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937- 第5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秀秀点点头,目光一闪,说道:

“我们什么时候抓他?”

十四格格说道:

“要抓的话就要尽快了。坂本浩二反水,他不久就会察觉。既然名单都出来了,那现在可以交给肚子疼去操作了。让他先派人把名单上的人都监视起来,然后去申请搜查。尽量今天下午办妥,今天晚上动手。提醒肚子疼,监视的时候千万小心,尤其是高山。这种老间谍,一不小心就会被他嗅出味儿来。那样他一瞬间就会把电台、密码本、名单什么的全部销毁。说不定还会自杀。那我们不仅很难进一步斩获,甚至连他是间谍都证明不了。”

“是,秀秀明白。”

“好,你去办吧。”

“是!”

秀秀站起来,出去了。

……

肚子疼接到秀秀的“指示”,很是窃喜。他一看已经有那么多情况了,很明白,“老板”已经瞒着自己处理了一阵子了。信不过自己是肯定的。不过,现在既然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说明最多是有一点不信任,并没有架空自己的意思。这样肚子疼就放心了,只要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就会渐渐重新赢得“老板”的信任。连声答应着,立刻就抓起电话,雷厉风行地办起来。

大明虽然是立宪的,搜查、拘捕都需要法官手令,而且司法系统绝对独立,但是因为长期处于明清对峙的环境下,涉及“国家安全”的事情,司法这边从来不会扯皮。反间谍单位申请搜查令、拘捕令都很快。加上肚子疼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的力气来办,两小时内就把所有的手续办齐了,天还没黑,保安队的特工就坐着小黑轿车,满南京的抓人了。

第八卷 亚洲大战 第52集 日本在盯着谁?

抓捕行动很快就收工了。坂本浩二交代的九个人全部抓获,一个没跑。特工进入高山家抓他的时候,高山还显得很镇定,还招待那几个特工喝茶,然后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着特工们在他家里搜查。

而搜查很快就有了结果。很多隐藏的很完美的专业间谍设备,一件接一件地被搜出来,被一一拍照。

打火机照相机、微缩胶卷、密写药水、可以迅速吞下融化的米浆纸、氰化丸、藏在烟囱里的发报机天线、藏在天花板里的发报机、地板下面藏着的几大牛皮纸袋文件和照片……更重要的是,还找到了密码本。

面对满满一床的证据,高山依然显得很淡定。他只是瞟了一眼,点点头,在搜查记录上签了个子,然后依然走到客厅里抽烟。

陪同特工来逮捕的,还有一名检察官。检察官看着他,冷冷地说道:

“高山次郎先生,你现在涉嫌非法入境、伪造身份、非法持有国家机密文件三项罪名,将被逮捕。请在这上面签个字。”

高山次郎叼着烟,低头看了一下逮捕证,拿过钢笔刷刷签下了“高山”两个字。然后,伸出双手。

检察官“咔”地给他戴上了铐子。身后的特工给他披上了外套,几个人推着他下楼了。

经过公寓大堂的时候,一个特工看了一眼公寓电话,装作不经意地口吻说道:

“哦对了,高山先生,你现在有权打一个电话。”

高山次郎沉吟了一下,走到电话机旁。刚拿听筒,检察官三步并两步冲上来,一下按在电话机上,厉声道:

“听好了!只能打给律师,别的人都不行!”

高山次郎转了一下眼珠,缓缓放下听筒,慢吞吞地说道:

“算了,我没有律师。也没钱请律师。回头你们给我指派一个吧。”

旁边的两个特工相互看了一眼,都气得七窍生烟。他们狠狠盯着检察官,恨不得吃了他。他们就等着高山往日本大使馆这类的地方打电话呢,而公寓电话上也被安装了录音机,只要录到双方对话,那就可以作为证据。只要日本政府甩手不承认,那么大明就可以把这盘录音带拿到国联上去放。这也等于成为大明在外交上的一张牌。只要愿意,随时可以打出去。

现在,全叫这个尽职尽责的检察官给破坏干净了。他们从此多了一条教训,下次再有这样的事,事前一定好和司法方面的人通好气。

……

大明帝国情报界沉浸在一片紧张、兴奋的状态里。这可是多少年没有的重大案件。高山次郎被捕后一天以来,一直一言不发。而负责审讯的人民卫队保安队又没有得到向小强的授意,也不敢对其“来硬的”。而向小强心中也没底,不知道高山这个案子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应该最大的榨取他的情报价值,还是最大的榨取他的政治价值。如果真的上升到“政治价值”高度,那极有可能会来个公开审判。要是那样的话,可就要谨慎处理了。拷问就是肯定不可能的了。

