辽阳长公主殿下驾到。”

然后立在门口,轻轻躬身。

顿时,大殿里“哄”的一声,所有的照相机都对准了大殿门口,所有的记者都踮起脚尖,甚至攀着别人的肩膀往上跳,都想一睹辽阳公主的风采。

“嘭!”“嘭嘭!”“嘭!”……

雪亮的镁光灯闪个不停,大团的白烟纷纷冲上大殿顶。几乎是在一大帮记者大汉的围堵之下,中间一个纤瘦的身影抬着右手、努力遮挡着炫目的强光,艰难地挤了进来。

这个身影穿着高贵、精致的洋装,低着头,举起戴着雪白手套的手遮挡着眼睛,头上的钻石头冠在强光下闪烁着璀璨光芒,标志着她公主的身份。

几十部照相机远远近近、闪的此起彼伏,有将近十门照相机镜头毫不客气地贴过来,几乎就捅到了这个她的脸上。这时候,才有从外边跑进来几个宫女,一边道歉一边用力分开两边的记者,让辽阳公主过去。

十四格格低着头,快步穿过“记者森林”。几十个镜头、上百道目光,就如同无数芒刺一样,让她浑身不安,难受之极。

当十四格格走过来时,发言台后、包括沈荣轩在内的所有大人物全部站起,微微欠身,一边轻声说着:

“臣等见过公主殿下。”

十四格格咬着唇,点点头,然后理着裙子坐下。等她落座了,这几个人才再次坐下。

沈荣轩虽然是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也毕竟是个臣子,在这种正式场合,辽阳公主的地位是最尊贵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