而是否把他当政治牌来打,又牵扯到现在大明的对日关系,那就更复杂了。

除了高山,另外八个人的审讯倒是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根据这八个人的供述,两天之内又陆续抓到了二十六个人。这可是继上次“浦口北清间谍名单”事件后,大明破获的最大的间谍案了。

这三十多个间谍的审讯都还算顺利,没有需要动粗的。几个反间谍部门采取的联合交叉审讯,潜伏在行政部门和东厂里的间谍,由人民卫队审讯。潜伏在陆海军里的间谍,由人民卫队和锦衣卫审讯。而潜伏在人民卫队和锦衣卫里的间谍,由东厂进行审讯。防止任何做手脚、放水的可能。

在坂本浩二投诚的第三天,各分审讯报告已经在肚子疼和十四格格的办公桌前堆成山了。

而这个时候,无论是东厂、锦衣卫、还是人民卫队,都慢慢有了一个相同的感觉——

似乎日本更感兴趣的不是大明军队的情报,而是有关苏军兵力布置的情报。

当然,倒不是说日本不感兴趣明军的兵力布置,那当然也很感兴趣。但是根据这三十多人的供述,以及从他们住所搜出来的、还没送出去的情报,能明显地得出这个结论:日本对于苏军的消息要比对明军的兴趣大得多。

这个间谍网就是在大明境内的,而这些间谍也是在大明招募的。按理说他们搜集到明军情报的机会,要比搜集苏军情报的机会大得多。可是从缴获的机密文件和照片上看,涉及明军的情报只占到一半,而且都是比较随意的,显得没多少目的性,好像都是“顺便”偷出来的。而那些苏军情报却很多,竟然占到了一半。而这些苏军情报,也是大明情报机构从苏联搜集来的,本身就很少,现在在这些间谍这里却占了那么大的比例。

这也印证了这些间谍的一个共同供述:上峰交代他们:关于明军的情报,只有碰到了极其重要的再窃取。而只要碰到关于苏军的情报,不管是什么内容,一律要窃取出来。事无巨细,照单全收。

其中有一份情报,引起了十四格格的极大兴趣。

“小强,你看,”她把一张洗出来的大照片摆在向小强面前,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你知道这是哪里么?”

向小强低头看着。这是一张航空照片,一看就是侦察机从空中拍下的。不是很清晰,反光较多。不过看上去像个军港,停泊着几艘军舰。他抬起头问:

“这是哪里?”

“弗拉迪沃斯托克,”十四格格微笑道,“也就是海参崴,苏联太平洋舰队主基地。”

“哦!”

向小强一阵诧异,又低下头,仔细看着照片。

十四格格继续笑道:

“这幅照片是我们的侦察机拍摄的。经过了二次翻拍。当然,是被日本间谍用小相机拍下来、制成微缩胶片的。微缩胶片就藏在一枚空心硬币里,我们搜查的时候发现了。他们对有关苏军的情报如饥似渴,正在从一切渠道搜集,连这么一副航拍照片也不放过。——日本距离海参崴比我们还近,自己也可以派侦察机。但是,就算是我们拍的,他们仍然也想拿去看看。”

向小强摸着下巴,踌躇道:

“那……你说,这说明了什么?”

十四格格笑道:

“小强啊,这说明了日本更感兴趣的是苏联,不是大明。”

“啊。”

向小强点点头,未置可否。

过了一会儿,他轻吐了一口气,说道:

“阿芳,我理解你的心情……现在事情貌似正往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日本打算攻击苏联,而不是我们。日明两国不但不会打仗,还可能成为盟友……所以你感到很轻松,很高兴。”

十四格格一怔,然后摇头笑道:

“你看,你看又敏感了。跟你说,这和我的背景没关系。就算是沈荣轩,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反倒是你那根深蒂固的‘敌日’情结,是不是应该松动一下。呵呵……”

向小强也一笑,然后沉吟道:

“那你说,既然日本距离海参崴那么近,自己拍侦察机也好、派潜艇也好,拍照都很方便,为什么还要偷我们的照片呢?”

十四格格微微一笑,仿佛料定他会这么问似的,笑道:

“三个原因。第一,偷照片的是下面的小间谍,而他的上峰给他的指令是‘不管内容,只要关于苏联的情报,一律偷来’,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照片。第二,日本虽然距离海参崴很近,但是两国毕竟没有交恶,不像我们现在跟苏联,已经在打仗了,只差没有宣战了。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天天往苏联派侦察机拍照片,而日本就不那么方便。再说,日本如果打算偷袭苏联,那么之前肯定要好好伪装,不能露出马脚。如果也向我们一样的侦察力度,那么很容易暴露战争意图。第三,一个军港里的舰船数量、种类、岸防布置、驻军数量,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这张照片是五月份拍的,而日本就算六月份拍了一张海参崴的照片,那他不一定有五月份的。如果日本想作出全面细致的分析,自然就想搞得全一些。这是很正常的。”

向小强半张着嘴,望着振振有词的十四格格,一是也是哑口无言。不过,他十四格格仍然不能说服他,他总觉得日本肯定没安好心。

向小强瞥了一眼台历,现在已经六月中旬了。而在正规历史上,7月7日,中日战争就全面爆发了。没几天了。

他心中感到没来由的发慌。尽管他知道这个历史时空已经是扭曲了的,不可能再根据正规的时间表来了。但是,他盯着日历,心中总是觉得有一颗定时炸弹在走动,好像只要一到了1937年7月7日,就会轰然炸响一样。

第八卷 亚洲大战 第53集 军火大采购

6月18日,美国商务代表团来南京了。

这一船美国人先从美国东海岸坐船南下穿过加勒比海,通过巴拿马运河,又穿过太平洋……这艘崭新的高速邮轮刚建好就被这些老板们包下,以30+节的高速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上飞驰了二十多天,总算是在17号中午驶进了上海港。然后马不停蹄地换上火车,终于在17号晚上来到南京。

代表团属于半民间、半官方性质。大明北疆这边一开打,特别是到了第二天双方居然没宣战,美国的各界老板们心里都有数了,于是都坐不住了。各种游说机构游走于议会大楼的各办公室之间,公司之间也相互联络,要组成商务代表团,一起去大明掘金。在大明有分公司和办事处的,也整天是电波穿梭在太平洋上空。他们都明白,这次《中立法》已经阻止不了他们了。

这次是老板们愿意,工人们愿意,议员们愿意,白宫愿意,整个美国都愿意。而大明这边,骤然遭到苏联突袭,几乎是慌了手脚,而西北作战汽车不足的弱点,也暴露无遗。而要靠大明自己的产量,可能生产出够用量的时候,战争都结束了。所以大明这边也是一百个愿意。仅仅是开战的第三天,第一艘满载着老板和联邦政府官员的邮轮,就驶离了纽约,向南扎去。

船上的官员,主要就是罗斯福总统的私人特使,还有几位商务和外交部门的官员。其他的大多数人,就是企业界的人士。较小的公司都是老板直接出马,而那些大公司例如福特、通用这样的,至少也是派遣公司高管和董事会成员前来。

……

17日当晚,南京吴王山庄举行晚宴,款待美国商务代表团的到来。宴会主持是外交大臣贺子光。鉴于美国代表团中有若干位世界级的重量人物,也为了表示大明这方面的热忱,延平王郑恭寅以山庄主人的私人身份,也出席了宴会。

大明官方这边地位最高的虽然只是一个大臣,但是仍然有很多重要人物出席了晚宴。比如“伊犁侯”向小强和“玉城公主”尚秀夫妇,以及向小强的内弟叶子羽——当然,小舅子叶子羽算不上什么重要人物,但是当晚大明福特公司的总裁白德礼也来参加,那么自然会把妻子和女儿带来。白晓曼来了,她的未婚夫叶子羽自然不能不来。而叶子羽这时候就成了一条关键纽带:一边是代表美国商界的未婚妻和未来岳父,一边是代表大明官方的姐姐和姐夫。

晚宴是中式的,吃的都是中餐。罗斯福总统的特使史密斯和外交大臣贺子光坐在一起。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史密斯端着茅台,喝得脸红红的,借着半真半假的醉意,靠近贺子光,用汉语小声笑道:

“大人……您还不知道吧……我们赫尔国务卿……嗝……正在酝酿访问贵国呢……呵呵,归国这边……嗝……没问题吧?”

贺子光一听,心中暗喜,也借着醉意笑道:

“嗝……只要你们没问题,我们这边就没问题……嗝……我现在就可以说……请赫尔先生在方便的时候……访问我国……嗝,我说,我们这不算正式会谈吧?”

史密斯哈哈一笑,端着茅台一示意,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

第二天,双方官方的商谈先开始了。沈荣轩和几位军政官员亲自接待史密斯和美方代表团。

其实这种会谈并不是官方谈判,而更像是买卖双方在谈订单。像汽车这种大宗的成品,而且基本又是一家公司就能全部吃下的订单,大明政府只需要跟对方的公司代表谈就可以了。而像其他的军火类产品、以及上百种零散的产品,比如电缆、铁丝网、特种钢材、化学品等等,美国不可能每一类都派公司代表来,而只能和美国官方代表谈,由他们根据该产品全美的产量、成本、生产周期等等,来确定可以供给大明多少数量。等于是先列一个“采购大纲”。至于每一种的具体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